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品賞(六)

2021-02-26 江門市文化館

廣東省開平市西部馬岡鎮有一條聲名遐邇的「竹器村」,它就是榮塘村委會,該處地屬丘陵,竹木繁茂。三百多年以前,榮塘村委會的先民們就來到這裡開發居住,由於此地盛產竹子,先民們就地取材,開始進行竹器編織生涯。

建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鄉竹器用具的需求增加,榮塘村的竹器編織業亦興旺起來,榮塘人用竹子編成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用具,遠銷江門、新會、中山、順德等市。

上世紀七十年代,江門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在馬岡墟設立了一個竹製品收購站,將附近民眾編制的竹器品收購,出口到美國、香港、澳門等海外國家與地區,把榮塘村的竹器製品生產推上了頂峰。

榮塘村的竹器編織工藝精緻,深受客戶的青睞。竹器編織製品有竹籮、竹籃、竹箕、竹碗、竹碟等家居用品,品種繁多,工藝精緻,工序複雜,不勝枚舉。可分為選竹、開竹、開片、開篾、曬乾、浸水、編織、上色等多個工序,而每個工序又視所製作的器具大小、精粗而定出開篾的大小、厚薄,根據產品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竹器用品編織完成後,尚有上油,上色的工序,讓用品更加色彩鮮豔奪目。

▲小學生參觀馬岡竹器


在上世紀七十年的,榮塘人編制竹器編出了一個品牌,就是用竹子編織成一個「忠」字樣的工藝品,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忠」字產品大受歡迎,甚至供不應求,其工藝精緻可見一斑。

▲馬岡竹器成品


馬岡竹器於2008年1月被列入開平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由於社會發展的變化,人們對生活用品的愛好傾向於塑料產品,使馬岡竹器的生產市場出現了危機;加上竹器生產工藝複雜,花時間多,獲經濟效益低下,青年一代無心學習竹器製作,馬岡竹器的生產及傳承都日漸式微,其存續狀況令人堪憂,亟待保護和傳承。但是,竹器用品屬於綠色產品,在著重環保的今日,製作與使用竹器用品,對地球環保亦有其重要的意義。

2021年2月,「馬岡竹器」入選江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金漆鑲嵌是中國傳統漆器的重要門類,已有七千年歷史。金漆鑲嵌按照門類可以細分為很多種,而彩石鑲嵌屬於其中的一種。據《北京志·工業卷》記載,金漆鑲嵌之彩石鑲嵌是一種採用石雕、浮雕與花板雕刻相結合的技法。彩石鑲嵌製作技藝,始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源自宮廷的一種特種工藝。舊時被譽為「燕京八絕」之一。清王朝的滅亡,使這一宮廷藝術大步走向了民間。金漆彩石鑲嵌傳統製作技藝是特種工藝,製作工序較多,工藝考究,要經過20多道工序。如果不是極其耐心的能工巧匠,是難以為之的。專注製作金漆彩石鑲嵌傳統製作技藝產品40年的李兆燦、餘小嬋夫婦,他們憑藉著對傳統手工藝的堅守,把這項特種、稀有的宮廷技藝傳承下來。李兆燦、餘小嬋夫婦製作的彩石鑲嵌雕刻產品,主要是以大理石、玉石、螺鈿、貝殼等各種彩石為主,雕刻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種人物形象,有福祿壽、八仙、四大美人、五虎將、天兵天將等。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他們生意最為旺盛的時期。產品除了受到當地市民群眾、港澳臺同胞的喜愛,還遠銷到法國、美國、新加坡等華人較多的地方,深受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鐘愛。

▲李兆燦、餘小嬋夫婦作品《漢壽亭侯聖像》


近年來,李兆燦、餘小嬋夫婦製作金漆彩石鑲嵌作品,多次在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組織的各類評選活動中獲獎。他們的技藝,先後被廣東省民間文藝、南方都市報、開平廣播電視臺、開平僑鄉報等媒體報導。他們的作品,有不少是稀有的藝術品,極具審美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

▲李兆燦、餘小嬋夫婦作品《三羊開泰》


現今,在開平乃至在江門地區仍掌握這項技藝並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已經寥寥無幾。金漆彩石鑲嵌傳統製作技藝,亟待得到保護與傳承,2021年2月入選江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我國沿海及內河航道上,廣泛分布著一群「靠水吃水」的人群。因其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故又稱「疍家」「疍戶」或「疍民」。

開平市瀕臨南海,域內河網密布,有潭江、蒼江等數百公裡的入海河道。從開平建制立縣以來,疍家群體就很龐大,明末清初,隨著外來疍家人遷入開平,更加增大了以捕魚為生的開平疍家群體,其中以周、徐、溫等姓居多。

至今,開平仍有數十戶疍民,他們生活在蒼江長沙樓崗河段上,以船為家,捕魚為生。開平疍家人在長期海上漂泊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在漫長的歷史積澱中,形成了帶有濃鬱特色的飲食,是疍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開平的潭江和蒼江水產豐富,盛產「四大家魚」、河蝦、蜆、羅非魚、水面魚等,給予了開平疍家人各式各樣的河鮮食材,而他們也用自己的智慧將這母親河的饋贈烹調成最獨特的美味,這就是開平疍家菜。

在以前,疍家人不被允許上岸生活,近海取材、即捕即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同時,由於長期受困在船上,疍家人也就練就一身原味烹調的過硬本領。因為船上條件簡陋,烹飪上相對簡單,主要有灼、燜、浸、蒸、臘、燉等。比如灼,將水燒開,把剛撈上岸的魚、蝦洗淨,放入水中浸熟,加些鹽、姜,輔以蒜、醬油即可,味道鮮甜可口。

疍家講究的是食材的天然和新鮮,原汁原味,烹飪時,不需要孜然、辣椒、味精等佐料,只要鹽、花生油和醬油,即使是貝類也只加點蒜茸即可,熟後以後撒些蔥花,既提味又好看,既有香氣,又保持了野生海鮮的鮮味和口感。

開平疍家菜的製作與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發展至今,菜式眾多,最有代表性的,有鯉魚燉糯米、藤鱔骨大蝦煮酒、炒鱔片、鯪魚丸煮蘿蔔、香煎雙拼(煎鯪魚餅和水面魚)、白鱔燜黃豆、鯰魚煮芋仔、白灼河蝦、清蒸蜆肉、釀鯪魚、蜆肉粥共「十菜一粥」,極具傳承價值。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廣東省政府「疍家上岸」政策的實施,疍家人逐漸被安排上岸居住,疍家人也逐步減少。在過去,這種疍家菜,僅僅在疍家人的漁船上烹飪,疍家菜的製作技藝,也只流傳給疍家族人,陸地上的人們很難吃到這樣的美食。為了在岸上謀生,智慧勤勞的疍家人嘗試著在岸上開酒樓和大排檔,疍家宴製作技藝也開始流傳到岸上,疍家美食也逐步被更多的開平市民群眾所周知和喜愛。

如今,開平市作為世界名廚之鄉,以獨具風味的開平菜加上各種特色小吃,打造而成的「開平家宴」,成為了開平旅遊業發展的響亮招牌。其中,開平疍家菜正成為開平家宴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在開平市內的3800多家餐飲店,有不少是懂得或從事疍家菜烹製的。

2021年2月,「開平疍家菜製作技藝」入選江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版權聲明: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

編    輯:黃曉芳  郟雪萍 

責    編:蘇炳南  姚獻平

**************************

聯繫電話:0750-3377208

地      址:江門市蓬江區發展大道五邑華僑廣場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江門市文化館」實時動態

相關焦點

  • 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啦!
    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啦!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九江發布」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九江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
  • 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區非遺項目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工作,經各市(區)推薦、申報、專家委員會評審和向社會公示,現批准玉石花盆景傳統製作等11個項目入選, 我區《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 列入 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普洱市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保護和傳承普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 【公示】關於對32名第三批敦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
    【公示】關於對32名第三批敦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公示 2020-07-24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齊魯網濰坊7月19日訊根據國家和省、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管理與認定有關要求,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開展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評審工作。經過初評、面試、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以及公示環節,確定了第五批濰坊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56人),並予以公布。
  • 寒亭區新增6名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7月19日,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第五批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56人),寒亭區濰縣磚雕、富郭莊芥末雞、鋦藝、小兒推拿、濰坊風箏等項目的神芳橋、孫振吉、王慶忠、徐濤、韓臻、徐洋等6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江門市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江門市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府辦〔2019〕23號各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江門市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
  • 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圖片來源: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渝府發〔2019〕16號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快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經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市政府同意將「涪州風物傳說」等19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現予公布。
  • 【政策解讀】《廣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
    《廣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經市司法局審查通過。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我們結合廣州實際起草本辦法,作為政府規章《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配套的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我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工作,鼓勵和支持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
  • 榆社有7個項目入選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晉中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市政發〔2017〕101
  • 文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
    文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的通知 (徵求意見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
  • 我縣兩個傳統技藝民俗入選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我縣傳統技藝「糖環結製作技藝」和民俗「漁梁習俗」入選。據了解,共有10個項目被列入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和民俗四大類,分別收錄了「客家童謠」1項民間文學;「客採調」1項傳統音樂;「客家菜烹飪技藝」「鐵爐功夫湯製作技藝」「彩扎(樓鎮彩扎)」「月餅傳統製作技藝(月光餅製作技藝)」「擂茶製作技藝」和「糖環結製作技藝」共6項傳統技藝;「漁梁習俗」和「臨江鎮關帝廟會」兩項民俗。
  • 10項列入天津市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原標題:10項列入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為了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12月19日,由中共和平區委宣傳部、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和平文化宮、和平區非遺保護中心、和平區非遺大師工作室承辦的「多彩非遺創造美好生活」非遺文化展示、展演活動暨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頒牌儀式在和平文化宮舉行
  • 【方志於都】于都縣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於都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9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5個,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69個(下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包含上級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2人。
  • 三角1人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近日,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全省共108名非遺傳承人入選,中山有4人入選,分別是麒麟舞(三角麒麟舞)賴就芳、賽龍舟 (南頭五人飛艇賽)黃祺宗、端午節(黃圃賽龍舟習俗)楊灼流以及南頭燈酒習俗蕭就元。
  • 湘潭「巫家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公示的337個項目中,湖南共有19項入選,其中湘潭巫家拳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廣西公布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百色有16項!
    2021年1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的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並正式公布(官網)。    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共計152項)  編號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關於公示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辦發[2005]18號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精神,2020年,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部署開展了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 文旅部發布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近日,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