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豐子愷故居「緣緣堂」,感受這裡的「溫度」……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去石門灣的豐子愷故居「緣緣堂」了,通信手段越來越發達,一些事情通過微信就可以解決,不用再跑來跑去。但緣緣堂一直是我心中的藝術聖地,雖然身未至,卻時常惦念著。每隔一段時間,我一定會和馬永飛館長用微信聊聊天,聽聽來自緣緣堂的聲音,想想緣緣堂裡的四季,與此同時重溫豐子愷先生那些充滿童趣和智慧的畫作,感受緣緣堂的溫度。

緣緣堂前的「後河」

其實豐子愷先生描繪的畫面,在我們的生活裡無處不在,關鍵是心中裝著藝術。但是,即使人們的心中裝著藝術了,也要去緣緣堂看一看,因為緣緣堂正直、敞亮、軒豁,那裡蘊藉的豐子愷先生的思想和藝術,是別處無法取代的。無論去過多少次,無論什麼時候去,收穫都不盡相同。

緣緣堂自重建開放至今,我去參觀的次數恐怕要以百來計算,據我所知,無論是國內外的現代文學研究專家,還是文學藝術界的前輩領導,抑或是豐子愷先生的崇拜者與研究者,他們參觀完緣緣堂後,其中的不少人還寫過石門灣緣緣堂訪問記、印象記一類的散文,感情真摯,讀來更令人感佩。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緣緣堂剛開放,日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鈴木正夫先生在湖州徐重慶兄的陪同下,到桐鄉參觀茅盾故居和豐子愷故居。那時我正在桐鄉縣委任職,便安排好工作,陪同前往。在緣緣堂裡,鈴木正夫先生看得非常仔細,作為緣緣堂被炸毀和重建的見證人之一,豐子愷先生的堂侄女豐桂老師親自為日本友人導覽。豐桂老師細緻講解了豐子愷先生的照片與漫畫,緣緣堂二樓臥室豐子愷先生畫的楊柳掛鍾、用一百零八筆繪就的觀音像,還有見證廣洽法師和豐子愷先生深厚友誼的實物,這讓鈴木正夫先生真切感受到豐子愷先生當年的生活日常。在一對由豐桂的父親從廢墟中搶出來的緣緣堂焦門前,豐桂老師動情回憶抗日戰爭期間緣緣堂遭侵華日軍炸毀的過往,鈴木正夫先生聽後連連致歉,回到日本以後,他還專門寫下緣緣堂的所見所聞。可見在豐子愷先生巨大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每一個到過緣緣堂的人,無論是藝術觀還是價值觀,得到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去年冬天,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幾個朋友以及豐子愷先生的親屬在桐鄉商議完豐子愷作品的出版事宜後,駕車前往石門灣參觀緣緣堂。那天,宋先生沒有和我們一起去參觀,他隻身一人到石門灣的小學,為學生講述豐子愷先生的故事。宋先生是大學教師,為了弘揚外公的藝術,他曾赴浙江、江蘇、山東的多所學校開辦講座,雖然講座中沒有涉及高深的理論,但是豐子愷先生的高尚情操和來源於生活的藝術,很受學生歡迎。和我們一同參觀的楊老師姐弟是豐子愷大女兒豐陳寶的孩子,他們都是在外公的影響下長大的,對外公有很深的感情。兩位楊老師熟悉緣緣堂裡每一件文物的來源,每一張照片的背景。

我們走到裝有一隻破舊皮箱的陳列櫃前,以前我只知道這隻皮箱是豐子愷先生的舊物,而兩位楊老師說當年為了防止自己創作的漫畫丟失,豐子愷先生把它們都放在這隻皮箱裡,兩百多幅漫畫裝了滿滿一箱,交給小兒子新枚保管。通過他們的介紹,我對這隻皮箱的歷史價值,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在一幅小女孩的半身正面像前,兩位楊老師告訴我,這是豐子愷先生晚年時為外孫女、豐一吟的女兒崔東明代做的圖畫課作業。圖畫課老師給這幅作業打了一個大大的「優」,但老師萬萬沒想到,作業是豐子愷先生代做的!事後我問崔東明女士,緣緣堂裡展示的圖畫課作業是哪年畫的?當時她在哪個小學念書?東明立刻回信:「瑞北小學,二年級到三年級,時間大概是一九七三到一九七四年。」因為事隔多年,她一時也想不起具體時間。我又問:「這個小學是在上海的哪條路上?屬於哪個區?」東明告訴我:「小學在陝西南路上,屬於盧灣區。」至於那位圖畫課老師,如果下功夫尋找,應該是能夠找到的,但我還是刻意留下些懸念……在緣緣堂聽兩位楊老師講解,使我發覺這些陳列的文物都是有溫度的、有生命的,因為在他們的記憶裡,外公一直還活著。

離開緣緣堂前,我們照例在豐子愷先生的坐像前合影,為一段美好的時光定格。

緣緣堂外的楊柳在冬陽中輕輕搖曳,門口的河道裡沒有來往船隻,並無往日的喧囂。靜靜的河水正慢慢地向石門灣大運河流去,如同歲月一樣,沒有發出一點聲響。而緣緣堂裡豐子愷先生的坐像永遠是那麼親切、端莊,我曾和許多朋友在坐像前合影,無數記憶如同磚瓦,在內心慢慢搭建起一座屬於我的緣緣堂……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鍾桂松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原標題: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記者近日探訪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念念不忘的故鄉,浙江桐鄉石門鎮。 小鎮不大,走過一道石橋,便是豐子愷故居。
  • 緣緣堂下聲聲慢
    這復建之物,有另一個稱調,叫「豐子愷紀念館」。桐鄉友人曾用門可羅雀形容它的寂事。我們在那的一個多小時裡,別無訪客。掌聲共鳴之餘,不禁為之生悲,卻也是一念而過。生悲,因彼刻我又感到了時代的功利一盛名在外,寥落故居,或正照出了環境支配文化這一客觀規律。今日石門灣較之豐子愷筆下的石門灣,無異於現實與童話。
  • 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終於有了全本
    提及豐子愷,必然就說到「緣緣堂」。這座由弘一法師賜名的家園,最初始於上海永義裡寓所,豐子愷繼而於1933年在家鄉石門灣花費6000大洋建成。「緣緣堂」系豐子愷親自設計的,「構造用中國式,取其堅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風,取其單純明快。一切因襲,奢侈,煩瑣,無謂的布置與裝飾,一概不入。全體正直,高大,軒敞,明爽,具有深沉樸素之美」。豐子愷在此生活了六年,度過了一生中最悠閒舒適的時光。
  • 豐子愷故居「被關閉」 「民辦公助」拯救不了名人故居?
    其中,除卻獨門獨院的故居以及公辦的名人紀念館,剩下的大多已在日後入住了新的「72家房客」,豐子愷故居便是其中之一。  四年前,豐子愷故居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免費對外開放。卻在一周前,傳出「鄰裡不和,被迫關閉」的消息,當「民」的力量日漸薄弱,「公」又能給予何種幫助?  閉門一周後,《申》報記者再次來到豐子愷故居,還看豐子愷後人、鄰裡、遊客如何說。
  • 豐子愷和杭白菊的故鄉,浙江桐鄉,古鎮石門靜靜地佇立在菊花香裡
    故居看看豐子愷故居在石門鎮上,石門鎮鎮區面積2平方公裡,形成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吳越相爭,「置石門為吳越限」,「嘗疊石為門,為吳越兩國之限,或謂之石夷門」,故名石門菊香氤氳的古鎮是恬淡的,豐子愷的故居緣緣堂在一條白牆黑瓦的小巷裡
  • 住戶不滿參觀帶來吵鬧 豐子愷故居四年後被迫關閉
    原標題:住戶不滿參觀帶來吵鬧豐子愷故居四年後被迫關閉樓下有住戶不滿參觀帶來的吵鬧而阻撓豐子愷故居開放四年後被迫關閉記者昨日獲悉,因一樓部分鄰居百般阻撓不許遊客參觀,開放四年半之久的豐子愷故居被迫暫時關閉。
  • [獨家]韓浩月:還豐子愷故居一個清靜
    >>>更多精彩評論進入《文化新視線》欄目 開放四年半的豐子愷故居暫時關閉了,原因是受一樓鄰居的反對和阻撓。據報導,豐子愷故居的二、三樓是其後人出資回購的,一樓因故未能購下,因此形成了樓下是居民住所、樓上是名人故居的奇怪場面。
  • 豐子愷故居開放四年被迫關閉 因鄰居阻撓參觀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昨天,澎湃新聞記者路過這一故居時,習慣性地再看舊居標牌時,卻發現「豐子愷舊居陳列室」下赫然加上了一張告示:「本陳列室因無法接待,自即日起暫停開放」。豐子愷研究會表示,前天已對外通告,開放四年半之久的豐子愷舊居被迫暫時關閉,起因則是一樓部分鄰居阻撓不許遊客上樓參觀。
  • 豐子愷故居成為海外僑胞訪滬一景
    靠近馬路的別墅「日月樓」,是享譽海內外的一代作家和漫畫大師豐子愷生前最後定居且定居時間最長的地方。  時隔30年,豐子愷舊居在今年正式對外開放,不僅吸引了附近居民和特意前來的參觀者,很多海外僑胞也借回國的機會來到這裡,一睹藝術大師一生的成就。
  • 豐子愷:散文裡的「出世」與「入世」,也是他矛盾人生的映照
    「緣緣堂」落成後,曾有崇德縣縣長慕名往訪,豐子愷卻在大門外貼紙聲稱有病,閉門謝客,亦可見其為人性情。同時,他也更其關注社會人生。《吃瓜子》一篇,笑中卻也有淚。寫中國人吃瓜子可當第一,有「博士」資格,與拿筷子、吹煤頭紙堪稱三絕。
  • 浙裡好玩——「桐你一起,鄉約花季」採風活動走進桐鄉
    在旅途中,體驗團沿著「烏鎮—創客小鎮(鳳岐茶社)—烏鎮街—烏鎮國際會展中心—烏鎮梵璞酒店—石門鎮—墅豐村—豐子愷故居—浙江錦繡大地石斛養生園—梧桐街道桃源村」的線路,深度體驗了桐鄉特色的美景美食美宿。
  •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 「子愷漫畫」即將在杭州展出
    在現代藝術大師中,豐子愷對杭州特別鍾情,在他結緣杭州的六十年歲月裡,杭州被他多次稱道。豐子愷曾說:「杭州山水秀美如昔。我走遍中國,覺得杭州住家最好。」在豐子愷誕辰120周年之際,西子湖畔再次展現豐子愷的漫畫世界,「子愷漫畫」將在浙江美術館展出。
  • 豐子愷舊居暫停開放 因一樓居民反對
    位於黃浦區陝西南路39弄93號的三層洋房「日月樓」是豐子愷的舊居,4年前被其後代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免費對外開放,春去秋來吸引了5.4萬多人次慕名參觀,然而本月中旬故居卻突然宣布暫停開放,起因是一樓居民認為每天大量的遊客影響了其日常生活。
  • 豐子愷故居引出的保護難題 上海名人故居今何在?[圖]
    圖片說明:吳昌碩紀念館  東方網10月23日消息:豐子愷舊居的困擾折射出名人故居保護的兩難境地。何以解憂?唯有調研。記者發現,巴金故居還有語音導覽器,可免費租用。  走進主樓,左手邊的一張小方桌是巴金家的餐桌,每次吃飯時,巴老習慣坐在靠廚房門的位置。「不能拍照。」工作人員輕聲提醒記者。為了保護室內的物件,屋子內隨處可見「請勿觸摸」的標誌。有一個房間,還專門陳列了巴老的著作、手稿、生活用品和榮譽證書等。  在巴金故居,許多家具和擺設都是原物呈現。
  • 這裡號稱最宜居城市,位於浙江桐鄉,網友:好玩又好吃
    要細數烏鎮中的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那可真是數上三天三夜都數不完,東柵、西柵景區、江南百床館、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館、江南木雕陳列館、餘榴梁錢幣館、文昌閣、茅盾故居、修真觀、古戲臺,等等景觀,一定讓你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