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道遊擊隊》:激情燃燒的不老傳奇(圖)
《鐵道遊擊隊》就是那棵「記憶樹」上一段粗壯繁茂的虯枝。鐵道線上遊擊隊員們「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的年代早已遠去,但中華兒女誓將熱血築長城的錚錚鐵骨,依然銘刻在人們心間。就是在這次英模會上,他認識了鐵道遊擊隊的英雄人物,了解了他們感人至深的抗敵事跡,知俠當即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 1944年和1945年,劉知俠又兩次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敵人的封鎖線,同遊擊隊員們生活和戰鬥在一起,積累了豐富真實的創作素材。1946年,正當他要動手寫作時,解放戰爭爆發,他受命執行新的任務,創作一直擱置到1952年。
-
鐵道遊擊隊:尖刀插入敵心臟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這首老歌響起,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便浮現在人們眼前。 1956年,改編自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的同名電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在影片中,以大隊長劉洪為首的遊擊隊員們「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生動地刻畫了抗日英雄的形象。他們的事跡藉由作家劉知俠的筆流傳了下來。
-
鐵道遊擊隊中的日本隊員
起初,田村伸樹和小山口非常頑固,企圖自殺,在鐵道遊擊隊的真誠感召下,他們逐漸對八路軍有了認識,並主動要求參加了當時的「魯南在華日人反戰同盟」,田村伸樹還擔任了魯南支部組織部長。後來,受魯南軍區的委派,田村伸樹和小山口來到了鐵道遊擊隊,成為鐵道遊擊隊特殊的隊員。田村伸樹當時約二十四五歲,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而且還帶有魯南口音。
-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探訪鐵道遊擊隊紀念園
……」這部上世紀50年代紅色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劇中的情節,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鐵道遊擊隊紀念園」具體位置,位於棗莊市薛城區臨山路東首,是為了紀念由中共領導的魯南鐵道遊擊隊所修建。1945年鐵道遊擊隊併入華東野戰軍。後來這支部隊改編成鹽城軍分區海防營,直至今天。
-
《鐵道遊擊隊》主角原型有兩人 為兩任大隊長(圖)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這首老歌響起,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便浮現在人們眼前。 1956年,改編自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的同名電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在影片中,以大隊長劉洪為首的遊擊隊員們「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生動地刻畫了抗日英雄的形象。他們的事跡藉由作家劉知俠的筆流傳了下來。
-
最後的鐵道遊擊隊隊員李洪傑[組圖]
記者坐在老人身旁,聽老人重溫他記憶中的那段硝煙紛飛的抗戰歲月。 據老人講述,在他12歲的時候,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看到鐵道遊擊隊的人經常打遊擊戰,就經常跟著隊員後面追著跑。可因為當時年齡還小,遊擊隊並不接收他。「大約在1943年的時候,來了一個張政委,我就跟在他身後吵著嚷著要當兵,說即使送封信也行。考慮到我年齡小,專門向組織申請才批准接收我。」
-
遊微山湖,參觀鐵道遊擊隊紀念園:
不知不覺船就靠岸了,下船後剛上岸馬上就圍上來好多人,向我們出售他們的土特產和各種商品,也有問我們是否需要導遊的啥的,我們被他們圍著覺得一點都不買也不好意思,就隨便買了一些他們這才放過我們,然後我們沿著環島路一路上邊開邊玩,看到比較喜歡的地方就停車,下來玩一會拍個照什麼的,然後我們就來到鐵道遊擊隊紀念園
-
《鐵道遊擊隊2》熱播 趙恆煊被稱「戲瘋子」
鐵道遊擊隊 戰後篇海報 近日,紅色經典電視劇《鐵道遊擊隊2—戰後篇》在廣東、遼寧、河南、安徽四大衛視熱播中。與之前的電影版和第一部《鐵道遊擊隊》不同,人物更加豐滿、故事也更加精彩刺激。劇中的大隊長劉洪的扮演者趙恆煊在拍戲過程中因為其敬業精神,更是被稱為「戲瘋子」。 據了解,《鐵道遊擊隊2》主要講述棗莊人民的戰後生活,聚焦轉業後的遊擊隊員們與潛伏的日偽敵特、國民黨特務之間的暗戰。
-
他是「上影三馮」之一,《鐵道遊擊隊》演小坡,那首名歌由他彈唱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對於這首電影插曲,想必大家十分熟悉,甚至許多人都會哼唱。是的,這是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蘆芒、何彬作詞,呂其明作曲,陳景熹演唱。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 出生於蘭陵鎮沈坊前村 晚年享正軍級待遇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唱起這首熟悉的歌曲時,人們眼前就會浮現出電影《鐵道遊擊隊》中遊擊隊員扒火車、打鬼子的精彩場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鐵道遊擊隊》中政委李正的形象,實際上來源於一位土生土長的蒼山人。電影《鐵道遊擊隊》中政委李正的形象
-
鐵道遊擊隊,背後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鐵道遊擊隊,是一支我黨領導下的遊擊隊,隸屬於一一五師魯南支隊,它的主要活動區域是臨城到棗莊和津浦鐵路沿線。眾所周知,我黨對於江湖人物的使用,一向非常謹慎,這是有過血的教訓的。顧順章,相信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名字。
-
曾經的鐵道遊擊隊根據地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每一位中國人都會想起英雄的抗日武裝——鐵道遊擊隊。正如歌中所唱,抗日戰爭時期確實有一支抗日隊伍就活躍在微山湖,大家叫它鐵道遊擊隊。對於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跡,甚至他們活動過的地方都讓每一位愛國者是心曠神怡。那現在的微山湖是什麼樣子呢?大家了解這個地方嗎?
-
上影演員馮奇去世享年91歲 曾演《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劇照。 馮奇,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曾扮演的角色亦正亦反,在《兩個巡邏兵》《鐵道遊擊隊》《舞臺姐妹》《長虹號起義》中塑造了解放軍幹部、遊擊隊員、老藝人、地下黨員等正面形象,也曾在《紅色娘子軍》《阿詩瑪》《春苗》等片中成功地扮演反面角色。 有人曾問馮奇:「你長得慈眉善目的,怎麼在電影裡總演壞人呢?」
-
抗日戰爭中一支響亮的軍隊,鐵道遊擊隊微山湖上打的日軍找不到北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多麼悠揚婉轉的民謠,可侵華日軍聽了卻不大受用。這歌仿佛是鐵道遊擊隊的號角,哪兒有歌聲,哪兒就有遊擊隊,於是日本人就要急急忙忙地撲向那裡,而且多半是人去車空。被動防守,防不勝防。
-
郭凱敏:憶初聽《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情景
剛進入電影廠學習的郭凱敏,在放映間裡看參考片《鐵道遊擊隊》,而《彈起心愛的土琵琶》就是這部電影的插曲。郭凱敏表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一下子就被深深地打動了,立馬就熱血沸騰起來。」他向記者描述著當時影片中出現的畫面,「夕陽西下了,遊擊隊員們坐在山坡上唱著這首歌,他們那種樂觀的精神多難得啊!要知道,鐵道遊擊隊當時的生活壞境非常艱苦。」
-
鐵道遊擊隊從幾十人發展到一萬多人,其中的艱難令人感慨不已!
臨危受命,洪振海被委託組建鐵道遊擊隊。一九四零年二月的一天,駐守在蘇北東海縣的新四軍部隊突然接到了一個緊急的徵調命令,該部的連長洪振海被調往臨近徐州的地區工作。軍令如山,洪振海沒有多想,收拾了一下簡單的行李就隨著通訊員向徐州方向出發了。
-
抗日神劇再現 《鐵道遊擊隊》自行車制敵飛躍鐵軌截火車
近日,又有網友翻出抗日劇《鐵道遊擊隊》中遊擊隊員彭亮的「精彩表演」,他的自行車能作為兇器制服敵人,不但如此,更能飛躍鐵軌截停火車,引發網友熱議調侃。抗日神劇再現自行車飛躍鐵軌截停火車自行車制敵 近日,有網友扒出抗日劇《鐵道遊擊隊》中雷人劇情,劇中遊擊隊員彭亮的自行車技術非常棒,騎出了直升機的效果,不僅旱地拔蔥直接起飛,還順便搬動了火車的道閘,同時躲開了飛來的子彈!
-
鐵道遊擊隊與微山湖
「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這風靡到現在的歌曲,唱響著幾代人;而今的微山島上,風景如畫,建設的非常完美;那可口的佳餚,吸引著大批遊客。徒步島上閒遊,也有不少娛樂設施。去微山湖和島上的人,大都是衝著鐵道遊擊隊去的
-
實拍萊蕪村民成群扒火車上演現實版「鐵道遊擊隊」
4日,有網友在齊魯網社區發帖稱,元旦前後,在萊鋼的鐵道線上,就上演了一幕現代版的「鐵道遊擊隊」,冒著大冷的天外出行動。 網友發帖稱,「在萊鋼的鐵道線上,看到一些村民結成群往萊鋼的運貨火車的方向奔跑。到了火車前,他們開始互相合作往火車上攀爬,行為十分危險。上了車後,他們竟開始往下「運」車上的貨物,等到大家都有所收貨後,才又一起離開,像極了電影中的『鐵道遊擊隊』。」
-
王新民翻拍《鐵道遊擊隊》新「飛虎隊」耍功夫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熟悉的歌聲喚醒的是《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昨天,正在故事發生地山東棗莊重拍這部電視劇的導演王新民在接受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這次重拍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戰鬥將成為故事的主線,英雄人物的性格缺點也不會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