秋高氣爽。我們來到西固蘭州三江口,1000畝蘆葦,在颯颯秋風中,浩浩蕩蕩。註明(蘭州三江口分三個段)三江口南側小茨村 西側焦家村 北側達川,站在三江口,我驚嘆黃河的平靜。此刻,狂野的大通河,不羈的湟水河,雄渾的黃河匯聚於此,不見激流,卻能感受到穿越千山萬壑,雷霆萬鈞的洪荒之力,不聞驚濤,滾滾暗流,令人震撼,三江口最佳觀賞位置推薦小茨村臺地,站在臺地手機都可以拍出航拍的感覺哦,喜歡攝影的您有機會去拍拍。
(圖視來源: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黃河流經永靖縣的劉家峽、鹽鍋峽進入三江口地帶;湟水河經紅古區海石灣到達三江口,大通河流經窯街在海石灣注入湟水後到達三江口,以黃河為主幹在三江口交匯形成寬闊的河面,淤積為三江口溼地,一眼望不到邊。
三江口,是三支河流的交匯點,是雞鳴聞三縣的臨界點。中國北方三條最血性的河流,在穿越無數高山深谷,積蓄萬鈞力量,一路奔騰不息,猛然在三江口匯合,河面舒展開闊,河流平靜緩慢,如不細看,那水,似乎不在流動。可你穿過溼地,越過河堤,站在三河交匯的堤岸畔,看看金黃金黃的蘆葦叢,突然飛離的野鴨子,你不得不驚嘆三江口的神秘、遼闊和美豔。
(圖視來源: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凝神遠望,奔騰的湟水河和大通河在峽谷間蜿蜒,在兩條河之間,橫亙著一座蒼黑突兀的石山,遠方是更高遠的天空。石山的中間,突兀形成了一座長滿蘆葦的島嶼,像一柄長劍伸向達川,劍鋒之處,三條河以極其平靜的方式碰撞交匯在一起,沒有驚濤,沒有駭浪,不動聲色,不露鋒芒。
在三江口溼地河灘達川段,你聽不到黃河的怒吼,但你會在萬頃蘆葦中,感受到這條河的霸氣和胸襟。每年冬季2月在三江口溼地河灘達川段等待遷徙水鳥和白天鵝的到來,喜歡攝影,觀賞天鵝的您可不要錯過。
天鵝拍攝時間段冬季12月中至3月中
最佳時間推薦為1月2月
(圖視來源: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1000畝水生蘆葦,是三江口的標誌形象。我們登上三江口溼地河灘達川段,這裡,是黃河沿線最大的沼澤地。蘆葦就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莖幹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蘆葦已將小島包圍,村民在島上修了一條磚道,把蘆葦和棗園隔開,可蘆葦還是在一年一年的秋風中,將種子飛揚到小島的每一片土地,只要春風一吹,它們就吐出嫩芽,長出莖幹,一寸一寸,長成一片蘆葦林,一年一年,在三江口溼地等待遷徙水鳥的到來。
這些蘆葦,是三江口春去秋來時序轉換的標誌,是無數水鳥江湖流轉遷徙漂泊的家鄉。這裡的水鳥,在蘆葦蕩安家,把溼地當成了故鄉。秋風吹過,在高低起伏的蘆葦叢中會飛起成群的野鴨,貼著河面,飛向更遠的蘆葦蕩。在三江口,你能感受到江湖逍遙的隱逸情趣,蓬戶葦壁、清貧自守的操守志節。
蘆葦最佳拍攝時間段冬季11月中至3月中
(圖視來源: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三江口溼地的人們很勤勞,島上是大片的棗林,足有2000多畝。林間會間種上玉米,玉米高不過蘆葦,卻也茂密異常。深秋,它們和蘆葦一道,退去綠色,換成與季節相符的金黃色,整個三江口溼地變成了童話般的金黃世界。流動的,是黃色的河,起伏的,是經霜的蘆葦蕩和玉米林。
溼地中間的棗樹,枝幹蒼老遒勁,斑駁滄桑。枝椏間,還掛著晚熟的棗子,像紅紅的小燈籠點綴在枝幹間。每棵棗樹的樹丫間,都安放了一個木質鳥籠,春天一到,那些遷徙的水鳥,就會在開滿棗花的樹上安家。溼地的農民,一直恪守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訓,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關愛生靈,保護鳥類」「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家園」的傳統美德,令人動容。
(圖視來源: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下午,陽光明媚,遼闊的溼地一片金黃,藍天白雲下,到處碩果纍纍,空氣沁人心脾。在島上逗留了一陣,我們在蘆葦叢旁的棗樹下休息。一陣風過,滿地落棗。我們撿了幾個落在草叢裡的紅棗,擦擦上面的泥土,嘗一口,真甜。
▋負責編輯:達朝陽 筆名:蘭州黎黎
▋合作傳媒:蘭州微聯盟
▋微公眾號:蘭州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