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與東坡肉的故事

2020-12-11 希奇故事

哈嘍,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到現在一直都很有名的一道名菜和一個偉人的故事蘇東坡與「東坡肉」。

蘇東坡在歷史上是因為「東坡肉」而被世人所知曉。

東坡肉是又叫滾肉、紅燒肉,是江南漢族傳統名菜,豬肉味首要的食材,薄皮嫩肉,顏色紅眼,味香齊全,酥而不碎。東坡肉可謂是色香齊全,受到了群眾的喜歡,滿口留香,讓食者回味無窮。那麼東坡肉和蘇東坡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呢?今日小編就和大家一同共享一下東坡肉的典故。

蘇東坡是宋朝的作家之一,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怎能沒有自己故事呢,他在觸犯了皇上後被發配到杭州做官,過去的杭州還不是現在的杭州那麼美而且出名。

東坡肉就是蘇東坡延年流轉的代表作,現在人們一提起東坡肉,就會聯想起蘇東坡。

蘇東坡當時可謂是與辛棄疾並成為雙絕,書法與繪畫也都是獨步一時,甚至就算在烹飪上也是有一手,就在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經常自己燒菜與人同食,友人們對蘇東坡的手藝甚為稱讚,當然代表作的就是紅燒肉最為拿手。

蘇東坡曾作詩來描繪紅燒肉;「慢煮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這樣,人們燒制出就成了「東坡肉」,後來漸漸地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

據說當時這是他在地方當官時發生的一件趣事。

那時候西湖已經被野草佔據了一大半,西湖的美景更是不復存在,當然西湖都是後來人們在改進中慢慢好起來的。

蘇東坡來到地方後,法動村民開始除草,建造湖港,把挖出來的泥又建成了堤壩,不得不說蘇東坡的智慧也是極好的,使得西湖的美景又重現了。

然而這條用泥建造的堤壩,改善了環境,給百姓帶來了許多好處,百姓很是高興,心裡對蘇東坡充滿了感激之情,後來,這個就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在過去,平常百姓家裡可是吃不起肉的,不過百姓聽說蘇東坡喜歡吃紅燒肉,蘇東坡為百姓做了這麼件大好事,所以百姓們每到春節就為蘇東坡送豬肉吃。

蘇東坡一下子收到這麼多豬肉,他覺得應該同百姓們同享才好,所以他把肉切成小塊,用他自己的烹飪方法,加上酒一起燒制,分給百姓們一起吃。

蘇東坡發現這紅燒肉如果加上酒燒制會變得非常美味,所以他把連酒記入到自己的烹飪的方法中,食客們紛紛誇讚燒法別致,可口好吃。

就這樣,蘇東坡從此就火了,「東坡肉」也隨之火了起來,蘇東坡陸續收到了來向他請教的人,其中不只有學習書法、繪畫,還多了項「東坡肉」。

之後,每到農曆除夕,大家都紛紛開始製作東坡肉,就這樣成為了習俗。用來表達對蘇東坡的懷念之情,現在在杭州成為了杭州的代表名菜之一。

現在大家來到杭州之後必點的一道菜,菜館裡仿效著蘇東坡的製法烹飪這道菜,供應於世,而且在後期陸續的改進中,流傳到現在。

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看重皇權富貴,在當時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很憎恨他,但是在他被貶來到地方後,這裡的百姓卻很愛戴他。

這裡有個小故事說的是朝中大臣們當中有一個御史喬裝打扮來到地方,準備陷害蘇東坡,他來到杭州一家菜館吃飯,當接到菜單時候,第一道菜就是「東坡肉」,他眉頭一緊,想了想,突然,拍桌子大叫,「就要這菜單上的第一道菜!」

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確實不錯,一打聽是蘇東坡的東坡肉,他就開始搜集證據,然後興衝衝地跑回京去了,見到皇上後,他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官,百姓們根本就不服他,恨不得要把蘇東坡做成肉吃,就拿東坡肉做文章。

皇上詢問此事是否是真的,御史把證據呈了上去,本來這皇上就是一個糊塗蛋,然後皇上下至把蘇東坡革了職發配到了海南去充軍。

蘇東坡被調走後,杭州的百姓仍然忘不了他給大家帶來的好處,一直在讚揚他,就這樣,蘇東坡的「東坡肉」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一提到杭州,除了西湖美景,一說到美食,「東坡肉」仍然是杭州的名菜。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記得關注我哦,好了這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國宴東坡肉與蘇東坡有什麼關係
    東坡肉是眾所周知的一道名菜,以豬肉為主料,口味鹹甜、香糯,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這道菜既以「東坡」為名,那麼它與東坡先生有什麼淵源呢?東坡肉在「八大菜系」的浙菜、川菜中都有,也存在於楚菜、鄂菜等菜系,但各地做法略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
  • 蘇東坡與東坡肉,探尋文豪與美食背後的秘密
    盤點「東坡系」菜餚,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羹……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東坡肉了。做東坡肉的簡單步驟,連洗鍋子這樣的小事蘇東坡都講得清清楚楚。這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展現出蘇東坡對製作美食的敬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個環節都做到位,這是蘇東坡一絲不苟的嚴謹。
  • 蘇東坡與東坡肉,探尋文豪與美食背後的秘密!
    點擊播放 GIF 1.7M盤點「東坡系」菜餚,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羹……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東坡肉了。做東坡肉的簡單步驟,連洗鍋子這樣的小事蘇東坡都講得清清楚楚。這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展現出蘇東坡對製作美食的敬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個環節都做到位,這是蘇東坡一絲不苟的嚴謹。
  • 由大文學家蘇東坡興起的,川菜中的經典名菜,東坡肉
    東坡肉,應該不陌生吧,今天小編就具體為大家講講東坡肉背後的故事吧。蘇東坡在烹調這款美食的時候還為其創作了一首詩歌:《燉肉歌》,可見蘇東坡有多喜歡這道東坡肉。蘇東坡做官雖幾經貶罰,但也都是地方長官,官宦人家,為他的美食提供了吃的特權,東坡私房菜也是官府菜的另一個分支。比較著名的有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腿等等。蘇東坡是個有名的饞鬼,但他愛吃的好像只是豬肉。他稱讚「黃州好豬肉」,但有錢人還是不想吃,窮人也不想煮。
  • 杭州故事之東坡肉來歷
    西湖治理後,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澇也不愁旱了,這一年又風調雨順,杭州四鄉的莊稼得了個大豐收。老百姓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好處,到過年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下很多豬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塊,燒得紅紅的,然後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家一塊,將肉分送給他們過年。
  • 古代大吃貨蘇東坡"菜譜"首公開 東坡肉原是白水煮肉
    東坡肉(資料圖)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香糯而不膩口。但是古時的東坡肉也是這樣嗎?
  • 喜歡蘇東坡嗎?那你吃過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嗎?
    關於東坡肉的做法我是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學會東坡肉的做法主要也是因為蘇東坡。從小就開始學習蘇軾的詞,所以一直就對他很好奇。知道長大後知道還有一道菜叫東坡肉,當時就直接想到了這道菜和蘇軾的關係,但是沒有想到竟然就是蘇軾發明的。
  • 美食美景:在蘇東坡家鄉品嘗東坡肉
    眉山是蘇東坡故裡,一直想去看看。這次從樂山出發城際列車很方便,不到二十分鐘就到眉山了。出了三蘇祠不遠就有一家眉州東坡酒樓正好午間,又趕上到四川後第一天見到藍天白雲和陽光,坐在酒店院落裡曬著太陽品嘗一品東坡肉很是愜意。儘管東坡美食多數是他在當官或者流放途中發明的,但是在他的家鄉品嘗也更是別有一番滋味。老蘇的才華高山仰止學不來啦,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總是要來學個一二了。
  • 蘇東坡和他身後的東坡泡菜
    名揚古今的蘇東坡,不僅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也是家喻戶曉的著名美食家。光是以東坡名字命名的菜餚,幾乎誰都能說出幾個來。你看: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牛肉、東坡豬頭、東坡羊肉、東坡狗肉、東坡牛脯、東坡西湖蓮、東坡釀、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糖醋魚、東坡鯉魚梅菜、東坡鯿魚、東坡墨魚、東坡鱖魚、東坡鰣魚、東坡鰒魚、東坡鱸魚、東坡魚頭、東坡黃雞、東坡黃雞粥、東坡甜藕、東坡燒麥、東坡餅、東坡茄子、東坡泡菜……     這些「東坡菜」,各有不同來歷。比如,東坡肉是蘇東坡「歪打正著」發明的一道從宋朝流傳至今的名菜。
  • 東坡肉怎麼做?有什麼亮點?
    東坡肉的故事你聽說過嗎?相傳蘇東坡為官清廉,愛戴百姓,百姓十分的擁戴他,每年過年百姓們都會送一大頭豬給他,他不肯收,老百姓也不幹,於是蘇東坡就想了一個辦法。蘇東坡將肉收下以後,分割成一大塊一大塊,而後放入陶瓷罐中,肉下面墊上生薑,大蔥,倒入紹興的花雕酒,白糖,小火燜2個小時,之後撈出裝碗,淋上罐子裡的湯汁,再上蒸籠蒸一個小時,就可以吃了,東坡肉的特點就是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滿口留香。
  • 「千古第一吃貨」蘇東坡:每天吃2碗東坡肉;把吃肉當養生
    蘇東坡是個吃貨。他在《初到黃州》一詩中坦言:「自笑平生為口忙。」據說以他名字命名的菜就有64道。他寫美食的作品也很多,比如《老饕賦》、《菜羹賦》、《豬肉頌》等。《豬肉頌》說的就是尋常百姓最愛吃的東坡肉。其中大多是介紹東坡肉的做法;而最後兩句「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一大早就要吃兩碗東坡肉,活脫脫就是個大吃貨。
  • 東坡肉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鮮為人知,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對於每天做菜的朋友,肯定都會為每天做什麼菜而發愁,平時應該做的菜已經吃膩了,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好,那麼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款菜,這道菜的菜名大家都應該很熟悉,而且這道菜還有一個傳奇的歷史故事。那道菜叫做東坡肉,這道菜不是蘇東坡命名的,但卻是蘇東坡發明的,是後人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當時他正在西湖做官,他為西湖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那裡的百姓很喜歡他,百姓知道蘇東坡這個人非常喜歡吃肉,於是就送肉給他吃。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蘇東坡最愛的菜餚—東坡肘子,因「會錯意」而創造出來的美食
    比如說四川最為傳統的一道菜—東坡肘子,光聽菜餚的名字就知道這道菜與蘇東坡有關。這道東坡肘子是他最愛的一道菜,流傳到現在也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大菜。蘇東坡先生不僅僅是在詩詞方面很有天賦,對於美食更是有研究。而有關於東坡肘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那是蘇東坡在遊歷天下的時候,有一次,在江西一帶的鄉下,他為小孩治療疾病,疾病治好以後,農夫為了感謝他,便邀請他在家裡吃飯。
  • 東坡肉做法大全
    摺疊菜品起源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後來,1085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經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開封,在朝廷裡任職,沒過多久,受排擠,1089年要求調往杭州任太守,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驗發展成東坡肉這道菜餚。作為漢族佳餚,後流行於江浙。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製。東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 你喜歡吃東坡肉嗎,東坡肉到底是怎樣一道美食?
    東坡肉是眾所周知的一道美食,其典故與蘇東坡有關。下面從其來源,簡易做法,營養價值等各方面來描述一下東坡肉到底是怎樣的一道美食。東坡肉的顏值和味道東坡肉色澤紅亮,非常酥軟,東坡肉皮薄肉酥。而且東坡肉香味十足,最大的特點就是「燜香」。而且東坡肉的肥肉幾乎看不見,已經化了,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東坡肉確實是一道不錯的下飯美食。
  • 東坡肉的歷史由來及做法
    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江,川菜,粵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不同,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的材料和造型大同小異,材料都是五花肉,成品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大塊肉,紅得透亮,色入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 宋朝的大吃貨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大家吃過嗎?來看看此肉的典故吧
    東坡肉是江南地區的名菜。也是我國著名詩人蘇東坡的原創菜餚。他還寫了一首詩:《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而蘇軾創造的美食中的無上妙品,後來也都自成招牌,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素羹東坡……杭州過往的歷史印記,淡雅沁心的龍井茶,纏繞著醋酸撲鼻的魚香,西湖美食流傳千百年,卻最令人望眼欲穿的還是那金銀剔透的,肥瘦相宜的東坡肉。東坡肉的由來還得追溯到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
  •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聽」不一樣的東坡肉神話傳說。「品」百年前江南東坡肉和川味東坡肉。在今天二師兄已飛上天的情況下,於此大談東坡肉顯得有些不太應景,不妨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品析這道傳統名菜,稍微彌補一下望豬興嘆之遺憾。東坡烹肉的真實出處東坡肉之名,蓋因當年蘇東坡甚嗜豬肉,老百姓為紀念其賢德盛才而得,這跟高麗肉和炙檜肉的來歷有著本質的區別,高麗肉的傳說出於隋唐政權對高麗屢徵不成的洩憤,而炙檜肉則是表達群眾對奸臣秦檜的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