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蘇東坡智斷謀財案

2020-12-14 非正經學者

北宋時期,杭州西湖邊住著一個富裕人家,老爺張尚、妻子秦氏和獨子張雲秀,三口之家衣食無憂,日子過得幸福安泰。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兒子張雲秀四歲那年,老爺張尚突然病逝。秦氏號啕大哭,一是傷心丈夫的死,二是擔憂自己孤兒寡母以後怎麼生活,就連眼前最要緊的喪事都無從安排。

正當秦氏六神無主、手足無措的時候,張家遠房侄子張俊生來了。

張俊生原是個秀才,屢次功名不成而轉行當了醫生,論起醫術,在十裡八鄉也小有名氣。他很和聲細語地對秦氏說:「嬸子,別太悲傷,活人的身子要緊!萬一您再有個好歹,弟弟由誰照顧?叔叔的後事就放心地交給我吧。」秦氏求之不得,立即感激地答應了。

待喪事都辦理完畢,張俊生拿著帳本交給秦氏查閱。秦氏看罷,覺得這個侄子做事細心縝密,是個可信賴的人,並且每筆花銷記錄竟一文不差,心中非常喜歡。從此後,張俊生就常來家中幫襯,大事小情積極應對,與秦氏和小弟弟張雲秀的感情很要好。

其實,張俊生真是個好人嗎?絕對不是!他是個面善心毒的偽君子!從叔叔張尚死的那一刻起就想謀奪財產!不過因叔叔有親生兒子張雲秀,他才不敢明目張胆地造次罷了。但是,張俊生卻暗中動著歪腦筋,等待著合時的下手機會,並且還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張雲秀長到了二十歲,母親秦氏幫他娶了賢惠的妻子李秋英,一家三口生活得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張俊生也暗中著急——再不動手,張家就要有孫子了,到時候自己想奪人家的財產就更沒戲!於是他想出了一個陰毒的辦法——用有劇毒、普通人又很難察覺的「望月鱔」毒死張雲秀和李秋英,只剩一個老寡婦嬸子就好對付了……

張俊生立即行動,悄悄地四處尋找「望月鱔」。由於家住湖邊,賣泥鰍、鱔魚等水產的很多,沒過多久就從魚販處發現一條。

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張俊生買鱔魚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辦事晚歸的張雲秀。

張俊生滿臉堆笑,招呼張雲秀:「堂弟,你這是去哪了,這麼晚才回?還沒吃飯吧,走,到我家去喝兩盅。你看,我正好買了幾條又肥又大的鱔魚。」張雲秀推辭,說如果太晚回家,母親和妻子都掛念,改日再去打攪吧。

於是,張俊生就趁機拿出那條有毒的「望月鱔」說:「既然如此,你就拿這鱔魚回去,炒個小菜下酒當夜宵吧。」張雲秀一向敬重這個堂兄,絲毫不懷疑,滿心歡喜地道謝,拿走了。

張雲秀回到家中,老母親秦氏已睡下,只妻子還在等他。張雲秀拿出鱔魚,說了遇到堂兄的事,然後讓妻子炒菜下酒。

很快,妻子將鱔魚做好端上桌,張雲秀一是因為真的餓,二是因平日就喜歡吃鱔魚,迫不及待地大吃了幾口,連聲稱讚:「鮮美,鮮美!娘子你也來嘗嘗。」但李秋英卻含羞拒絕了,她這幾日總感覺噁心想吐,自思是懷孕了,但又沒好意思跟丈夫和婆婆提起。

張雲秀見妻子不吃,只顧在廚房忙著給自己炒菜做飯,就索性自己吃個痛快,一大盤鱔魚肉很快就見了底……正當張雲秀吃得高興,突然感覺肚子劇痛難忍,瞬間竟七竅流血倒地身亡!

李秋英在廚房忙活,猛地聽到外屋一聲悶響,慌忙出來,卻看到丈夫已經橫在地上斷了氣。號哭之聲很快驚醒了婆婆、街坊,然後堂兄張俊生也趕來了……

秦氏和兒媳婦一起痛哭自不必多說,只說那虛偽的張俊生。他裝模作樣地看了看堂弟的屍體,斷定是中毒;又圍著餐桌轉幾圈觀察剩下的酒菜,然後對嬸子說:「這毒不在酒裡,就在菜裡!」為了驗證,他還把酒給雞喝,把剩下的幾塊鱔魚給狗吃,狗肯定是立馬就死啊。

秦氏見狀大驚失色,立即責問媳婦:「你做的菜,我兒子吃了,你怎麼沒吃?!」李秋英靦腆,見堂兄在場,不好意思說自己懷孕了,只顧低頭哭,什麼都不答……

這下張俊生就不用客氣了,趕緊挑唆道:「這妮子莫不是外面有人了,想害死我弟弟再改嫁?!……」李秋英被冤枉地大哭,卻還是什麼都說不出來!秦氏氣極了,連夜讓張俊生寫了狀子告到衙門,說兒媳婦謀殺親夫!

杭州知府王老爺一向是個悠閒散漫的官混子,平日裡除了鑽營自己的前程,根本不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裡。大清早的,他見有人告狀報案,心中厭煩,但也不能不做個樣子,於是接了狀子,帶著相關人等跟張俊生來到案發現場。

王知府聽了秦氏的哭訴和張俊生的說辭,又檢驗了屍體和酒菜,斷定他們說的屬實。又叫來李秋英,把張雲秀從哪裡拿來的鱔魚、製作鱔魚菜、吃完中毒死亡的詳細過程問了一遍。

當王知府問到「你親手做菜,丈夫也讓你品嘗,你卻為何不吃」的時候,李秋英還是沒好意思說自己懷孕反胃的事情,還是只顧哭哭啼啼……(只當著張俊生的面不好意思,這回當著衙門那麼多人,更不好意思說了!性格靦腆害死人啊……)

這下不得了,王知府徹底相信了張俊生的誣陷,將李秋英五花大綁押回衙門,也不管她的「姦夫」是誰,一頓酷刑把李秋英折磨得屈打成招!

李秋英被關入死囚牢的第二天,王知府突然接到任命書——高升了,吏部讓他馬上去上任!於是,他也不管手裡的案子了,趕緊收拾行李帶著家眷美滋滋地走了……

過了幾日,新知府到任,正是清正廉潔又睿智的蘇東坡!

蘇東坡非常勤政,日夜不停地疏理卷宗、遺留案件等等,很快就發現了「李秋英毒死親夫案」的疑點,於是命人將李秋英帶到堂上審問。

李秋英見到蘇東坡,心中害怕,因為被前任官員打怕了!哆哆嗦嗦地把丈夫死的全部經過講了一遍,對被誣陷有「姦夫」的部分,雖沒承認,也沒否認……

蘇東坡為官多年閱人無數,他仔細觀察李秋英的容貌、神態、氣質,怎麼看都不像個風騷毒婦,於是用更和藹的語氣問:「你為什麼沒吃鱔魚?」李秋英逐漸放下戒備,小聲說:「我當時總想吐,一點胃口都沒有……」

蘇東坡心中立刻就明白了什麼,問李秋英結婚多久了,其回答:「半年。」蘇東坡聽罷,趕緊讓女獄卒將刑具去掉,又親自給李秋英把脈——確定她有孕兩個月了!

蘇東坡語重心長地對李秋英說:「你知道自己有兩個月的身孕了嗎?如果不說出實情,本官如何替你申冤?難道你甘心死了丈夫,又帶著未出生的孩子被斬嗎?」李秋英這才哇的一聲痛哭出來……

等李秋英把案件所有的細節都重新說一遍後,蘇東坡命女獄卒將其帶回牢房好好照看,並囑咐:「不要讓別人再見到李秋英,如有人問,就說她病得很重!」

退堂後,蘇東坡立即查閱藥物書籍,果然查到「望月鱔」有劇毒的相關資料。他心中疑惑:「張俊生身為當地名醫,不可能不知道此種鱔魚有毒。普通人不能識別這種鱔魚,他一定能識別!所以他有謀殺的嫌疑!」

但張俊生為何謀殺呢?以蘇東坡多年辦案的經驗,很快就會聯想到財產。於是他進一步假設:「張俊生處心積慮多年,本想這次毒死堂弟夫妻倆,但沒想到只毒死了堂弟,於是對弟妹進行誣陷……如果這是真的,那他還會有後續動作……」

為了驗證「望月鱔」真有劇毒,蘇東坡特意按照書中描述的樣子去魚市苦苦辨別,終於找到一條,並拿回來炒熟餵狗,果然狗被毒死!

接下來,就是考驗張俊生的時候了……

蘇東坡升堂傳喚秦氏和張俊生,明確宣布李秋英殺夫罪成立,打入死囚牢,秋後問斬!李秋英也按照叮囑,渾身是血披頭散髮的跪在公堂上認罪……秦氏眼看媳婦被打成這般慘狀,嚇得只能跪謝大人斷案英明……

秦氏回到家中,自思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又失去了媳婦,以後就是無依無靠的孤老太婆了,心中悲涼,哭著拜託堂侄張俊生:「偌大個家業,現在無人繼承,我老太婆想收你為嗣,以後全靠你了……」

張俊生滿心歡喜,但仍假裝推脫:「嬸子,照顧您的生活是我的本分,家業不家業的,我可萬萬不敢接受,全憑您處置。」說完,只答應暫時代管家務,收認子嗣、以後繼承產業的事沒提。

張俊生不馬上吃這口肥肉是什麼心理呢?因為李秋英還死,怕她被斬前突然翻供對自己不利!

且說蘇東坡這邊,為了引誘張俊生儘快有動作,也布置了妥當的計策……

十來天以後,蘇東坡派衙役拿著一個木盒去找秦氏,說:「你兒媳婦已經在牢裡病死了。我們長官怕傳染瘟疫,就連夜將屍體火化,這是她的骨灰!」

秦氏抱著骨灰盒痛哭不已,又懇求侄子:「俊生啊,我老太婆這麼苦命啊,兒子媳婦都沒了。你趕緊過繼,好讓我心安吧……」張俊生見時機徹底成熟,再無後顧之憂,就去請來鄉中老者,一一籤字為證……

沒過幾天,張俊生將嬸子家的財產權就徹底弄到手,心裡美得冒泡兒,在家翹著二郎腿哼著小曲兒打算盤。

正在此時,突然有兩個外鄉人抬著「妙手回春」的大匾,帶著樂隊一路吹吹打打十分熱鬧地來找張俊生,說去年幸虧張大夫醫術高明,把瀕臨死亡的母親救活了……

張俊生行醫無數,他哪裡記得這是何年何月何人家的事?反正是大喜事,就馬上應承下來,將眾人都請進門招待著。那外鄉人獻出美酒美食,不由分說將張俊生灌個大醉……

重頭戲馬上就要開演了!

陪著張俊生喝酒的人趕緊化裝,送匾的「兩兄弟」——衙役李遷化裝成紅髮藍面鬼、趙虎化裝成鐵面判官;李秋英裝扮成披頭散髮的女鬼、還有兩個小衙役裝成小鬼,再弄點魔術道具,一個「陰森的地府」氣氛完成。

半夜十分,張俊生迷迷糊糊醒來,一看身邊陪酒的人都不見了,點燃的蠟燭撲呲撲呲地冒火花,滿屋煙霧繚繞,昏昏暗暗,令人毛骨悚然……

突然,門被「咣當」一聲踢開,進來李遷假裝的紅髮藍臉惡鬼進來,他不但手拿「拘魂牌」,還用鐵鎖鏈牽著一個滿身血汙、披頭散髮的女人……張俊生立即嚇得屁滾尿流,抖似篩糠……

那女人竟走到張俊生面前,緩緩說道:「俊生哥,你不認得我嗎?我是秋英啊……」

張俊生全身癱軟,舌頭打顫:「妹子,你饒了我吧。我對不起你啊……」

「兄長,你不要害怕,我不是來索命的。你所做的事瞞得了陽間,卻瞞不過地府,我現在只要你對個口供,好在陰間洗刷冤屈……」

「口供?什麼口供!」張俊生在極度驚嚇之中還有一絲冷靜,想抵賴。

突然,一個黑面判官拎著一條鱔魚出現,大喝道:「張俊生!你忘了這條望月鱔嗎?!再不招供,就把你也帶回地府!」說罷,就命衙役假扮的小鬼用鐵索套在張俊生的脖子上。

張俊生魂飛魄散,趕緊將自己的陰謀行為全部如實說出!判官做了筆錄,還令他花押籤字了。

最後,判官收好供詞,帶著衙役們轉身離去,屋內恢復了安靜,煙霧散去,張俊生像做了一場夢……不料,蘇東坡與卸了妝的眾衙役又出現在面前……

此刻,清醒了的張俊生才明白了一切,只好向蘇大人磕頭認罪……

第二天,蘇東坡升堂,傳來秦氏,向她說明了一切。秦氏認清張俊生的惡毒心腸,大罵其畜生敗類、罪有應得……

張俊生依法判為死罪,李秋英無罪釋放。秦氏見兒媳婦還活著,喜極而泣……

相關焦點

  • 蘇東坡對對聯的故事,你也試著對一對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學藝術形式,從古到今對聯文化從未衰敗,具備非常強大的生命力,通過簡短精煉的文字,描述出寓意深刻的意境,從古到今留下的精妙對聯非常之多,今天這個對聯和蘇東坡有關。蘇軾,號東坡居士,後世常稱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還在烹飪、醫學、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貢獻。蘇東坡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學財富,收到人們的尊敬愛戴,對於蘇東坡的民間故事也很多,今天就來說說其中一個小故事。
  •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
    東坡看後,禁不住連喊「豈有此理?」遂乘船渡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論。當東坡來到佛印禪師的門口,正要舉手敲門進去時,忽然發現門扉上貼著一張字條,端正地寫著:「八風吹不動, 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看到這兩句,當下醒悟,非常慚愧。
  •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到現在一直都很有名的一道名菜和一個偉人的故事蘇東坡與「東坡肉」。蘇東坡在歷史上是因為「東坡肉」而被世人所知曉。東坡肉是又叫滾肉、紅燒肉,是江南漢族傳統名菜,豬肉味首要的食材,薄皮嫩肉,顏色紅眼,味香齊全,酥而不碎。
  • 蘇東坡與朝雲故事~讀後感
    話說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可能相當於現在杭州市紀委書記,通判是監管地方政績和反貪的),由於被貶了官職心情肯定不好;下屬和當地仕紳學子就邀請蘇大學士遊覽西湖,宴飲時招來一批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豔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有個豔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舞女
  • 三杯茶——石田三成和蘇東坡的故事
    有一次,蘇東坡去一個寺院閒逛,走得累了,口乾舌燥,想討一杯茶喝,就走到住持所在的大堂。主持看他衣著平平,膀大肚圓,招待極為簡慢。住持就在前堂設座,淡淡地吩咐小和尚:「坐,茶」。 小坐閒聊幾句之後,主持發覺來者見識卓著,談吐不同凡響,起了敬意,就把蘇東坡請到後廳雅座,語氣加了幾分恭敬:「請坐,上茶」。
  • 蘇東坡和蘇堤的故事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裡不說他的詩今天的故事1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眉州眉縣人(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再次來到杭州的蘇東坡發現,此時的西湖淤塞的更加嚴重根據蘇東坡的回憶:熙寧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蓋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間,遂塞其半。
  • 被複寫的蘇東坡
    正因為心情有所寄寓,林語堂眼界的蘇東坡才是一個浸潤了他豐富的人生經驗的居士,一個儒家風範、佛佛道道皆備的「鬥士」,「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於是,最終有了如此的結論,「蘇東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個心靈的故事」。林語堂在《瞬息京華》裡面寫了一個道家的女兒,他愛寬容、從容、豁達的木蘭。我想他也一定愛清風道骨般的東坡居士的。
  •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前世今生的故事
    不久,蘇東坡的書信到了,說他現在已經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見面。三人非常高興,一路小跑趕到城外二十裡的建山寺等蘇東坡。蘇東坡到了後,大家對他談起了三人做相同夢的事,蘇東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歲時,也曾經夢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來陝右之間。還有我的母親剛懷孕時,曾夢到一僧人來託宿,僧人風姿挺秀,一隻眼睛失明。」
  • 一代美食達人——蘇東坡!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食故事
    光大家耳聞能詳的就有東坡肉等等的一些列名菜,而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大家可能並不熟悉的吳山酥油餅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哦!二:江浙美食——吳山酥油餅的由來吳山酥油餅嚴格來說並不是蘇東坡發明的,它是江浙一帶百姓智慧的結晶,原本也只在小老百姓間流傳,由來已久,因緣際會之計,碰上了彼時失意已久被貶杭州的蘇東坡,才得以名震四方。
  • 蘇東坡的四個趣味小故事,原來歷史中的蘇東坡是這樣的人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說:「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 蘇東坡將好菜藏到書架上,客人提了個問題,蘇東坡羞愧端出好菜
    今天我們要來講一個蘇小妹和高僧佛印之間啼笑皆非的故事,二人為何會有聯繫呢?一起來看看吧。圖片:古人的神仙友情劇照一、令人羨慕的神仙友情先帶大家看看幾對古代的神仙友情,例如大家熟悉的伯牙子期。很顯然是有的,民間流傳著許多蘇東坡和佛印之間的故事,而蘇小妹就在其中幾次三番想用對聯套路佛印。
  • 歷史軼事 | 蘇東坡才是名副其實的段子大王
    二、針鋒相對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
  • 蘇東坡和王朝雲,西湖相識,感天動地,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他的很多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其中關於蘇東坡的愛情故事更是為人們所關注,在蘇東坡的人生旅程中有一位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女人,她就是王朝雲,關於蘇東坡和王朝雲的悽美愛情故事感動著許許多多的人,真的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 資料:電視劇《蘇東坡》故事梗概
    然而,抱負不凡、具有天縱之才、且被王安石稱為「不知更幾百年才出如此人物」的蘇東坡,一個縱橫於儒、釋、道,詩詞書畫皆為另闢新界開山人物的蘇東坡,一個在慈善事業和公立醫院領域首開世界先河的蘇東坡,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的蘇東坡,卻歷盡坎坷,萬劫不死。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生活寄於風雨,襟懷奉於蒼生。  才大遭嫉,揮之不去;雖為文雄,言禍偏來;真話雖貴,當權難容。
  • 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還原一個你不知道的蘇東坡
    林語堂眼中的蘇東坡假設蘇東坡是一個超級大明星,那麼林語堂一定是其頭號狂熱粉絲,還是NC粉的那種。在《蘇東坡傳》裡,林玉堂絲毫不吝嗇溢美之詞。誇起蘇東坡來,那叫一個滔滔不絕。那麼,在林玉堂眼中,蘇東坡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民間故事:蘇東坡妹妹招親,書生秦少遊才華橫溢,求婚成功
    著名詩人蘇東坡的父親叫蘇洵,生有子一女,女兒天姿才貌雙全,就是個性強,很驕傲。 且說京裡有個丞相姓王,想替兒子王雲求婚於蘇家小妹,小姑娘非要見到文章不可,老頭子何奈,只好派人回稟王丞相。說到蘇小妹,她小時候常跟兄長蘇東坡雲遊四海。東坡和相國寺和尚時常談古論今,題詩答對,彈琴下棋,小妹也在旁觀聽津津有味,所以也學得不少學問。 一日, 蘇東坡一行乘船行至蘇州近郊,因潮小船擱灘在一座橋下。
  • 蘇小妹純屬虛構,她是蘇軾走進民間的身影
    其實,歷史上的蘇東坡除了有一個弟弟蘇轍,根本沒有什么妹子,蘇小妹完全是虛構的,這一點已經有專家在「百家講壇」上講了。而鄙人在這裡想糾正一下的是,這蘇小妹並非文人杜撰出來的,而是從民間走出來的,是老百姓因為喜歡蘇東坡,在講蘇學士的故事過程中給他編的「美媚」。蘇小妹是一個民間流傳的文學形象,她是蘇軾走進民間的身影。
  • 人物 |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之間的故事
    蘇東坡就戲對佛印說:「你向來喜歡釋教,我聽說神宗詔請僧人供奉,你不如冒充侍者到宮中觀看這一佛門盛事。」佛印聽信蘇東坡的話,就以侍者身份進入王宮中。  宋神宗見到佛印相貌魁偉,於是賜佛印剃度為僧。佛印迫不得已只得剃度為僧,但出家並不是他的本願,他為此事還很長一段時間痛恨蘇東坡。一次,蘇東坡在宴席上戲虐佛印說:「以前我曾與您談及古人詩云:『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
  • 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有許多與蘇東坡有關的故事
    在廣東惠州看到了惠州西湖,才知道「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惠州西湖流傳著許多蘇東坡當年在這裡的故事。現在的惠州西湖是國家5A級景區,也是惠州的十大名勝之一。惠州西湖的建設始於北宋時。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贈曇秀》詩中,將豐湖稱作西湖,是「西湖」這一名稱最早的來源。他把豐湖稱為西湖,一來湖位於城西,二來也因惠州的這個湖泊的風景與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樣美麗。從蘇東坡以後,惠州西湖就叫開了。
  • 尋找詩意惠州,探尋「蘇東坡」的故事,體驗豪爽的風情
    哈嘍,小夥伴們好,又到了小編的旅行筆記分享時間,今天小編要帶小夥伴們遊遍我國美麗的國土,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本期文章,小編想和小夥伴們分享的是惠州,以蘇東坡先生為主題,尋找詩意的惠州,帶小夥伴們體驗蘇東坡先生曾經的豪爽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