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官方微信正式發布了《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早在2020年8月10日至18日期間,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文旅局四部門,依據《民法典》《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反恐怖主義法》等上位法規定,研究起草了《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並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如今,《通知》內容正式確定,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一、短租民宿艱難求生
早在2018年11月05日,我寫過一篇《「消費分級」的短租城市民宿風口》,對短租城市民宿的發展做了一些分析。
短租民宿,也被稱為「城市民宿」,俗稱為「日租房」、「短租房」、「家庭旅店」,官方的稱謂是「租賃式公寓旅遊短租服務」。
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3號),在進一步放寬旅遊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方面,該方案明確提出:「鼓勵發展租賃式公寓、民宿客棧等旅遊短租服務。」
受宏觀政策利好,資本湧入短租民宿市場,出現了螞蟻短租(已經被途家網全資收購)、小豬短租等以短租公寓為主業的網際網路平臺,美國的Airbnb(愛彼迎)也進入中國掘金,在中國已經形成了擁有50萬間以上房源,近30萬人就業的巨大市場。
但是短租民宿在國內的發展備受煎熬,包括在重慶、成都、廈門等城市都相繼發生有關部門查處、取締城市短租民宿,甚至拘留民宿業主的事件,讓業內開始疑惑旅遊民宿還能不能投資,能不能經營。
短租民宿受到打壓的主要癥結在於:
1、明顯挑戰和擠壓了酒店旅社業
以同樣300元的價位,在熱門旅遊城市只能住一間20平米以內的經濟型酒店,而租用短租民宿的話可以居住7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滿足一大家人的出行需求。
短租民宿因為來自於住宅改造,擁有獨立的客廳,功能齊備的廚房,洗衣做飯都十分便利,併兼具安靜私密的特點,這對於親子旅行、跨輩家庭旅行、兩家搭伴旅行等特定群體,簡直不要太舒適!
短租民宿房又都在住宅區,也就是本地居民的生活圈內,不論是品嘗一下本地化早點或夜宵,或者體驗一下本地人生活民俗,都是住酒店無法感受到的。
因此,短租民宿就會直接分流原本屬於酒店旅社的客流,從而受到行業協會抵制。
2、對社區秩序形成幹擾
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獨門獨院,我國的住宅主流是高密度集中式住宅樓,「家」和「外」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世界,也正因為如此,家宴一向是接待的最高規格。
短租民宿則把各種陌生人「放」進了私密的住宅樓,對鄰居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尤其是當前旅客的文明素質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短租房裡不守規矩的事情時有發生,經過媒體放大以後,進一步引起小區業主的反感。
3、存在一定治安隱患
酒店旅社一向屬於「特種行業」管理,既包括對入住人員的治安問題管理,也包括對入住旅客的人身安全管理。
早期短租民宿無法實現動態的安全查證,有些民宿設置在老舊住宅樓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這些問題都困擾了有關部門的現有管理模式,所以除了文旅部門之外,其他相關部門往往對短租民宿採取「一刀切」的制止。
我本人擔任過螞蟻短租(出售給了途家)的顧問,並在後來的有家美宿(出售給了斯維登)創業中也深度參與了顧問工作,對這些問題深有感觸。
二、立規矩方有大天地
北京市《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首次較具體的規範了短租民宿的經營模式,並且由與本業務最直接相關的住建、公安、網信、文旅四個部門聯合起草,經市政府批准發布,這對全國下一步規範和發展短租公寓業務有非常重大的示範意義。
1、《通知》首先明確了短租公寓(短租民宿)的定義:
即「利用本市國有土地上的規劃用途為住宅的居住小區內房屋,按日或者小時收費,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
---這一點太不容易了。以前很多地方有關部門是把在住宅裡開民宿公寓直接定義為「黑旅館」。
2、《通知》規範了開辦短租服務的前置條件:
符合本小區管理規約,無管理規約的應當取得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書面同意或取得本樓棟內其他業主的書面同意;取得出租住房業主的書面同意;房屋符合建築、消防、治安、衛生等安全條件;經營者與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籤訂治安責任保證書;書面告知所在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無物業服務企業的書面告知社區居委會。
3、《通知》明確了短租經營者的責任:
在住宿者入住前,當面核對住宿人員身份證件信息,即時通過規定的信息系統申報登記信息。登記信息內容包括: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類別、身份證件號碼、居住時間、有效聯繫方式等。不得向無合法有效身份證明的人出租房屋。違反規定的由公安等有關部門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反恐怖主義法》處罰。
4、《通知》明確了網際網路平臺的核驗責任:
網際網路平臺應當核驗短租住房經營者提供的業主身份證明、經營者身份證明、房屋權屬證明、治安責任保證書等材料,核實房屋狀況,登記並實名認證經營者身份,逐人登記交易訂單籤訂人和實際住宿人員身份信息和有效聯繫方式,並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報送住宿人員、房屋等信息,不得為不符合要求的短租住房提供信息發布服務。違反規定的由公安、網信等部門依照《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電子商務法》處罰。
5、《通知》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或房屋管理單位的管理責任:
發現居住小區內存在違規短租住房的,應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及時報告有關行政部門及屬地街道辦事處。
6、《通知》明確了監管職責: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短租住房的監督、巡查,發現違規經營短租住房的,及時組織屬地公安、住房城鄉建設(房管)、文旅等部門聯合執法。住房城鄉建設(房管)、公安、網信、文旅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社會創業,最怕的是無法可依,或者有法不依。最難受的創業,就是監管部門讓你猜規矩。
如今,北京市把遊戲規則都清清楚楚立法表達,清晰的界定了紅線,畫好了邊界,短租民宿的經營者,以及網際網路中介平臺,都可以按規矩守法經營,光明正大的發展業務。
我大概對照了一下有關要求,這些條件裡除了「符合消防」這個全社會所有行業的難點之外,其他都是目前大多數短租企業已經能達到的。特別是近年來已經普及的電子門鎖,遠程監控等等智能家居技術,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一般經濟型酒店的治安管理水平。
三、短租民宿的春天要來了?
短租民宿業經過2018年和2019年的艱難前行,目前正處於低谷。
除了前述的螞蟻短租全資出售給途家之外,有家美宿也出售給了斯維登集團。
螞蟻短租和有家美宿都是申志強先後創辦。
陷入低谷的原因,除了之前政策限制無法大規模公開發展之外,最關鍵的是跑不通盈利。
原因無它,就是因為長租公寓搶房源。
短租民宿發展的時期,也正是國內長租公寓「跑馬圈地」的高潮期,包括蛋殼公寓、自如公寓在內全國品牌,以及各地本地大大小小的本地品牌,全部用「高收低出」的模式搶房源玩資本遊戲,把本來就薄利的酒店旅遊搞成了金融遊戲。面對這些野蠻資本,還處在創業期的短租服務企業完全無法抗衡,只能抱團取暖,熬過冬天。
如今,隨著蛋殼公寓一聲雷響,全國數百家長租公寓相繼倒下,釋放出幾十萬間的房源資源。
而且,這些房間都已經完成了公寓化改造,接手成本極低。
短租民宿,或者說短租公寓的再創業機會,沒有比此時更好的了!
尾聲:
小學時有個課文講中國女排,有一句「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途家、斯維登,這些還在短租市場裡的玩家,必將笑對新年。
收房子去!!!
---歡迎留言,感謝轉發----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網際網路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