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公認的中國戰神,日本代表贈刀以示尊敬,可為何他晚年悽涼?

2020-12-26 本宮說文史

現如今,我們在提起日本,可能很多人的心裡都是非常牴觸的,畢竟他們入侵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很多不可饒恕的罪行。不過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很多文化對日本的影響還是很深的,除了一些習俗,自古以來,很多的中國人也是倍受日本人尊敬,像古代的王陽明和孔子等人在日本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倍受尊敬。除此之外中國近代有一位將軍,在日本人眼中被認為是中國的軍神,崗村寧次還將自己的佩刀送給他,以表尊重,不過這位將軍晚年卻是十分的悽涼。

這位被認為是中國戰神的將軍就是孫立人。1900年,孫立人出生在安徽省的一個小鎮裡,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來說並不算差,不過他的成長經歷比較坎坷。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是被父親一手帶大的。7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學校讀書,在12歲時因為家庭原因被迫停了兩年學。不過在停學的兩年時間裡,孫立人在家中也是比較勤奮好學的,所以功課也沒有落下。

隨後他考入了清華大學,起初他就讀的是工程專業,但是在1925年,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國家存亡之際,他毅然選擇改學軍事。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以後,他考入了美國的維吉尼亞軍校,從此開啟了他的軍人生涯。畢業以後的孫立人還選擇在歐洲多個學校繼續學習豐富自己。1928年孫立人學成歸國回到上海。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中國與日軍展開了長達8年的較量。眾所周知,這8年也是中國最為艱苦的8年,中國軍民團結一心終於將日軍趕出中國。在抗戰的這8年裡,遠徵軍遠赴緬甸,和同盟軍一起抗擊日軍,保衛中國的大好河山。孫立人就是遠徵軍中的一員,他沉痛地打擊了日軍,為我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孫立人在第一次的入緬戰爭中,擔任國軍38師的師長,並在這一戰爭中,一戰成名,尤其是在仁安羌之戰中,帶領一個團擊敗了日軍4300多人,並且還解救了7000多名的英軍和500多名的英軍官兵及新聞記者,從此孫立人被英美媒體大肆宣揚,成為焦點。孫立人在進入緬甸以後,第一戰就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讓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威猛。

在這一戰以後,孫立人的名聲便響徹世界,各國無人不知。因此,蔣介石為了表彰孫立人的傲人戰績,給他頒發了四等雲麾勳章。英王給他頒布了司令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由此可見,孫立人的戰功有多顯赫。

在第二次的緬戰中,孫立人更是打出了極大的優勢。當時孫立人擔任新一軍的軍長,他帶領隊伍勇往直前,一舉就殲滅了日軍的精銳部隊。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殲滅了3萬3千多的日軍,成為國軍中所殲日軍最多的將士,他在戰場上儼然成為日軍的噩夢。

尤其是緬甸的日軍,更是聽到孫立人的名字就心驚膽戰,慌得抱頭鼠竄。孫立人雖然主要活動在中南半島一帶,但是他的盛名卻享譽世界,憑藉自己的獨特戰術和軍事能力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他被稱為"叢林之狐"和"東方的隆美爾"。日軍更是將他稱為中國的軍神。

後來,日軍戰敗無條件投降,作為侵華日軍中的總司令岡村寧次,作為投降代表稱想見一見孫立人將軍,更是將自己的佩刀贈送給他,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他的敬重。孫立人的前半生,確實是輝煌至極,可是他的晚年為悽涼無比,因為他被認為叛變一切事跡皆被抹去,他本人也被囚禁起來,在獄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還記得日軍最崇拜的「中國軍神」嗎?日軍大官贈刀以表敬意,後來...
    雖然說中日之間有著不可化解的歷史仇恨,但是有時候對於英雄的崇拜是不分國界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日軍最崇拜的「中國軍神」嗎?日軍大官贈刀以表敬意,後來怎麼樣?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蔣介石擁有三大戰神,可他為何還是兵敗臺灣
    蔣介石集團中有不少軍事人才,孫立人、薛嶽、白崇禧都是頂級軍事家,他們是蔣介石三大戰神,可為何他依舊敗退臺灣?孫立人旗下三十八師在進入緬甸時候,率領的遠徵軍取得了多次勝利,贏得東方隆美爾稱號,解放戰爭期間,由於他和杜聿明不合最終給蔣介石調離戰場,後來蔣介石懷疑他的叛變,將其軟禁,就這樣一位戰神並沒有得到重用。
  • 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何晚年悽涼?
    作者:趙心放在筆者眼中,堪與中國古代武聖級人物嶽飛比肩的是一代名將和民族英雄戚繼光。事業輝煌且功勳卓著的他,為啥年僅六十歲就悽涼去世了呢?在此與讀者聊聊。(一)戚繼光是個名副其實的戰神南方倭寇北面蒙元,從太祖朱元璋開國伊始,是明朝歷代皇帝的心腹之患和戰略對手。在公元十六世紀,戚繼光絕對算得上世界首屈一指的戰神。陸戰、海戰、進攻戰、防守戰皆精通。
  • 痛殲日軍十萬,日本人反而更敬重他,把他比作嶽飛到他祖墳上祭拜
    他就是被人們稱為「戰神」的薛嶽將軍。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薛嶽的家人對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由於他的勇猛,被人送外號「老虎仔」。1937年,日軍在謀取了東三省和南京後,決定進一步侵略中原,企圖打通南北。中國軍隊知道日軍的這個企圖後,以李宗仁為首搶先開展進攻。「淞滬會戰」爆發。
  • 他是日軍士兵,因毛主席一句話,不肯回日本,他說:中國才是我家
    作為一個中國人,似乎咱們只要提起抗日戰爭日期的日軍,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些兇殘的臉孔,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日軍的確可以用「毫無人性」來形容,他們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是無法被原諒的,但今天咱們不聊那些令人傷心的往事,來聊聊抗戰時期溫情的一面,這事要從一個日軍的逃兵說起,他不願意與日軍為伍
  • 他接受日本人的投降,為何兩次向日本人鞠躬?
    1945年8月,日軍投降,代表日方向中國投降的是日本二戰著名將官岡村寧次,因此中國方面代表接受投降的也應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是何應欽,一個在軍閥割據的夾縫中平步青雲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其實他做過很多事遠超蔣之上。
  • 他是中國消滅日軍最多的將軍,到晚年卻窮的交不起房租……
    說起薛嶽將軍,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中國歷史上消滅日軍最多的一個將軍(沒有之一!)薛嶽雖然是一名頑固的國民黨分子,但他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簡直是無敵,他一生就以剛強著稱。他的父親因為崇拜嶽飛,故將兒子起名為薛嶽,意在希望薛嶽能像嶽飛一樣,保家衛國,為國爭光。薛嶽早在1914年就加入了中華革命黨,在軍校學習了兩年。他可謂是資深的老牌革命者了。跟隨著國父和老蔣一起徵戰天下數十載,戰功赫赫!在1935年的時候,就是陸軍中將了。淞滬抗戰爆發後,薛嶽飛抵南京,官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 日本海軍戰神,山本五十六被美國獵殺,對日本的打擊有多大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軍人的偶像,是法西斯分子的精神支柱,他的死對日軍士氣的打擊是難以想像的。即使那場戰爭已經過去,山本在日本依舊是神一樣的存在;從1953年,到2011年,以他為主角電影,日本就拍攝了13部。一個歷史人物,受到如此禮遇,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罕見的;足見山本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多麼重要。
  • 殺鬼子最多的國軍將領,被老蔣挾持實權後,晚年過得悽涼無比!
    抗戰期間,國軍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多次抗擊日軍的戰鬥,雖然大多以失敗告終,但也不乏精彩的戰鬥,如長沙保衛戰,三戰消滅日軍10萬人,這讓薛嶽成為抗戰中消滅日軍最多的將領,被稱為"戰神"。薛嶽畢業於保定軍校,在大革命時期成為孫中山的貼身衛士,多次救孫中山於危難之中,孫中山稱讚他智勇雙全。薛嶽之所以能在亂世中佔有一席之地,全因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勇武精武的精神,他憑藉戰功多次受到蔣介石的褒獎。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日軍在康村寧吉的指揮下,出動10萬餘人、100餘架飛機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
  • 他因為一場海戰贏了日本,竟被韓國人吹成東亞第一戰神!
    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時,曾立下汗馬功勞,也是經過這次抵抗日軍的戰爭,李舜臣成了韓國人眼裡的「戰神」。可是他這個「戰神」實至名歸嗎?公元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借著勝勢餘威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日軍20多萬大軍進犯朝鮮並迅速攻陷王京、開城、平壤等地,佔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韓國稱這一段歷史為「壬辰倭亂」。
  • 暴力美學日本刀:如今被視為破鐵棍,為何曾讓中國古人自愧不如?
    「菊」與「刀」,一個是日本皇室的家紋,象徵著美好;一個是日本武士的珍寶,卻象徵著殺戮。二者相輔相成,被視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其中,「刀」更是橫亙於日本的歷史文化之中,武士刀所至,若非所向披靡,也是屍橫遍野。
  • 他曾擊落日軍五架飛機,四次飛越駝峰航線,晚年常去嶽飛廟祭拜
    對於名族英雄我們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的,古有精忠報國的嶽飛,傳奇的一生一直被後人所敬仰,後人為了紀念嶽飛專門為他修建了廟宇,很多人也一直去祭拜他。在中國近代史中,也有很多名族愛國英雄。有一個人,和嶽飛很像,他在抗戰的時候曾打下了日軍的5架飛機,在後期他並沒有繼續自己的飛行事業,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與家人團聚,遠離戰爭,過上了很安逸的生活,後來在他去世的時候,還跪拜過嶽飛廟。這個傳奇人物的名字就是吳其軺,在當時那個動蕩的年代,吳其軺的出生還是很不錯的,家庭狀況不錯。
  • 中國近代國畫大師,日本為他建造美術館,晚年作品為何卻賣不出去
    可若是把這種模式搬到藝術領域中,人們就很難接受了。 他不僅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還曾擔任過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身上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等多重榮譽和頭銜,可為何最後卻沒能堅守藝術的底線,導致自己晚節不保呢?
  • 曾經的抗日名將,退守臺灣之後晚景悽涼,被迫租住幾平米的房子!
    曾經是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名將,抗日戰爭時期消滅20多萬日軍,然而近百歲的 他,1993年的時候卻因付不起高昂的房租被銀行告上法庭,讓當時的社會一片譁然。他一怒之下搬離住處,租個幾平米的房子,就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張桌子,就這樣住了5年,103歲去世!
  • 抗戰期間,日本士兵為何喜歡給中國小孩糖吃?日軍的三副醜惡面孔
    抗戰期間,日軍在我國境內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可在日本的教科書中,日軍竟還有「手下留情」的一面。從很多老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日本士兵在面對中國小孩時,都會笑盈盈地給他們糖吃,毫無人性的日本人真的這麼喜歡中國小孩嗎? 實際上,這一行為展現出日本士兵三副醜惡的面孔:偽善、殘暴和虛偽。
  • 二戰時,日軍的「戰神」山本五十六被美軍「斬首」,對日軍的打擊有...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因為成功策劃、組織了偷襲珍珠港,極受日軍基層官兵崇拜,被譽為「戰神」。1942年4月18日,遭到美軍在空中截擊而喪命,那麼山本之死對日軍的打擊有多大?二戰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因為成功策劃、組織了偷襲珍珠港,極受日軍基層官兵崇拜,被日軍譽為「戰神」。
  • 日軍厭惡馬鴻逵卻為何對馬步芳讚不絕口,日本竟差點控制中國命門
    九一八事變後,偽滿洲國的成立讓日軍迫切地想把成功經驗在西北複製。於是「滿洲伊斯蘭協會」率先成立,張家口的「西北回教民族文化協會」也緊跟其後,策反西北的馬家軍也被提上了日程。馬家軍內部派系林立,光「西北五馬」就有多個版本,但寧夏的馬鴻逵和青海的馬步芳是公認的實力最強者。
  • 他曾臥底日軍:憑藉七字殲滅兩萬日軍,晚年居住日本貧困潦倒
    抗日影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中國面孔的日軍翻譯官,他們作威作福魚肉百姓,許多人痛恨他們甚於日寇……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他們中的一員,當然他是臥底過去的。因為他的情報,李宗仁將軍率領將士們在臨沂臺兒莊同日寇浴血奮戰,以傷亡5萬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餘眾,毀壞坦克30餘輛,繳獲大炮、機槍等戰利品不計其數,磯谷廉介師團的主力被徹底殲滅,從而取得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以來第一次空前勝利!
  • 唯一禁止日本踏入的城市,為何遭大家質疑?日軍屠城僅有36人倖存
    抗戰結束後的70多年時間裡,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從未終止,或許大家對來華旅遊的日本人都會產生偏見。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最痛恨日本的城市其實是旅順,這究竟是為何呢?很多朋友對此表示不能理解,甚至還在公開場合表明不歡迎日本人。最令人感到奇葩的是,只要當地居民舉報日本人進入旅順,就可以獲得不少於500元的獎勵。看到這麼好的待遇,大家是不是已經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