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誰都得買票,媽祖娘娘也不例外

2021-01-09 道教文摘

前幾天,發生了這樣一件趣事。

據新華社報導,9月6日上午9點07分,動車D3142次從福建莆田站緩緩啟動,奔赴江蘇崑山,這趟列車3車3F座位上的「旅客」一下子引起了眾人注意,她便是首次乘坐動車「巡安」的海上女神——湄洲媽祖。

據悉,9月6日至12日期間,湄洲媽祖將全程參與「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媽祖巡安布福江蘇、上海活動」。

而且在這篇報導中,還展示了媽祖娘娘所購買火車票的圖片,一時間,引起很多小夥伴的好奇,神仙坐火車也要買票?那她的身份證是怎麼辦理的?

之所以好奇,其實很可能是源自對道教媽祖信仰的不了解。

媽祖,又稱天妃娘娘,是道教最重要和最廣泛的神明信仰之一,原名林默,為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一名漁家女子。因其自幼慕道,樂善好施,屢次救助出海遇危的鄉民而廣受尊敬。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林默登上湄洲島湄峰升天成道而去,隨後屢次顯聖,救渡世人。鄉民感念林默海上救助民眾的諸多功績,將其奉為「媽祖」,並在湄洲島當地建祠敬奉,由一個修道的普通女子而華麗變身,成為女神,正是道教神仙信仰中「功德成神」的典型。

(影視劇媽祖劇照)

自媽祖成道一千多年以來,世人虔誠信仰,倍加尊敬。媽祖娘娘也不負眾望,創下許多天界「金氏世界紀錄」,例如封號最長、歷朝歷代冊封最多、宮廟最多、信眾分布最廣、顯靈事跡最多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全世界媽祖信眾多達2億多人,其宮觀遍布大陸、港澳臺、東南亞及歐美地區。

在上海,道教媽祖信仰也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為數眾多的信眾。

(浦東高橋天后宮山門)

明清以來,隨著海上交通和商品貿易的不斷發展,媽祖信仰在滬上民間日漸流行,上海境內各地紛紛建起許多天妃宮和天妃廟,在舊時上海城內的道教宮觀中佔有一定比例。

如明代,除黃浦江邊重修的順濟廟(明代稱聖妃宮,廟址在今上海市區小東門,現遷移至松江方塔園)外,還在其他地方建起多所天后祀祠,如松江府聖妃宮、金山衛天妃廟等。

(上海城隍廟慈航殿內媽祖聖像)

今天,上海城隍廟慈航殿、元辰殿內均供奉媽祖娘娘,並與臺灣大甲鎮瀾宮結成友好宮廟,以媽祖信仰為紐帶,傳承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

了解到關於媽祖娘娘的這些事跡後,您說以女神這般神威浩蕩,辦個身份證不是分分鐘搞定的事?

至於坐車買票嗎,那是媽祖娘娘不搞特殊化,遵守秩序!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媽祖娘娘也曾經是凡人嗎
    媽祖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她是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海神娘娘。其實,媽祖娘娘原本就是個凡人。媽祖娘娘出生在莆田縣湄洲嶼,因為出生後沒有哭鬧,所以被起名林默。據傳說媽祖在出生時其母王氏夢見觀音菩薩對她說:你家積德行善,現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將近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媽祖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媽祖八歲時去私塾讀書。
  • 媽祖娘娘到底是「姓佛」還是「姓道」?
    今天是媽祖娘娘誕辰,首先恭賀仙真聖誕,也盼國泰民安,百姓富足。接下來,就得說說現在關於媽祖娘娘來歷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娘娘到底是「姓佛」還是「姓道」?目前,媽祖信仰暫時被列為民間信仰,但從歷史上來看,媽祖信仰無疑和道教因緣更深。
  • 佛教:媽祖娘娘,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佛教雖由西方傳入我國,但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滿天諸佛不僅僅來自西方,在我國亦有代表人物流傳至今,甚至更令百姓推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媽祖娘娘,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媽祖乃宋代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南唐清源軍莆田縣湄洲人,媽祖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宋初官任都巡檢。
  • 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見轉者獲福得福!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三月廿三,是天后聖母媽祖娘娘的聖誕佳期。媽祖娘娘的本跡源流《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記載,太上老君看到在大洋溟渤、河瀆川源、四海九江、五湖水澤中,蛟蜃魚龍,出沒變化,精妖鬼怪,千狀萬端。而眾生於海中翻舟覆船,損人性命者不計其數,老君乃命妙行玉女三月二十三日辰時降生人間,救民疾苦。
  • 三月廿三|媽祖娘娘聖誕
    本文摘自道文創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媽祖寶誥志心皈命禮。普陀勝境,興化湄州。聖德參天,國家忠孝無雙女;母恩配地,閩省功名第一人。靈應威德,非常孝感。傳古聖之道統,學先祖之慈仁。
  • 玉帝老婆不是王母娘娘,玉帝老婆到底是誰?
    其第一種說法是「王母娘娘」,這也是流傳最廣的說法,這種說法的來源於86版《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舉辦的蟠桃盛會,讓人們產生了刻板印象,而在所有神話故事中都沒有明確表示玉帝和王母是夫妻關係,最多算同事關係而已。
  • 道教神話裡名氣最大的九位娘娘,媽祖第二,註生娘娘第八
    太陰娘娘民間大多都認為嫦娥仙子就是太陰星君,其實並不是,太陰星君是道教神話中的月神,俗稱太陰娘娘。她在道家神話裡的地位非常之高,根據《西遊記》的設定,太陰娘娘出行,孫悟空見了駕都需要迴避。8.壽仙娘娘「麻姑獻壽」的典故想必大家都聽過,據《神仙傳》記載,麻姑原本是修道有成的散仙,後來應另一位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被後人視為高壽的象徵,又將其稱為「壽仙娘娘」6.
  • 12年的媽祖隱藏了這麼多明星,有誰認出當年的關曉彤了?
    《媽祖》是由劉濤、嚴屹寬、劉德凱等人主演的一部反映海上女神媽祖生平事跡的神話勵志劇,這部劇於2012年12月31日在CCTV-8播出,並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劉濤,劉濤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演員,主演過很多優秀電視劇,尤其是近幾年的《歡樂頌》、《琅琊榜》等都是十分熱門的電視劇,在這部劇中,她飾演了女主媽祖林默娘,她的一生以扶危濟世,護國庇民為己任,劉濤飾演的林默娘美麗善良又賢惠,一身紅衣氣場十分強大,劉濤的演技也是很棒的。12年的媽祖隱藏了這麼多明星,有誰認出當年的關曉彤了?
  • 天上聖母神昭海表 | 恭祝媽祖娘娘2020年誕辰
    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媽祖文化體現了漢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臺定臺,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徵。漢族民間在海上航行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這就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
  • 「如意娘娘」歸故裡 傳是「媽祖」的妹妹
    離別大陸50餘年的浙江象山「如意娘娘」回到了故鄉。9月14日下午,兩岸漁民在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舉行了「如意娘娘」省親迎親儀式。  當天14時許,「如意娘娘」在臺灣臺東縣小石浦村村民的專程護送下,到達石浦東門島,島上頓時鼓樂齊鳴,迎候已久的石浦魚燈隊、鶴浦龍舟隊、東門船鼓隊以及潮水般湧來的漁民,紛紛以他們特有的虔誠,迎接已離別50餘載的「如意娘娘」回歸故裡。   「如意娘娘」是浙江沿海漁民在歌頌勞作及祈求平安中產生的信仰,以後又演化為大陸象山石浦—臺灣臺東小石浦兩岸共同朝拜「如意娘娘」的習俗。
  • 東鱗西爪——媽祖文化的升華(媽祖信仰在天津)下
    《天津天后宮行會圖》有一段敘述「年年三月行娘娘會,眾善來此進香修好……神聖若無靈佑保護誰來進香?人若積德,有災暗銷,有難呈祥,事過以後才知暗中保佑。若無靈驗誰來燒香?誰來上供?誰來許願?誰來唱戲?誰來敬神?誰來謝神?誰來出會?」這急難當頭才臨時抱佛腳的態度雖然與宗教對信徒要求相去甚遠,但是知恩圖報終歸也是一種美德。
  • 媽祖娘娘誕辰日,你知道有哪些風俗嗎?
    每年媽祖娘娘誕辰之日,各地都會舉辦慶祝活動,尤其沿海,東南亞各國一帶,更是民俗法會豐富,祈禱媽祖庇佑。那麼,都有哪些習俗呢?
  • 道教之三霄娘娘,碧霞元君,媽祖寶生大帝,天王李靖介紹
    雷祖及部署(九司三省與北極四聖),鬥姆元君,九天玄女,黎山老母,二郎神,哪吒,這篇裡我們介紹一下三霄娘娘,碧霞元君,媽祖,二郎神,寶生大帝,天王李靖。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 為雲霄、瓊霄、碧霄的合稱,又稱三霄仙子,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又稱感應隨世三仙姑)。
  • 媽祖的傳說電影劇照 媽祖何許人也?
    和之前劉濤主演的電視劇版《媽祖》相比,導演劉健魁在電影中希望能夠更多體現媽祖娘娘在成仙之前可愛、純真、自然的生活狀態,因此,他決定啟用曾被評為中國網絡十大校花之一的新生代演員劉妙。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患不孕,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媽祖母親王氏便懷了孕。王氏分娩時,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周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至滿月,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
  • 神話故事中的盤古和女媧娘娘,都是上古大神,誰出現得更早
    神話故事中,盤古和女媧娘娘都是上古大神,法力無邊。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娘娘鍊石補天,捏土造人,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似乎看出,盤古應該出現得女媧娘娘更早,畢竟先有天,才會有補天嘛。
  • 【故事南昌】「天后娘娘」媽祖的傳奇故事——天后宮
    天后宮供奉媽祖,媽祖又叫天后娘娘。媽祖本是福建莆田縣湄洲嶼紅螺鄉人,姓林名默娘,生於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默娘排行第七,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據說從她出生到滿月,從未哭過一聲,因此,取名默娘。默娘從小長在海邊,十幾歲以後就時常跟父親和哥哥出海。有一次遇到了大颱風船翻了,默娘奮不顧身救起了父親,找回了哥哥的屍體。
  • 媽祖節發源湄洲島,海民都來朝聖媽祖,舉行各種民間活動
    媽祖節,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別是媽祖的誕生日和忌日。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拜媽祖、媽祖文化研討、工藝品展銷活動6、節日意義信仰媽祖節的由來: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1]。
  • 黑龍江的媽祖文化
    由於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媽祖文化活動開展得越來越火熱。兩岸文化的密切交流,媽祖文化資源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媽祖文化的多重功能也帶來了市場價值。兩岸媽祖文化走向殊途同歸。共同的文化信仰,催生了媽祖文化的迅速擴展,派生了媽祖文化產品和旅遊業的升溫。
  • 帶你走進媽祖故居
    媽祖,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秀嶼區港裡村人,有傳說是莆田湄洲島的,甚至百度百科裡都寫著湄洲島人氏,只有我們本地人知道媽祖是莆田秀嶼區港裡村林氏人,媽祖故居也正坐落於此,然而前些年熱播的由劉濤主演的《媽祖》電視劇,是在湄洲島取的景,媽祖最正的故鄉卻從未在劇中展現,不得不說有些遺憾。
  • 傳承媽祖精神,挖掘保護媽祖文化!
    傳說古時每逢發大水,華陽整個小島被淹沒,但「浮水蓮花地」的「珠珍古廟」卻滴水不進,煞是神奇。 從此之後潮汕人在上海不吃鯉魚,見到鯉魚不管多少錢都要買去放生,陳敏齋也在上海創建潮汕會館,館名同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