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生了這樣一件趣事。
據新華社報導,9月6日上午9點07分,動車D3142次從福建莆田站緩緩啟動,奔赴江蘇崑山,這趟列車3車3F座位上的「旅客」一下子引起了眾人注意,她便是首次乘坐動車「巡安」的海上女神——湄洲媽祖。
據悉,9月6日至12日期間,湄洲媽祖將全程參與「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媽祖巡安布福江蘇、上海活動」。
而且在這篇報導中,還展示了媽祖娘娘所購買火車票的圖片,一時間,引起很多小夥伴的好奇,神仙坐火車也要買票?那她的身份證是怎麼辦理的?
之所以好奇,其實很可能是源自對道教媽祖信仰的不了解。
媽祖,又稱天妃娘娘,是道教最重要和最廣泛的神明信仰之一,原名林默,為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一名漁家女子。因其自幼慕道,樂善好施,屢次救助出海遇危的鄉民而廣受尊敬。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林默登上湄洲島湄峰升天成道而去,隨後屢次顯聖,救渡世人。鄉民感念林默海上救助民眾的諸多功績,將其奉為「媽祖」,並在湄洲島當地建祠敬奉,由一個修道的普通女子而華麗變身,成為女神,正是道教神仙信仰中「功德成神」的典型。
(影視劇媽祖劇照)
自媽祖成道一千多年以來,世人虔誠信仰,倍加尊敬。媽祖娘娘也不負眾望,創下許多天界「金氏世界紀錄」,例如封號最長、歷朝歷代冊封最多、宮廟最多、信眾分布最廣、顯靈事跡最多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全世界媽祖信眾多達2億多人,其宮觀遍布大陸、港澳臺、東南亞及歐美地區。
在上海,道教媽祖信仰也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為數眾多的信眾。
(浦東高橋天后宮山門)
明清以來,隨著海上交通和商品貿易的不斷發展,媽祖信仰在滬上民間日漸流行,上海境內各地紛紛建起許多天妃宮和天妃廟,在舊時上海城內的道教宮觀中佔有一定比例。
如明代,除黃浦江邊重修的順濟廟(明代稱聖妃宮,廟址在今上海市區小東門,現遷移至松江方塔園)外,還在其他地方建起多所天后祀祠,如松江府聖妃宮、金山衛天妃廟等。
(上海城隍廟慈航殿內媽祖聖像)
今天,上海城隍廟慈航殿、元辰殿內均供奉媽祖娘娘,並與臺灣大甲鎮瀾宮結成友好宮廟,以媽祖信仰為紐帶,傳承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
了解到關於媽祖娘娘的這些事跡後,您說以女神這般神威浩蕩,辦個身份證不是分分鐘搞定的事?
至於坐車買票嗎,那是媽祖娘娘不搞特殊化,遵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