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濟南老字號,看完後滿眼淚水……(完結)

2021-02-19 夢回老濟南

記憶中濟南的老字號有瑞蚨祥綢布老店、隆祥布店、普華鞋店、永盛東帽莊、濟南國貨售品所、泉祥茶莊、植靈茶莊、泰康食物公司、玉美齋食物店、老茂生糖果莊、馬興盛山果老行、匯泉樓飯莊、燕喜堂飯莊、聚豐德飯店、趙家乾飯鋪、天豐園狗不理包鋪、草包包子鋪、新梅村飯店、便宜坊、心佛齋素菜館、異香齋黃家烤肉鋪、老玉記扒雞店、清真恩髮長牛肉鋪、醴泉居醬園、興順福醬園、德馨齋醬園、宏濟堂藥店、濟南惠東藥房、亞東藥房、萬和堂藥店、鄧氏"樹德堂"阿膠店、九鶴阿膠莊、千芝堂藥店、厚德堂藥材老店、"瘊子閻王"醫所、濟南銘新池澡塘、亨得利表店、濟南精益眼鏡店、皇宮照相館、濟南東元盛印染廠、濟南振業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濟南裕興化工廠、達利鐘錶眼鏡公司、大觀園商場、中國理髮廳、經文布店、洪順服裝店、萬紫巷商場、大觀電影院、奇美美發美容有限公司、一大食物有限責任公司、寶明齋、玉謙旗袍店、苗氏集團等、明星電影院、人民商場、百貨大樓等。

這些老字號現在有一部分還都存在, 而另一部分因城市發需要不得不拆遷拆移或已不復存在了。濟南老字號數不勝數,下面小編梳理了二十幾家記憶深刻的老字號, 帶你重溫一下時代的變遷, 兒時的記憶與思念 。

明星影院

明星電影院 位於緯十二路381號。前身系1920年建於經三路小緯二路北口的"小廣寒"電影院,為濟南市最早的電影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明星電影院

後由王世祥等合資經營,改名國民電影院。解放後改稱濟南電影院,1949年停業。1950年由魏天佑等經營,取名明星電影院。

1953年公私合營。1955年遷現址重建。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設1031個座位,有固定資產42萬元,因多種因素早已關閉。

影院關閉後一段時間曾用作烤鴨店經營,後來店鋪也關門,寫著「和平烤鴨店」的招牌卻一直掛著。現經過在次裝修改為"滿福樓"飯莊。

人民商場

濟南人民商場是一大型百貨零售企業,創建於1949年,走過了幾十年不斷演進與超越的歷程. 公司遵循「為社會創造一個讓顧客放心的有感情的商店」的企業理念.

先後榮獲中國商業名牌企業、全國文明經營先進單位、全國商業信譽企業、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山東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人民商場算是小時候的記憶了,可惜後來慢慢的落寞了。人民商場變身成振華商場之後,新入駐了很多新的品牌。例如HM,優衣庫,無印良品等,當時都是附近沒有的,但是感覺人氣還是一般。

百貨大樓

濟南百貨大樓位於今恒隆廣場處。1955年8月15日營業,原名「濟南市百貨公司第二零售商店」,1958年改為「濟南市院西大街百貨商店」,

1966年定名為「濟南百貨大樓」。1986年又在樓西側增建一座8750平方米新營業樓,1988年10月對外營業。2007年10月拆除,改建為恒隆廣場。

燕喜堂

濟南人一向重飲食,濟南菜成為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的重要分支。舊時濟南有四大魯菜館,其中一家就是燕喜堂。

燕喜堂創建於1932年3月,時值南燕北歸時節,便得了這個雅號,示意開業燕子報喜。它由兩座三進四合院組成,有兩個高大的門樓。今金菊巷1號為東院,是主人住宅,3號西院為店鋪,共有18間營業室,同時可容納200人就餐。創辦人趙子俊,老家歷城,16歲進城打工,20歲時到吉元樓飯莊打工,後來在芙蓉街北首開設的魁元樓跑堂。燕喜堂是在山東商業銀行董事董丹如的資助下開辦的。因趙子俊科班出身,他對菜品質量和特色的要求很高。爐灶掌門人侯慶甫、梁繼祥在烹飪技藝上追求典型的老濟南風味,時稱「歷下風味」,以清湯、奶湯等湯菜見長。

燕喜堂的菜好,就餐環境又頗具家居生活的氣氛,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很多人都以在此就餐為榮。趙掌柜提出,做生意最講究與人「結緣」,就連拉黃包車的車夫也要請進來,不能怠慢,點菜更是豐儉由人。所以,開業不足兩年,便躋身濟南府餐館三甲。

1952年燕喜堂遷至泉城路北。1956年公私合營,經理仍由創始人趙子俊的兒子趙鑫榮擔任。趙經理曾用大半年的時間搜集南北特色菜譜,不斷推陳出新。在一次濟南市的廚藝比武中,燕喜堂的師傅都名列前茅,生意也有了新的起色。1958年,這家老字號又搬到泉城路南衛巷口,後曾改名「紅星」飯店。1980年後重又改為「燕喜堂」。1986年新店又一次裝修時,還特意請詩人臧克家題寫了店名,掛在了裝飾一新的大門上。但無奈的是,老字號終因經營不善於上世紀90年代將店面賣給了一家銀行,這家曾紅透老城半邊天的飯莊就此有名無實了。

草包包子鋪

「草包」包子鋪始創於1937年,創始人張文漢,濟南濼口鎮人。童年入濼口繼鎮園飯莊學徒。他生性憨厚,終日燒火、擇菜、幹雜活,無聲無息,師兄弟皆呼之為「草包」。對此他從不介意。

1937年,「草包」全家從濼口遷到濟南城。為了餬口,他打算開設包子鋪。在鄉親和友人的幫助下,在西門裡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房開業。開業前他找到當時濟南名中醫張書齋先生給包子鋪起個響亮的字號。張先生說「草包」就很響亮,就叫「草包」包子鋪吧。「草包」二字就成了包子鋪的字號。草包包子餡配料非常講究,刀切肉餡,配以筍丁、蛋糕丁,用老漬醬油、小磨香油,精心調製。以新「面肥」發二等粉,製作包子皮,捏為菊花頂包。「草包」包子餡多、鮮嫩,味美可口。開業後,品嘗者絡繹不絕,生意日漸興隆。為擴大營業,又在大觀園北門裡西側租房開業。後又遷到普利街冉家巷口泰康食物店東鄰租房開業。

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的第二天,國民黨飛機狂轟濫炸,一顆炸彈把泰康食物店炸塌,壓塌了包子鋪,「草包」一家五口及其內兄均被壓死於牆下,其妻倖存。其妻後生一遺腹子。

解放後,該鋪由「草包」的摯友何俊嶺收拾整理,復業。1956年公私合營。現該鋪又增設了幾家分店,生意仍然興隆。

便宜坊

便宜坊由天津人張月祥創辦。張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飯館當夥計。1926年因天津發大水流落到濟南,在緯四路雲亭飯館當夥計。

1933年他聯合戴長仁等6人,集資銀元1200元,買下經營不善的治梅齋飯館,在經三緯四路開設便宜坊飯館。並選中鍋貼作為飯館的主要食品,現做現吃,每日上午10時開門,就有人入店坐等,中午、晚上總是座無虛席。

聚豐德

初由濟南人王丕有、王興南、程學禮等集資於1947年,在經三路緯四路口原紫陽春飯店舊址開業,程學禮任經理。聚豐德三字是集濟南聚賓園的聚字、泰豐樓的豐字、北京全聚德的德字組成,寓義是揚三家飯店烹飪之長。

聚豐德的股東、經理都是飲食業行家裡手,店內堂、灶、櫃、案人員均配備齊全得力,有一定專業技能,因而開業不久即以精湛的烹調技藝、高超的飯菜質量在行業競爭中佔居了優勢。所烹調的菜餚選料精、下料準、配料齊全、刀口均勻、火候適度,色、香、味俱佳。其中油爆雙脆、九轉大腸、蟹黃魚翅、蔥爆海參、幹燒魚、烤鴨等幾十種菜餚和五仁包、豆沙包、油旋、佛手酥、八寶飯等多種面點,均成為廣大顧客喜愛的名菜、名點。

匯泉樓

坐落在濟南西門濼源橋東側的匯泉樓飯莊,自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業,已有百餘年的經營歷史。匯泉樓飯莊原址在江家池街的江家池畔。歷城縣張古墳莊人張欽,出資在江家池畔創辦錦盛樓飯莊。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歷城縣劉佩河、濟南杜新山、長清縣葉某3人,出資在江家池北畔,創辦德勝樓飯莊。後因錦盛樓飯莊經營不善,於1927年被德勝樓飯莊兼併。從此,錦盛樓與德盛樓合併為一家飯莊,名德勝樓飯莊。

1937年,日寇侵華,時局不穩,德勝樓老闆想關門歇業。店中從業人員劉興綱等人出資買下了德勝樓,取名為匯泉樓飯莊。

遠眺匯泉樓

匯泉樓飯莊以經營糖醋活鯉魚、紅燒麵筋、「活魚三吃」聞名省內外,特別是名吃糖醋活鯉魚盛入盤中,魚頭尾高翹,吱吱啦啦冒泡,呈躍龍門之狀。食之香穌酸甜、外焦裡嫩,鮮醇微鹹,魚肉嫩美。如食興未盡,可把食剩之魚做湯,濟南人稱「砸魚湯」。讓人食後回味無窮。1955年,匯泉樓飯莊搬遷到估衣市街仲三元雜貨鋪舊址經營。1956年,公私合營,歸濟南市飲食公司管轄。1960年,匯泉樓遷回原址江家池。

老玉記

只要是老濟南人,沒吃過老玉記扒雞的恐怕很少,當年位於魏家莊西頭的老玉記扒雞店前,許多孩子為了吃扒雞而與父母「纏磨」半天。但現在,老玉記的後人雖仍在經營扒雞店,但那早已不是家族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現在老玉記最大的營生是老玉記禮品城。

張峰的祖父張玉孝在創立老玉記扒雞這一品牌時,用的就是張玉孝的名字。到張峰父親張潤生這一輩,老玉記已成了相當規模的飯莊,名為潤生齋,這座位於商埠區普利門附近的飯莊與匯泉樓、燕喜堂、聚豐德並稱為濟南四大飯莊。解放前,雞作為宴席上的「大件」之一,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老玉記扒雞在當時每天能賣出近300隻,佔了濟南扒雞日銷量的一半以上。

解放前靠賣扒雞,張家蓋起了二層樓,裝上了電話,出門坐車,柜子裡存的錢夠一家人吃穿幾輩子不愁的。張峰的父親張潤生事業有成的時候,娶了一家玉器行老闆的女兒為妻,這個女人就是張峰的母親。正是這位潤生齋飯莊惟一的女性、一名深諳玉石品性的女子,成了張家日後再次發達的轉折點。張峰的外祖父所開的玉器行在韓復榘撤退時,被亂兵洗劫一空,老人因此抱憤而亡。不過老人的遭遇告訴了後人一個道理:「盛世藏玉,亂世藏糧。」

解放後,張家在魏家莊西口做扒雞生意,1989年張峰的父親張潤生去世。改革開放後,個體經濟出現,張峰在母親的指點下幹起玉器行,後改為禮品店。張峰有個習慣,每開一家分店時都不租店鋪,而是直接買房產。十幾年下來,老玉記禮品店規模越來越大,開了不少分店。

一大食品店

「一大食品店」就是濟南一大食物公司,老濟南人都知道,這是泉城路上惟一一家專賣食物的老字號。一大食物公司不僅以其獨特的名字聞名遐邇,更因其特殊的風貌和獨有的經營特色而受到老濟南人的青睞。

一大食物公司始建於1917年,由周姓浙江嘉興人在濟南創立,時稱「天南貨棧」,就位於泉城院東大街,即改造前的泉城路一大食物公司所在地。天南貨棧因經營南方特色食物而得名,後因天南貨棧招牌豎寫的「天」字被顧客誤認為是「一大」,故而被稱做一大南貨棧,並流傳沿用至今。

一大南貨棧以質取民、以信取民,歷經幾十年而不衰,實屬難能可貴。一大食物是典型的「前店後廠」的老字號,所售食品都是在老店後面的院子裡加工製作,因而能以味美價廉站住腳根。

解放後,一大公私合營,成為濟南糖酒站的下屬單位。1999年,一大食物公司成為最後一批中華老字號商店。而今,一大食物公司有員工100多人,設有五個分店,還有一個食品加工廠。分店之一的鴻祥茶莊,原來屬於章丘舊軍孟家「祥」字號的茶莊.

瑞蚨祥

美國零售商業巨頭沃爾瑪公司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生前曾說:「我創立沃爾瑪的最初靈感,來自中國的一家古老的商號,它的名字來源於傳說中的一種可以帶來金錢的昆蟲。」

開業於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的北京瑞蚨祥,是目前北京大柵欄一帶惟一保持老字號原貌的店堂,而它的發源地和大本營,卻是在山東濟南。

在濟南,深藏著許多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年老字號,其中最讓濟南人自豪的是用傳說中的昆蟲「青蚨」來命名的商號「瑞蚨祥」。

據史料記載,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濟南東部章丘縣舊軍鎮的孟氏家族就依靠做生意發了財,後來,孟氏家族當中的矜恕堂,在濟南古城內商業最繁華的芙蓉街開設了瑞蚨號布店,專門批發章丘出產的一種土布,俗稱「寨子布」。到清朝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矜恕堂又在不遠處的院西大街建起了有5間門面的樓房,經營綢緞和布匹。由於它門面宏麗,備貨充足,地點適中,所以一開張就迎來滿頭彩,不久便躍居濟南綢布業的第一大家。

到20世紀30年代,瑞蚨祥已經發展成為集布匹、綢緞、繡品、皮貨、織染、茶葉、首飾乃至錢莊、當鋪等眾多經營項目共16家企業30個連鎖分店,這些企業以濟南為中心向周圍輻射,北至北京、天津、瀋陽、包頭,東至青島、煙臺,南到上海、武漢。僅濟南一地即有房產1000餘間,資金180餘萬元。

瑞蚨祥在不斷的競爭與合作中變得日益成熟,不但擺脫了困境,而且逐漸佔據了濟南商埠商業霸主的地位,並進而成為南北聞名的巨商富豪。多年後,瑞蚨祥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提供的。

相關焦點

  • 人文齊魯|《老殘遊記》中 晚清市井風情的濟南老字號
    而這三家老字號背後還各隱藏著一些傳奇故事,從中不難窺見自清末民初以來濟南傳統工商業的興衰變遷。  文|李耀曦老殘隨身帶著在古千乘(博興)為黃瑞和治病酬謝他的一千兩銀子,住下後辭去腳力車夫,便將銀子暫時存放在高升店內。但過了幾日總感放心不下,就又從中取出八百兩拿到院前大街「日升昌」匯票莊,兌換為匯票讓其寄回江南徐州(丹徒)老家去。後來在第十四回中又寫道,老殘與黃人瑞在齊河旅館裡商議如何為妓女翠環贖身時,說他在濟南省城「有容堂」還存放著四百兩銀子,可以全部取出來用之為翠環贖身。
  • 《老殘遊記》中的濟南老字號
    《老殘遊記》中的濟南老字號 而這三家老字號背後還各隱藏著一些傳奇故事,從中不難窺見自清末民初以來濟南傳統工商業的興衰變遷。  晚清市井風情中的老字號  《老殘遊記》在描繪晚清濟南府市井風情時,曾寫到三家店鋪堂號。這三家老字號分別為客棧高升店、票號日升昌和紙扇莊有容堂,涉及當時濟南府的旅館業、金融業與文教用品業,其各出現在小說第二回與第十四回之中。
  • 《老殘遊記》與濟南老字號
    這既是其獨特文學魅力之所在,也恰是它令濟南人倍感親切之處。書中所寫老殘住過的客棧「高升店」匯兌或存放過銀兩的票號「日升昌」與扇莊「有容堂」皆為實有其店確有其號。而這三家老字號背後還各隱藏著一些傳奇事。追尋它們的來龍五脈及其遺蹤,從中不難窺見自清末民初以來濟南工商業的興衰變遷。《老殘遊記》在描繪晚清濟南府市井風情時,曾寫到三家店鋪堂號。
  • 記憶中的濟南
    這是描寫我記憶中濟南景色最貼切的句子。2006年初到濟南,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它老的自然,老的平易近人,老的有韻味。紀念革命戰役的解放閣;記載濟南歷代繁華更替的芙蓉街;曲水、小溪、人家,代表老濟南人生活方式的曲水亭街;當然還有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等景象,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彰顯著這座老城的沉穩與底蘊。
  • 濟南那些記憶中的飯店,帶著我們青春的味道
    在此選取了那些年帶給我們美味和美夢的飯店, 儘管有些可能已不存在,但卻依然成為一種美好的往事留存於我們的記憶中,從這些曾經或依舊盛滿美味的地方,也可管中窺豹看改革開放給泉城人帶來的美好、生動體驗.如今這家飯店已不復存在,但是當時門前車水馬龍的景象依然在記憶中。
  • 濟南這家百家老糕點店,有濟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來掃貨多是老人
    濟南是魯菜的發祥地,特色美食都有魯菜的鮮明特徵,加上濟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此濟南的特色美食,把子肉,牛肉燒餅等格外受歡迎,不過濟南老的糕點店裡的糕點也一樣極具人氣。濟南的一大糕點食品商店始建於1912年,已經近百年,他家的桃酥,長壽糕,紅蛋糕等傳統糕點,依然擁有高人氣,這家老的糕點鋪也加以創新,新式的糕點種類也很多,這家店裡傳統糕點加上新式糕點,品種多達100多種。
  • 濟南四大老字號魯菜館 濟南正宗的魯菜飯店在哪
    要說最正宗的魯菜去哪裡吃,當然是山東了,魯菜是山東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到當地必吃的美味。你知道濟南四大老字號魯菜館嗎?雖然濟南魯菜館不少,但是要說濟南正宗的魯菜飯店,當然是濟南四大老字號魯菜館了。會仙樓飯莊會仙樓飯莊是濟南正宗的魯菜飯店,也是一家老字號魯菜館,這家店的特色就是味道正宗,而且菜品很豐富,經濟實惠,菜品分量足,所以口碑一直都很不錯,來這裡吃的本地人相當多。他家最好吃的就是糖醋鯉魚了,外焦裡嫩,湯汁可口,還有好吃的九轉大腸,酥軟有嚼勁,這是一家很值得去的傳統濟南魯菜館。
  • 濟南美食——必嘗老字號,濟南經典小吃
    在眾多美食中,風味小吃最能代表一個城市飲食風俗。如今本地傳統小吃蹤影難覓,趁著它們還未消逝,趕緊一品,記住那純粹經典的味道。搬遷後的新店裝修十分上檔次,門臉不大,但進去後別有洞天,再往裡走還有二層,因為位處英雄山附近,非常適合踢完球運動完的一群朋友或者是帶著孩子來英雄山玩完之後的一家人來這裡吃個痛快。這裡人太多了!不過服務員手腳都很利索,收盤擦桌子招呼客人,樣樣不落。
  • 味道濟南(14) 濟南老字號烤肉飄香300年 山東文博會上演舌尖盛宴
    「吃」雖是細枝末節,卻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前有袁枚談小吃,後有汪曾祺說五味。欣賞和品嘗一座城市的美景與美食,就像在解讀她的歷史和文化。筆耕不輟,廚房不冷。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為您帶來全新的視頻欄目《味道濟南》,帶您走進濟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濟南。
  • 濟南城投置業與濟南老字號協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濟南市商務局商貿發展處處長張鶴龍,濟南市高新區服務業促進局副局長呂偉,濟南城投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鋒,濟南老字號協會會長張超、常務副會長王福全、秘書長趙欣、顧問李宗寶,山東城投壹合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鮑利、總經理助理肖寧,以及濟南老字號協會各知名品牌嘉賓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在老字號中找回曾經的記憶 《松江老字號》徵稿啦
    什麼是松江老字號?是餘天成藥店、鼎泰豐紙店、也是園茶館、萬裕醬園這些百年老店,是大眾理髮店、泰山照相館、稻香村點心店、金華肉店、松江浴室、明星劇場、馬路橋牙科聯合診所這些松江人離不開的老戶堂,是迎賓樓的三鮮湯、清真館的羊肉鍋貼、黎明日夜商店的赤豆刨冰、多樂食品廠的鹽汽水這些留在松江人記憶中的老么事,也是散布在松江城鄉之間有名無名的無數小店小鋪小攤頭,一爿老虎灶、一家茶館、一盒軟糕、一碗湯圓……這些寄託著松江人濃濃鄉情
  • 「走街看巷」之金菊巷: 百米小巷藏著三家濟南老字號
    曾幾何時,寄情於濟南的老街老巷,青灰色的青石地板、被時光打磨的石雕臺階……蒼老的讓你情不自禁的想去撫摸它,感受那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流逝。時隔多年,如今的濟南已今非昔比,無論從民生生活,還是整個城市的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城市建設,記憶中那些滄桑、擁擠的老街老巷可能已不復存在,舊貌換新顏,它們如今又是何種模樣。
  • 濟南老字號——盛名華北的銘新池
    鑑於當時青島的洗浴市場已經相對飽和,所以他便把眼光轉向了濟南。濟南當時雖然已有三十多家浴池,但在張斌亭看來,這些浴池大都設施落後,管理落伍。又因為他見過世面,所以頗有信心在競爭中勝出。1931年,張斌亭和幾個朋友開始籌建「銘新池」。
  • 盤點濟南城的老字號 你記憶中有幾個?
    濟南老字號有瑞蚨祥綢布老店、隆祥布店、普華鞋店、永盛東帽莊、濟南國貨售品所、泉祥茶莊、植靈茶莊、泰康食物公司、玉美齋食物店、老茂生糖果莊、馬興盛山果老行、匯泉樓飯莊、燕喜堂飯莊、聚豐德飯店、趙家乾飯鋪、天豐園狗不理包子鋪、草包包子鋪、新梅村飯店、便宜坊、心佛齋素菜館、異香齋黃家烤肉鋪、老玉記扒雞店
  • 空知猩猩還我眼淚!《銀魂》漫畫可能沒那麼快完結
    空知猩猩還我眼淚! 之所以採用這種方式,是因為作者空知英秋來不及在9月15日最終話前畫完預設的所有內容。空知猩猩也表示JUMP方面過早地預估完結時間,而自己實際上還能繼續畫下去,只不過接檔《銀魂》的漫畫已經確定,《銀魂》餘下的連載內容值得移籍到《Jump GIGA》,真正的完結時間將推遲到明年3月。
  • 濟南老玉記扒雞,中華老字號,不吃「老玉記」,枉作泉城遊
    昨天寫了魯味齋扒蹄,一位資深的老濟南現象級吃貨朋友當即反應:若說扒制,最好的當屬老玉記扒雞!一句話,把我的記憶拉回了十年前。十年前,爺爺還健在,爺爺最愛吃老玉記扒雞。每逢我回家,爺爺總是騎著自行車去幾公裡外的老玉記買一隻扒雞回來。爺爺每次都要說上一句:這扒雞還是從前的老味道。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回歸,節目中的老字號,每一樣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在全新升級的第二季中,大家不僅可以透過歷代文物了解凝結在文物上的中華文明之美,還能在悠悠歷史長河中領略中華老字號的珍饈美饌,窺見宮廷貢品的歷史淵源。「縱千裡、連六水、經六省、轉萬山」的運河兩岸,昔日是「北產麥粟、南稻北運」,而今卻是「北國的稻浪、全國的米香」。 由此不難窺見,古船不僅承載著千年的華夏文明,蘊含著古運河糧源的百年傳承,同時也肩負著「為民承重、興糧富國」的光榮使命。
  • 尋章丘老字號,樹章丘新品牌!章丘老字號協會成立
    不論是百脈泉酒、相公醋、小磨香油,還是又一齋滷製品、黃家烤肉、佬來順火鍋、辛寨高家館,這些百年老字號與章丘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已成為章丘商業文化的重要標識;而繡惠城關照相館則記載了章丘古城人的一段歷史記憶……這些章丘人民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帶著章丘的歷史印記,伴著章丘的歷史畫卷,傳播著章丘的歷史文化故事,讓每一個章丘人更加驕傲和自豪。
  • 老字號小吃,留住記憶中的美味密碼(講述·老字號新生態)
    「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羊羹美味嘗,唯屬同盛祥」……民謠裡,蘊含著老字號小吃的美味密碼。獨特秘方的老字號小吃,留存的是童年的記憶和家鄉的味道在烏魯木齊,到了午飯的點兒,「記憶鴻春園」裡坐滿了人。不少頭髮花白的老人在這裡聚會,暢聊當年的時光,也有子女帶父母來尋找當年的味道。
  • 黑虎泉:隱藏在濟南歷史中的「獨家記憶」
    黑虎泉位於濟南黑虎泉路下護城河南角,泉潭在深3米、高2米、寬1·7米天然洞穴中,洞口由青石砌成,肉乎乎的苔蘚包裹住洞口的巨石,洞中泉水水清澈見底,隱隱中透出寒氣。泉水通過暗道由三個石雕獸頭口中噴出,瀉入長約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