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騰山而築,登「江南小長城」俯瞰常熟

2022-01-20 現代商業銀行雜誌

有時候,我們走得太快太遠,會忘了為什麼出發。在浮躁的年代裡,耐心也許就是最好的天分。那些匠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細細研究、慢慢打磨,仿佛對待的不僅是作品,也是生活。來到常熟,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感受到匠人匠心之美。

  常熟,這座距離蘇州不到1小時車程的江南小城,滿足了我對江南的所有美好想像。青山碧水,林木蔥鬱,羊腸小路,幽靜小巷,構成了一副「古雨青煙後,耳聞古琴音」的水墨江南。城中有巍峨城牆、蘇式園林,還有及具特色的當地美食以及遍布城中的茶館,既有煙火氣,又有世外桃源的自然之氣,抽個周末或者小長假慢遊常熟,來感受這一城山水,自在生活!

水秀山清眉遠長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來到常熟,或是在水榭樓臺閒坐半日,或是漫步在綠蔭下的步道,都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悠然自在與古意盎然。

燕園

  「蘇州園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虞山,一分微觀在燕園」。燕園雖小,卻韻味十足。門臉不大,旁邊磚刻的門額「燕園」是燕谷老人張鴻的手跡。院中空地呈長方形,青梅、石榴、桂樹、柳樹、修竹、梧桐遍布其中,草木繁盛。最妙的是小小一方院落裡,竟然請疊石巨匠戈裕良用虞山黃石在園中疊成假山一座,取名「燕谷」,猶如青山幽谷一般巧奪天工,而且洞壑中有清澈的池水,仿若天成,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曾趙園

  曾趙園,顧名思義就知是兩個園子——曾園和趙園,現已聯通為一體。

  曾園,是清朝末期小說家、出版家、《孽海花》作者曾樸的故居,建成距今已有120多年。該園在造園藝術上,以中部較開闊的水面為中心,環池布置園景。亭臺樓榭、錯落有致,長廊逶迤、花木扶疏,移步換景、美不勝收。尤其是處處借景虞山,水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成為江南古典名園中獨領風採的佼佼者。

  趙園,以長方形的水池為主體,景點皆環池而建,參差錯落,布置得宜。園內築有「天放樓」「能靜居」「柳風橋」「靜溪」「梅泉志勝」「似舫」以及兩座假山,整個園內水波蕩漾,融水光山色於一體,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畫景,漫步其中樂趣無窮。

  2005年1月,兩園經過修整合併對外開放,並稱「曾趙園」。

尚湖

  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尚湖,但是「姜太公釣魚」的故事應該無人不知,故事的發生地就是尚湖。尚湖與虞山相映,「十裡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尚湖為常熟平添了千種風情。漫步在水面開闊的尚湖風景區,清風徐來,無限舒暢。想要更加親近自然,一定不要錯過尚湖的水上森林,既可以在附近的棧道上透過池杉遠觀飛翔於林間或者天空的白鷺,也可以坐著木筏緩緩駛入森林,細細追尋鳥類的蹤跡。如果想要觀鳥,一定要記得帶長焦鏡頭。

虞山城牆

  虞山城牆,這裡是俯瞰常熟的最佳地點。虞山城牆是沿著虞山修建的一段城牆,是蘇南地區惟一騰山而築的城牆,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全長1200多米,建有「虞山門城樓」「鎮海臺」和「阜成門」,登上城牆壁極目四望,青山綠水、古城巷陌,不僅能感受如今常熟的現代化城市建設,也能感受到漫漫歷史長河中滿是風霜的印記。

虞山生態步道

  想要感受當地百姓的日常休閒生活,一定要走走虞山生態步道。這是一條集休閒步行、健身慢跑和文旅觀賞為一體,環虞山而建的生態步道。步道全長21.23公裡,以虞山公園為始發點,分為虞城懷古、桃源春霽、禪意塵溪、龍殿潭影、虞山印象、湖甸翠影、吾谷楓林七個節點段落,沿途WiFi全部覆蓋。步道兩側栽種了很多常熟的市樹楓樹,春夏秋冬,各有色彩。步道鋪設了塑膠,沿途還有健身器材,很適合散步與慢跑。

通江路

  漫步在常熟的通江路,就像是漫步在多年前的蘇州平江路。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閒坐在路邊的木椅上,聽鳥雀悅耳的「嘀啾」聲,以及摩託車和自行車輪胎與地面接觸的摩擦聲、輕輕的喇叭聲。路的一旁是靜靜的流水,另一旁則是充滿煙火氣的生活。

舌尖上的常熟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不僅有綺麗多姿的江南美景,還有作為當地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常熟飲食。常熟人的清晨,通常從一碗蕈油麵開始。

蕈油麵

  來到常熟一定要起早一些,來一碗地地道道的蕈油麵當早餐。蕈油麵最早來源於興福寺的素麵,興福寺就是《題破山寺後禪院》裡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所在地。

  蕈是野生菌,將蕈油作為面的澆頭,吃起來格外新鮮美味。製作澆頭食材的蕈有很多種類:小雞油菌、松乳菇、多汁乳菇、赤褐鵝膏菌、粉紅菇、盾尖白蟻傘……其中,松樹蕈是最有名的,雞脯蕈則最是鮮美。不同季節會收穫不同的蕈,6月中下旬開始捉蕈,10月底結束。為什麼當地叫做「捉蕈」,而不是「採蕈」呢?因為蕈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碰到,每家都有自己的捉蕈秘密渠道,掌握好這個渠道就能養活一家人。當地人將捉來的新鮮蕈瀝乾水分熬油,這個過程中油溫是很講究的,太高容易焦,太低水分又出不來,很是費工夫。據說當年宋慶齡、宋美齡兩姐妹來吃蕈油麵,也是讚不絕口。很多人會覺得常熟人早晨吃蕈油麵太油膩、重口味,當地人卻不以為然,「吃完面再喝杯綠茶清清腸胃,真正的一天就開始了!」

常熟蒸菜

  常熟日常的飲食更是少不了常熟蒸菜,這是當地人「順應四時、效法自然」的最好例證。常熟蒸菜是常熟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常熟本幫菜餚首推的招牌菜。它起源於久遠的陶器時代,遍及城鄉百姓人家,以原汁原味為特色,長期受到人們的青睞。這種向鍋內注水,再置上竹架蒸菜的烹飪方式,常熟方言中稱為「燉」,但這種「燉」又不同於其他地方把食材放入鍋中燒沸後用小火長時間加熱的烹飪方法,它有著最原生態的鄉土氣息。經過經年累月的發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如今富有特色的蒸菜系列,其中「老八樣」蒸菜最為盛行。常熟蒸菜在原料選用上嚴格掌握兩條原則:一是首選當地優質食材;二是什麼季節蒸什麼菜,這樣不僅保證了食材質量,更遵循了「順應四時、效法自然」的傳統中華養生之道。

匠人匠心的文化之美

  有時候,我們走得太快太遠,會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在浮躁的年代裡,耐心也許就是最好的天分。那些匠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細細研究、慢慢打磨,仿佛對待的不僅是作品,也是生活。來到常熟,一定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感受到匠人匠心之美。

赭石硯

  常熟虞山赭石硯是中國地方名硯之一,赭石是一種天然礦物顏料,是中國畫中的主要顏料之一。虞山之赭石,質地細膩、色澤豐富,是傳統國畫的理想顏料。赭石硯用法非常簡單,即用赭石硯加水相研成赭色,再加膠即成上等赭石顏料。

  如今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宗洪興秉承家傳,製作的虞山赭石硯,融顏料與工藝品為一身,是畫家必備的文房用具,深受畫家喜愛。同時,赭石硯也可以作為贈送親友的一種特色禮品。

古琴

  自唐宋以來,常熟別稱「琴川」,因為古城內有七條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仿佛古琴七弦,可見常熟與古琴的淵源頗為久遠。來到常熟,自然要了解下虞山琴派。虞山琴派的國家級代表傳承人朱晞,他的琴曲風格自然天成,既有魏晉風度,又有宋詞意境,其瀟灑情真、變化多端的演奏,把虞山琴風演繹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享譽當今琴壇。在虞山古琴會館裡聽老師的一曲《流水》,可以慢慢感受到「琴川」之意境。

花邊

  常熟「花邊」又稱常熟「雕繡」,以雕繡技法見長,針法多種多樣。花邊以精巧的手工技藝在不同布料上繡制各式圖案,然後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鏤空,以襯託和加強主題,使圖案形成明暗對比,具有立體感。

旗袍

  來到江南的女子,都渴望能擁有一身優雅婀娜的旗袍吧!旗袍能將中國女性的風情勾勒出來,小立領、盤花扣,若隱若現的曲線之美,一襲旗袍,便是一個女子的古典夢,無論身形如何,都能詮釋出東方女性的端莊優雅和風情萬種。

  常熟,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就似一幅幅寫意的潑墨畫卷,她是詩與畫的邂逅,是景與情的縈繞,承載著人們對江南的所有美好憧憬。常熟之情,常熟之景,只有身臨其中才能真實感知。

本文刊載於《現代商業銀行·財富生活》雜誌2021年第12期

責編:郭 旭 設計:王丹威

主編:張 姝

關注現代商業銀行,看更多原創獨家資訊!

相關焦點

  • 這座蘇州常熟鬧市區裡的「江南小長城」,清靜雅致,是休閒佳地
    蘇州常熟歷來被稱為「福地」、「風水寶地「,那不是憑空叫出來的,常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來崇教重文,俊才輩出。常熟老城區裡的西門大街可以通往尚湖風景區和寶巖生態園,出了城門,一路向西,兩旁景色越發清幽秀麗。被稱為「江南小長城」的西城樓閣就坐落在西門大街上。
  • 一山兩湖:生態修復讓常熟更秀美
    這是描寫常熟城區山水風光的詩句。近日,當我們登上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的常熟虞山古城牆時,常熟秀麗的風光盡收眼底,這座生態環境優美的山水之城,清湖環抱、依山而築,山、水、城融為一體。當地宣傳部門的同志告訴記者,近年來,常熟堅持旅遊開發與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以生態為主導,緊扣山水做文章,主打虞山、尚湖、崑承湖「一山兩湖」綠色牌,取得了明顯成效。
  • 常熟西城樓閣桂香四溢,江南庭院與桂花相得益彰,是一處賞桂佳地
    西城樓閣是常熟有名的景區,為「虞山十八景」之一。西城樓閣歷史可悠久了,是從南朝梁代開始建的,歷經1500多年。清朝末期是鼎盛期,形成一個很大的建築群,後毀於戰火。現在的西城樓閣是在原址上重新建設的一座園林,特別是騰山而建的城牆蔚為壯觀,被譽為「江南小長城」。
  • 常熟被譽為江南福地,這福從哪裡來,讓一座千年寺廟興福寺告訴您
    常熟自古就是水運、經濟、商貿的聚集地,因為城裡緊靠虞河,水運自古非常的通達,也給物流商提供了幾大的便利。而建國以後的常熟,在全國輕工業紡織行業率先走出了一大步,提到常熟,許多人耳熟能詳的還是那裡的紡織與自己的生活相關。因為屬於江南水鄉,物產自然豐富。常熟2018年的生產總值達到了3000億元。
  • 聳立在市中心的「江南小長城」長啥樣?
    可踏足常熟,基本沒有城裡城外的概念,因為虞山就聳立在市中心。沿著山的脊梁還有好長一段城牆,蜿蜒曲折,號稱「江南小長城」。「小長城」早就沒了軍事防禦的功能,它的存在,已經成了常熟人生活的一部分,「虞山十八景」中的「西城樓閣」指的便是這一帶。你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你看到的風景,這不是心靈雞湯,是走完城牆景區有感而發的。
  • 春色莫辜負,常熟兩大景點,沙家浜VS尚湖,哪個更值得一去?
    >常熟地處江南,依山傍水,坐落於虞山東南山麓,古稱琴川,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而得名常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江南福地」的美譽。城市融山、水、城為一體,呈「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的格局。城外湖泊環繞,城內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古典園林點綴其中,山水城園相得益彰。自古以來,常熟人文薈萃,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常熟還有「錦繡江南魚米鄉」之稱,這裡物產豐富,桂花酒、鴨血糯、叫花雞、寶巖楊梅等聞名遐邇,虞山綠茶、常熟花邊等更是馳名中外。
  • 走江南水鄉,玩古城常熟
    說起常熟,人們首先想到熟悉的口號「常來常熟」。常熟位於江南水鄉,古城因其「肥沃的土壤,無水旱」而得名。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以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優美的山川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聞名。一千年的歷史常熟被稱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於江南」,擁有文明史而城建史在。
  • 常熟| 這座小城滿足了對江南所有的想像,美的不像話
    青山、碧水、古城牆;園林、老街、寺觀藏;拓碑、評彈、樣板戲;蘇面、香茗、美食香……小小一座城,卻滿足了江南所有的想像,哪些藏匿在生活裡的細節,美成了一幅幅歲月的畫卷。在常熟有一種歷史悠長叫仲雍墓,在常熟,有一種文學淵遠叫南方夫子。十裡青山半入城虞山城牆是蘇南地區惟一騰山而築的城牆,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美譽,登城極目四顧,青山綠水,古城巷陌,山、水、城融為一體,顯「十裡青山半入城」之獨特景致。
  • 常熟被譽為江南福地,這福從哪裡來,讓一座千年寺廟興福寺告訴您
    常熟自古就是水運、經濟、商貿的聚集地,因為城裡緊靠虞河,水運自古非常的通達,也給物流商提供了幾大的便利。而建國以後的常熟,在全國輕工業紡織行業率先走出了一大步,提到常熟,許多人耳熟能詳的還是那裡的紡織與自己的生活相關。因為屬於江南水鄉,物產自然豐富。常熟2018年的生產總值達到了3000億元。
  • 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組圖)
    這是一座需要慢慢品讀的小城,城中有山,山下有湖,湖山相映勾畫出的江南韻致,讓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與自然相和;這是一座被時光精雕細刻的小城,千年相傳的文脈在這裡烙印出內涵的底氣,青青的虞山、泱泱的尚湖、拙樸的菜餚、出世的清茶……這便是常熟。踏上虞山生態步道,我的常熟之旅便正式開始了。
  • 一城山水,自在生活|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
    虞山狀如蝸牛,東伸入城的古城牆騰山而築,登城遠眺,青山綠水、古城巷陌盡收眼底。歷代畫家均視虞山赭石為顏料珍品,取赭石制硯,代不乏人,如元代畫家黃公望生於常熟,長於常熟,對虞山赭石有深入的研究,虞山赭石亦成就了黃公望輝煌的人生。「清六家」、吳昌碩等大家均對虞山赭石硯珍愛有加。 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宗洪興,秉承家傳,製作的虞山赭石硯,融顏料與工藝品為一身,深受畫家的喜愛。
  • 不用去北京,江蘇常熟也有小長城?還是國家5A級景區!休閒正合適
    不只市裡還藏有一座「小長城」,還是吳文化的發源地,藏有眾多的歷史遺蹟,不用去北京也能體會到長城的視覺,景區內吃喝玩樂樣樣行!在富饒的「魚米之鄉」常熟境內,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以當地的山水風光和人文底蘊為依託,形成了一套集人文、生態、休閒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與此同時,這裡也是「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勝地」。
  • 春色莫辜負,常熟兩大景點,沙家浜VS尚湖,哪個更值得一去?
    >常熟地處江南,依山傍水,坐落於虞山東南山麓,古稱琴川,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而得名常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江南福地」的美譽。城市融山、水、城為一體,呈「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的格局。城外湖泊環繞,城內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古典園林點綴其中,山水城園相得益彰。自古以來,常熟人文薈萃,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常熟還有「錦繡江南魚米鄉」之稱,這裡物產豐富,桂花酒、鴨血糯、叫花雞、寶巖楊梅等聞名遐邇,虞山綠茶、常熟花邊等更是馳名中外。
  • 走江南水鄉,玩古城常熟
    說起常熟,人們首先想到熟悉的口號「常來常熟」。常熟位於江南水鄉,古城因其「肥沃的土壤,無水旱」而得名。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以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優美的山川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聞名。一千年的歷史常熟被稱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於江南」,擁有文明史而城建史在。
  • 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組圖)
    踏上虞山生態步道,我的常熟之旅便正式開始了。「一城山水,自在生活」,常熟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擎根吳地風雅,相守閒情逸緻,春看尚湖牡丹、夏摘寶巖楊梅、秋賞虞山紅楓、冬聽古剎鐘聲是這裡的「四季歌」。虞山狀如蝸牛,東伸入城的古城牆騰山而築,登城遠眺,青山綠水、古城巷陌盡收眼底。
  • 水鄉常熟 風光旖旎,為江南遊覽勝地之一
    唐鹹通三年,宗賜大鐘,九嘟「興福寺」額,成為江南古剎。與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齊名。相傳唐貞觀十年某日,有烏白兩龍格鬥,山崩地裂,烏龍負傷遁逃,破山為潤,名破龍澗,故興福寺又名破山寺。唐著名詩人常建作「破山清曉」詩,詠其勝景。詩日:「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簌此都寂,惟餘鍾磐音。」
  • 不用去北京,江蘇常熟也有小長城?還是國家5A級景區!休閒正合適
    不只市裡還藏有一座「小長城」,還是吳文化的發源地,藏有眾多的歷史遺蹟,不用去北京也能體會到長城的視覺,景區內吃喝玩樂樣樣行!在富饒的「魚米之鄉」常熟境內,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以當地的山水風光和人文底蘊為依託,形成了一套集人文、生態、休閒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與此同時,這裡也是「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勝地」。
  • 蘇州常熟:曾趙園,園內景點皆環池而築,參差錯落,佳木繁蔭
    園內景點皆環池而築,參差錯落,佳木繁蔭,具城市山林之妙,布置得宜,為 常熟 市內著名遊憩勝地和百姓日常休息之所。曾園原稱虛廓園,位於古城區西南隅與趙園相鄰。佔地20多畝。門首影壁鑲嵌有翁同龢所書四字「虛廓村居」趙園與曾園相鄰。亦為明萬曆御史錢岱所築小輞川部分遺址。
  • 品江蘇世外桃源,江南小長城,盡情領略十裡青山半入城的獨特魅力
    常熟古城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氣勢雄偉,全長1200多米,建有「虞山門城樓」、「鎮海臺」和「阜成門」,設城垛、馬道等。登城眺望山水城。寶巖禪寺和蘇州地區的寒山寺、重元寺不能相比,香火沒有那麼旺盛,但是這種靜靜的感覺,讓人能夠陷入沉思,難道不就是真正有信仰的人所追求的嗎?其實個人覺得寶巖禪寺才保持了古代寺廟的風貌,不過現在也已經開始整修了。
  • 江蘇常熟虞山:一派青山千古秀
    2020-06-12來源:蘇州學習平臺作者:王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江蘇蘇州常熟虞山,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秀美的自然風光景致,聞名遐邇。圖為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的虞山城牆,掩映在蒼翠青山之間。山前,「道啟東南」「文開吳會」的一代先哲、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安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