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銀保監會推動意外險改革:統一意外險專項監管制度、價格定期...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13個精算師

剛剛

銀保監會發布

《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

1

強調用兩年的時間

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

1. 2020年-2021年:兩年的具體目標

2020年底

①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立

②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③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2021年底

①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健全

②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

③市場格局更加規範有序

④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廣大群眾更加認可

2. N多項改革:時間緊任務重

關於具體改革的內容,後面我們詳細說~

我們先來說一下,為什麼要推進意外險改革?在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背後都有哪些市場亂象?

2

快速發展的背後是需求,也有亂象

強制搭售,手續費飆漲

1.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意外險

意外險是一種保費低廉、保障範圍靈活、保障功能較強的險種。

一般來講,由於意外險槓桿較高,且保障因意外事故發生造成的傷殘和身故,甚至醫療費用等,屬於最底層的保險配置。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對保險產品需求也日益增長,意外險作為最基礎的保險配置社會需求更為廣泛,近年保費快速增長。

從上圖可以看到,意外險保費近六年來持續在20%左右,2019年受壽險公司意外險增速下降影響有所降低。

熟悉保險業的人都知道,財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都能經營意外險,但是財險公司只能經營短期意外險(即一年期以下的意外險)。

從2019年的數據看,財險公司的意外險保費為527億元,佔意外險市場份額的45%。如果考慮人身險公司中仍有一部分為短期意外險的話,意外險中的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是屬於短期的。

從上圖可以看到,近年來財險公司經營的短期意外險增速不斷攀升,再加上車險增速低迷,使得意外險在財險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攀升,與近年同樣高速增長的健康險、農業保險、保證險、責任險等並成為「四朵金花」。

上圖是「13精」在分析2019年11月保險業經營情況時提到的,意外險的增速僅次於健康險,是財產險種增長第二快的險種。

相關焦點

  • 直擊價格扭曲等問題 銀保監會發布意外險今後兩年改革任務
    原標題:直擊價格扭曲等問題 銀保監會發布意外險今後兩年改革任務 摘要 【直擊價格扭曲等問題 銀保監會發布意外險今後兩年改革任務】「搭售和捆綁銷售」「手續費畸高
  • 銀保監會:用兩年扭轉意外險亂象 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答記者問近日,銀保監會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但也要看到,由於意外險市場基礎薄弱,意外險定價機制科學性不強,銷售行為不夠規範,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要求不相適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服務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更好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意外險市場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印發了該《意見》。二、《意見》制定的總體原則是什麼?
  • 銀保監治亂千億意外險市場:管手續費、價格回溯、建反欺詐黑名單...
    來源:今日保作為中國保險市場最大的保障險種,也是當前最為活躍的網際網路險種之一,或許也是亂象最多的險種,意外險終於迎來了系統的改革與重塑:3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2怎麼治標強化市場行為監管+專項現場檢查整頓怎麼改,銀保監給出兩年改革時間軸和目標:到2020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立,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 千億意外險市場大整頓即將開始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時表示,《意見》重點突出2020年及2021年的改革任務,主要圍繞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市場行為監管、夯實發展根基等三個方面採取相關舉措。通過有序推進意外險市場的各項改革措施,意外險價格扭曲的問題根源將得到徹底解決,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改變。
  • 意外險改革進行中!險企需在3.15之前將意外、健康險定價回顧報告...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鮑仔權)訊,近日,銀保監會發布意外險改革意見。直擊意外險經營過程中的痛點問題——一是搭售和捆綁銷售;二是手續費畸高;三是財務數據不真實。據財聯社記者獲悉,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忙碌於向銀保監提交意外險和健康險產品定價回顧報告,重點是評估產品定價的充足性和合理性。
  • 意外險成財險自主註冊最火險種:整形意外險品種多
    今年2月底,保監會決定開展財產保險公司備案產品自主註冊改革,以改革完善財產保險公司產品管理制度,推進產品市場化進程,增強產品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監管效率。8月15日,自主註冊平臺正式啟用,標誌著財險公司備案產品自主註冊改革正式實施。  改革的一項重要目的是從價格競爭向產品創新競爭轉變,釋放和激發行業持續發展和創新活力,增強保險產品創新能力。
  • 財險全覆蓋監管 車險意外險是監管重點
    來源:中國證券報銀保監會官網日前通報稱,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組織開展了第二次財產保險公司備案產品條款費率非現場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銀保監會已向20家財產保險公司下發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責令相關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問題產品,限期整改,並對其中情節嚴重的11家公司採取禁止申報新備案產品3至6個月的監管措施。
  • 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6家財險及再保險公司 其餘64家實施屬地監管
    通過建立監管聯動會、信息共享、專項工作交辦等機制,加強監管聯動,統一監管思路,分享監管信息,通報風險問題,推動部署下一步監管工作,形成監管合力。四是動態調整。改革實施後,銀保監會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對直接監管公司和屬地監管公司的範圍以及相關監管事權劃分進行動態調整。新增法人機構監管主體職責參照本《方案》執行。
  • 醫療意外險納入健康保險範疇
    針對快速發展的健康險市場,銀保監會12日公布了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對相關監管規則進行全面完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健康保險保費收入56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佔人身保險市場的22%。
  • 廣東「菜藍子」上保險;退保黑產生意經;意外險開啟「重典」治亂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今年前4個月,險資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額度規模約為2.67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3.60%,佔比達到4年來高點。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本次廣東省為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採取的若干舉措亦是對財稅體制深化改革的積極探索,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示範意義。(21世紀經濟報導)意外險市場開啟「重典」治亂意外險市場全面清理整頓工作開啟。
  • 人身險公司監管迎變革 銀保監會:將分為會管和屬地監管兩類(附公司...
    1月12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對監管對象、監管職責進行了劃分,並提出了相關工作要求。方案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方案》的印發是為強化人身保險公司機構監管,統籌系統監管資源,發揮派出機構屬地優勢,更全面準確把握單體機構風險,有助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公司監管體制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推動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
  • 銀保監會:推動保險銷售人員銷售能力分級工作,實行差別授權
    在監管監督上,兩個《通知》的監管監督機制主要體現為兩個維度四項要求。一個維度是對保險公司,嚴格突出依法嚴格監管和嚴格處罰的要求,明確加強專項檢查,對忽視從業人員管理主體責任、未按照要求建立管理制度、執業登記管理存在紕漏、執業過程管理流於形式、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者所屬從業人員出現重大失信行為產生惡劣影響的機構,依法嚴厲處罰和嚴肅責任追究。
  • 銀保監會對財產保險公司產品實施分類監管和屬地監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6日訊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加強和改進產品監管,提升財產保險行業產品質量,今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財產保險公司產品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銀保監:提升老年人需求比較強烈的疾病險、醫療險等產品供給
    1月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老年人是商業保險服務的重要服務對象,銀保監會高度重視我們國家所處的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現狀,同時銀保監會也是我們國家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的重要成員之一,對老年人商業保險方面也開展了專題研究。
  • 迅途強賣意外險被罰150萬 折射意外險銷售亂象(圖)
    北京商報記者隨機調查多家網站以及部分返鄉旅客發現,意外險銷售亂象依然存在。  強賣意外險迅途被罰150萬  機票、火車票強搭意外險銷售的現象備受詬病,保監會、中消協多次下令整頓這一違規行為,然而在利益誘惑面前仍有機構鋌而走險。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對上海迅途票務代理有限公司的強賣行為開出150萬元罰單。
  • 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 強化監管防風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
    、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後續如何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防範「大而不能倒」問題成為全球範圍內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記者了解到,從2011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每年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並已經形成比較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
  • 推進財險業務線上化 銀保監會圈定三年規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推進財險業務線上化 銀保監會圈定三年規劃⊙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商業模式及展業模式等均形成重要影響,一定程度上也為保險行業提供了線上化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銀保監會財險部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圈定了三年規劃。根據規劃,到2022年,要基本建成功能完善、運行高效、基礎完備,與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進程相適應,與廣大人民群眾財產保險需求相契合的線上化體系。
  • 盜版軟體埋雷信息洩露 銀保監會再次出手整頓
    8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推進使用正版軟體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各保險機構和監管機構提出規範軟體管理使用,相關指標不僅將納入相關監管評級當中,還將掀起自查和檢查「風暴」。「圖便宜便低價購買盜版軟體,系統會輕易被黑客攻破。」某保險從業人士直言,一旦系統在漏洞防護或技術維護上出現問題,平臺數據、用戶信息都會洩露。
  • 女子給母親網購意外險,出險之後理賠被拒!法院:賠10萬!
    在平臺顯示該意外險保障責任有四點,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10萬元、意外醫療1萬元,住院津貼最高補貼9000元以及猝死賠付10萬元。但是官網上顯示的並沒有「猝死」這一保障,並且該保單並沒有對於猝死做出明確統一的規定。因此法院認為,根據相關規定:「投保單與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不一致的,以投保單為準。」
  • 高價意外險的本來面目:現金貸平臺變相收取「砍頭息」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平臺搭售的保險均為意外險,不過,與市面上普通意外險不同,「搭售」的意外險保費最高達到市價的10倍。緣何意外險賣出如此高價錢?保險公司又為何屢屢與借貸平臺合作?集體投訴牽出「強賣」的意外險現金貸平臺「強售」保險產品備受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