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整理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筆記,指導孩子想畫面,解詩意

2020-12-10 燕語教育

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

《古詩二首》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取了兩首寫景名篇。《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

根據古詩的文體特點,我們可以這樣學習第一首: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山西省永濟市有一座很有名的樓叫「鸛雀樓」,(板書)指導識記,書寫「樓」,出示鸛雀樓的圖片,欣賞。

有一天,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這座樓,看到了非常壯麗的景色,於是寫下了一首詩,詩的名字就叫「登鸛雀樓」。(板書「登」)

根據題意,讀好詩題的停頓:登/鸛雀樓。

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藉助拼音自主練習朗讀,將古詩讀正確、讀流利。

1.識記生字。

讀準前鼻音"盡",後鼻音"窮、更、層"。

"樓、依"是形聲字,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也可以用熟字換偏旁,如:"數、摟「。

2.讀出節奏。

師範讀古詩,生感受古詩誦讀的節拍和韻律,自主練習。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3.指導寫字。

「樓、依」是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盡」字上部的「尺」稍扁,下面的兩點對齊,上點略小,下點略大。「黃」注意三部分結構緊湊。

想像畫面,理解詩句意思

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都看到了什麼呢?

出示第一、二句詩,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中寫的景物有「白日、山、黃河、海」,白日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

讀讀詩句,結合插圖,說說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多媒體播放夕陽西下、黃河入海的景色圖片。

小結詩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

作者為什麼能看到這幅壯美的景色呢?自由讀讀第三、四句,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欲」就是「想要」;「千裡目」指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小結詩意:想要看到更遠的風景,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

結合生活實際,更直觀的體會「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和道理。

配樂讀,唱讀,熟讀成誦。

學習第二首《望廬山瀑布》:

出示詩題,介紹作者。

1.設置九宮格遊戲,複習回憶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又疑瑤臺鏡、 疑是地上霜)

2. 介紹作者。

說說這些都是誰的詩篇?誰來介紹介紹這位作者。

3.談話導入。

詩仙李白來到江西廬山,這裡有雲霧繚繞的香爐峰,有雄奇壯麗的瀑布,他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寫下了這首雄渾壯闊的瑰麗詩篇。出示詩題:望廬山瀑布

讀詩題, 結合偏旁識記「瀑 」:這個字和什麼有關?「望「是什麼意思? 看什麼?

山勢陡峭,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你覺得李白是怎樣望的?(遠望 、遙望、 仰望…… )試著邊做動作, 邊讀詩題 。

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在詩仙李白的筆下 ,廬山瀑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古詩。

自由讀古詩,圈畫生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將詩句讀通順。

1.識記生字。

看圖猜字:有的字裡邊藏著一幅畫 ,畫裡藏著字,這種字我們把它叫做象形字,出示」川「字象形圖片, 組詞鞏固識記: 山川 名山大川

結合偏旁分辨廬與爐 : 廬,廣字頭, 跟房子有關,如草廬、 茅廬;」爐「,火字旁,表示家裡盛火的器具,跟火有關,如火爐、 香爐,聯繫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如煤爐、微波爐。

2.指導書寫。

「照」是上下結構,四點底在書寫的時候第一點要略向左,中間兩點稍小,最後一點是長點;「爐、煙」的火字旁的捺應改成點。

3.讀出節奏和韻律。

師範讀,學生感受節奏和韻律。

出示標好節奏的詩句,練一練。

師生合作讀,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品讀詩歌,感悟詩境

扣住關鍵詞,理解詩意,引發想像,體會情感。

日照香爐生紫煙

「生」寫活了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

黛色的青山做底, 金色的陽光傾灑在乳白的雲霧上形成了紫色的雲煙。誰來讀一讀這美麗的畫卷。

指導讀,讀出雲霧慢慢升騰的感覺。

遙看瀑布掛前川

誰見過瀑布?瀑布是什麼樣子的?看瀑布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我們來看看李白筆下的瀑布。

讀第二句,哪個詞令你印象深刻?

「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指導讀,讀出氣勢。

如果根據這兩句詩作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小結一、二句詩意: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雲霧瀰漫,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好像紫煙繚繞著香爐峰。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於山川之間。

紅日與紫煙,青山與銀瀑,多美的廬山畫卷,請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畫出詩句中表示數字的詞語,想一想意思。

關注「三千尺 」:詩人怎知瀑布有「三千尺」?李白丈量過嗎?

「三千尺」是虛數,用了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

「九天」,「九」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表示極多的意思,在這兒「九天」指天之極高處,體現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氣勢及作者的由衷讚美。

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瀑布的「雄奇壯麗」?

「飛流」寫出了山高水急。「直下」描繪瀑流直瀉。

此時此刻,面對眼前雄奇壯觀的景象,詩人心中產生了「疑「,他想到了什麼?

小結三、四句詩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結合插圖,配樂讀。

誦讀古詩,升華延伸

1.想像畫面讀,配樂讀,小組賽讀,唱讀,熟讀成誦。

2.神奇壯觀的廬山瀑布不僅贏得大詩人李白的讚嘆,還贏得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的讚頌,連結其他描寫瀑布的古詩。

課後拓展

1.課後練習第三題,讀一讀,發現構詞方式的特點,試著積累。

2.就這短短的四句詩,詩人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瀑布景圖,你能畫出你心中的瀑布圖嗎?布置作業,根據古詩內容 ,描繪廬山瀑布畫卷。

我會做

相關焦點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出示古詩,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識記生字:「」恐、驚」的韻母是後鼻音,「辰」既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與「晨」比較,在詩中表示日、月、星的總稱。「恐、驚」二字都與心理活動有關。
  • 石家莊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像,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 合肥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合肥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像,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古詩文注釋、譯文、賞析,值得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要學習的古詩共有7首,它們分別是王安石的《梅花》、胡令能的《小兒垂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學習古詩要求學生掌握古詩注釋和譯文,還要多了解古詩賞析,詩人作詩的背景等。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明白曉暢,沒有生僻字。《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字詞梳理在《古詩二首》一共有會寫的字8個,會認的字12個,部分字重複。
  • 鄭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的意思,感受廬山瀑布的壯觀氣勢。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背誦古詩,結合詩的內容展開想像,並把想像到的畫面說出來。
  • 二年級語文上冊:造句例句大匯總,收藏起來積累當寫作素材!
    小同學要想寫出正確的句子,必須要理解自己所運用的詞語,能夠準確理解所要運用詞語的含義,才能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第二點:多讀、多練、找技巧,主要有三個步驟:步驟一:讀熟這個句子;步驟二:進一步引導;步驟三:家長在家中指導孩子寫話和說話(造句)時,可以用幾個相關的詞語引導孩子造句。
  •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知識梳理——教師筆記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師筆記1一、交流平臺中心句的釋義:一段話的開頭就表達了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後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開頭這句話來寫的4.中心句的寫作意義:三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接觸進行寫作,寫作的重點是確認中心思想,即圍繞題目來寫。
  • 三年級語文《古詩三首》,老師整理精華筆記,幫助孩子學習!
    一、三首古詩學法簡單導讀學習時,可以藉助注釋、插圖理解有難度的字詞,再找出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將主要景物串聯起來,理解詩句的意思。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邊讀邊想像這些景物組成了怎樣的畫面,再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頭腦中的畫面。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2、不論孩子的成績與否,家長都要及時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3、第一天放學後,家長要及時檢查孩子的課堂筆記、當日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否完整摘抄,如果沒有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正確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
  • 小學語文:關於秋天的25首古詩詞,領略秋意之美,為孩子收藏吧!
    萬丈高樓平地起,不管家長、教師對古詩詞的解讀多麼深刻精準,或是在教學中將詩詞講得富有藝術美感,首先都應該重視小學古詩基礎,並落實基礎。說到這,很多家長也不解,到底什麼是基礎?什麼是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基礎?說來也簡單。
  • 部編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 8古詩二首 教學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藉助漢語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字。3.根據詩意,展開合理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二、教學重、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根據詩意,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含的哲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八首古詩,您孩子的筆記做好了嗎?
    自2017年語文教材全部改為部編版本之後,作為一線教師的我,發現改版後語文教材古代詩詞的數量明顯增多,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稍顯吃力,這時候做筆記就成了孩子們學好古詩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接下來我把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學習的幾首古詩筆記和大家分享一下。
  • 二年級下語文15《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筆記分享
    人教語文二年級下冊15課《古詩二首》,分別是宋代詩人楊萬裡寫的《曉出淨慈詩送林子方》和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今天就把這一課的隨堂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包含「會寫字」書寫講解和「詩句分析。一、生字部分的學習1)會識字要求去掉拼音能準確識讀的。
  • 二年級語文上冊:數量詞+看圖造句寫話整理!真全!給孩子印一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數量詞+看圖造句寫話整理!真全!給孩子印一份在小學一二年級語文階段,小同學會接觸很多基礎知識,比如說我們前一段時間學的拼音、字詞量詞、看圖說話造句等這些,這些都是考試中常考的一些考題,看似很簡單,小同學們學習起來可都不容易。前一段時間,小同學學習拼音就非常吃力。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下冊語文易錯字大全,建議家長收藏(上)
    我在批改學生作業或試卷時,總會發現部分孩子錯字連篇,多一筆、少一筆、漏一筆、錯一筆等現象十分嚴重。這一現象是二年級學生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當孩子書寫錯誤的時候,家長並未及時發現和糾正。另外就是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筆畫順序也十分講究,同樣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或者是詞語當中意思卻不同,別說是孩子了,就算是大人也常有書寫錯誤的現象。要想學好語文,功夫得下的深,大量的閱讀必不可少,加上仔細認真的學習態度,而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首先要先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再提高語文水平,切不可操之過急。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知識點+複習卡,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寫出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本單元的第一個語文要素是「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句的意思」。
  • 二年級上冊語文:課內+課外練習題整理!孩子練透,開學遙遙領先
    二年級上冊語文:課內+課外練習題整理!孩子練透,開學遙遙領先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科,好成績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雖然語文是一門生活學科,學習的知識也比較簡單,但是完全掌握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在小學,大家的總體水平都是七八十分左右,能夠上九十分的少之又少。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一、教材分析二、教學目標三、遊戲激趣,導入新課。看圖猜詩句。今天,老師邀請孩子們和我一起走進古詩的世界,去體驗詩歌如畫的美。板書課題,理解題意,齊讀課題。簡介詩人楊萬裡。四、初讀感知,感受音韻美。默讀古詩,找出本課的字詞多讀幾遍。
  • 教師課堂筆記丨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課前預習複習、詩配畫
    本文選了三首古詩詞,描寫了秋、冬季節的幾個畫面,每一首都有不同的景致,每一種景致都蘊含著不同的人生況味。讓我們朗讀課文,體味人生。學習目標會認「榆、畔」等4個生字,會寫「孫、泊」等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