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從中師畢業,被分配到沙坪垻區第一實驗小學,那一年我18歲。
剛剛走出校園的我,略帶學生的稚嫩,懷揣著初為人師的喜悅與激動,滿載一腔熱枕走上了三尺講臺,我只有一個想法——當一個好老師。
初出茅廬,來到沙坪垻區第一實驗小學無疑我是幸運的。當時,我的遇到的是一群剛上小學孩子,我教他們語文課。他們是新學生,我是新老師,我們都是新的。小孩子對新鮮的事物總是保持著一股好奇心和新鮮勁,他們好奇的瞅著我,我也微笑地看著他們。初為人師的我難掩激動,以後你們就是我的弟弟妹妹啦。
但是一番欣喜過後,真正到了教學中實踐我才明白要扮演好「孩子王」這個角色實屬不易。
對於孩子們來說,教師是打開他們新的知識天地的引導者和守護者,老師的耐心細緻的教學對於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但是初為人師的我卻忽略了這一點,以為教學就要立竿見影有所表現,也正是我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讓我一度苦惱不已。
那是我教學的「第一關」,也是孩子們的小學一大難關——學拼音。
學拼音最基礎的就是發音,但是班裡有幾個孩子總是「跑調」,為了讓他們儘快跟上「大部隊的步伐」,我就單獨給他們上課,韻母、聲母、音節、聲調,我一一重頭講解,韻母聲母一個一個地教……我聲音啞了,孩子們也昏昏欲睡,我想這下應該差不多了吧!然而,「Zh」依然讀成「z」,「n、l」還是分不清……一時間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看著他們稚嫩的臉龐滿是茫然和無辜,我無奈卻更無助。淚水浸溼了我的眼眶,我趕緊背過身去不敢說話,生怕我一開口就會哭出聲。強忍著這種情緒,我轉過身勉強牽上嘴角,吸吸鼻子告訴孩子們:「沒關係,我們繼續!」在心裡,我也不斷告訴自己:再多教幾遍就好了,加油!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聽著他們吃力地發出的奇怪讀音讓我瀕臨絕望,但是,我還是鼓勵著他們,也鼓勵自己:「老師相信你們還可以讀得更好的,是不是?」他們揉著亮晶晶的眼睛迷茫地點了點頭,我急忙轉過身去,淚水卻再也藏不住。
後來我將這一番「苦楚」向有過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訴說。他告訴我說,拼音是每個孩子進入小學後要挑戰的第一個關卡,開學初期,孩子們不光要適應嶄新的小學生活,還要完成學拼音的任務,也特別不容易,而教師教小孩子讀拼音要有耐性,要循序漸進,不可急躁和發火。
我如夢初醒,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慢」是一種方式,教師就是一個守望者的角色,而教育有時候則需要靜待花開,操之過急容易適得其反。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富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去對待孩子們。
從青年教師到一校之長,回首過去,我很感謝那個初出茅廬倔強、不服輸的自己,更感謝學校的培養,學校堅持為青年教師謀福,經常組織青年教師聽課,對青年教師課堂實行「課前試講、課後總結反思」的「監督政策」……正是這些關懷和幫助成就了今天的我。
如今,學校秉承著培育青年教師團隊、發展中流砥柱力量的理念,在發展建設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而今,回憶起來,26年來的光景就像舊電影一樣一幀幀的在腦海裡回放。
選擇教育這條路對於我來說似乎有些命中注定的意味,出身教師家庭的我從小受父母的影響,體味著他們的付出與幸福。原來,當我自己走上這條路,我才明白愛得深沉是因為用心了。用心去澆灌,用愛去感染,用一顆毫無保留之心去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用最細膩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長。
如今,看著校園裡那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的心始終還是26年前的那顆心。
校長小檔案:蔣芳,沙坪垻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校黨支部書記。重慶市教育學會理事。中學高級教師、從教27年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經驗。先後被評為區「兩基」工作先進個人、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區十佳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