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各種不幸、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這時,我們在心理和情感上就常常需要得到別人的安慰,反過來,安慰別人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可以說,會安慰人,是一個人的高級情商!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去安慰別人呢?
如果你有所留意的話,就不難發現,在安慰人這件事上,有很多人說的話其實都差不多。為什麼面對千般萬狀的不幸、千差萬別的痛苦以及種種的不如意,很多人卻常常使用千篇一律的安慰話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人過於沿襲「應該怎樣安慰」的經驗,卻忽視了「不應該怎樣安慰」的教訓,所以,那些現成的近似於假、大、空的安慰話便被用習慣了。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安慰人,才算是高情商的體現呢?其實,運用逆推思維,只要知道不應該怎樣安慰人,往往也就夠了。以下分享安慰人時的「四不慰」,看看你知道嗎?
一、不提之「慰」
比如,安慰一個死者的家屬,最好的辦法是儘量不要提及死者,讓他暫時忘記痛失親人的不幸。有人曾對死者家屬作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80%的人感到一些充斥同情的話並不能提供幫助,反而常常讓他們更加痛苦。而減輕他們痛苦的比較好的方法,便是真誠地洗耳恭聽以及問問對方今後生活怎麼辦,或者主動地出主意。
再比如,看望病人也應以不提或少提病情為好。病榻的生活是最無聊最枯燥的,不妨給他說外面的有趣的新聞,一些幽默的經歷和見聞,讓他從你的探視中得到一點愉快,這也許就是給他最大的安慰,他也許會將你安慰的話一再喜悅地回味。
二、不悲之「慰」
面對挫折,不同人的心理是不同的。不如意的人與如意的人相比,會產生「比上不足」的各種複雜的感覺,這時就容易灰心、洩氣、悲觀。而伴隨這種心理而來的,是人人都會尋找安慰自己的理由。於是,當他環顧四周時,發現有人比自己更加不如意時,便會產生「比下有餘」的自得感,就能有效地排解自身的嫉妒、絕望等消極情緒,而代之以「知足」乃至振奮的情緒。
所以,當你的朋友失意之時,你不妨採用這種「比下有餘」的方式,說說還有比你的朋友更失意的人,來衝淡他的失意感。當然,這決不是讓朋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讓他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避免提及讓對方灰心、洩氣、悲觀的話,這樣更有助於對方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三、不憫之「慰」
當有人蒙受不幸時,他的心往往比平常更為軟弱,而心思往往也比平常更加敏感,特別是那些平時自尊心很強的人,既需要別人給他安慰,卻又害怕別人給他憐憫。對於這類人,最好不要有憐憫、同情的表現,而是要多些鼓勵和肯定。
四、不激之「慰」
安慰別人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火上澆油,把人家剛平息的情緒又激發起來。正確的安慰是對人表示惋惜和寬慰,千萬不要在傷口上撒鹽,激起人家的悲傷情緒。
比如,朋友失戀了,他故作高深地來一句:「我早就看出他(她)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她)就是在存心騙你呀,你也太傻了。」「他(她)是在利用你啊,你在他(她)眼裡簡直就是個備胎!」像此類的話,不僅起不到安慰的效果,反而會使失戀者傷心之餘,又多了一份窩囊和寒心,是情商很低的做法。(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