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葡式蛋撻——當然在澳門!

2021-02-17 中國焙烤CHINABAKING

12月20日,就是今天,是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的紀念日。

澳門回歸後,這座洋溢著異域風情的美麗城市吸引了更多遊客前往,說到澳門標誌性的美食,最有名的莫過於葡式蛋撻,甚至還有專屬的葡式蛋撻郵票。由於葡撻實在太出名,幾乎所有早茶店、港式餐廳都有出品,而且水準不俗。小小的蛋撻做法絕不簡單,蛋香與鮮奶味配合得恰到好處,滑嫩的撻芯,酥皮焦香鬆脆,美味得令人慾罷不能。

最正宗的葡式蛋撻,當然在澳門。而這款葡式蛋撻的誕生也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而發明出來的。1978年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發展的「人間奇蹟」,也成為世界發展進程中的耀眼篇章。葡式蛋撻的發明者安德魯(Andrew Stow)1955年生於英國,並在改革開放的第二年,1979年來到澳門,當時的他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帶著英國藥廠的委任書漂洋過海來到了澳門,他的任務就是擴大藥廠的經營範圍,把英國人的藥賣給中國以及東南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民以食為天,美食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習慣、地理環境等息息相關。澳門有利的地理位置更是匯集了中西餐飲文化的精華。

正如同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對澳門的美食文化的闡述:「交融與混雜寫滿這座城市,也造就澳門獨一無二的風味,連同他的血緣、語言、宗教、建築、無一不在述說著複雜的歷史和身份,每一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參與了撰寫這座城市的食譜。」

1989年,安德魯在澳門路環島開了一間餅店,起初店內只售賣歐式健康麵包,銷售業績平淡無奇。安德魯店長在一次葡萄牙之旅中,發現當地廣受歡迎的一種蛋撻「Pasteis de Nata」非常美味,和他在英國吃的蛋奶餅很像,但是這種蛋撻更美味。雖然當時沒有食譜,但他的藥學背景使他對實驗並不陌生,回到澳門的店裡,安德魯開始結合英國的蛋奶餅的食譜進行實驗。他反覆研究配料並學習葡撻的撻皮製作,不斷改良了5次配方,適應澳門人的口味,研發了經典的葡式蛋撻「Egg Tart」。



他將葡式蛋撻和英式蛋奶餅融為一體,既有葡式風格,又受英國口味影響,裡面的奶蛋羹更像是英式蛋奶餅,而又薄又輕的撻託和加熱成焦糖色的蛋羹,頂部保留了葡式蛋撻的標誌特色:微微發焦的不規則紋路。這樣的蛋撻奶香四溢,外酥裡嫩,色澤誘人更受歡迎,從此他成功地售賣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蛋撻。

看著蛋撻廣受歡迎,妻子的瑪嘉烈認為既然我們的蛋撻廣受歡迎,為什麼不把蛋撻賣往市區,銷售全澳門甚至更遠的地方,這樣不但能賺名氣而且能獲得經濟利益,不是更好嗎?於是她陸續開了澳門半島分店、澳門凼仔分店、澳門路環分店……瑪嘉烈開的蛋撻店火爆了澳門街頭。

不僅店鋪擴張迅速,瑪嘉烈在新開的店裡還改良了安德魯蛋撻,把濃烈的焦糖減少,蛋撻的色彩和味道變淡……兩種蛋撻口味已然不同,卻共享同一塊招牌。之後兩人矛盾完全激化,安德魯與瑪嘉烈離婚。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另起爐灶,把原先屬於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瑪嘉烈」。瑪嘉烈隨後把蛋撻店開到了香港、臺灣、上海、新加坡、紐約……正是這次婚變,讓葡式蛋撻揚名世界,除了澳門現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葡式蛋撻。

正宗的瑪嘉烈葡式蛋撻必須用手製作:葡式蛋撻最精華的部分,便是它的酥皮。葡式蛋撻的酥皮需要清晰的層次,使其有酥鬆的口感,因此非常考驗甜點師的開酥技術,材料的選用也非常講究。甚至根據人們不同口味的喜好,也可以對撻水進行不同的調配。比如加入水果粒或者加入巧克力、咖啡粉、抹茶粉等,但是多年來,不管是瑪嘉烈還是安德魯的蛋撻店裡,最暢銷的始終都是原味的蛋撻,可謂經典。精緻圓潤的撻皮、金黃的蛋液,還有焦糖比例,都經過專業廚師的道道把關,才臻於普通蛋撻難以達到的完美。出爐的瑪嘉烈蛋撻的底座就像剛出爐的牛角麵包,層次豐富,口感鬆軟香酥,撻芯直徑約6-7cm。

咬一口能聽見外皮發出清脆的「沙沙」聲,隨後如松針般的酥皮簌簌掉下,內餡豐厚,奶味蛋香也很濃鬱,甜而不膩。

瑪嘉烈實現了她當初的理想,讓葡式蛋撻真正流行起來,而安德魯卻在2006年哮喘發作,在澳門逝世了。安德魯去世至今已有十多年時間,當初那個古雅的甜品店裡卻依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店裡還能看到穿著標誌性白襯衣的安德魯的肖像。如今是他的女兒,奧黛麗·斯託和妹妹,艾琳·斯託繼續他的安德魯餅屋。

瑪嘉烈門口永遠都是大排長龍,店面不大,人氣爆棚,工作人員拿著一盤又一盤新出爐的蛋撻供應給客人們。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對於葡式蛋撻的熟悉來自於肯德基,但是肯德基爺爺還要感謝的是安德魯大叔和瑪嘉烈阿姨,瑪嘉烈把葡式蛋撻配方賣給了肯德基,世界各地的肯德基分店都賣安德魯的葡式蛋撻,我們也所幸能在肯德基享用到葡式蛋撻,不過比起瑪嘉烈和安德魯的原創葡式蛋撻,肯德基的香滑和柔軟卻略嫌不足。如果有機會去澳門一定不要錯過最正宗的葡式蛋撻哦。



安德魯總店

地址: 澳門路環市中心撻沙街1號地下(近環島路)

電話: +853-28881851

營業時間:周一 09:00-17:00 

周二至周日 09:00-22:00

瑪嘉烈

地址:澳門本島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近周大福)

營業時間:7:00am-10:pm

相關焦點

  • 最正宗的葡式蛋撻-當然在澳門!發明葡式蛋撻的老店把配方賣給肯德基
    澳門回歸後,這座洋溢著異域風情的美麗城市吸引了更多遊客前往,說到澳門標誌性的美食,最有名的莫過於葡式蛋撻,甚至還有專屬的葡式蛋撻郵票。由於葡撻實在太出名,幾乎所有早茶店、港式餐廳都有出品,而且水準不俗。
  • 安德魯,傳說中澳門最好吃的葡式蛋撻
    來到澳門,除了買買買,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當然是 吃 吃 吃 呀!作為專業吃貨的Alice今天就來說說來澳門必吃的美食:葡 式 蛋 撻 !要問澳門蛋撻哪家最正宗 ?說到安德魯,沒來過澳門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對於澳門人和在澳門生活、工作、讀書的人來說,這個名字既熟悉又親切。安德魯蛋撻不僅是澳門最好吃的蛋撻,還是澳門葡式蛋撻的鼻祖。
  • 瑪嘉烈澳門葡式冰室——享譽世界的正宗葡式蛋撻!
    瑪嘉烈蛋塔店,澳門著名的蛋撻店。位於新馬路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瑪嘉烈的葡式蛋塔,每日新鮮出爐,口味香濃,十分細滑,濃鬱的蛋香在口中徘徊,外層鬆化,是一款美味的葡國小吃。   正宗的葡式蛋撻源自澳門地區,但也許只有澳門地區的瑪嘉烈蛋撻,才算得上葡式蛋撻的經典。瑪嘉烈是地道的澳門地區人,極具美食天賦。1988年,她採用澳督大廚的秘方,烘製成蛋撻待客,倍受歡迎。
  • 瑪嘉烈牽手肯德基 正宗葡式蛋撻登陸天津
    中廣網9月29日消息(記者趙凱) 蛋撻千萬家,誰屬正宗?記者今天從天津肯德基有限公司獲悉,他們已通過購買澳門瑪嘉烈女士的葡式蛋撻配方,將這最具原味的正宗葡式蛋撻帶到天津。     正宗的葡式蛋撻源自澳門,但也許只有澳門的瑪嘉烈蛋撻,才算得上葡式蛋撻的經典。瑪嘉烈是地道的澳門人,極具美食天賦。
  • 手把手教你葡式蛋撻怎麼做,正宗葡式蛋撻蛋液配方都有哪些
    葡式蛋撻葡式蛋撻是澳門最出名的小吃,雖然蛋撻做法很簡單,但是正宗的葡式蛋撻怎麼做呢?葡式蛋撻蛋液配方都有哪些材料呢,不著急,廚藝館一步一步教你做,這款也是簡單又健康的葡式蛋撻!因為這個蛋撻食譜就是這麼簡單!
  • 揭秘澳門葡式蛋撻背後的故事(2)
    「80年代,有很多葡萄牙人來到澳門,由於看到這裡經濟繁榮,他們都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澳門歷史學家、《澳門——那些人,那些地方》(Macao – People and Places)一書的作者詹森·沃迪(Jason Wordie)說。但那時候,對這裡產生影響的歐洲飲食文化卻寥寥無幾。
  • 正宗葡式蛋撻做法!學會就可以開蛋撻店啦!
    那必須是葡式蛋撻啊!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大太陽也能吃到葡式蛋撻呢?當然有啦!那就是跟著小編學著在家做蛋撻呀!那麼事不宜遲,今天小編要教大家做葡式蛋撻,趕緊接著往下看吧!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撻,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徵。相傳最晚在18世紀葡萄牙裡斯本熱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1837年開始在世俗餅店有售,當時因為店子位處裡斯本的貝林區而稱為貝林撻。
  • 澳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蛋撻,肯德基的蛋撻配方也來自於此!
    澳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蛋撻,肯德基的蛋撻配方也來自於此!要說起蛋撻,一定要吃吃澳門的蛋撻,葡式蛋撻每款各有特色,如椰汁鮮奶蛋撻,椰汁味與鮮奶味配合得恰到好處;款款酥皮鬆脆,中間的部分香滑柔軟,口感一流。
  • 澳門著名小吃葡式蛋撻 由英國人掀起的蛋撻旋風
    2019年正逢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說到澳門,就不能不說到有著酥脆外皮、滑溜內餡與焦糖香氣,曾讓港澳臺民眾為之瘋狂的葡式蛋撻。由英國人掀起的蛋撻旋風可能很多民眾認為曾於1990年代在港臺地區爆紅的葡式蛋撻,是葡萄牙的葡式蛋撻在澳門生根發芽、開枝散業的結果。但事實上,這股造成旋風的葡式蛋撻,其實是由英國人一手改良的。擁有藥學學位的英國人Andrew Stow(1955-2006年),於1979年因緣際會下至澳門工作,最後輾轉擔任餐廳經理。
  • 澳門最正宗的葡式餐廳 澳門葡式餐廳哪家正宗
    澳門因為以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澳門美食很多都融合了葡萄牙的風味,不僅風味獨特,口味也很好,澳門美食將中式口味和西方風味融合得很好。澳門葡式餐廳尤其受歡迎,但是你知道澳門最正宗的葡式餐廳在哪嗎?澳門最正宗的葡式餐廳在哪?
  • 吃慣了澳門葡式蛋撻,你知道葡萄牙原版的葡式蛋撻咋做嗎?
    葡式蛋撻(Pastéis de Nata)問世於18世紀,由熱羅尼姆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的修道士們創造。當時,修道士們習慣用蛋清漿衣服,於是用剩下的蛋黃做甜點就成了一個理所當然的習慣。
  • 裡斯本百年老店 世上最正宗的葡式蛋撻
    蛋撻在葡萄牙被稱為Pasteis de Nata,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傳統點心,裡斯本的大街小巷都可買到,我們所住的酒店每天早餐也都能吃到,但要品嘗到最正宗最具歷史的蛋撻,還得來到位於裡斯本近郊小鎮Belem的百年老店Pastéis de Belém。
  • 葡式蛋撻和港式蛋撻,你真的分得清楚嗎?
    小喵一度認為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蛋撻kfc蛋撻但是後來有一次吃到了港式蛋撻,才發現原來蛋撻和蛋撻的口味差別這麼大。你能分清楚那個是葡式蛋撻和港式蛋撻嗎葡式蛋撻與港式蛋撻的由來說起葡式蛋撻的歷史於是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創作出了我們如今最熟悉的葡式蛋撻有趣的是和「安德魯餅店」名氣相當的還有另一家店名為「瑪嘉烈蛋撻店」
  • 千層酥葡式蛋撻,這個與一般的蛋撻可是不一樣哦!
    蛋撻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也非常喜歡吃的。但是~這個蛋撻有點不一樣,它的酥層就是那種層層疊疊的,咬上去香酥的嘎吱嘎吱脆,撻餡是芝士奶香的濃濃味道,真的是贊哦!蛋撻~我們熟悉得很常見的一種小甜點!到處都有得買。
  • 葡式蛋撻VS港式蛋撻,到底哪家強?
    ■ 葡式撻皮澳門葡式蛋撻的撻皮也為酥皮。但與港式蛋撻的酥皮不同,澳門葡式蛋撻的酥皮用的是puff pastry做法。Puff pastry由大片而分散、十分細薄的酥皮層層構成,入口就粉碎成脆弱的細小碎片。
  • 最美味的千層酥皮葡式蛋撻 就在法拉盛
    層層疊疊的酥香外皮,軟滑如豆腐般的撻心,咬下一口,濃鬱的奶香、黃油、焦糖香氣順著熱氣散發出來,還記得第一次吃葡式蛋撻是在肯德基店中,我從未吃過有著如此迷人質感的甜點,從那之後,我便對葡式蛋撻情有獨鍾。來到紐約後,我一直都在尋找記憶中的葡式蛋撻,它必須有著千層酥皮式的脆薄外衣,柔軟溫潤、散發著誘人奶香的內心,它必須有著焦糖香氣、但卻不能有絲毫的糊味,它必須在形成金黃印記的高潮之時華麗退出烤箱,在暖而不燙之時進入嘴裡,與舌尖來一次最為柔軟的多層次對話。這就是我喜歡的葡式蛋撻。葡式蛋撻最早由19世紀葡萄牙裡斯本貝倫區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後來才在一般的餅屋出售。
  • 葡萄牙修道士的手做料理,葡式蛋撻的由來
    當然,你很有能最後會感嘆,當真是好物不怕巷深,最後只得到一句:皆已售罄……葡式蛋撻的由來經典的葡式蛋撻(Egg tart/Pastal de nata)就是源自於修道院的甜點,根據記載這項甜點已經存在超過300年之久了,是葡萄牙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的經典甜點。
  • 創始人安德魯病逝 原味澳門葡式蛋撻成絕響(組圖)
    曾經在臺灣地區造成流行旋風的澳門葡式蛋撻的「安德魯蛋撻」創始人安德魯先生(AndrewStow),不幸於上星期二(10月24日)清晨慢跑返家休息後,因哮喘病發作過世。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1998年,澳門葡式蛋撻讓島內的街頭出現極為獨特的奇景,人潮排長龍就為了買蛋撻,在最高峰的時候甚至創下每個月吃掉200萬個蛋撻的經濟奇蹟。
  • 原味澳門葡式蛋撻成絕響 創始人安德魯病逝(圖)
    中新網11月1日電 曾經在臺灣地區造成流行旋風的澳門葡式蛋撻的「安德魯蛋撻」創始人安德魯先生(Andrew Stow),不幸於上星期二(10月24日)清晨慢跑返家休息後,因哮喘病發作過世。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1998年,澳門葡式蛋撻讓島內的街頭出現極為獨特的奇景
  • 原來知名的澳門葡式蛋撻鼻祖安德魯和瑪嘉烈真的是一對愛恨CP!
    安德魯餅店葡式蛋撻的鼻祖店葡式蛋撻王安德魯其實是英國人,他喜歡澳門這個遠東最具歐洲風情的城市,情迷中國女子瑪嘉烈後定居在澳門。地址:路環市中心撻沙街1號時間:7:00-22:00安德魯喜歡路環鄉村靜謐的生活,1989年在路環開了餅店,那時澳門旅遊業還沒興起,蛋撻香也怕巷子深。安德魯和瑪嘉烈是葡式蛋撻的兩塊招牌,這兩塊招牌還有一段愛恨情仇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