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海峽航路及航行方法簡介
2017年8月4日我輪1705個航次從阿根廷的SANLORENZO 港裝載三萬噸 SOYA BEAN MEAL 到中美洲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兩個港卸貨,途徑麥哲倫海峽,關於麥哲倫海峽的大名早已是耳熟能詳,但是卻沒有機會一睹廬山真面目,這次的航次任務讓我有幾分欣喜與激動,接下來的工作便是整理和收集關於麥哲倫海峽的有關信息。
一、了解麥哲倫海峽的地理位置與名字
麥哲倫海峽(Strait of Magellan)位於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由火地島等島嶼圍合而成。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首次通過該海峽進入太平洋,西班牙語作Estrechode Magallanes。東端與阿根廷相接,其他部分全在智利領海內。東起大西洋畔的維爾赫納斯(Virgenes)角與聖埃斯皮裡圖(EspirituSanto)角,西至德索拉西翁(Desolacion)島皮勒(Pillar)角牴太平洋。海峽內有一主要港口阿雷納斯(Arenas),葡萄牙人麥哲倫於1520年10月21日至11月28日在該海峽航行,並終於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海峽水道曲折迂迴,且寒冷多霧,在巴拿馬運河建成前為重要海上航線。
二、航道與航路
根據航路指南的介紹從大西洋進入麥哲倫海峽有三條航路
東北走向的航路,從CABOVERGENES 燈塔東部轉向西南,穿過BANCO SARMIENTO 淺灘,直接到達PUNTA DUNGENESS 附近的報告點,海圖水深在10.8米到20米之間,一般吃水小於10米的船舶可以從此經過
東部航路,從CABOVERGENES 燈塔東南部轉向西大約20海裡,在BANCO SARMIENTO淺灘外部穿過,
東南航路,從CABOVERGENES燈塔東南轉向西北西22海裡,海圖水深較深都在50米左右
進入麥哲倫海峽之後,海峽內有3處狹窄地段,分別稱第一狹水道(PRIMERA ANGOSTURA),位於海峽東入口處,中心位置(52°30′S//069°35′W);第二狹水道(SEGUNDA ANGOSTURA),中心位置(52°43′S//070°20′W);第三狹水道(PASO TURTOSO&PASO INGLES),中心位置(53°33′S//072°25′W)。第一和第二狹水道在強制引航段內,第三狹水道在自引航段內,在三個狹水道內的部分航段可航寬度小於1海裡,其他航段的可航寬度都大於1海裡,對於大型船舶避讓也沒有問題, 另外每個航段都有自己的名稱,例如PASO NUEVO,PASO ANCHO,PASO HAMBRE, PASO FROWARD,附表會明確列出各段水道名稱,海峽內推薦航線明確,來往船舶也比較少,不用擔心交通密度。
三、關於引航制度的規定
如果船舶在通過麥哲倫海峽前、後停靠智利港口,強制引水的範圍比只通過海峽的船舶大的多,在西海岸強制引水範圍包括自(43°40′S//074°00′W)向南至整個麥哲倫海峽海域。引水在船航行時,部分航段是沿內水航線航行,由於內水航線大多時間是在島中穿梭,因此可以避開南太平洋的大風浪。
如果船舶只是跨洋經過麥哲倫海峽,不停靠智利港口,則強制引航區域為從海峽大西洋入口引水站至PUNTAARENAS港(53°10′S//070°54′W)正橫位置。太平洋入口至PUNTA ARENAS港正橫位置為自引航段,東、西向航行船舶規定相同。整個海峽航程一天左右,其中強制引航段航行約10個小時。
我輪申請的是全程引水,所以引航員在POSSESSION BAY(52°55′S//074°00′W)處登船;但是如果風浪較大,引水會要求船舶自引到 PUNTADELGADA (53°10′S//073°21′W)處上船,引航員在PUTA FELIX 燈塔處下船,引航時間20個小時,距離306海裡。
四、麥哲倫海峽報告制度智利國家報告制度智利報告制度對本國籍船舶要求強制報告,外籍船舶可自願參加,報告內容和格式採用IMO標準,分為SP 、PR、 DR、 FR四個部分,詳情可查閱NP281-2麥哲倫海峽報告制度,信號臺和報告點地理位置。
麥哲倫海峽三個信號臺位置1、大西洋入口PUNTA DUNGENESS LT:(54°24′S//068°26′W)
2、海峽中部PUNTA DELGADA LT:(52°27′S//069°33′W)
3、太平洋入口ISLOTES EVANGELISTASLT:(52°24′S//075°06′W)
4、在船舶進入到第三狹水道的時候要提前1個小時播報安全信息,通知周圍船舶。
五、麥哲倫海峽注意事項
1:由於船舶經過麥哲倫海峽的機會不多,一般沒有新版海圖,因此通過前要將海峽內的圖書資料備妥。如未備妥,西行船舶可提前通知代理購買,通過引水艇送船;東行船舶如沒有新版海圖,只能申請全程引水,舊版拓制海圖不能滿足自引要求。
2:一般兩個引水員上船,引水的素質較高,態度和藹不挑剔,工作認真負責,只是在交接班時聊天時間較長,船長和駕駛員要及時提醒。
3:海峽東、西入口常年風浪較大,引水登船較為困難,船舶抵港前要提前檢查引水梯等附屬設備,確保處於良好使用狀態。接送引水時至少兩人,其中一人專門負責行李,以縮短引水登船時間。
4:冬季通過海峽時氣溫接近零度,船舶進入海峽時要做好防凍準備。此外,船舶航經高緯海域要警惕有浮冰存在的可能性。
5:由於受風浪影響,引水登船地點可能會隨時改變,信號臺值班人員的英文水平不高,因此船在接近入口報告時,一定要核實好引水上船位置。
6:船舶夜間經過PUNTA AREANS港區時背景亮光較多,要認真瞭望,注意避讓進出港口的交叉船。大西洋進口一側,引水站附近有許多油井架,上下引水減速時注意克服流壓差影響,與油井架保持安全距離。
7:麥哲倫海峽的流向和流速在不同的航段不盡相同。主航道內的流向受潮水影響一般沿著航道非東即西,但有河口交叉的航段流向多變,航經此類航段時要注意流壓差影響。在太平洋入口至72°W之間的西部航段幾乎全年盛行東向流,流速受當時風力和海流影響一般在1~2節之間,落潮時雖有西向流產生,通常被東向海流抵消而表現為東向流。中部航段流速一般在1.5節左右,流向受潮水和分支河道的影響而變化。東部航段流速變化較大,特別是在第一狹水道和第二狹水道航段流速可高達7~8節,在漲潮時為西向流,落潮時為東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