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國內首個達成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標準的科技公司,所有自研數據中心平均PUE低於1.3。
PUE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源使用效率)是衡量數據中心電力能源利用率的國際通用指標,越接近 1 表明能效水平越好。目前國內企業數據中心的PUE平均值在2-2.5,而國家標準是1. 4 以下。
記者了解到,在阿里巴巴綠色數據中心的背後有五大黑科技,包括因地制宜降溫、模塊化設計加速搭建、用清潔能源節能、液冷伺服器提效、人工智慧巡檢等。
用湖水替代空調降溫
在杭州的一座數據中心裡,阿里巴巴另闢蹊徑,用深層湖水來給伺服器降溫,完美取代了傳統空調製冷的方式,能源效率的提升立竿見影,最低PUE僅為1.17,與普通數據中心相比,全年可節電約數千萬度,減少碳排放一萬多噸。
模塊化設計,一座數據中心建設僅需 1 年
一般情況下,一座大型數據中心需要2~ 3 年才能建成。但阿里突破了傳統建造模式,僅用 1 年時間就建成了位於張北的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兩個園區)。秘密就是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像樂高積木一樣現場拼裝。
清潔能源,每年可節省5. 9 萬噸的碳排放
北京冬奧運雲數據中心同時採用了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每年僅有約 15 天用到傳統模式製冷,PUE最低可達1.13,相當於每年可節省5. 9 萬噸的碳排放。
液冷伺服器,PUE逼近理論極限值1.0
同樣在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部署了全球網際網路行業最大規模的浸沒式液冷伺服器集群,其 PUE逼近理論極限值1.0,是目前最高水平。據了解,這是一種完全絕緣且無腐蝕性的液體,即使浸沒元器件 20 年以上,也不會對電子元器件產生任何影響。
天巡機器人,用人工智慧保障穩定性
穩定性是數據中心的核心指標之一,在保障穩定性上用機器人「天巡」輔助工作人員完成巡檢工作,它帶有全景高精度攝像頭、傳感器,在巡檢中可以完成溫度、溼度、空氣品質、電氣參數、空調參數等監測工作,去年雙 11 期間接替了運維人員以往30%的重複性工作。
作為全球前三、國內第一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雲計算產品家族,包括綠色數據中心在內自研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包括超大規模通用計算雲作業系統飛天Apsara、資料庫POLARDB、彈性裸金屬伺服器神龍X-Drag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