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 miumiu181306466
微信私人號:181306466
傳統象牙類文物一般包括器物陳設、百寶鑲嵌、文房用具、佛教造像等工藝種類,是較常見的貴重材料。在寶石學概念中,狹義的象牙專指大象的長牙和牙齒,主要象牙種類有現生非洲象牙、亞洲象牙和已滅絕的猛獁象長牙(部分石化)。象牙製品因其溫潤的光澤、柔滑的質感深受大眾喜愛,在清代宮廷中被廣泛使用。清宮造辦處特設牙作,招攬能工巧匠對宮廷象牙用品進行雕琢,象牙製品加工工藝更是精益求精,清朝期間出現大量精美的牙雕精品。
象牙是由70%左右的無機成分和30%左右的有機成分構成。無機質主要為羥基磷酸鈣和少量的碳酸鈣、氟化鈣,有機質則主要包括充填於無機成分之中的各種胺基酸。現生象牙一般呈弧形角狀,整牙長度一般為1.5米至2米,分為罐口、中段和牙尖3個部位,象牙的橫截面上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象牙的緻密或同心圓層、粗萊茲紋層、細萊茲紋層、緻密或空腔層4層結構。現代象牙生長時間短,一般長60至70釐米。在象牙牙本質中存在的由直徑約為0.8至2.2微米的微管所組成的特有的三維空間結構(施氏結構),在象牙的橫截面上呈現出特徵的「Retzius」(萊茲紋)紋理,具體表現為兩組呈十字交叉狀的施氏線以特定角度(施氏角)相交組成菱形圖案、縱截面上呈現近於平行的波紋線。所以歸結象牙特徵如下:新鮮時顏色多為白色至淡黃色等,具有典型的油脂感——呈現蠟狀光澤,多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在長短波紫外線下發弱至強的藍白色至紫藍色螢光。象牙硬度低(莫氏硬度2-3)、無解理,適於雕刻。密度通常在1.85g/cm3,韌性很好,但是遇熱容易收縮開裂。象牙短時間浸泡於酸(硝酸、磷酸等)中可以被軟化,長時間酸液浸泡可能造成無機成分分解、有機成分變質而整體被分解。
象牙的特殊化學成分和物理結構共同決定了象牙材料性質,使傳世象牙文物的保存受到外界溫溼度、光照輻射和空氣汙染的影響。象牙化學成分中含有羥基和蛋白質,高溫環境會促使象牙失水。象牙製品對溼度的變化尤其敏感,因為其不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且還具有吸水性,浸泡在水中或者環境溼度大於60%時,象牙薄片可變成半透明乳黃色,柔軟且富有彈性;當環境溼度下降至低於40%以後,象牙薄片會自動失水變硬,顏色變成不透明的乳白色,此時韌性降低、脆性變大,容易乾裂。所以溫溼度的大幅度變化會引起象牙發脹和收縮使得象牙器變形甚至開裂。象牙中有機質對光照輻射非常敏感,除自然光中的紫外線以外,紅外和可見光對其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具體表現為象牙變黃,光輻照強度過大也會導致象牙失水而乾裂。象牙因含有機質,在潮溼及賦存黴菌的環境中很容易形成黴斑,影響表面色澤。所以,象牙材料組成結構的特殊性,使其既不同於玉器、金銀器那樣質地緊密、經久耐用,也不同於紫檀木等硬木材料那樣有較好的耐水性,精細的象牙製品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在搬運和存放過程中都需小心謹慎,屬於不易保存的貴重材料。在此列舉幾類較常見的傷損情況,以及應對這些傷損情況的方法,並對象牙類製品的保存提出幾點建議。
象牙類製品經常出現的傷損情況有:
塵垢:表面塵土堆積,灰塵與空氣中的細菌結合形成汙垢附著表面。除去表面塵垢要用細纖維棉布進行擦拭,必要時用毛刷蘸取稀釋的清潔劑進行清潔,注意毛刷上水分不要過多,清潔後立刻用幹布擦除表面水分。(圖1)
開裂:由於溫溼度變化或外力的作用,導致象牙沿縱向紋理開裂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要根據開裂程度採取保護或修復手段,原則是最少幹預。開裂縫隙在不同溼度下會出現擴大或縮小的變化,若增加環境溼度會使裂隙變小則可不進行處理。(圖2)
斷裂、主要由於局部細節的雕琢過於精細,在受到自身的變形或外力作用時造成縱向及橫向紋理的斷裂,可視具體情況進行粘接加固。象牙粘接劑有環氧樹脂、快速粘接劑、動物骨膠、魚膠等,要視情況而定。(圖3)
變形:由於溫溼度的變化,內部結構受溼度膨脹係數不同導致的形體變形。(圖4)此種情況最應該注意的是保存環境的穩定,溼度不要短時間內過高或過低,把象牙存放在一個基本恆定不變的環境是保持其最佳狀態的有效措施。
缺損:主要出現在百寶鑲嵌類的文物中,膠粘劑老化或固定部件斷裂造成象牙嵌件缺失(圖5),也有過於精細的象牙製品因磨損缺火,或使用不當造成損壞。(圖6)若進行修復,要根據工藝、色澤、老化程度、整體風格等,制定可行方案。
變色:象牙表面的變色有兩種情況,變黃或變白。變黃主要是表面氧化或油汙浸漬的結果,這是象牙普遍會發生的情況。紫外線的長期照射、表面失水、風化等因素會使表面乾裂、變得灰白、失去油潤光澤。避免紫外光照射和油汙的接觸,存放環境保持潔淨可以減少象牙變色。
褪色:染牙工藝上局部顏色磨損、褪色。由於過去染牙工藝所使用的染料成分、顏色滲透程度及穩定性均不同,在光照、氧化過程中出現褪色、變色現象。
表面磨損導致的褪色可以用透明水色、植物染料等進行局部染色處理,但是變色就不易修復,只能採取控制環境的辦法減緩褪色速度。(圖7)
因此,象牙的保存環境比較重要,條件較為嚴格。溫度應該控制在15至25℃之間,相對溼度在55%至65%,溫差控制在2至5℃,相對溼度變化不大於5%。一般收藏者可將象牙製品存放在避免陽光直射的乾淨室內環境中,儲存櫃中放入盛水器保持相對溼度,對於北方收藏者,冬季一定要注意避開暖氣環境,同時,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包裹象牙器阻隔其水分流失,避免乾裂。
學到知識,別忘記分享給朋友,找到共同話題,分享收藏樂趣.
喜歡玉石收藏的藏友可以關注微信"miumiu181306466"每天一篇知識分享.喜歡寶貝的可以加我私人微信:1813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