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裡,交通工具發達快捷,有條件的地方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莫過於地鐵了。冬暖夏涼,速度極快又暢通無阻,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歡。85年前的時候,地鐵系統是什麼樣子?車站設計什麼樣的?1935年5月15日的莫斯科,這些一一呈現出來為世人所熟知。
莫斯科地鐵,全稱是列寧莫斯科市地鐵系統。歷史上正式開通於1935年,出於時代背景考慮,其設計修建將軍事因素囊括其中,據說戰時可供400萬居民隱蔽使用。二戰莫斯科保衛戰,就發揮過作用。
現在的眼光來看,1935年就修建了地鐵系統,已經很了不得了。殊不知,這還不是最早的。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路是英國的大都會地鐵,修建於1863年,動力還是蒸汽機車牽引。19世紀末期,電氣地鐵開始運營,南北美洲在20世紀初也擁有了地鐵。
莫斯科地鐵,雖然修建得晚,只是一個後生晚輩,可是有個特色無出其右,那就是顏值。1935年面向公眾開放,地鐵車站裡迎面就是富麗堂皇的奢華氣息。大理石、花崗巖、雕刻、壁畫……在絢麗燈光的映襯下很是高大上。
在馬雅可夫斯基車站裡,鑲嵌著蘇聯著名畫家傑伊涅卡的壁畫,31幅,1938年在紐約國際展上獲得大獎。設計上別出心裁,捨得下本,車站命名也是一門藝術。普希金、契訶夫、屠格涅夫這些大文豪都是車站名字之一。
85年前建成問世,莫斯科地鐵就以顏值轟動一時,將近一百年時間過去,莫斯科地鐵依然寶刀未老。客流量全球第四繁忙,路線長度第五位之外,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