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 在今天照見生命之重

2020-12-14 瀟湘晨報

範仲淹寫下聞名天下的《嶽陽樓記》時一定不會想到,隔著時間長河,他的這篇詩文不僅在2020年依舊傳遞著中國文人的價值觀,還能在特殊的年份,鼓舞了一群特殊的人。

央視綜藝《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播出。被網友暱稱「央視boys」的四位主播合作《嶽陽樓記》,歌聲飛進「抗疫」一線,被病倒在前線的醫生曹麗蓉學唱成為「致戰友歌」。音頻傳到網上,沒人在意曹醫生沙啞的嗓音,所有人都為這條評價點讚,「她代表醫護人員唱出了傳世佳作的精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事實上,節目還有不少單曲也在網絡熱傳。九歲的重症患兒陳果毅唱《草》,清冽如甘泉的聲音把所有人內心都「打了一拳」;平均年紀與共和國同齡的老科學家們重新詮釋《歸園田居》,老而彌堅的歌聲被贊為中國力量。作為「綜N代」,《經典詠流傳》的許多亮色是一以貫之的,比如對經典詩詞加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比如用音樂的容器承載著文字以搭建中外文明互鑑平臺。而今年,流傳更廣的、引發無數觀眾落淚的,卻是這檔「和詩以歌」的節目裡始終蘊藏偶爾探討的一個命題:經典之所以值得不斷被重訪,在於它們能跨越時間,煥發出當下價值。

於特殊的今天,「10萬+」「100萬+」的轉發裡,人們傳遞的何嘗不是節目裡照見的生命之重。

詩詞裡沉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坐標,生命力與家國情始終最深沉

《草》是本季節目裡第一首聞者落淚的單曲,因為它背後凝結著三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昔日「超女」馮家妹、九歲的陳果毅、19歲的包珍妮,他們因脊髓型肌萎縮症被命運牽引到一起。

瘦小的果果是個靠學習唱歌來改善呼吸的患兒,他用同齡人五分之一的肺活量唱著熱愛的歌;曾被醫生預言活不過四歲的包珍妮藉助呼吸機和全身唯一能動的右手拇指,創作了40多首閃著星芒的作品,糅進白居易詩詞的《草》便是其一。而馮家妹在被病魔奪走女兒後,她投身公益讓更多人了解並幫助到這一病患群體,也不斷被患兒們超乎常人的堅韌所鼓舞。

一切像極了《草》的幾句歌詞:「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一棵棵小草結伴同行,它們匯成了草原,野火不能將它們燃盡時,春風過後就能重生。鑑賞團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當場抹淚,他說舞臺上展示的不止於詩詞,「還展示各種不同的生命奇蹟」。

《嶽陽樓記》引出的是另一個維度的生命話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合唱範仲淹詩文改編的新曲。詩文裡的意蘊美、情誼真、經天緯地之深厚等都是他們選曲的初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歌曲在武漢激蕩出不一般的花火。節目播出當晚,正居家隔離的武漢市第一醫院醫師曹麗蓉聽到了這首歌。越聽,她越覺得很是契合當下醫護人員的心境。在感染後的第14天,她用沙啞的嗓音學唱一段,還把音頻發給奮鬥在一線的戰友。

事實上,第三季《經典詠流傳》裡歌唱生命力與家國情的單曲並不少。肖戰唱的《竹石》借竹詠頌拔節生長的力量;老科學家們演繹的《歸園田居》其實隱含著以身許國的赤子心。浩浩湯湯的詩詞裡沉澱了太多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坐標,而生命力和家國情從古至今都最是深沉。

老科學家和武漢醫生都成了傳唱人,不斷激活的經典從不是時間的過客

康震有個觀點,詞寫得再好,若沒有歌者結合自身閱歷的重新演繹,它就只是停留在紙面的一段文字。是作曲家、改編者、歌者用各自的生命閱歷和豐富積累共同演繹經典,經典才在當下實現新生。

第二期節目壓軸的是中科院老科學家合唱團。這群白髮蒼蒼的老者,有許多曾參與新中國重大的科研項目。首顆原子彈試爆,就站在彈坑邊緣、離爆心最近的王廣福在其中;「東方紅」衛星上天,締造「衛星領航員」的韓嘉忠在其中;1975年中國九位勇士登上珠峰時,提供氣象預報的高登義也在其中。他們青春年少時,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科研事業,才有我們如今的歲月靜好。他們事業最輝煌之時,也許正隱姓埋名在戈壁荒漠,直到幾十年後他們的名字才為人知。把老科學家們請上臺,陶淵明詩句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他們,「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更是他們。

學者點評,他們曾是新中國建設中的「戰鬥隊、衝鋒隊、敢死隊」。正因此,當老科學家們加唱一曲《祖國不會忘記》,螢屏內外,無人不為這些深藏身與名的老者流下熱淚。也正因為他們身上匯聚著新中國的奮鬥篇章,由他們呈現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讓所有人信服。

同樣,在武漢,第一批病倒在一線的醫生並沒有專業歌喉。但所有人都認為她代表醫護群體唱出了範仲淹傳世佳作的精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和生命賽跑、和病毒爭分奪秒的日子裡,治病救人最樸素的幾個字,恰是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所有醫護人員的古仁人之心、為國為民之心。

如此看來,《草》能撞擊人心,在於歌曲演繹者本身就是生命力的見證者;《嶽陽樓記》被武漢醫生引為心聲,實質是醫護人員的家國情在非常時期觸發了非常感動;而老科學家們能唱哭觀眾,因為「但使願無違」的詩詞恰是他們年輕時綻放生命華彩、老去時初心不忘的寫照。看得見奇蹟,牽動了共情,感受到中國脊梁——都說「百代之過客」,但當越來越多不那麼專業卻緊緊契合經典意蘊的人們成為傳唱人,經典的詩文從未成為時間的過客。

【來源:文匯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和詩以歌」——《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
    「和詩以歌」——《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湘江用優秀的文藝創作濃墨重彩地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傳頌英雄,引導大眾尤其是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是文化創新的一項重要使命。1月2日晚8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四季的首播。新一季節目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將華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歲月經典「和詩以歌」,陪伴觀眾沿著詩詞的燦爛長河,重走英雄的淬鍊之路,追尋他們偉大的足跡。
  • 照見「天地英雄氣」《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遞戰疫精神
    如鍾愛《經典詠流傳》的觀眾所說,大概就在於經典本身的深厚底蘊,它從我們民族的歷史深處走來,昭示著我們共同的價值底色,這些原創之作擦拭著的,正是屬於當下中國人的精神坐標。歌以詠志,經典之聲唱出白衣戰士的浩然之氣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了一群真正的英雄。
  • 《經典詠流傳》將傳統詩詞經典與流行融合
    央視《經典詠流傳》將播王俊凱《明日歌》成洗腦神曲  1月16日,央視綜合頻道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舉行了發布會。  《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讓經典具有新時代屬性,產生新的先鋒文化,開創文化節目2.0時代。節目中,成龍、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鳳凰傳奇、孫楊、胡德夫等數十位經典傳唱人將用流行傳唱經典。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等節目將在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入選的四檔節目之一,《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第一季節目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創新,更強調人、詩、歌三者合一,升華感染力,每一首歌曲中,既能照見詩詞創作者的歷史心路,也能聽見經典傳唱人的閱歷心聲。
  • 《經典詠流傳》探尋詩詞和音樂的融合
    作為中央電視臺文化節目的創新之作,《經典詠流傳》將於春節初一至初三,在CCTV-1綜合頻道晚8點黃金時段推出。節目近日在京舉行看片會,來自行業、學界、媒體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就節目的價值引領、內容創新,以及節目對於引領中國電視文化節目進入新時代具有的現實意義進行分享和深入探討。「詩詞唱經典,中國正流行。」《經典詠流傳》將古代詩詞和近代詩詞配以流行音樂,由毛不易、譚維維、沙寶亮等音樂人現場演繹。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
  • 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遊俠人物大多出身於都市的閭裡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裡徑直稱之為「閭裡之俠」,鹹陽為秦的國都,則京邑為遊俠的淵藪也不言自明,這裡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鹹陽遊俠」出場在後,而「多少年」則為全篇之綱。詩的後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
  • 第四季回歸,《經典詠流傳》憑什麼又是王炸?
    王昌齡筆下的豪邁氣概、蘇軾曠達超脫的胸襟、王維極致的浪漫主義與愛國熱情……古典詩詞與現代旋律共同譜成一首首「英雄讚歌」,在近日開播的第四季《經典詠流傳》中被唱響。
  • 《經典詠流傳》初一首播力壓眾晚會引盛讚 孤獨300年小詩《苔...
    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首播,節目以「和詩以歌」的藝術感召力力壓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線衛視春晚,佔據當晚同時段酷雲實時收視第一位置,成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節目。央視在大年初一打的文化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引領了文化過年的「新年俗」。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成全民詠唱經典熱潮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經典需要全民共享,更有人預測經典古詩詞、勵志人物故事等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教育、學習的方向。對於2018年的考生來說,《經典詠流傳》已然成為高考關注重點以及公務員考試的考察熱點。除了被列為考試熱點,伴隨《經典詠流傳》的熱播,一大批經典詩詞也開始走進校園。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苔》在節目中被喚醒,一夜之間,感動億萬中國人。「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 盤點《經典詠流傳》中印象最感人的幾首歌,你是否聽過?
    《經典詠流傳》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三季,並屢獲國家級大獎,可以說很多觀眾朋友已經成為這個節目的「死忠粉」。觀眾朋友在節目中欣賞一首首由詩詞改編的歌曲,仿佛也會隨著曼妙的歌聲穿越到古時候,感受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 《經典詠流傳》:期待更多梁俊,唱出我們心中的《苔》
    連日來,《經典詠流傳》讓我們十分欣喜地看到了它從線上輻射線下的能量:鄭州出現了《經典詠流傳》詩詞主題車廂,讓廣大乘客在坐車的碎片時間裡,也能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江蘇省宿遷市教育局發文對《經典詠流傳》已播曲目向全市中小學進行推薦;重慶市沙坪垻區上橋南開小學的開學典禮上,1800餘名師生同唱一曲《苔》…… 可以看出,兼具了詩詞之美和音樂之美的《經典詠流傳》,引爆了一場「跨屏心動」,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抵達
  • 騰格爾《經典詠流傳》演唱新版《敕勒歌》震驚四座 張雨生遺作唱響...
    ­  3月10日本周六晚20:00,央視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騰格爾為古老詩詞《敕勒歌》譜上新曲,一改往日溫潤「草原風」,顛覆眾人想像;楊培安帶來張雨生遺作,與千年盛唐古韻交織出大氣磅礴,直擊人心。­  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藝術家騰格爾本周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全新演繹耳熟能詳的《敕勒歌》。
  • 《經典詠流傳》第十期:又有6首經典歌曲與您見面,千萬不要錯過
    第三季《經典詠流傳》已經播出了10期,每一期總有那麼一兩首歌曲令人感動回味無窮。2020年7月25日晚八點,《經典詠流傳》第10期如約與廣大朋友見面,又為大家奉獻了6首與詩詞有關的歌曲,你最喜歡哪首呢?今天,讓小編為您一一盤點。
  • 經典詠流傳:柳宗元《江雪》
    大家注意,任何一首詩,它都是帶有感情色彩的,就像我剛才說的,鳥飛走。那飛走了還能飛回來,如果說鳥飛絕,那突出的就是這個絕字,就是這個絕望,就是這個滅絕的絕。「千山」,其實是一種泛指,他的意思是所有的山,裡邊都沒有了鳥的蹤跡,都沒有了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滅絕了。接下來的這一句呀,那更是變本加厲。
  • 《經典詠流傳》:說說往期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曲目
    可是遲遲沒等來《感動中國》,《經典詠流傳》倒是上檔播出了。《經典詠流傳》這是第三季了,2018年初開播的第一季最讓人驚豔了。酷炫的舞臺效果,優美的古經典傳唱。三小隻之一嫩嫩的王俊凱以《明日歌》開場,幾十個小機器人圍著他跳機器人舞,場面酷炫,「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以時間為歌,少年人唱歌,提醒大家珍惜時間。
  • 今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邀您...
    今晚八點檔CCTV-1《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一期精彩繼續一起和詩以歌,傳唱經典《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再度唱響,正值《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攜手老戰友合唱藝術團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再次唱響這首恢弘的經典史詩合唱團中的部分成員曾親歷過《長徵組歌》合唱或電影版首演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回歸,網友:終於等到你!
    暫停4個月之後,6月25日,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復播,繼續給觀眾帶來高品質的音樂享受。不少網友感慨:「終於等到你」。作為央視王牌文化類節目,《青花郎·經典詠流傳》以流行形式傳播傳統文化,用「和詩以歌」的方式,將我國的經典古詩詞,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方式再度詮釋。藉助這種全新方式,可以更好地提起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重視,能更好地傳承我們的古典文化。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歸來:經典不變,正能量爆棚
    時隔4月,很多網友期待的詩歌傳唱經典——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終於又燃情回歸了!6月25日,端午當天,青花郎攜手王源、韓庚、譚維維、迪瑪希等實力藝人溫暖獻唱,新一期的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