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到現在一直都很有名的一道名菜和一個偉人的故事蘇東坡與「東坡肉」。
蘇東坡在歷史上是因為「東坡肉」而被世人所知曉。
東坡肉是又叫滾肉、紅燒肉,是江南漢族傳統名菜,豬肉味首要的食材,薄皮嫩肉,顏色紅眼,味香齊全,酥而不碎。東坡肉可謂是色香齊全,受到了群眾的喜歡,滿口留香,讓食者回味無窮。那麼東坡肉和蘇東坡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呢?今日小編就和大家一同共享一下東坡肉的典故。
蘇東坡是宋朝的作家之一,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怎能沒有自己故事呢,他在觸犯了皇上後被發配到杭州做官,過去的杭州還不是現在的杭州那麼美而且出名。
東坡肉就是蘇東坡延年流轉的代表作,現在人們一提起東坡肉,就會聯想起蘇東坡。
蘇東坡當時可謂是與辛棄疾並成為雙絕,書法與繪畫也都是獨步一時,甚至就算在烹飪上也是有一手,就在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經常自己燒菜與人同食,友人們對蘇東坡的手藝甚為稱讚,當然代表作的就是紅燒肉最為拿手。
蘇東坡曾作詩來描繪紅燒肉;「慢煮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這樣,人們燒制出就成了「東坡肉」,後來漸漸地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
據說當時這是他在地方當官時發生的一件趣事。
那時候西湖已經被野草佔據了一大半,西湖的美景更是不復存在,當然西湖都是後來人們在改進中慢慢好起來的。
蘇東坡來到地方後,法動村民開始除草,建造湖港,把挖出來的泥又建成了堤壩,不得不說蘇東坡的智慧也是極好的,使得西湖的美景又重現了。
然而這條用泥建造的堤壩,改善了環境,給百姓帶來了許多好處,百姓很是高興,心裡對蘇東坡充滿了感激之情,後來,這個就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在過去,平常百姓家裡可是吃不起肉的,不過百姓聽說蘇東坡喜歡吃紅燒肉,蘇東坡為百姓做了這麼件大好事,所以百姓們每到春節就為蘇東坡送豬肉吃。
蘇東坡一下子收到這麼多豬肉,他覺得應該同百姓們同享才好,所以他把肉切成小塊,用他自己的烹飪方法,加上酒一起燒制,分給百姓們一起吃。
蘇東坡發現這紅燒肉如果加上酒燒制會變得非常美味,所以他把連酒記入到自己的烹飪的方法中,食客們紛紛誇讚燒法別致,可口好吃。
就這樣,蘇東坡從此就火了,「東坡肉」也隨之火了起來,蘇東坡陸續收到了來向他請教的人,其中不只有學習書法、繪畫,還多了項「東坡肉」。
之後,每到農曆除夕,大家都紛紛開始製作東坡肉,就這樣成為了習俗。用來表達對蘇東坡的懷念之情,現在在杭州成為了杭州的代表名菜之一。
現在大家來到杭州之後必點的一道菜,菜館裡仿效著蘇東坡的製法烹飪這道菜,供應於世,而且在後期陸續的改進中,流傳到現在。
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看重皇權富貴,在當時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很憎恨他,但是在他被貶來到地方後,這裡的百姓卻很愛戴他。
這裡有個小故事說的是朝中大臣們當中有一個御史喬裝打扮來到地方,準備陷害蘇東坡,他來到杭州一家菜館吃飯,當接到菜單時候,第一道菜就是「東坡肉」,他眉頭一緊,想了想,突然,拍桌子大叫,「就要這菜單上的第一道菜!」
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確實不錯,一打聽是蘇東坡的東坡肉,他就開始搜集證據,然後興衝衝地跑回京去了,見到皇上後,他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官,百姓們根本就不服他,恨不得要把蘇東坡做成肉吃,就拿東坡肉做文章。
皇上詢問此事是否是真的,御史把證據呈了上去,本來這皇上就是一個糊塗蛋,然後皇上下至把蘇東坡革了職發配到了海南去充軍。
蘇東坡被調走後,杭州的百姓仍然忘不了他給大家帶來的好處,一直在讚揚他,就這樣,蘇東坡的「東坡肉」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一提到杭州,除了西湖美景,一說到美食,「東坡肉」仍然是杭州的名菜。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記得關注我哦,好了這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