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2019年07月30日 07:43
7月29日上午,廣州黃埔LG-YZ-01地塊成功出讓,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廣州南方智媒產業園有限公司競得該地塊,引發廣泛關注。這一地塊所處的黃埔臨港經濟區,與廣州國際金融城共同組成了廣州第二CBD,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升級版,以期將黃埔港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柳時強 周甫琦
視野:打造中央商務區升級版
綿延珠江30公裡的黃金岸線,通過一條江軸,指引著城市發展的方向。隨著廣州珠江東岸前20公裡岸線資源已基本開發完成,黃埔臨港經濟區轄內的十公裡岸線被稱為「最後的十公裡黃金岸線」。
在黃埔港片區,保利魚珠港項目正在建設,中部的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一期已建成,二期建設亦基本完工;高聳入雲的寫字樓建築,留給到訪者對未來廣州第二CBD發展的無限遐想。
作為廣州第二CBD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埔臨港經濟區被賦予重要使命。黃埔區多次邀請一流國內外設計單位,從全球視野,對標先進全球城市與雄安新區,高標準謀劃第二CBD規劃。根據最新的規劃環評顯示,黃埔臨港經濟區的定位為新時代的全球創新港城、粵港澳大灣區的現代服務創新區、世界級城市群的新貿易創新中心、傳承海絲文化的綠色人文城區。
此前,記者從廣州市規劃部門獲悉,廣州將整合天河、海珠、黃埔三區在編規劃,形成城市設計「一張圖」,把東部沿江發展帶規劃建設為世界一流濱水發展區,並借鑑倫敦金絲雀碼頭、橫濱未來城、上海北外灘等世界級濱水商務區開發經驗。
在黃埔臨港經濟區,軌道交通的規劃體現了其對公共空間與公共服務的重視。目前共規劃軌道交通線路15條,規劃區內總長60.3千米(不含遠景預留軌道控制線)。其中,軌道站點800米覆蓋率為87.7%,第二CBD範圍內達到98%。此外,兩條高鐵線路或將在該片區設站點。
根據最新規劃,黃埔臨港經濟區將形成「兩帶多廊、生態織補、六區多點、產業聯動」的整體結構。「兩帶多廊、生態織補」,是指保育龍頭山、江心島為主的綠色生態基底,以珠江景觀帶及東江景觀帶為統領,多條通江廊道,整合綠地、水脈形成生態網絡。「六區多點、產業聯動」,是指打造六大分區:航運服務商務區、國際科技展貿區、國際總部中心區、全球智創集聚區、文化創意展示區、綠色生活配套區。
轉型:「老黃埔」煥發嶄新活力
以港興城,港城融合,是「老黃埔」的標籤。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南海神廟見證了百年來廣州海外貿易的繁盛。千帆過盡,這片「因水而名、因港而興」的區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今年5月,黃埔臨港經濟區最新規划進行了徵詢公示。內容顯示,現有的部分港口和工業用地將變身為商務商業用地,臨江空間也將更開敞。在對傳統意義上的「老黃埔」開展規劃布局的同時,政府也在致力於引進重大項目,帶動整個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
見證了千年港航歷史的黃埔港,正經歷著從「有形港」向「無形港」「數字港」的延伸。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提出,黃埔港要大力引進新型跨境電商、數字貿易、智能貿易、港航服務等業態,開創新貿易模式。
如今,在黃埔臨港經濟區的起步區內,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卓志集團坐落其中。作為廣州外貿新業態發展的龍頭企業,伴隨著黃埔臨港經濟區的建設,卓志將通過進行舊廠改造,打造世界跨境電商名企中心。
中國外運集團也將華南區域總部設立在了黃埔臨港經濟區。作為一家資產規模和收入規模達到雙百億的航運巨頭,中外運將在黃埔港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貨櫃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小商品流通服務平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平臺。
近年來,黃埔臨港經濟區迎來了多個「重量級」企業或產業項目,其中不乏廣州卡斯馬熱成型、雪松金融中心、西門子智能變壓器等世界500強項目。
2019年,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提出抓緊建設「黃埔港現代服務創新區」,黃埔區第一屆黨代會第五次會議暨廣州開發區黨工委2019年第一次工作會議提出「奮力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打造成為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煥發老港口新活力。
廣州一路向東,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和黃埔臨港經濟區串聯成線,再延伸到廣州開發區西區的珠江黃金岸線軸帶。金融、商貿、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業、人才等高端要素,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優勢,加速在大灣區集聚。
圍繞黃埔區「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的目標,黃埔臨港經濟區定位為全球創新港城,為知識經濟加速躍升成為黃埔區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