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啟動「液冷爆發」10分鐘倒計時 已部署數萬臺液冷伺服器

2020-12-12 環球網

12月10日,曙光節能啟動「液冷爆發」倒計時,並表示距象徵「液冷」技術在數據中心行業全面爆發,取代「風冷」成為主流冷卻設備的「零點」僅剩「10分鐘」。

曙光表示,2019年曙光率先在世界範圍內,實現首次刀片式浸沒相變液冷技術的大規模部署,早在2015年,曙光已實現國內首個冷板液冷大規模應用,截至目前累計部署的液冷伺服器已達數萬臺,技術上液冷已有足夠積累取代風冷。

「液冷爆發」進入倒計時

12月10日,在北京中科曙光大廈展覽廳,曙光節能總經理何繼盛將「數據中心液冷『爆發』倒計時鐘」的時間撥到了11點50分,這距象徵液冷在數據中心行業全面爆發的「零時」僅有10分鐘。

曙光方面表示,雖然從全國範圍來看,風冷目前仍是在運行數據中心普遍採用的冷卻技術,但隨著2019年曙光實現首個刀片式浸沒相變液冷技術的大規模部署,以及伴隨行業與政策的需求,液冷成為行業主流冷卻技術的爆發時間已非常接近。

「如果從1960年代液冷技術首次在數據中心上應用,一直到液冷取代風冷成主流冷卻技術的過程視為12個小時。我們距『零時』——液冷在行業『爆發』的時間很近,液冷取代風冷成主流有望3至5年內實現。」曙光節能總經理何繼盛說。

據了解,早在2012年曙光便立項,探究降低數據中心能耗與提升計算密度的核心技術——「液冷」,並於2015年推出國內首款標準化量產的冷板式液冷伺服器,當年為研究大氣圈、生物圈等圈層間聯繫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原型機,提供了「冷板液冷」技術,實現了液冷在國內的首次大規模部署。

2019年4月,隨著曙光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刀片式浸沒相變液冷」的大規模部署,液冷技術已進入「新紀元」。截至目前,曙光擁有的「液冷」核心專利超40項,部署的液冷伺服器已達數萬臺。

數據中心能耗高引關注

隨著IT產業高速發展以及5G、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中心功率與計算密度正不斷飛升,由此帶來的能耗與環保問題正引起廣泛關注,以節能、智能化、高密度等為特徵的「綠色計算」正成為數據中心行業建設潮流。

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達到1200-1300億千瓦時,這個數字超過三峽大壩(2017年全年發電量為976.05億千瓦時)和葛洲壩電廠發電量(2017年葛洲壩電廠發電量190.5億千瓦時)之和。據IDC預測,到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耗電量為2962億千瓦時,2025年高達3842.2億千瓦時。

為限制並引導在建「數據中心」降低能耗,從2018年至今,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出臺了「數據中心建設」指導意見、準則,而「液冷」也成為數據中心行業節能技術的關注焦點。

據IDC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綠色計算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調查的超過200家大型企業中,超過50%的企業已大規模部署並使用模塊化數據中心、液體冷卻等「綠色計算」技術。

據了解,以「風冷」技術為代表的傳統數據中心,超過一半耗能用在了冷卻計算設備上,PUE(評價能源效率指標)值普遍在1.4以上,且單櫃功率密度最高只能到30Kw左右。而採用「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則可大幅降低冷卻能耗並提高計算設備性能和穩定性。

以採用「刀片式浸沒相變液冷」技術的曙光新一代計算機「矽立方」為例,其PUE降至1.04(全球數據中心PUE平均值為1.58),相比風冷數據中心能效比提升超30%,CPU等核心晶片部件性能可提升20%,單機櫃功率密度達160Kw,計算設備可靠性至少提升一個數量級。

相關焦點

  • 國內最權威液冷數據中心白皮書發布 曙光穩坐領導者象限之首
    答案或許是「液冷」。12月10日,在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液冷科技」專場分論壇上,國家節能中心管理處處長高紅、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楊梽永、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袁鈺等共同發布了國內權威白皮書——《中國液冷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為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提供指引。《白皮書》由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編撰。
  • 液冷技術進入市場化應用 為數據中心綠色化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答案或許是「液冷」。12月10日,在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液冷科技」專場分論壇上,《中國液冷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為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提供指引。《白皮書》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同比增長28.6%,在建數據中心規模增長30%,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增速明顯。
  • 在IDCC 2020年度盛典零距離接觸阿里雲浸沒式液冷
    浸沒式液冷如何「給伺服器泡澡」,在IDCC 2020產業大典的展臺上,記者終於一見真容並與負責阿里雲智能基礎設施的技術專家們展開了交流。阿里雲展臺-液冷解決方案模塊伺服器被浸泡在絕緣冷卻液中,與傳統風冷技術不同,散熱無需風扇、空調、製冷設施,節能效果卓越。
  • 阿里雲:浸沒液冷是數據中心的躍遷式技術創新
    2016年,阿里雲首次推出商用浸沒液冷伺服器。通過將伺服器浸泡在特殊的絕緣冷卻液裡,運算所產生熱量由液體循環帶走並散熱至自然冷卻系統,全程用於冷卻的能耗降至最低。在高可靠上,通過全密閉浸沒式無風扇設計,根除環境因素對IT設備的影響,基於阿里冬奧雲液冷數據中心2018年~2020年運營數據統計,IT設備年均失效率可下降50%以上。在高可用上,阿里雲液冷數據中心可在全球任一氣象區域部署並實現極低PUE。在高密度上,對比風冷單機櫃功率密度可提升3倍以上,為未來人工智慧、超算等高算力場景提前做好技術儲備。
  • 曙光黑科技讓單機櫃算力頂800臺家用電腦
    7月16日,中科曙光旗下曙光節能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節能」)在北京召開首次「曙光節能」數據中心產品媒體交流會,並詳解「數據中心」節能黑科技。  會上「曙光節能」總經理何繼盛介紹,目前「數據中心」已進入5.0時代,除具有標準與模塊化特點外,追求低能耗與「高計算密度」成為趨勢。
  • 揭秘阿里巴巴綠色數據中心黑科技:模塊化設計、天巡機器人、液冷...
    揭秘阿里巴巴綠色數據中心黑科技:模塊化設計、天巡機器人、液冷伺服器……   近日有媒體報導,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國內首個達成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標準的科技公司,所有自研數據中心平均PUE
  • 液冷也OUT!數據中心製冷五大趨勢亮點_intel Hadoop發行版_伺服器...
    目前伺服器機櫃能耗一般為2KW至5KW之間。而對於高端比如Nvidia的Grid則需要耗費45KW。在這些超高密度環境下的數據中心,傳統的風冷製冷技術將不再是唯一選擇,甚至都不是首要選擇。     一、液冷技術  為了解決高熱密度機櫃中的熱點問題,一些數據中心已經開始轉向到液體冷卻了。
  • 中科曙光數創液冷 產業創新基地開建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訊(記者 聶豔林通訊員 周鈺翔 倪梅)近日,中科曙光(603019,股吧)數創液冷產業創新基地項目在青島萊西市膠東一體化發展先行示範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建成後,將為萊西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開闢新賽道,同時將集聚一批上下遊配套企業入駐,直接和帶動投資將達到20億元以上。
  • 【IDCC2019】阿里巴巴任華華:IDC液冷化-正在發生的未來
    從機型的角度,來自IDC中國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X86伺服器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4.6%,市場規模同比下降了9.4%,雲服務提供商和超大規模客戶的採購增長放緩,然而多節點伺服器實現了逆勢增長,2019年Q2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3%;引人關注的還有GPU、FPGA和ASIC等AI伺服器,有報告顯示全球AI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可能達到229億美元。
  • IT機房呼喚綠色空氣 給伺服器加點「綠」
    而曙光這家伺服器製造商,正把「綠色節能」的理念貫入產品中,針對不同的汙染採用不同的技術,從各個方面來降低汙染,給伺服器加點「綠」。那麼,都有哪些「高科技汙染」呢?曙光作為國內領先的伺服器製造商,一直主打綠色牌,不斷豐富和完善伺服器節能降耗技術,在提升散熱效率的同時降低整機的功耗,傳統數據中心的PUE(電源使用效率)值為1.3~1.4而曙光液冷伺服器的PUE值低至1.1,大大降低客戶運營成本。
  • 阿里公司居然把伺服器放到了「水」中,伺服器是不是要炸了?
    要知道伺服器是有電的,這樣放到了水中,豈不是伺服器都要炸了,而且這樣的話,會導致伺服器直接壞掉,而伺服器裡面存放著許多的數據,要是伺服器壞了,那裡面的數據可就沒有了,對於一個網絡公司來說,這些數據可是極其的重要的,要是沒有了的話,這可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啊。但是這樣的事情,阿里的工程師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 數據中心深綠之旅:曙光走進魅力成都
    、通用伺服器、存儲產品、配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以及不斷研發更具實用性的產品,在數據中心、雲計算等創新技術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致力於為用戶打造更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應用解決方案。」曙光四川分公司售前顧問韓亮亮為大家分享了當前數據中心信息化建設的主流技術趨勢,以及曙光2016年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更新、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發布。
  • IDC發布2019年中國AI伺服器報告:智算中心或已來臨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AI伺服器出貨量為79318臺,同比增長46.7%。2019年,中國整體通用伺服器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3.8%,為3,177,540臺。對比通用伺服器和AI伺服器所提供的計算力總量,就會發現,AI計算已經成為主流的計算形態。伴隨著AI計算的高速成長,王恩東院士的論斷在幾年內將成為現實。
  • 中科曙光全面布局 AI,將在青島建全球研發總部基地
    這近1000人其實都是為了同一件事——中科曙光智能峰會。基於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創立的中科曙光,在過去的10年間都如其出身(高性能計算),對外保持絕對低調,「首次的高調」主要是為了宣布了兩件事: 「All in AI」不是一個新鮮的提法,即便如此,千人會場依舊座無虛席,後排和走廊裡還擠滿了「旁聽」的人。
  • 電動起降飛機助推液冷燃料電池技術發展
    據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亞歷克斯伊萬年科(Alex Ivanenko)稱,這些數字遠遠超過了未來10年同等功率輸出的鋰離子電池的密度,以及豐田Mirai等汽車使用的液冷燃料電池系統的密度。該公司的下一個版本的產品將達到2000W/kg的特定功率和960Wh/kg的能量密度。
  • 重度手遊玩家福利-雙液冷黑鯊遊戲手機Helo上手體驗
    而在手遊發展迅猛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手遊玩家不滿足於現狀,黑鯊為了進一步滿足這些重度玩家,在10月份又推出了黑鯊遊戲手機Helo,也就是第二款遊戲手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全新的遊戲手機的表現如何!外觀設計:黑鯊遊戲手機Helo的機身採用了黑加熒綠的配色。
  • 小米10 青春版桃子西柚、四季春奶綠10 點首賣 採用懸浮液冷散熱
    小米 10 青春版兩款新配色桃子西柚、四季春奶綠今天上午 10 點開售,6GB+128GB 版售價 2299 元,8GB+128GB 版售價 2499 元。支持 6 期免息,還有小米耳機和小米小背包相贈。
  • 黑鯊二代來襲:炫光彩燈+液冷散熱,與華為硬碰硬
    當然作為遊戲手機,經常要面對的就是發熱問題,黑鯊Helo採用最新的液冷散熱技術。能夠保證手機長時間使用後依然保持正常溫度,不會因為溫度過高而出現降頻問題,給消費者帶來最好的使用體驗。
  • 驍龍845+全面屏+液冷散熱,比OPPOR15便宜300,最良心的遊戲手機
    性能強悍是一款遊戲手機的基礎,黑鯊遊戲手機為了更好的控制發熱發燙的問題,它擁有多級直觸一體式液冷系統,真的有用還是噱頭?就這也說吧,三星S9+和黑鯊遊戲手機同時玩遊戲,三星S9+的溫度達47℃,而黑鯊只有41℃,這正是液冷系統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