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境,會很傷心。如果有人在旁邊,安慰我們,我們就會感覺到沒那麼難受。但安慰也是有技巧的,不恰當的安慰方式,會讓我們越來越難過。
大部分人都是怎麼安慰人的呢?
1、不要傷心,所有都會過去的。
2、我以前比你更慘
3、我明白,我了解,我完全理解你
4、你應該這麼做,這樣才是對的
5、你需要我怎麼做,儘管提出來等等
很多人都覺得,以上都是正確的安慰方式,其實,這些方式,都是錯誤的,它並沒有撫慰人心的作用。
比如第一種,沒關係,所有都會過去的。這種安慰方式是不走心的,對於當事人沒有很好的效果。這樣無法感同身受,也貶低、低估了對方所遇到的傷害。
第二種,我以前比你更慘,這是一種俯視的同情。就像有時候,有人在街上,遇到一些殘疾人,乞討的人,他們開著車,從車裡撒錢出來,這表示他們雖然同情乞討的人,但他們之間是不平等的,這種幫助是高高在上的,有很大的優越感,絲毫溫暖不了求助者的心。我比你更慘,這種情況也否定了對方所遭遇的事情的合理性,同時還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你身上,讓對方覺得你不重視,也不關心他,心中只有自己。
第三種,我明白,我了解,我完全理解你。這種安慰方式也是不恰當的,這否定了對方經歷的獨特性。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唯一的,他們的經歷、傷心也是,我們無法和別人的經歷和遭受到的挫折有完全相同的體驗和感受。所以不要在安慰別人的時候,隨便地完全認同,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經歷。
第四種,講道理,說教。這種安慰方式很讓人反感,甚至排斥,遠離你,因為它缺乏了情感上的共鳴。
第五種,口頭上安慰,給很多承諾,但是卻沒有實際行動。一般,受傷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安慰,並不是隨便說說,讓人很難開口,還沒兌現的承諾。尤其是成熟的成年人,他們很容易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關心,哪些是假惺惺。
注意的是,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想要的安慰就是尋求情感上的認同和理解,就算幫不了他們,也不要一味的指責、貶低他們。比如早知當初,何必這樣的、我早就跟你說過不能這麼做。一般這種安慰方式常見於長輩,父母對孩子之間。而這種方式,對於受害者來說,無疑是二次傷害。
那怎樣的安慰才是正確,有效的呢?
正確的安慰方式是,我們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遭遇,待在他身邊,不加主觀意見,去評價他這些感受和遭遇。如果他想說,就安靜地傾聽;如果不想說,就靜靜地,在適當的時候,給他遞上一些紙巾,他感受到你的存在,這樣,他也會覺得你是理解他的。
我們也可以根據關係的親近,給對方一些肢體上的安慰,比如摸摸手,拍拍肩膀,還有擁抱等等。這些行為都可以達到很好的共情,對方就會覺得你是理解他,關心他的,而他的悲傷也沒有那麼多,情緒也會緩解很多。也可以看著對方的眼睛跟他說,如果很難受的話,就哭出來,不要憋在心裡,沒關係,自己會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這也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安慰,也可以讓對方感覺到溫暖。
還有一種就是行動上的安慰,因為很多時候,比起語言,行動更加有力量,更溫暖。比如她月經來臨期間,經常痛經,可以給她遞上一杯溫水,或者煮一杯紅糖水,而不只是口頭上表達多喝熱水,或者給她買一個暖寶寶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安慰方式,比語言更加真切,更加溫暖人心。
之前,大s和她的老公去參加了一檔節目。在裡面,她在看電影的時候,劇情引起了她內心一些傷心的事,開始流淚。她老公知道後,也不說話,默默地關掉了電影,靜靜地待在她身邊,輕輕地給她遞上紙巾。很多人說她老公很木訥,不懂得安慰人。其實,她老公的情商還是很高的,這種安慰也是很有效,很有力量的,這也是安慰的正確方式。
有時候,陪伴就是一種讓人很感動的安慰方式。這樣當對方事後想起,也會覺得很溫暖,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