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們在提起日本,可能很多人的心裡都是非常牴觸的,畢竟他們入侵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很多不可饒恕的罪行。不過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很多文化對日本的影響還是很深的,除了一些習俗,自古以來,很多的中國人也是倍受日本人尊敬,像古代的王陽明和孔子等人在日本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倍受尊敬。除此之外中國近代有一位將軍,在日本人眼中被認為是中國的軍神,崗村寧次還將自己的佩刀送給他,以表尊重,不過這位將軍晚年卻是十分的悽涼。
這位被認為是中國戰神的將軍就是孫立人。1900年,孫立人出生在安徽省的一個小鎮裡,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來說並不算差,不過他的成長經歷比較坎坷。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是被父親一手帶大的。7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學校讀書,在12歲時因為家庭原因被迫停了兩年學。不過在停學的兩年時間裡,孫立人在家中也是比較勤奮好學的,所以功課也沒有落下。
隨後他考入了清華大學,起初他就讀的是工程專業,但是在1925年,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國家存亡之際,他毅然選擇改學軍事。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以後,他考入了美國的維吉尼亞軍校,從此開啟了他的軍人生涯。畢業以後的孫立人還選擇在歐洲多個學校繼續學習豐富自己。1928年孫立人學成歸國回到上海。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中國與日軍展開了長達8年的較量。眾所周知,這8年也是中國最為艱苦的8年,中國軍民團結一心終於將日軍趕出中國。在抗戰的這8年裡,遠徵軍遠赴緬甸,和同盟軍一起抗擊日軍,保衛中國的大好河山。孫立人就是遠徵軍中的一員,他沉痛地打擊了日軍,為我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孫立人在第一次的入緬戰爭中,擔任國軍38師的師長,並在這一戰爭中,一戰成名,尤其是在仁安羌之戰中,帶領一個團擊敗了日軍4300多人,並且還解救了7000多名的英軍和500多名的英軍官兵及新聞記者,從此孫立人被英美媒體大肆宣揚,成為焦點。孫立人在進入緬甸以後,第一戰就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讓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威猛。
在這一戰以後,孫立人的名聲便響徹世界,各國無人不知。因此,蔣介石為了表彰孫立人的傲人戰績,給他頒發了四等雲麾勳章。英王給他頒布了司令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由此可見,孫立人的戰功有多顯赫。
在第二次的緬戰中,孫立人更是打出了極大的優勢。當時孫立人擔任新一軍的軍長,他帶領隊伍勇往直前,一舉就殲滅了日軍的精銳部隊。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殲滅了3萬3千多的日軍,成為國軍中所殲日軍最多的將士,他在戰場上儼然成為日軍的噩夢。
尤其是緬甸的日軍,更是聽到孫立人的名字就心驚膽戰,慌得抱頭鼠竄。孫立人雖然主要活動在中南半島一帶,但是他的盛名卻享譽世界,憑藉自己的獨特戰術和軍事能力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他被稱為"叢林之狐"和"東方的隆美爾"。日軍更是將他稱為中國的軍神。
後來,日軍戰敗無條件投降,作為侵華日軍中的總司令岡村寧次,作為投降代表稱想見一見孫立人將軍,更是將自己的佩刀贈送給他,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他的敬重。孫立人的前半生,確實是輝煌至極,可是他的晚年為悽涼無比,因為他被認為叛變一切事跡皆被抹去,他本人也被囚禁起來,在獄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