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各部門在交通、學術和司法方面出臺多項便利臺灣同胞的措施

2020-12-1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近日,大陸相關機構為臺灣同胞在交通、學術研究和司法方面出臺多項便利臺灣同胞的措施。

據新華社5月9日報導,中國鐵路總公司將在部分城市推出臺胞自助購取票服務。5月6日,國臺辦發布多條消息公布這些措施,內容包含在多個機場解決自助設備識別臺胞證的問題,向在大陸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以及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的對臺開放力度。

這是今年中央對臺工作會議提出「研究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政策措施,積極支持臺商臺企在大陸更好發展,依法維護臺胞權益」後,大陸相關方面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一系列具體政策舉措。

赴大陸旅行臺灣民眾展示新版臺胞證

持新版卡式臺胞證的旅客可以在部分車站自助設備上購票、取票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鐵路總公司為進一步方便臺胞乘坐火車出行,鐵路部門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南、福建等多地臺胞客流較大的火車站,推出臺胞自助購取票服務。持新版卡式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旅客,可在這些車站的部分自助設備上刷卡購票、取票。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實行實名制購票以來,與大陸居民一樣,臺胞通行證一直是鐵路部門認可的購票乘車有效身份證件,而且可在12306鐵路客戶服務網站註冊和購票。近年來,為進一步便利臺胞乘火車出行,鐵路部門結合國家新版內含晶片的卡式臺胞通行證的發放,組織專門技術力量,通過優化調整鐵路售票系統,加裝改造自助售取票機等措施,已陸續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南、福建等地的火車站推出臺胞自助購取票服務,進一步改善臺胞旅行體驗。下一步,將繼續根據需求,採取相應措施,便利臺胞出行。

據悉,目前12306鐵路客戶服務網站可進行註冊和購票的四種有效證件分別是,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按照規定可使用的有效護照。

自助購票取票設備

2017年底1700餘臺設備可用臺胞證值機

為方便廣大臺胞在大陸的航空出行,民航局於2016年底部署開展了民航自助設備升級工作,以解決自助設備自動識別臺胞證問題。

目前,該項工程正順利推進,據悉,大陸各機場約800臺自助售票設備已支持手工輸入臺胞證號購票,福州、虹橋、浦東等機場已有部分自助值機設備能夠自動識別臺胞證。預計到今年底之前,大陸各民用機場約1700餘臺自助值機設備均可完成軟硬體升級或更換工作,為廣大臺胞出行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境。

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7日評論稱,近來不少大陸高鐵站已經有專用臺胞證使用的取票機器,大陸民航局此舉也將讓在大陸的臺灣人生活更加便利。

「中時電子報」稱,對廣大在大陸工作或生活的臺灣人而言,對於臺胞證使用上抱怨率第一的,就是取票問題了,在高鐵、機場的自動售票機上都不能使用,就算已經付錢上網買好票,也要花時間排在長長的隊伍裡,非常不方便。

大陸機場的自助值機櫃檯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 向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開放

為適應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同胞開展學術研究的需求,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合作,近期國務院臺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參照大陸居民待遇,向在大陸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申報範圍包括重大項目、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後期資助項目、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西部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等項目類別,涵蓋26個一級學科。

臺灣《旺報》援引北京大學國關學院的臺籍博士、世新大學助理教授王正表示,這個政策是有意義的,因為以前很多臺籍教師無法直接申請,要和陸籍教師共同掛名。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生羅鼎鈞也說,大陸學術圈重視評比,就像在臺灣也重視能不能拿到「國科會」(現在是「科技部」)計劃一樣;在陸校從助理教授升到副教授再升正教授,如果拿不到科研計劃,也不能擔任碩博士生導師。

臺律所在大陸業務範圍擴大

隨著兩岸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人員往來愈加頻繁,兩岸民眾對法律服務需求不斷上升,司法部近日決定放寬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大陸設立代表處的地域範圍等三項措施,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臺開放。

司法部決定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臺開放,出臺了3項政策,一是將臺灣律師事務所在大陸設立代表處的地域範圍由現在的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擴大到福建全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二是允許已在大陸設立代表機構,且該代表機構成立滿3年的臺灣律師事務所在其代表機構所在的福建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與大陸律師事務所聯營。三是允許福建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的律師事務所聘用臺灣執業律師擔任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提供臺灣地區法律諮詢服務。

據司法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2010年,大陸方面允許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市試點設立代表處,目前已批准10家。隨著兩岸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人員往來愈加頻繁,兩岸民眾對法律服務需求不斷上升。上述開放措施將為更多臺灣法律界人士特別是青年法律人來大陸就業、創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為推進兩岸法律界交流合作、密切兩岸人員往來、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維護兩岸同胞合法權益營造更加有利的法治環境。

相關焦點

  • 憑臺胞證可出入澳門 國臺辦:便利臺灣同胞往來交流
    憑臺胞證可出入澳門 國臺辦:便利臺灣同胞往來交流 2017年04月12日 11:34:35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2
  • 國臺辦等部門詳解26條措施: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
    20個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受到臺胞臺企歡迎和肯定。國務院臺辦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一級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等應邀詳細介紹「26條措施」中涉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楊舒在會上應詢表示,對於涉及臺胞的領事保護事項,我們一貫高度重視。
  • 日照出臺惠臺「33條措施」,進一步促進日照與臺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出臺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結合日照市實際,現就進一步促進我市與臺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為臺灣同胞在日照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日照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特制訂以下措施。
  • 致臺灣同胞: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大陸同胞有的,你們也有了!
    自去年2月底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31條措施」)以來,大陸從中央到地方持續推出細化政策,把同等待遇政策措施不斷落實落細。上月初,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0個部門,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26條措施」),一經發布便受到臺灣同胞的熱烈歡迎。
  • 大陸推出一系列嘉惠臺胞便利措施
    摘要:(記者王平)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今天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無論兩岸關係風雲如何變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始終是大陸發展兩岸關係的著眼點和落腳點。一段時間以來,相關部門陸續公布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為臺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 惠臺26條措施出臺:臺企可同等參與5G建設
    惠臺「26條措施」出臺,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在投融資、領事保護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企在投融資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胞在交通出行、購房資格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大陸給予臺灣同胞同等待遇有了「加強版」。新京報訊 昨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提出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5G投資建設,臺灣同胞可申請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購房資格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等。「26條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臺灣同胞來往大陸7月起免籤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8日就實施臺灣居民來往大陸免籤注、實行卡式臺胞證政策表示,出臺這一舉措,展現了大陸方面關心廣大臺灣同胞,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的真誠理念和服務宗旨。我們相信這一舉措的實施,將為兩岸交流交往提供更大的便利,促進兩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他說,今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表示,「我們將適時實施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來往的措施」。
  • 大陸出臺多項措施方便臺胞就醫 費用享受國民待遇
    發言人楊毅表示,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持續深入發展,現在在大陸工作、生活、學習的臺灣同胞越來越多,為解決好臺胞在大陸看病就醫問題,從2005年開始,江蘇、上海、福建等臺灣同胞聚居比較集中的省市,出臺了包括為臺灣同胞指定定點醫院等多種措施方便臺胞就醫。   有記者提問稱:據報導,福建等地為了方便臺胞在大陸就醫採取了很多措施,也將推動辦理臺胞回臺健保報銷。請發言人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 大陸給臺灣同胞發「身份證」了!
    對於臺灣同胞,大陸的優惠措施,那是一項接一項啊。   據官方消息,中國鐵路及航空部門正在積極優化設備,解決臺胞的「出行難」問題。   目前,福州、虹橋、浦東等機場已有部分自助報到設備能夠自動識別臺胞證。   預計,到今年底前,大陸各民用機場1700餘臺自助報到設備均可完成軟硬艦升級或更換,到那時,臺胞搭機將會更加地便利。
  • 張志軍出席臺灣青年座談會 臺媒:臺胞證與身份證號碼將統一18位
    他強調,大陸推出便利臺灣民眾的措施,目的是希望讓臺灣同胞享受到跟大陸民眾相同待遇,大陸不只是要讓臺灣青年來,還要讓臺灣青年的個人事業發展與大陸總體發展建立緊密紐帶,增進臺灣青年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張志軍還表示,青年身上肩負兩岸關係的未來,我們有責任讓兩岸年輕人走到一起,加強交流,消除隔閡,拉近心靈距離。兩岸青創基地和示範點,就是為兩岸青年交流創造便利條件。
  • 國臺辦就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進展等答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進展情況。安峰山:今年2月,我們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後,各地區、各部門認真全面落實,陸續推出具體措施,迄今為止已有13個省區市的30個地方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出臺了更多具體措施,得到廣大臺胞、臺企普遍肯定和歡迎。在這裡我再向大家介紹幾個省市的最新進展情況。
  • 「26條措施」出臺!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
    14.臺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15.臺灣同胞可申請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申請符合條件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和財政項目。16.臺灣同胞可同等使用交通運輸新業態企業提供的交通出行等產品。17.試點在福建對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使用大陸行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
  • 國新辦舉行介紹港澳臺居民證件便利化措施發布會
    2018-08-16 10:02:44  侍俊: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此次出臺的《辦法》就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就業、上學、就醫等方面,規定了在內地(大陸)享受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和9項便利的政策措施。
  • ...會就「26條措施」中涉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容...
    隨著「26條措施」的細化和落實,各地還會出臺更多的配套措施,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我們同樣願意為臺灣優質展覽、演出項目提供展示平臺。據我所知,臺灣的文化藝術機構、單位和個人已經通過適當的方式參與到了大陸的文藝展演和展覽活動中。
  • 臺灣旅遊業界:大陸便利臺胞政策措施可提升旅遊品質
    中新社廈門5月12日電 (記者 楊伏山)正在廈門參加第十三屆海峽旅博會的臺灣旅遊業界人士,全神貫注於旅遊品牌的推介。對於國臺辦日前對外發布的多項大陸便利臺胞政策措施,他們也有話說:必定會受歡迎,對旅遊品質的提升也有助力。
  • 國務院臺辦記者會就「26條措施」中涉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
    隨著「26條措施」的細化和落實,各地還會出臺更多的配套措施,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我們同樣願意為臺灣優質展覽、演出項目提供展示平臺。據我所知,臺灣的文化藝術機構、單位和個人已經通過適當的方式參與到了大陸的文藝展演和展覽活動中。
  • 專家解讀《山東省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條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臺灣事務的辦事機構具體負責臺商合法權益的保護工作;協調各級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職責部門做好有關工作。,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 港澳臺居民可在內地(大陸)申領居住證 享哪些便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 臺灣同胞來往大陸下月起無需辦籤注
    昨天,國務院公布了修改後的《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針對臺胞來往大陸的手續進行了一系列簡化。7月1日起,臺灣同胞將可免籤來往大陸,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的有效期也將從5年延長至10年。
  • 臺籍教師在大陸:「31條措施」解決了我的兩大難題
    在浙江溫州就業發展兩年的臺籍教師、溫州大學創業人才培養學院副教授鄒鴻泰正分享著自己在大陸就業的經歷與感受。  大陸教師就業條件優渥,臺灣給不了  曾在臺灣任教的鄒鴻泰,在來到大陸前因為臺灣每況愈下的教師職業環境而陷入迷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