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老照片:和平碼頭當年很「外灘」 廈禾路才不到10米寬

2021-01-21 騰訊網

(文/蔡麗 ,所有老照片由紫日先生提供)很難想像,擁有5000多張廈門珍貴老照片的人,竟然是位87年的小夥子。他叫紫日,是廈門文史愛好者、攝影師、也是老照片收藏者,「老照片定格住了一個時代的畫面,信息量很大,是研究歷史的最佳突破口。」

他說:我想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每個時代,究竟是如何變遷、蛻變的;也想看看當時的社會生活形態,以及遺存的老建築原始狀態。對於廈門老照片,紫日是浸入骨子裡的喜愛。這一次,他挑選了10張老照片,和我們分享屬於老廈門的故事。

早在1957年,廈門火車站就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當時鷺江道港口(和平碼頭)被封鎖,廈門半島與外界的聯繫幾乎中斷,火車站承載著廈門大量的客運、物流。

(79年鐵道部批准擴建廈門火車站,鐵路便一直延伸至和平碼頭)

改革開放伊始,廈門從昔日的海防前線一躍成為中國四大經濟特區之一。作為一個海港城市,最先恢復與外界聯絡方式的就是水路。

「80年代初期,輪船停泊的地方都在和平碼頭。到了晚上,這一帶仍燈火通明,能看見大船進進出出,還能聽見裝卸貨的聲音,很有生活的味道」。

(攝於1984年)

而照片中的【鼓浪嶼號】當年就停靠在和平碼頭。」它是改革開放後廈門開通的首條往返香港的客運航線,當時一起的還有集美號,鷺江號…」

和平碼頭以前是廈門的主要港口,但因面積有限,改革開放初期,廈門便開始規劃湖裡東渡片區,並於1982年建成東渡碼頭一、二號泊位。

「建港口是廈門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當時象嶼還只是一個小島,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

為適應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需要,廈門高崎機場於1983年擴建成為國際機場。「這是當時開工儀式的照片。其實當時修建機場,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經濟特區開放後,與世界對話往來,肯定要有機場,於是力排眾議、重新修整。」

說完了交通建設,我們來看看廈門的市政改造。

1993年廈禾路拓寬。可以說是廈門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規模拆遷和舊城改造,照片中的位置是早期的思明路口處。

「當時廈禾路二市美仁宮一帶道路很窄,大概不到10米寬。每到上下班潮的時候必堵;於是當時有句話說:英雄難過美仁宮。當時道路兩旁都是老牌的工業區,因改造所以集體外遷。」

廈禾路思北路口,老地名叫「浮嶼」。

「照片中右邊這棟樓原來是叫消閒別墅,做過機械工會(民國期)、星洲理髮廳、廈門市圖書館、廈門市少兒圖書館…現在是十字路口的綠化帶。 哦對了,在這棟樓的背後有家很出名的特香雞,是很多人兒時的回憶,雖然樓已經沒了,但聽說傳承人還在。」

毗鄰思北路口處,還有一條全廈門最有名的步行街——中山路。道路兩旁都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騎樓。

「那時候中山路是廈門全市有名的商業街,第一百貨也是廈門人以及遊客最喜愛的地方之一。」 雖然隨著市場變遷,第一百貨早已不在,但在此購物的情景仍是老廈門抹不去的回憶。

相關焦點

  • 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正式啟用 乘坐廈金航線都要到這裡!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徐景明湯海波黃少毅王協雲胡雪晴陳毓璇)6月3日上午8時,「新五緣」號客輪載運165名旅客出境前往金門,標誌著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全面啟用。啟用後,所有從廈門出發的廈金航線旅客均轉由五通客運碼頭全新的三期候船樓登船。通關方面,旅客實現了從購票、檢票到登船出港全程自助通關。
  • 打造城市娛樂休閒精品綜合體 和平碼頭成「廈門外灘」新亮點
    -和平碼頭鳥瞰圖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戴懿 通訊員 張志鵬 圖/和平碼頭提供)在具有「廈門外灘」之稱的鷺江道,一側高樓林立,還有百年騎樓風情的中山路商業街。另一側,老碼頭華麗轉身,成為得天獨厚的商業寶地,吸引了大家烤羊莊、胡桃裡、狼群斯美式牛扒皇、味友等盛名餐飲和休閒娛樂旗艦品牌入駐,讓市民遊客盡情享受休閒的午後時光和華燈初上的鷺江夜景。  近年來,中華街道不斷推動和平碼頭轉型升級,在原「海上遊」基礎上,推動項目改造提升。
  • 廈金航線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全面啟用
    新華社廈門6月3日電(記者 付敏)3日上午8時許,「新五緣」號客輪載著165名旅客從廈門五通碼頭駛出前往金門。這標誌著廈金航線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全面啟用。今後,所有從廈門出發的廈金航線旅客,均轉由三期候船樓登船。
  • 廈門啟用廈金航線新碼頭 廈門機場和五通碼頭推出「海陸空聯運」
    原標題:廈門啟用廈金航線新碼頭   3日,在廈門五通客運碼頭,正在登船的廈金航線旅客為碼頭三期的設施、服務點讚。   3日8時許,載著165名旅客的「新五緣」號客輪從廈門五通碼頭駛出,前往金門。
  • 老上海影集:外灘卷八
    73:1930年代,外灘和平女神像北眺百老匯大廈。這個角度看外灘,真驚豔!百看不厭。74:1930年代,外灘歐戰紀念碑 (又稱 和平女神像 )附近碼頭之繁忙景象。而當年參與滙豐大樓裝修,並將天頂壁畫外加保護層,使之數十年後重見天日的正是這位不願透露姓名與身份的老人。據路教授回憶,1955年,新政府接管滙豐銀行,並準備將當時上海市黨政軍三大機構由原工部局大樓(江西路205號)遷至外灘滙豐銀行大樓。這位老人當時剛從國外回到上海還不到一年,建工局設計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因被政治運動纏身無法去滙豐,就讓語言不通無法參加運動的他負責裝修大樓。
  • 【晚8點旅遊播報】廈門旅遊老司機-三大登島碼頭接駁交通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距離碼頭10.7公裡    乘計程車約14分鐘,乘坐旅遊觀光巴士、空港快線至郵輪碼頭、公交車84路至郵輪中心碼頭站/東渡狐尾山站下。廈門站(火車站)                 距離碼頭5公裡       乘計程車約10分鐘,可乘坐公交952,19a,116,950路至輪渡站下。
  • 廈一站幸福!這才是廈門旅遊的正確打開方式!
    公園內的荒廢鐵路原是鷹廈鐵路戰備時期的延伸段,後來漸漸被人遺忘,以至於將這段廈門交通發展的最初記憶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如今,鐵路文化公園東起文屏路的金榜公園,西至和平碼頭,全長約4.5公裡,寬約12-18米,沿線兩側散落著萬壽片區、萬石山風景區、虎溪巖景區及廈港老城區等。
  • 廈金航線6月啟用新碼頭 廈門機場和廈門五通碼頭推出「海陸空聯運...
    這意味著以後所有從廈門出發的廈金航線旅客都要從新候船樓登船!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候船樓位於原候船樓東側。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體量是原候船樓的6倍,年吞吐旅客能力可達350萬人次,預留擴展至遠期年吞吐旅客500萬人次的空間。
  • 廈金直航碼頭再調整 五通客運碼頭執行全新時刻表
    中新社廈門4月25日電 (記者 陳悅)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25日起暫停執行廈金客運航線日常航班任務,現有20個航班全部調整至五通客運碼頭。屆時,五通客運碼頭將執行全新的36個航班時刻表。  這是廈金直航碼頭又一次調整。2008年,廈金客運航線從已靠泊7年多的和平碼頭遷至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與使用多年的和平碼頭相比,當時剛建成不久的東渡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廈金客運碼頭寬敞明亮,設計現代,配有眾多便利旅客的設施,令民眾往來兩岸的旅程更加舒適。
  • 廈門:4月25日起廈金航線全部遷至五通碼頭運營
    提升廈金客運航線整體服務品質  經過前一段時間廈門與臺灣方面的協調、商定,決定從2014年4月25日起,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現有的20個船班暫時調整至五通客運碼頭,東渡廈金客運碼頭暫停執行廈金客運航線日常船班任務。
  • 9月22日起 廈門公交集團調整31路、99路線路走向
    廈門網訊 據廈門公交集團消息,為緩解湖濱西路思北段的「公交列車化停靠」擁堵問題,且31路的「開禾路口」站、「思北路口」站乘客可選擇25路、88路、97路、954路等多條線路,結合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因思明區稅務局已搬遷至鷺江道的鷺濱大廈
  • 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全面啟用
    廈金航線經歷18年的發展,建立了最便捷的廈金水上客運通道,同時打造海空聯運模式,現在已成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搬遷:坐廈金航線都要從這裡走  2001到2019,18年間,廈金航線歷經幾次搬遷。  2001年安家落戶是在廈門和平碼頭。
  • 廈門輪渡八十歲了 船和碼頭的變遷見證城市的發展
    因此,專用輪渡碼頭的設立,被普遍認為是輪渡真正發揮客運功能的開端:1937年,社會賢達倡議修建廈鼓輪渡碼頭,市區選在島美路頭,即現中山路出口處,鼓浪嶼選在龍頭路頭。1937年秋天,輪渡管理處正式成立,新建成的輪渡碼頭承擔了廈門與鼓浪嶼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客運作用。
  • 外灘歷史照:從太古洋行到沙遜大廈的幾處小細節
    法界外灘還有金利源碼頭(後來叫十六鋪碼頭),碼頭聚集了當年不少著名的輪船公司如招商局、旗昌洋行以及太古洋行,太古藍煙囪和怡和紅煙囪競爭激烈,還有來自中國的招商局以及大量民企的積極參與,各路豪傑搶航運市場份額明爭暗鬥。輪船公司在外灘有棟辦公樓,顯然是「豁」自己的立升。法國駐上海領事館建在外灘邊上,天天聽輪船汽笛聲,很樂意。
  • 廈門那些回不去的舊時光…
    只有那些老照片依舊訴說著從前 - 碼頭 - 曾經碼頭在廈門星羅棋布。自清末起,廈門島上從鷺江道到五通、從東渡到高崎都設有碼頭,它們承擔著漁業、客運、貨運等不同功能。
  • 兩岸過去的最前線到今日的和平之門:金門與廈門
    但隨著兩岸接觸、交流、互動至今,昔日的戰地金門和廈門,現在已經走向了和解、互利、多贏的局面,六月的初夏裡,我再次重返金門和廈門,只是因為熱愛這塊土地,重走金廈兩門,不管是從金門望廈門,還是從廈門望金門,當年的緊張已經不再有,現今擁有的就只有每日繁忙的小三通航線,兩岸同胞在金廈水域上繁忙的穿越。
  • 廈門觀光雙層巴士來啦!途經22個景點!
    沿途停靠22個站點基本涵蓋廈門島內著名景區:途經廈鼓郵輪碼頭、山海健康步道(網紅步道)、中山路輪渡碼頭、和平碼頭、世貿雙子塔、沙坡尾、頂澳仔貓街、廈門大學、南普陀寺、白城沙灘、胡裡山古炮臺、曾厝垵、塔頭閩南文化村、黃厝閩南民俗村、
  • 和平碼頭停車費被指太貴 旅遊大巴1天收費200元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汪長福)「和平碼頭停車場的收費太高了,我們停了還不到1天,就被收費200元。」昨日上午,深圳遊客陳先生致電本報熱線968820反映,這麼高的停車費讓人很難接受。停車場方面則表示,他們的收費標準本月做了調整,並沒有違反物價部門最高限價的規定。
  • 廈門新命名46個地名 蓬萊路「仙氣」十足
    中山路其實「命途多舛」,最早出現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中山路;但到了日偽統治時期,改為大漢路,後復名。1966年再改名,中山路與中華路、公園南路一起並稱「東方紅」路。直到1979年10月再度復名,沿用至今。目前中山路長1.2公裡,寬14.7米—15.5米,在2006年闢為步行街,並成為廈門市的著名地標之一。
  • 廈門六大碼頭!去鼓浪嶼唯一途徑!
    可不少小夥伴還不清楚鼓浪嶼有幾個碼頭吧!下面跟隨小編看看有哪些!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這是遊客去鼓浪嶼的必經之地了,有兩條航線分別到達鼓浪嶼的三丘田碼頭和內厝澳碼頭。普通遊船往返35元/人,豪華遊船往返50元/人,目前只有至內厝澳碼頭的航線有豪華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