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打響了共享經濟的第一炮,緊接著,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健身房……蜂擁而至。
不過,風口過後,這些共享經濟中新物種逐漸式微——共享經濟的想法很美好,但始終沒能迎來商業變現的模式,讓資本也對此越來越冷靜。
不過,共享住宿卻在近兩年有著愈演愈烈的態勢——2017年10月,途家網完成3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超過15億美元;同年11月,小豬短租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11月,木鳥短租完成B+輪融資;Airbnb也加速搶佔著中國市場……
中國人多市場大,在線短租行業有著廣闊的生存土壤。但是,作為正在高速發展的新興事物,在線短租市場還未真正形成規範的制度,比如各項監管依然處於灰色地帶,各在線短租平臺的管理也尚未完善,即使頭部平臺也存在各種問題。
任何新興市場的成熟和完善都需要經歷一段「陣痛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在線短租市場如何走得更遠呢?
途家網日間夜量突破13萬,訂單暴漲背後有無水分?
前不久,民宿短租預訂平臺途家網對外宣布,途家網日間夜量突破13萬,全球房源超過120萬,其中國內房源超過80萬,預計2018年全年間夜量超3000萬。
與此同時,途家網在資本路上也走得飛快,其中,攜程參與到了途家網的每一輪融資之中。因此,攜程給了途家網很大的流量入口支持。目前,途家網已集齊攜程、藝龍、去哪兒、螞蟻短租、58趕集、微信酒店、芝麻信用等8個平臺流量入口。今年初還收購了海外民宿預訂平臺大魚,2016年途家網還收購了螞蟻短租。
從各項市場數據看,途家網在國內在線短租市場屬於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根據2018《網際網路周刊》與eNet研究院排行顯示,途家網位列2018年在線短租平臺Top1,緊隨其後的是小豬短租和愛彼迎。
不過,飛速增長的背後也隱藏各種問題。
近日,某成都民宿的房東王某向暴娛智庫(ID:baoyuzhiku)爆料稱,她掛在途家網的房源被黑商戶刷單倒賣,而途家網對此姑息,不予解決。
王某在成都經營一家民宿,除了途家網,她同時也將房源掛在小豬短租、Airbnb等各大平臺進行短租。近日,她在途家網的訂單遭到一名為「李濤」的顧客多次差評,在其他平臺從未出現這種情況。
於是,王某聯繫李濤進行溝通。結果她發現,李濤也是做成都民宿的同行。
在途家網上,還能見到李濤對自家民宿的刷好評行為。
在王某與李濤的溝通過程中,李濤態度十分惡劣,並以各種理由藉口要求退錢。多次溝通無果後,王某向途家網平臺進行申訴,在提供了錄音證據和各項截圖證據後,途家網官方回復得也十分「官方」——客人心中標準有所差異,平臺原則上不進行幹預。
申訴無門,王某告訴暴娛智庫(ID:baoyuzhiku):「我們只是一個小房東,並沒有太大的話語權,都是一點點做口碑生意。但途家網這樣姑息黑商戶的行為,作為一個普通房東,這幾個差評帶來的降權,以後就別想在途家網接單了。」
王某認為,她僅僅是一個普通房東,剛做途家網沒多久就遭遇這樣的事件,途家網訂單暴漲的背後不知道還有多少水分?
短租平臺頻繁出事,行業痛點難根除
刷單幾乎是許多行業「公開的秘密」,但作為平臺方,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這個平臺就很難健康持續發展,對於行業本身也是有害的。
在線短租從誕生至今,依然處於非標準化的狀態。雖然2017年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正式在國慶長假生效,但飽受爭議的短租行業卻未被納入民宿範疇。
除了途家網,不少短租平臺都被曝房東利益受損、屢遭惡意退房的事件。
此前,媒體報導稱,有房東通過螞蟻短租租房,房東在收房時,卻發現家中被「洗劫」,除了大件家電和家具外,所有日用品被搬空,包括廚房的鍋鏟和臥室的被子枕頭,損失共計2萬元。從監控錄像看,作案的正是租客,但螞蟻短租方表示,短租平臺只是發布房源的渠道,管理還是房東自己管理。
Airbnb也出過類似事件,房東收到預訂訂單,卻被租客聚會開趴弄得一團糟,房屋中的很多家具、物件也被破壞,當房東要求賠償房屋損失費和清潔費時,卻發現Airbnb上顯示收取的1000元押金實際上被未真正落實。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就像共享單車被破壞、被亂停放一樣,網際網路之下的共享經濟是一種雙方信任機制下的模式——如果無法建立互信,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共享。
短租市場規模破百億,法律法規需要到位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短租規模達到125.2億元,預測2018年中國整個短租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69.6億元,增長率較2017年環比增長35.5%。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在線短租還遠未觸及天花板,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但是相比傳統酒店而言,酒店行業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經營模式,無論是經營還是銷售環節都比較成熟。但與之相比,民宿短租還處於起步階段。在線短租平臺多為C2C模式,民宿房東一大部分來自個人房東,個人對民宿的整體經營都比較弱。
因此,短租行業亟需一個完善的第三方平臺進行規範化的管理和服務,而目前市場現狀是,雖然頭部平臺效應逐漸顯現,但各大平臺依然處於搶灘市場的階段,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尚未建立起來。
對標國外,前不久日本新民訴法於6月15日正式實施,要求民宿短租運營商儘快取消所有尚未獲得政府許可備案號碼房源的訂單,非法經營民宿的房東或其他運營商一旦發現將被勒令停業並處以100萬日元的處罰。
新法實施以來,Airbnb的房源數量下降近80%,已發展至日本等多個地區的途家網也開始了下線工作。
新法實施之後,各平臺的訂單量減少,但從長遠看,只有走上規範化的道路,一個行業才能健康良性長遠發展。
在國內,雖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但多為地區性的,而針對短租這塊的制度也尚未完善,在線短租依然處於混戰的狀態之中,要真的走上規範化、標準化的運營還需要一段路要走。行業標準需要不斷完善,平臺自身也需要逐漸標準化,從跑馬圈地式的發展到規範化的運營,短租行業才能走得更遠。
點關注,不迷路,歡迎訂閱「暴娛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