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雅溪古村,藏於贛南深山之中,四周是客家圍屋的古老村落

2020-12-26 曹先生帶你看世界

我們國家分布著無數的古村落,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建築風格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光臨,我也曾到過許多古鎮和古村落,漫步在這些古老的村落中,濃濃的鄉愁感油然而生,同時也深深感受到傳統文化、傳統習俗、傳統建築保護與傳承的不易。日前,來到贛州全南縣雅溪古村,感受頗深。

位於全南縣龍源壩鎮東南方向,距縣城20多公裡,雅溪古村始建於明朝時期,村名均為陳姓。「雅溪古村」亦名之曰,千年雅溪流經之處,幽雅而寧靜,古老而寧靜,現已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並被列為中國美麗宜居的鄉村。

談到這個村落,不得不提這裡的兩棟建築:土牆和石牆,贛南有圍屋之鄉的稱號,而雅溪古村圍屋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圍,守也」之說,可見客家人最初建造圍屋的目的是為了「防盜防寇」,而圍屋的建築既保留了中原地區建築遺風,又融合了客家建築風格。

在它面前的建築叫「土圍」,名為「福星圍」,始建於清鹹豐年間,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夯土磚牆建築,飛簷翹角,每面牆上都有方洞,造型簡潔而又極具強度感。站在屋前面對著這座聳立在青山綠水中的圍屋,不禁想起了福建的圓圖樓,一方一圓,兩省相鄰,不知這之間有無關聯。

進到土圍子內,可見這是一個三層高的土圍子(其中大門為兩層),細數每層有17個房間,裡面分別有門、門廳、環廊、天井、圍子和大堂,天井下都鋪著鵝卵石,正中間位置放著兩個水缸,除了生活用水外,還有保家衛國的意義。

和福星圍相隔百米的是位於鳳凰山腳下的「石圍」,坐東向西,當地人稱它為「雅鳳圍」,把這裡比作圍屋中的「小家碧玉」。從外表看,所有的牆都是用石頭壘起來的,與土牆有著明顯的區別,相對於土牆,石牆的窗戶顯得更少,窗戶一側只有一個窗洞。

圍屋石門上寫著「鳥革翬飛」四字,顯示出雅溪人的儒雅氣派,石門前還掛著拴馬柱,在古代這也是一定地位的象徵,並非家家戶戶都有拴馬柱,依稀可以看到「光緒乙酉年冬月立」的字樣,距今也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保存得相當完好。

據介紹,雅鳳圍長20多米,圍寬20多米,圍高10多米,可見這是一棟幾乎是正方形的圍屋,不過與之相比,土圍天井空間明顯小了很多,整體設計更加緊湊。它也是一座三層的建築,內部為純木結構,每層設有挑空環形走廊,這樣的建築形式在我國並不多見,也算是贛南圍屋的代表,別具一格。

圍屋的天井部分均為石砌,中間還建有古井,供居住於此的人們生活用水,直到今天,古井內仍有水,而且仍在使用。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想起了「天圓地圓」的話。

石圍欄右側還有一座地方祠堂建築:陳氏宗祠,其建築造型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這座祠堂,雖小巧,卻給人一種高聳恢宏的感覺,其中還保留著許多精巧的石雕、木雕,並有門柱、門廊、牆頭等結構。

此處的圍屋雖不及福建土樓的氣派,但也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靈動氣質,其滄桑的歷史人文氣息更是令來者無不感慨萬千,同時也反映出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建築的精美絕倫。

相關焦點

  • 千年雅溪古村,藏於贛南深山之中,客家圍屋圍起來的古樸村落
    我國分布著眾多的古村,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特色的風土建築吸引著大批遊客,筆者也走遍許多古村,漫步古村,濃濃的鄉愁感,同時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傳統風俗、傳統建築保護、傳承的艱辛,前幾天,我去了贛州全南縣的野溪古鎮,感觸很深,位於全南縣龍原壩鎮東南面,距縣城20多公裡,村莊建於明朝時代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圍屋極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古村,指的是保留著古樸民風、古老建築及淳樸民俗風情的村子,我國以其悠久的歷史而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古村,在如今全域旅遊的帶動下,許多古老的村子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甚至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就比如前不久與朋友到贛州遊玩遇到的「雅溪古村」。
  • 這個有著濃濃客家文化底蘊的中國傳統村落裡面竟藏有「東方古堡」
    在城市呆久了就想去農村走走,感受下鄉土的氣息,質樸的風情,還有那讓人懷念的鄉愁,下面走的幾個農村都比較有特色,先說雅溪古村,雅溪村距 全南 縣城22公裡,村落始於明朝,全村陳姓。因為優美的古村、傳奇的古圍、淵源的古祠、淳樸的客家風情,在2016年列入了中國美麗宜居鄉村、住建部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儘管這裡是國家4A級景區,但現在還是可以免費遊覽參觀。
  • 客家圍屋(江西篇)——贛南圍屋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邊陲的贛南客家圍屋,建於明末清初及民國,尚存500餘座,結構形式為三合土、河卵石、青磚、條石。贛州龍南縣關西圩旁的關西新圍,佔地面積7700多平方米位於關西新圍東北部的西昌圍,為贛南圍屋中不規則型圍屋的代表,佔地面積約5257 平方米贛州龍南縣楊村鎮的燕翼圍,佔地面積1367.58平方米贛州市龍南縣裡仁鎮新裡村的漁仔潭圍
  • 最憶雅溪濃濃情 家門口感受「從前慢」
    最憶雅溪濃濃情客家新聞網 傅志祥 特約記者黃揚揚  綿綿春雨過後,廣玉蘭灼灼其華,粉黛如霞。  沿著花香的方向,記者走進全南雅溪村,圍屋、溪水、垂柳……春風中夾雜著片片鄉愁。  春風十裡,最憶雅溪濃濃情。
  •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保護與發展紀實
    初冬時節,天氣晴好,贛南圍屋營造技藝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李明華更加忙碌,正加緊修繕維護客家圍屋。李明華說,客家圍屋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技藝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贛南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它是一種把家、堡、祠三種功能融為一體的大型圍合型、防禦性傳統民居建築。
  • 全南千年雅溪:青磚黛瓦品鄉愁
    煙雨朦朧中的龍源壩鎮雅溪古村玉蘭花開,為千年古村薄施了一層粉黛,美得恰到好處。雅溪距全南縣城22公裡,2016年被列入中國美麗宜居鄉村,也是住建部認定的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村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石圍和土圍,是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作為贛南客家圍屋的一個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走進雅溪 感受千年古鎮村民的「家門口幸福」
    來到江西省全南縣,不得不去雅溪古村走走看看。這裡既是國家4A級景區、中國美麗宜居鄉村,也凝聚著濃濃的客家文化。漫步在這座始建於明朝的古村落裡,兩座精緻的圍屋便可映入眼帘,它們穿越風雨仍氣韻悠揚——建於清鹹豐年間的「福星圍」與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雅鳳圍」,透過古老的建築,我們仍能感覺到它們的魅力與輝煌。
  • 靜謐而溫柔的全南雅溪古村!美得恍如隔世!
    優美的古村、傳奇的古圍、淵源的古祠、淳樸的客家風情……雅溪古老而靜謐,世代客家人在此繁衍生息;雅溪圍屋,素有「小家碧玉」「古代別墅」之美譽,是別致秀美的方圍典型。雅溪古村落始於明朝,全村陳姓,古時居於金陵,因金陵戰亂,沿江而上擇地樓溪(就是今天的雅溪樓下)定居。
  • 江西全南雅溪古村,穿越千年的世外桃園
    曲折的小巷,淙淙的清流,古老的圍屋,似向旅人們訴說著那些久遠而深厚的故事。:七彩入口田園區、古韻村落觀賞區、客家文化體驗區以及稻田康養休閒區。這個年代久遠的村落,千百年的風雨滄桑,多少代人的精心勞作,都藏在了這深深的圍屋之中。
  • 贛南客家圍屋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春水朝暮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介紹。贛南客家圍屋在贛南與閩、粵三省交界的地區,有一種帶有防禦性質的「圍屋」民居。全南縣圍屋基本一上採用河卵石壘砌牆體,為了爭取到多一層的射擊高度,大部分圍屋頂上四周砌有女兒牆和射擊孔,以便必要時上屋頂作殊死抵抗。安遠縣圍屋主要分布在以鎮崗、孔田為中心的南部鄉鎮,現約存100餘座。信豐縣圍屋多存見小江鄉。尋鳥縣屬珠江水系,過去向受粵東文化影響,故這裡南部鄉鎮多圍攏屋,但許多是在正面兩隅設炮樓的圍攏式圍屋。
  • 全南縣的一棟土圍樓、一棟石圍樓,藏著怎樣的客家秘密
    在江西紅色土地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古村,有的聲名遠播,有的大隱於市,而座落在江西最南端的雅溪古村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雅溪,一個優雅的名字,一聽就覺得這是一塊可愛的土地。早在一千多年前,陳姓客家先民就在全南的最西北選中了寶地,創建了一座村落,誰能想到這個村落如今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 古老的江西省贛州,一座有著牢的特殊圍屋,隱藏著千年的深山
    「雅溪古村」就是一座一般古村內的小橋、亭臺、古街,秀美的風景滋養了村民,但與其他古村不同的是,這裡有許多極具研究價值的古民居建築,也是這裡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這種古代建築被稱為客家圍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種,即福星圍屋和雅鳳圍屋,在清代就已存在,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 自駕3.5小時到龍南小武當,打卡玻璃橋、明清圍屋,回歸田園生活
    廣州自駕出發不過3.5小時, 醉氧全南,走千年雅溪古村,小武當山,回歸田園生活, 你能不來嗎? 雅溪古村 有「江西南大門」之稱 是一個始建於明朝時期的古村落 距今已有
  • 全南縣雅溪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原標題:全南縣雅溪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12月4日,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推介活動在陝西省渭南市舉辦,農業農村部向
  • 探訪客家非遺文化「擂茶」的秘密
    雅溪古村的圍屋一直都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佼佼者,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雅溪村的先祖陳氏興建圍屋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全南偏僻荒涼,盜賊流寇經常出沒騷擾百姓,客家人身無躲避之處。陳氏家族為了自保,邀族人合議一起建造一座土圍,以防盜防寇,確保家族人身財物安全。歷盡艱辛終於把土圍建成,名為福星樓。
  • 全南雅溪古村、江禾田園聯合推出優惠活動,歡樂、驚喜不斷
    從江禾田園到雅溪古村景區住宿優惠!優惠!優惠!,可參與雅溪古村景區專門推出的親子優惠房活動。雅溪古村落始於明朝,全村陳姓。2016年列入了中國美麗宜居鄉村、住建部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雅溪圍屋,穿越風雨仍氣韻悠揚。土圍又名曰「福星圍」,建於清朝鹹豐年間(1856年),內建有客家民俗館,集中展示了客家「非遺」、婚宴嫁娶、過年過節等傳統的習俗;石圍又名曰「雅鳳圍」,建於清光緒年間(1885年),素有「小家碧玉」之稱。
  • 跟著旅發大會遊贛州 | 「客家情」兩日遊攻略請收下!
    第二天早餐後8:30前往全南天龍山景區遊玩,走玻璃棧道、坐纜車、禮拜天龍寺;中午前往雅溪古村景區並在景區內品嘗客家美食;下午遊覽雅溪古村景區,景區內有曲折的小巷,淙淙的清流,古老的圍屋,感受久遠而深厚的歲月滄桑。
  • 江西天龍山、雅溪圍屋一日遊|汝城45人的詩意之旅!
    原來他們是去江西全南4A級景區天龍山和雅溪圍屋進行一日遊的活動。「鳥語花香村莊美,詩畫田園雅溪村。」一行人經過全程199公裡的一天遊後,喜歡吟詩作對的友友們才情頻發,令此次的行程詩意滿滿。【千年雅溪】文:朱優鳳石徑豐碑落近村,河橋碧水映高林。幽芳兩岸花初寂,清韻圍屋跡已陳。齊瑟和柔不勝染,秦箏逸響為誰薰。
  • 贛南圍屋,客家文化的特殊名片
    客家人的文化特色鮮明,他們的語言、建築、社會結構和風俗習慣等,保持著濃鬱的古漢遺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屋、雲南一顆印一起被中外建築學界並稱為「中國五大特色傳統居民建築物」的贛南客家圍屋,現已成為客家文化的一張特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