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裡唱不完

2020-12-12 小鹿與驢情感

傈僳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人口不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長年與山水為伴,生活充滿原始風情。

民族風情

人口分布

傈僳族人口約63.5萬,主要聚居在雲南怒江條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貢、貢山、瀘水和蘭坪五縣。

服飾裝束

傈僳族族喜歡穿自織的麻布衣服。婦女的服飾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著短衫,下穿長及腳裸的裙子;另一種是上穿短衫,下穿褲子,褲子前後再圍上小圍裙。由於各地傈僳族族所穿麻布顏色的差別,又分為黑、白和花傈僳3種。

聚居在怒江一帶的白、黑傈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長裙,頭上飾以珊瑚及紅白料珠;瀘水一帶的黑傈僳婦女則不穿長裙,穿長褲系圍裙,以青布包頭;永勝和德宏一帶的花傈僳服飾較鮮豔美觀,婦女均喜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繡許多花邊,頭纏花布頭巾,長裙及地,走起路來搖曳生姿。

傈僳族男子一般穿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膝,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蓄髮辮纏於腦後。德昌的條條族男子在頭頂留一小束髮,傈僳語稱「開皮」,他人不能觸摸,否則不吉利。成年的傈僳族男子都喜歡左腰佩砍刀,右腰掛箭袋。

文化藝術

傈僳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敘事長詩、諺語、謎語、歇後語和兒歌等,主要圍繞民族歷史、生活智慧、愛情婚姻、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等主題。另外,傈僳族也是一個善歌樂舞的民族,無論何時何地都歌不離口,尤以被稱為「木刮布」的傈僳族古歌最有名,樂器則以琵琶、口弦、笛子和二胡等最流行。舞蹈方面以集體舞為主,有些以樂器伴奏,有些則是沒有伴奏的「啞舞」,後者通常以生動活潑的下肢動作來表現,「腳跟舞」和「生產舞」是這一類舞蹈的代表作。

景點導覽

傈僳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要領略最濃鬱的傈僳族風情,自然首選此地。此外,居住在麗江華坪的花傈僳、迪慶維西的傈僳族原始村寨,也是值得一訪的好去處。

風情匯點—怒江福貢

距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庫約135千米的福貢,是傈僳族的聚居地之一。這裡的澡塘會十分有名,尤其以離城較近的登梗溫泉規模最大,人也最多。節日期間,傈僳族人除了每天洗浴3~5次外,還會舉行對歌、賽詩、打鞦韆、射弩和打歌等活動,熱鬧無比。

另外,這裡的傈僳族還有「江沙埋情人」和「愛的神箭」等傳統風俗,織是年輕男女向對方表達愛意的方法,別具特色。

花傈僳之鄉—麗江華坪

傈僳族中,以花傈僳的服飾最鮮豔多姿。想探訪美麗的花傈僳,可以到雲南麗江地區南部的華坪去。

那裡是花傈僳人的聚居之地,其中又以通達鄉的丁王、臘姑河和文樂鄉的關塘、塘房等地的花傈僳,風情最濃鬱也最具代表性。這裡的花傈僳住房以竹篾房和木楞房為主,婦女皆穿戴美麗:上身穿斜襟帶銀泡領的上衣,胸襟、領口和袖口用紅黃藍三色彩線繡成多道花紋圖案,下身穿繡滿花紋圖案的百褶裙,頭戴綴滿珠子和彩穗的五稜形花布或黑布包套。另外,脖子和腰間也掛滿珠子,手上還有銅鐲戒指等,令人眼花繚亂。

原始傈僳族村寨——維西朵那朵

位於雲南迪慶州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傈僳族人超過全縣總人口的一半,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縣。維西縣塔城鄉川達行政村與攀天閣鄉交界處,有一個名叫朵那朵的傈僳族村寨。該村依山傍水,四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充滿山林氣息。全村有大約70戶傈僳族人家,是典型的傈僳族聚居點。村內至今還保留有原始而濃鬱傈僳族風情,是體驗傈僳族風俗的好去處。

相關焦點

  • 傈僳族的怒江"春浴" 嫵媚的"澡塘會"[圖]
    「檳榔江的流水最清,傈僳族女人的衣裙最美」,到傈僳山寨做過客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當逢年過節,婚嫁喜事之時,傈僳族姑娘就穿著鮮豔奪目的花衣裙走來走去,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當她們趕著牲畜上山放牧,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翠綠的山野牛羊跑,加上傈僳族姑娘五彩繽紛的花衣裙的點綴,會給人一種如詩如畫,如痴如醉的感覺。
  • 雲南怒江傈僳族歡慶闊時節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上江鎮百花嶺教堂裡的傈僳族教民在唱詩迎新年。 於金貴 攝   中新網怒江12月19日電 (記者 於金貴)「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19日上午10點,陽光還沒照進怒江峽谷邊的百花嶺村,村民們就已經在教堂裡開始了新年的歌頌。  「闊時節」是傈僳語音譯,即「新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 怒江大峽谷的心跳:親歷傈僳族男女共浴那些事兒
    400多年前,怒江大峽谷裡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節日: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傈僳族人都會扶老攜幼,來到怒江邊的溫泉旁舉行一場盛大的聚會——春浴節,當地人稱之為「澡堂會」。有據可查的史料表明,「登埂澡塘會」在明朝永曆二年就已具有一定規模,是保存和延續傈僳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所以就有怒江有溫泉的地方,就會有傈僳人的「澡塘會」,怒江的春天是從澡塘開始之說。
  • 在抖音聽完這個19歲傈僳族姑娘唱的歌,網友:想家了
    ,你不愛我我愛你,讓我們一起幹酒醉,讓我們一起幹酒醉」,一首《幹酒醉》,唱出了傈僳族兒女豪邁、重情重義的性格。這就是傈僳族民歌的獨特味道,出自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傈僳族民歌中飽含生活的酸甜苦辣,曲調或熱情奔放,或低沉緩慢。在傈僳族,男女老少幾乎都會唱民歌。中老年男子喜歡分為兩方,盤腿坐在火塘邊,一問一答的對唱,吟唱過程中還會以酒助興。在節日集會、豐收時節、男婚女嫁等喜慶場合時,他們也會唱傈僳族民歌,表達內心的歡愉。
  • 傈僳族女歌手,阿娜思語丨百靈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雲南省流行音樂學會理事、怒江州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擔任過《怒江最美歌王》等……音樂評委,她出道以來,唱出很多膾炙人口的傈僳情歌,她的聲音甜美又感性,她擅長演唱描述傈僳族男女之間的情意,她的歌曲抒情又帶傈僳風,阿娜思語,純粹又悠揚的旋律,給人一種心靈療傷藥,她的歌詞甜又不膩,每次聽她的歌聲,都會讓我們輕輕的觸動內心不安的心靈。
  • 神奇之旅之雲南怒江,感受傈僳族的傳統節日——闊時節
    神奇之旅之雲南怒江,感受傈僳族的傳統節日——闊時節。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庫,你不僅可以看到怒江一帶的美麗景色,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和傈僳族同胞一起過一下他們的傳統節日——闊時節。觀賞傈僳族優美的歌舞,上刀山、下火海的絕技,品嘗一下漆油雞、手抓飯等特色美食。
  • 怒江,一個美麗的傳說——獻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
    怒江經濟欠發達,全州4個縣全部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不可謂不貧。可這裡有全國數一數二的水能資源,有亞洲數一數二的有色金屬資源,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旅遊資源。人均資源佔有量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怎能說不富?!這裡聚居的大多數民族同胞是「一步跨千年」直接從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今天,他們已經和全國人民一起踏上了奔小康的快速路。這就是最古和最新之說。
  • 民族採風:怒江兩岸的歡樂(圖)
    《遷俄》是傈僳族人民在喜慶的日子裡,親朋好友們相互祝福表達內心喜悅的舞蹈。「遷俄」的舞姿以柔美抒展為特點,在怒江邊的沙灘,歡跳「遷俄」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們總是喜笑開顏。他們彈著被稱為傈僳族琵琶的民間樂器「其布厄」,兩排男女相互對跳,邊歌邊舞,熱情奔放,歡樂開懷。
  • 雲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建成對外開放
    雲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建成對外開放 2019-10-14 11:15:00來源:央廣網
  •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越過人間的仙境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遊,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怒江州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獨龍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數民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入選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貧窮」一詞說明了這裡保持的原始生態。
  • 澡塘會:怒江峽谷的盛會
    今年春節期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魯掌鎮登埂村的露天溫泉,人流如織,好不熱鬧。伴隨「擺時」大賽醉人的歌聲,那射弩場的飛箭,飛索渡江的奇險,溫泉裡的歡笑……好一幅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與旅遊體驗圖景。  車行至六庫鎮躍進橋終點站,我們徒步約500米,就被公路上方一陣陣叫好聲吸引住。
  • 傈僳族:是雲南唯一一個跨居中國、緬甸和泰國等多國的少數民族
    >蘭坪境內瀾滄江的峽谷風光雄壯而滄桑,它的美不像德宏一帶瀾滄江風光的溫柔。因為傈僳族在遷徙中,蘭坪是傈僳族傳統文化的保留區。從傈僳族的遷徙中,就證明了這一點。傈僳族發源於青藏高原北部,是唯一一個跨居中國、緬甸和泰國等多國的少數民族。其先民早在8世紀以前便居住在四川雅礱江及四川與雲南交界地的金沙江兩岸廣大地區。16世紀中葉,到了明代,當地的木氏土司與吐蕃的戰爭波及傈僳族,迫使該民族整體遷徙到瀾滄江流域。清代,傈僳族備受欺壓,不得不向西遷徙到怒江流域。
  • 本期 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啦!
    來源:央視綜藝本期 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啦!來看看相親的姑娘小夥都有啥閃光點?聽說節目現場有位姑娘一上來就亮出自己的傷疤,到底是為啥?普米族小夥兒來相親,想找有一個閃光點能吸引他一輩子的女孩。四位女嘉賓「積極樂觀」、「走哪唱哪」、「愛笑」、「能扛事兒」,到底哪個閃光點能吸引小夥子呢?現場看知性女神@蘇芩 如何為場上的姑娘小夥們支招。更多精彩內容鎖定今晚19:30 @央視綜藝 頻道喜上加喜,看看現場更多精彩畫面吧
  • 在抖音聽19歲傈僳族姑娘唱非遺傈僳族民歌
    她的抖音上充滿了傈僳族文化色彩,既有自己身著傈僳族服飾唱跳傈僳族民歌的鏡頭,也有傈僳族人圍圈群舞、彈奏傈僳族樂器土苯、四弦琴,吹奏傈僳族樂器蘆笙,以及手工製作傈僳族樂器的場景。  「果果莫若格拉布,批批莫套格拉布,達瓦勵板哈圖,票給哈貢幾,票奔幾莫標色,米屋落特克友」,一首《玉龍戀歌》,唱出了傈僳族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以及戀愛中的阿哥阿妹難捨難分的畫面;「不管你來自哪裡,也不管你是誰,你不敬我麼我敬你,你不愛我我愛你,讓我們一起幹酒醉,讓我們一起幹酒醉」,一首《幹酒醉》,唱出了傈僳族兒女豪邁、重情重義的性格。
  •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本報記者 韓梅攝)近日,記者走訪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看天一條縫,看地一道溝,出門靠溜索,種地像攀巖」。這裡的生態之美,令人窒息;這裡的貧困之深,令人牽掛。千百年來,這裡的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等群眾零散居住在兩岸深山密林中,過江難,行路難。怒江穿越州府瀘水市六庫鎮。六庫鎮是怒江上古老的渡口,這裡水流4米/秒,最大水深17米。2014年,當地計劃在怒江上建一座連通東西兩岸的現代化大橋,卻因資金短缺而望江興嘆。
  • 賞傈僳族民歌展演享視聽盛宴
    9月3日晚,由怒江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怒江州非遺中心、怒江州文化館承辦的2020年怒江州民族民間音樂國遺項目「傈僳族民歌」展演在怒江州文化館舉行,展演還通過雲南公共文化雲平臺進行同步直播。「陽光普照暖洋洋,高黎貢山閃金光……」展演在怒江州文化館志願者帶來的傈僳族歌曲《唱起擺時感黨恩》中拉開帷幕,接著四縣(市)代表隊及國家級傳承人阿車恆、李學華等「非遺」傳承人先後帶來《創世紀》、《瓦肯》、《石月亮的聲音》、《傈僳兒女歌頌黨》等多首木刮、擺時、優葉的代表作,此外還有普米族口弦《過江調》、怒族民歌《哦得得》、《織麻依》等多首怒江群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 美哉雲南 | 阿怒日美•山高水長——美名:怒江
    怒江,一個峽谷之地「看天一條縫,看地一道溝」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大峽谷腹地西鄰緬甸,北靠西藏自治區 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區成立。肥而不膩的老窩火腿味道鮮美的小黑豬……這裡的美食,光是聽名字就垂涎欲滴,叫人心裡掛念 怒江
  •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澡堂會 男女老少共泡溫泉(圖)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澡堂會 男女老少共泡溫泉(圖)       12月24日,在位於怒江邊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登埂澡堂「鴛鴦池」內,一對青年男女正在泡溫泉。
  • 就算你坐過怒江大峽谷的飛索,也不一定吃過地道的傈僳族漆油雞
    但生活在雲南怒江的傈僳族卻把漆樹籽榨成漆油,烹製出一道極具民族特色的佳餚——「漆油雞」。採摘漆油籽即便是到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連接外界的交通大大便捷,可以選擇的食用油種類增多,但生活在當地的傈僳族仍然喜食漆油,一直保持著古老而原始的飲食習俗,在日常生活與節日慶典的飲食中都少不了漆油
  • 【2019商洽會】刀山辣火海辣:賣辣醬的怒江傈僳族女孩
    合影  一身別具特色的傈僳族服飾、滿臉熱情親切的笑容……在2019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商洽會)的森林生態館內,一位傈僳族女孩熱情的和逛展市民合影,介紹自己帶來的辣醬,時不時還講兩句傈僳語,和市民們分享傈僳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