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詩以歌」——《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

2021-01-10 華聲在線

「和詩以歌」

——《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

湘江

用優秀的文藝創作濃墨重彩地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傳頌英雄,引導大眾尤其是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是文化創新的一項重要使命。1月2日晚8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四季的首播。新一季節目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將華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歲月經典「和詩以歌」,陪伴觀眾沿著詩詞的燦爛長河,重走英雄的淬鍊之路,追尋他們偉大的足跡。

創新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經典詠流傳》,在這一季更強烈地激蕩著觀眾對於崇高精神的體驗和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從《大風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英雄呼喚英雄、《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樂觀主義、《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的戍邊男兒氣概,到陳輝烈士於戰火硝煙中寫下的《為祖國而歌》,再到透過《蝶戀花·答李淑一》追憶革命伉儷的血色浪漫……《經典詠流傳》回望百年崢嶸歲月,傳承千年經典篇章,情動於心地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第一聲「英雄讚歌」!

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說:「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已經過去的2020年,相信很多人的腦海裡首先會想到「英雄」這個詞彙。2020年發生的一切告訴我們,和平年代同樣需要不屈的英雄意志去直面當下和未來。因此,讚美英雄、致敬英雄,以及號召更多的人追隨英雄、成為英雄,顯得恰逢其時,意義非凡。《經典詠流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三季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進行融合傳播,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也成為國內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全新升級的第四季節目將「詩詞」和「英雄」結合,讓浪漫主義情懷和現實主義視角相遇,迸發出動人心魄的文藝之美。首期經典傳唱人俞灝明、屠洪剛、譚詠麟、譚維維、董寶石等,用歌聲把我們拉回到兩千多年前風雲變幻的時代,展現了威風凜凜、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譚詠麟借蘇東坡的《定風波》,勉勵今天在溫室長大的年輕人找到人生的氣勢,「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定要樂觀積極地去對待人生中的每一天」;俞灝明在演唱《為祖國而歌》時,自然聯想到了疫情期間走上前線的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和陳輝一樣,能夠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結在一起;董寶石《從軍行》裡戍邊英雄的形象從未遠去,直到今天,無數年輕的邊防戰士在極為艱苦的地方,保衛著家與國……《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沿著被2020年再度喚起的「英雄主義情結」溯流而上,一頭扎進更加悠久的時間長河,去叩問融於每一個中國人血脈深處的英雄主義情結到底從何而來,以及這種崇拜還在如何塑造今天的我們。那些千百年前為了同一種使命衝在前線身穿「明光鎧甲」的英雄還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一代領袖毛澤東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僅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就曾演繹過《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雪》等經典。譚維維此次帶來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毛主席寫於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悼亡詞,他站在和平光明、一切欣欣向榮的新中國大地上,紀念革命伴侶楊開慧和年輕時的摯友柳直荀。「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字字血淚間,道出的是錚錚鐵骨的革命先輩埋藏於心的兒女柔情。革命先烈用生命捍衛信仰,換來如今的山河無恙,也激勵著今人繼續向前。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英雄是民族閃亮的坐標,二者共同映照出我們精神的原鄉,交融激蕩出深情的禮讚。本季《經典詠流傳》除了一以貫之的音樂高水準外,進一步強化了對經典的故事解讀和意義延伸。《經典詠流傳》借經典詠嘆英雄,在經典傳唱與真情詮釋中激蕩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讓「經典之聲」不僅僅局限於詩詞的韻律和美感,而是更具歷史溫度和文化內涵,以及新時代的嶄新風貌。

相關焦點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照見「天地英雄氣」《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遞戰疫精神
    他們有「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的決絕,有「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的赤誠,有「馳驅一世豪傑,相與濟時艱」的擔當,有「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執著,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純粹……滿懷一份身為主流媒體文化節目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第三季《經典詠流傳》從首播到復播,都在積極以各種方式「傳唱經典,致敬英雄」,以此銘記在艱苦卓絕的戰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 在今天照見生命之重
    央視綜藝《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播出。被網友暱稱「央視boys」的四位主播合作《嶽陽樓記》,歌聲飛進「抗疫」一線,被病倒在前線的醫生曹麗蓉學唱成為「致戰友歌」。音頻傳到網上,沒人在意曹醫生沙啞的嗓音,所有人都為這條評價點讚,「她代表醫護人員唱出了傳世佳作的精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回歸,網友:終於等到你!
    暫停4個月之後,6月25日,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復播,繼續給觀眾帶來高品質的音樂享受。不少網友感慨:「終於等到你」。作為央視王牌文化類節目,《青花郎·經典詠流傳》以流行形式傳播傳統文化,用「和詩以歌」的方式,將我國的經典古詩詞,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方式再度詮釋。藉助這種全新方式,可以更好地提起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重視,能更好地傳承我們的古典文化。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當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碰撞出怎樣火花?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五期播出,歌手譚維維和鄭棋元共同演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共同演繹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跨越時空的對話中,《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至誠至真的愛情傳奇得以交相輝映。
  • 《我們的歌》後那英肖戰再次同框,《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回歸
    前不久《我們的歌》收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節目中的新生代歌手和中生代歌手再次合作表演舞臺,相信不少人還想繼續在節目上看到那戰隊和勤深深吧。不過那戰隊並沒有讓大家等待多久,在剛剛播出的《經典詠流傳》中,那戰隊再次同框合體,為大家帶來全新的歌曲《千年一聲唱》。
  • 《經典詠流傳》探尋詩詞和音樂的融合
    作為中央電視臺文化節目的創新之作,《經典詠流傳》將於春節初一至初三,在CCTV-1綜合頻道晚8點黃金時段推出。節目近日在京舉行看片會,來自行業、學界、媒體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就節目的價值引領、內容創新,以及節目對於引領中國電視文化節目進入新時代具有的現實意義進行分享和深入探討。「詩詞唱經典,中國正流行。」《經典詠流傳》將古代詩詞和近代詩詞配以流行音樂,由毛不易、譚維維、沙寶亮等音樂人現場演繹。
  • 《經典詠流傳》將傳統詩詞經典與流行融合
    央視《經典詠流傳》將播王俊凱《明日歌》成洗腦神曲  1月16日,央視綜合頻道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舉行了發布會。  《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讓經典具有新時代屬性,產生新的先鋒文化,開創文化節目2.0時代。節目中,成龍、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鳳凰傳奇、孫楊、胡德夫等數十位經典傳唱人將用流行傳唱經典。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
  • 《經典詠流傳》成全民詠唱經典熱潮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經典需要全民共享,更有人預測經典古詩詞、勵志人物故事等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教育、學習的方向。對於2018年的考生來說,《經典詠流傳》已然成為高考關注重點以及公務員考試的考察熱點。除了被列為考試熱點,伴隨《經典詠流傳》的熱播,一大批經典詩詞也開始走進校園。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苔》在節目中被喚醒,一夜之間,感動億萬中國人。「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 《經典詠流傳》感人演繹 三百年前的《苔》一夜刷屏
    原標題:三百年前的《苔》一夜刷屏 今年春節,央視一套在大年初一黃金檔推出新節目《經典詠流傳》。開播次日,這檔節目就一舉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節目中,鄉村老師梁俊和貴州山區孩子表演了小詩《苔》,孩子們樸質無華的天籟之聲唱哭了很多現場觀眾。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等節目將在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入選的四檔節目之一,《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第一季節目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創新,更強調人、詩、歌三者合一,升華感染力,每一首歌曲中,既能照見詩詞創作者的歷史心路,也能聽見經典傳唱人的閱歷心聲。
  • 《經典詠流傳》再現天籟童聲 霍尊空靈嗓音令人陶醉
    中國網娛樂7月13日訊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八期。吳謹言以一首《紫禁紅牆》柔情唱響壯美紫禁城,帶人重溫600年歲月;霍尊一曲《浣溪沙》唱出蘇軾筆下的「山下蘭芽短浸溪」的盎然春光,令人沉醉其中;薩頂頂再次來到節目舞臺,別出心裁地將「古代學術論文」唱成歌;阿魯阿卓和來自大涼山的孩子合唱《詠螢火》,溫暖動人。
  • 盤點《經典詠流傳》中印象最感人的幾首歌,你是否聽過?
    《經典詠流傳》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三季,並屢獲國家級大獎,可以說很多觀眾朋友已經成為這個節目的「死忠粉」。觀眾朋友在節目中欣賞一首首由詩詞改編的歌曲,仿佛也會隨著曼妙的歌聲穿越到古時候,感受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 《經典詠流傳》:期待更多梁俊,唱出我們心中的《苔》
    連日來,《經典詠流傳》讓我們十分欣喜地看到了它從線上輻射線下的能量:鄭州出現了《經典詠流傳》詩詞主題車廂,讓廣大乘客在坐車的碎片時間裡,也能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江蘇省宿遷市教育局發文對《經典詠流傳》已播曲目向全市中小學進行推薦;重慶市沙坪垻區上橋南開小學的開學典禮上,1800餘名師生同唱一曲《苔》…… 可以看出,兼具了詩詞之美和音樂之美的《經典詠流傳》,引爆了一場「跨屏心動」,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抵達
  • 《經典詠流傳》:說說往期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曲目
    可是遲遲沒等來《感動中國》,《經典詠流傳》倒是上檔播出了。《經典詠流傳》這是第三季了,2018年初開播的第一季最讓人驚豔了。酷炫的舞臺效果,優美的古經典傳唱。三小隻之一嫩嫩的王俊凱以《明日歌》開場,幾十個小機器人圍著他跳機器人舞,場面酷炫,「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以時間為歌,少年人唱歌,提醒大家珍惜時間。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歸來:經典不變,正能量爆棚
    時隔4月,很多網友期待的詩歌傳唱經典——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終於又燃情回歸了!6月25日,端午當天,青花郎攜手王源、韓庚、譚維維、迪瑪希等實力藝人溫暖獻唱,新一期的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
  • 李白參加《經典詠流傳》,他將如何吟誦《將進酒》
    如果說《中國詩詞大會》以文字和知識呈現詩詞的豐富性,那麼《經典詠流傳》則可說是調動起觀眾的聽覺和感受,來深度體驗詩詞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不過,《經典詠流傳》的「流傳」方式並不「經典」,它用一種「唱」的方法重新表現詩詞,正像主持人撒貝寧在第一季中介紹所說,這是一檔「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
  • 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合集(詩詞歌曲57首)經典詠流傳: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經典詠流傳: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經典詠流傳:席慕蓉《渡口》經典詠流傳:《詩經·鄭風·子衿》經典詠流傳:《論語》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經典詠流傳:徐寅《題金山寺迴文詩》經典詠流傳:虞姬《和項王歌》經典詠流傳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  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