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

2020-12-17 黨史頻道

原標題:難忘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現場

被炸的蘇聯大使館

被炸的重慶天主堂

每年的6月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都要連續三次拉響警報,以悼念在「六五」大隧道慘案中死去的同胞,明示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1941年6月5日,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市的大隧道,死傷了很多很多人,所以,稱為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要知道慘案的詳細情況,就必須尋找目擊者和這場慘案的倖存者。

2015年4月20日,全國政協抗戰遺址保護與利用專題調研組來到這裡調研。翻開日本飛機轟炸重慶的歷史,找到「六五」大隧道慘案的史料,那一幕幕屍橫遍野,屍體堆積如山的悲慘場景,無不使人悲淚即下……

《重慶文史資料》記載的「六五」慘案

《重慶文史資料》第31輯上發表了當時重慶的《新民報》記者陳理源先生寫的回憶文章《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採訪記》。這一篇文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慘案發生後,國民黨當局如何處理「六五「慘案的全部情況:

慘案發生後的第二天,國民政府的防空司令部立即發布公告:「宣稱死亡461人,重傷291人」。但是,當時經歷過的目擊者認為,大隧道的死傷人數遠遠不止這些,國民政府防空司令部欺騙老百姓,致使民怨沸騰,輿論譁然。

就在第二天我們《新民報》派我親臨現場,我親眼看到屍骸累累並向附近居民了解情況後,深深感到防空司令部難免沒有「以多報少」的行為。於是我回到報社後便與《新民報》主持人陳銘德先生等談及此事。陳銘德在當時是「民意機關」重慶市臨時參議會的駐會委員之一,恰好該會根據各方面情況的反映,決定舉行駐會委員會議,討論這一慘案的有關問題,出席者有議長康心如,駐會委員陳銘德、溫少鶴、寧芷邨、漆中權、王鳴崗等。會議由康心如主持。

這次會議經過討論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肇事之原因及其真實情況,請市政府迅予查明,報告本會;二是:肇事責任究竟誰屬,應請政府嚴加懲辦;三是:請市政府嚴加注意,勿使今後再有此類事件發生;四是:善後辦法及死傷者撫恤,請政府從優辦理。

以此同時,當時一貫以關懷人民禍福為己任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主辦的《新華日報》及時在6月7日進行了專題報導,並用大字標題謂:《前晚空前慘劇,各方極為重視,市參會請懲辦肇事者》。但是,當時皖南事變的餘波尚存,國民黨當局對《新華日報》仍壓迫、摧殘不已,禁止它對此案發表評論。《新華日報》忍無可忍,用刊登「本報啟事」的方式,於8日向讀者作了揭露和控訴:「關於防空洞慘案,6日本報遵命不作評論,而7日各報對此都發表意見,本報即撰寫時評一則,又奉命免登。特向讀者致歉!」

被當局控制較松的《新民報》,在陳銘德與總主筆羅承烈等的商議後,由羅承烈執筆撰寫社評發表,要求當局「查明真相,讓民眾不受蒙蔽,使死者得以瞑目。」

《新華日報》報導的「六五」大隧道慘案

在1941年6月10日的《新華日報》第一版上,有一篇記者華崗的報導《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大隧道》,文章全文如下:

本報訊1941年6月5日18時18分,日本飛機24架分三批經湖北宜都、松滋等地突然夜襲重慶。在重慶市區上清寺、中三路、兩路口、大田灣、黃家埡口、觀音巖、神仙洞、七星崗、通遠門、巴縣中學、南岸彈子石、玄壇廟以及江北等地投下爆炸彈82枚、燃燒彈13枚,直到晚上23時27分才解除警報,日機空襲長達5個小時零9分鐘。

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輪番轟炸重慶市,看那架勢大有要把重慶炸為平地的樣子。當時由於正是傍晚,進城的人和不屬於在該洞躲避的人,在發布緊急警報後急不暇擇。於是就近躲避,該洞管理人員也沒有檢查核對憑證,儘量收容,致使四通八達的校場口一帶大隧道人數大量超過規定數量。

恰好這時該段大隧道的通風和發電設備雖已裝備完工,但是因國民黨防空司令部尚未辦理驗收手續,故發電機和通風機都沒有開動。半小時之後,洞內呼吸困難,發生騷亂,油燈先後熄滅,人們大呼小叫,婦孺哭泣。這時日本飛機一批、二批、三批先後在空中盤旋,防護團奉命不準人們在緊急警報沒有解除之前出洞。

這時洞內的人想出來換換氣,拼命往外擠,而洞口的人為了躲避轟炸又拼命的往洞內鑽,軍警吹口哨、奏號也不頂用。人們擁擠中紛紛跌倒,互相踩踏,加之空氣缺乏,呼吸困難。因為當時沒有及時對市民進行有序的疏散,造成大量市民擁向公共防空洞(也就是十八梯大隧道)。正由於管理隧道的憲兵及防護人員緊鎖柵門,不準隧道內的市民在敵機空襲期間出入隧道,因此,在隧道內長達10個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躲避空襲的民眾因通風不暢被活活悶死,造成駭人聽聞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慘案。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的情形。從這一篇報導中我們不難看出:(一)日本飛機轟炸重慶的狼子野心;(二)當時國民政府防空司令部的管理不善;(三)慌亂的群眾沒有組織人員做疏導工作。正因為如此,造成擁擠、踩踏、窒息大慘案。

國民政府對防空負責人的處理

重慶「六五」慘案,給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傷害,那麼國民政府對防空負責人是怎樣處理的呢?《新民報》記者陳理源的文章介紹說:

國民黨最高當局為平息民憤,命令將防空司令劉峙、副司令胡伯翰、重慶市市長吳國楨等「革職留任」,責成他們「一面趕辦救濟撫恤事宜,一面迅即改善防護設備。戴罪立功,以觀後效」。並下令組織特種審查委員會,對死傷人數及原因進行審查,另外成立防空洞工程技術改進委員會、防空洞管理委員會,以改進防空洞設施及管理工作。

審查委員會的成員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吳鐵城、國民黨參政會主席團成員張伯苓、重慶市臨時參議會議長康心如、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秘書長張厲生、行政院代理秘書長蔣廷黻、司法行政部部長謝冠生、監察院秘書長程滄波等七人,以吳鐵城、張伯苓、康心如等三人為主席團。防空洞工程技術改進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陳立夫,副主任委員翁文灝、委員曾養甫、徐恩曾、顧毓輪、吳華甫、謝元模、孫越崎、章天鐸、蔡邦霖等八人。防空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谷正綱,委員有劉峙、陳訪先、賀國光、吳國楨、胡伯翰、唐毅、龐京周、梅貽林等八人。

「六五」大隧道慘案審查委員會以將近20天的時間,組織專家到出事隧道勘測,向運送屍體的駁船公會及船戶,掩埋屍體的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所屬撫濟組掩埋股……等有關單位調查後,於7月3日公布《審查報告》謂:「本案死亡人數,本會認定以992人為最準確數(其中有兒童151人),本案因重傷送入各醫院者計151人。」由此可見,防空司令部前所公布的死亡人數,比審查委員會所查明的數字少得多。

經查明造成慘案的主要原因,審查報告指出:「第一為事前的隧道工程設計與設備不良,其次為平時與臨時管理無方。防空工程之主管與防護最高負責機關,平時及臨時之配套指揮,不能辭其咎。」據此,蔣介石就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免去劉峙所兼防空司令職務,另派重慶警備司令賀國光兼任防空司令;對重慶防空司令部工程處副處長謝元模,則給以「玩忽職務,著即撤職」的處分。所謂「懲辦肇事負責者」敷衍了事,不過如此而已!

各說不一的死亡人數

重慶「六五」慘案發生後,為了不擴大影響,國民黨當局實行新聞封鎖,當時輿論界和民間傳言,關於重慶「六五」慘案中的死亡人數,各說不一。當時一段時間內先後披露於報端的即有「死亡近萬人」、「死亡近千人」、「死亡萬餘人」等說法,社會傳言各說不一。

1941年6月6日,慘案發生後的第二天,國民政府的防空司令部立即發布公告:「宣稱死亡461人,重傷291人」。

當時重慶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披露的死亡人數和防空司令部公布的死亡人數基本相符。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新華日報》等報刊,在1941年6月26日披露的是:死亡人數992人,其中兒童151人,重傷送入醫院者151人,輕傷者不計其數。

據1941年6月29日的《商務日報》和《新蜀報》報導,死傷人數為2500人。

據1941年6月30日的《群眾周刊》、《解放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導,死傷人數也是2500人。

而真正死傷多少人呢?最近,據人民網報導: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史料整理與研究」課題組公布了首批死亡人數為635名,(文章標明是首批,說明還有二批、三批、四批等)同時公布了重慶「六五」大隧道窒息慘案遇難者名單,詳細記錄了遇難者的姓名、籍貫和住址等。除少數遇難者年齡不可考查外,公布的名單中以年輕人居多,近40%的遇難者不到20歲,共246人。其中,有119名遇難者年齡在10歲以下。更讓人痛心的是24名遇難者僅1歲,18名遇難者才2歲。究竟死亡傷殘多少人當時根本無法統計,至今仍在研究之中。

1941年6月30日,《國民公報》的記者周本淵是這樣報導的:

本報訊6月5日9時許,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大隧道,市中區居民因無思想準備,聽到警報拉響後慌慌張張,又沒有單位組織及時疏散群眾。於是,群眾如潮水般地擁向公共防空大隧道中,洞內避難人數比往常增加了幾倍,達到萬餘人,洞內火爆擁擠。管理隧道口的憲兵及防護人員視避難群眾如囚徒,緊鎖柵門,不準隧道內的市民在空襲期間出入隧道。

在長達10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除身處3個洞口較近的近百人得以出洞倖免於難外,其餘近萬名避難人員因窒息而死。大部分死者因窒息、擠壓,踩踏、衣服被撕爛,皮膚變成藍黑色,面目全非,慘不忍睹。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慘案。隧道內避難的市民死亡9992人,兒童為1151人,重傷者1510人,輕傷者不計其數。

在這場大慘案中的倖存者———幾位重慶百歲老人都說:「反正死了很多很多的人,朝天門碼頭到處都是死屍……」

一位災難倖存者的描述

重慶「六五」慘案中受輕傷者,不計其數。因為他們一出隧道忙於逃命回家,難免踩傷和擠傷,數量簡直無法統計。

慘案發生後第九天(即6月14日),《新民報》收到一封慘案倖存者的來信,報社工作人員看後,由《新民報》的編輯張友鸞加上標題,在《新民報》上刊登,如實反映了部分受難者的遭遇:

一個受難未死者的來信

6月5日6點鐘,警報發出時,我在校場口,隨身帶有法幣4000餘元,天成美(商店)帳簿四本,進十八梯觀音巖防空洞避難。緊急警報拉響後,駐守之憲兵及防護團員將隧道大門鎖上。

第一批敵機投彈後,就覺得心中發慌,心臟好像往下墜,如患急病,很想喝水。即向外走去,但覺有人拉住,不能舉步,而仍立在原地。又過了一小時,心中更為發難、難過。忽然有人呼喊救命,第一句聲音很高,第二句即轉低又細,然後寂然無聲。黑暗中總覺得有人在亂咬自己的手,而手多處受傷。洞內的人都擠臥在地下,好像昏昏沉沉睡下了。時而雙目流眼淚,口流清口水,時而心境清涼,唯恐已死,暫失知覺。

等到警報解除後,經過拉屍隊的人把我從石灰市洞口拉出,我還是毫無所知。後來忽然覺得一線光明,才知道自己還活著,同事聶先生、餘先生也還活著。於是我們就到附近炭鋪內去休息,等待到天明時慢慢回家。但法幣與帳簿已丟失,目前精神不佳,腹內隱痛。聶先生與餘先生人雖未死,但身體浮腫,皮膚發綠,生死難料,刻已下鄉調養也……

從這一封信不難看出受難民眾,因缺乏氧氣而遭受窒息的煎熬、在死亡線上痛苦掙扎的慘狀。

其實抗戰期間重慶發生的大隧道慘案不止這一起,我們從史料上看見:1939年6月11日和1940年8月12日均已死傷了很多的平民百姓。但國民黨當局實行新聞封鎖,對人民和新聞界的呼籲充耳不聞,致使造成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這一場空前災難。

死難者屍體的處理

大慘案發生後對死者的屍體處理說法很多,當時曾有人發表文章說,「有的屍體被拋入長江中衝走」;「有的屍體被窖於市中區邊沿的朝天門下沙灘內掩埋」;「有的說堆在朝天門沙灘上發爛發臭」。而真正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慘案發生後,《新民報》的記者陳理源先生受報社之託,前去採訪大隧道慘案屍體處理情況。陳先生在《重慶文史資料》發表文章介紹說,他親自到放置集結待運屍體的朝天門港口碼頭採訪。親眼看到那悽涼悲慘的場景,不禁潸然淚下,激起人們對日本侵略者的切齒痛恨。

關於將屍體拋入長江中和窖於在沙嘴的情況,陳理源先生說既沒有目睹也沒有耳聞。陳先生採訪了解到一部分屍體由死者家屬自行擇地安葬,其餘的全部屍體因家屬無力擇地或家在外區者,由重慶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運往長江北岸,地名叫黑石子的丘陵之間全部掩埋。

我們可想而知,當時的重慶人民被日本飛機轟炸後,親人已死,房屋毀壞,生活十分艱苦。當時為平民憤蔣介石與參議員一起前往肇事處視察,看望並慰問了死者家屬。「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對隧道死難家屬中的鰥寡孤獨、無人撫養者發放了賑金。老弱殘廢每人300元,失學幼孤每人200元,到9月7日止,重慶市共發放賑金11萬元。

「六五」慘案後的重慶

重慶人民經過「六五」大隧道慘案後,冒著日本飛機轟炸的威脅搶修大隧道。隧道從地面深挖地底10米左右的巖層,然後平伸約2公裡(可以通往兩路口隧道口)。中途又分成三個叉道口,隧道高寬約2米多,正常容量為4384人,擁擠時可達到6555人。洞內設置有通風器和發電機、電燈、油燈、石凳、木凳等,是專供市民躲避空襲所用的大隧道。

這一段大隧道的進出口有三處:磁器口街(原名演武廳)、石灰市、十八梯,此三點成鼎足之勢。磁器口和石灰市兩處,都是平地挖下去的,洞口皆用條石砌成同一形狀的堅固掩體,為防日機轟炸,掩體外表塗成黑色。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強烈激發了重慶人民抗戰的激情。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遵循黨中央「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堅持國共合作,抗戰到底。重慶青年紛紛奔赴抗日前線,先後組成川渝大軍奔赴抗戰最前線英勇殺敵;重慶的救國會、青年聯合會、抗日文藝習作會、學生會、婦聯會等紛紛捐錢捐物,買飛機、買大炮全力支持抗戰。

重慶的抗戰文化產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為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艱難困苦的抗戰時期,重慶進步文藝界創作演出了《戲劇春秋》和《愁城記》(夏衍)、《北京人》(曹禺)、《清明前後》(茅盾)、《風雪夜歸人》(吳祖光)、《結婚進行曲》(陳白塵)等一批有藝術水平、歷史深度的大劇,在四屆霧都公演中,創作演出的進步話劇就達242臺,這一現象被話劇史家們稱為中國話劇史上的黃金時代。

重慶的抗日報刊《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群眾》周刊、《光明日報》、《商務日報》、《新民報》、《文種》、《詩報》及文藝隊伍、電臺廣泛宣傳抗日,激發人們的抗日熱情。重慶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日!

1987年7月6日,中共重慶市委為紀念七七事變50周年,「日本侵略者轟炸重慶紀事碑」落成儀式在「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舉行,並將這裡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讓人們千秋萬代勿忘國恥,牢記歷史!

(本組文章作者胡平原為重慶市巴南區政協文史研究員、黃典為本報駐重慶記者)

相關焦點

  • 重慶珍檔 |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日軍滅絕人性,國府管理不善釀...
    1941年6月5日,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市的大隧道,死傷了很多很多人,所以,稱為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要知道慘案的詳細情況,就必須尋找目擊者和這場慘案的倖存者。2015年4月20日,全國政協抗戰遺址保護與利用專題調研組來到這裡調研。
  • 重慶拉響防空警報悼念「六·五」大轟炸隧道慘案死難同胞
    今天是重慶大轟炸較場口「六五」隧道慘案紀念日,上午10點30分,重慶上空響起防空警報聲,提醒人們要永遠記住那段歷史…在較場口6·5隧道慘案遺址前,不少遇難者親屬和市民聚集在這裡默哀獻花,悼念死難的同胞,表達希望世界和平,慘案不再發生的心願。
  • 大事記| 大隧道慘案:日軍滅絕人性,國府管理不善釀慘劇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現場1941年6月5日,日本飛機轟炸重慶市的大隧道,死傷了很多很多人,所以,稱為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要知道慘案的詳細情況,就必須尋找目擊者和這場慘案的倖存者。2015年4月20日,全國政協抗戰遺址保護與利用專題調研組來到這裡調研。
  • 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為死難同胞默哀!
    翻開日本飛機轟炸重慶的歷史,找到「六五」大隧道慘案的史料,那一幕幕屍橫遍野,屍體堆積如山的悲慘場景,無不使人悲淚即下……《新華日報》報導的「六·五」大隧道慘案正因為如此,造成擁擠、踩踏、窒息大慘案。《重慶文史資料》記載的「六·五」慘案《重慶文史資料》第31輯上發表了當時重慶的《新民報》記者陳理源先生寫的回憶文章《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採訪記》。
  • 重慶大隧道慘案:中國抗戰的三大慘案之一,近萬人魂歸西天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重慶大隧道慘案:中國抗戰的三大慘案之一,近萬人魂歸西天抗戰期間,日本對重慶進行了長達6年半的轟炸。據統計,日軍累計出動飛機9513架次,對重慶轟炸218次,直接被炸死炸傷約2.6萬人。
  • 歷史上的今天:重慶大隧道慘案爆發!遇難人數9000多?
    重慶大隧道慘案77年前,也就是1941年6月5日,夜,重慶發生震驚中外的「六·五」防空大隧道慘案。大部分死者因窒息、擠壓,衣服被撕爛,皮膚變成藍黑色,面目全非,慘不忍睹,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慘案。
  • 日軍轟炸導致1000中國人悶死:1941年6月5日六五重慶隧道慘案發生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1941年6月5日:日軍轟炸中國重慶,市民在防空洞內發生混亂,導致一千多人死亡,史稱六五重慶隧道慘案。
  • 重慶警報長鳴紀念「6·5」大隧道慘案60周年
    中新社重慶六月五日電(蒲晉毛玉琳)六十年前的今天,日軍飛機在重慶上空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狂轟濫炸,製造了震驚中外的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今天上午十時,該市上空再次響起長達半小時的警報,以昭示人們,歷史不能忘記,悲劇不容重演。  一九四一年六月五日,日機突然夜襲重慶,缺少準備的市民聞警後倉惶湧向就近的防空工事。
  • 重慶珍檔| 日軍轟炸重慶製造大隧道慘案 屍體20輛卡車運5天
    (原標題:重慶珍檔| 日軍轟炸重慶製造大隧道慘案 屍體20輛卡車運5天)
  • 重慶拉響防空警報悼念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死難者
    重慶拉響防空警報悼念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死難者  【解說】6月5日是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發生七十五周年紀念日,重慶主城當天上午拉響長達12分鐘的防空警報,悼念在「六?五」隧道慘案中死難的同胞。
  • 埋屍員憶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者屍體抬了三天三夜
    「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者屍體抬了三天三夜  【解說】6月5日是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發生七十五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40多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遇難者親屬、歷史見證人前往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遺址前敬獻花圈,並向遇難的親屬和同胞表示哀悼。  【解說】今年94歲高齡的高榮彬曾是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的一名埋屍員。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同胞
    圖為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悼念在慘案中逝世的同胞。 周毅 攝中新網重慶6月5日電 (記者 劉相琳)5日上午,防空警報聲響徹重慶主城區上空。近百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為79年前在「六五大隧道慘案」中罹難的同胞默哀。1941年6月5日,日軍對重慶連續實施5個多小時的大規模轟炸,高溫和嚴重缺氧,致使在重慶較場口防空隧道內躲避的數千民眾窒息死亡,史稱「六五大隧道慘案」。為紀念這些遇難同胞,重慶市政府將6月5日定為防空警報試鳴日。
  • 抗日戰爭大隧道慘案的背景結果和歷史影響是什麼
    大隧道慘案     在1937年7月七七事變之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1937年11月,國民政府對日在淞滬抗戰中失利,南京開始陷入危機,國民政府在1937年11月20日起遷往重慶作為陪都。    大隧道慘案死了多少人     百人說的下限為461人,上限為999人。百人說主要是國民政府官方的統計和說法。大隧道窒息慘案發生後的第二天,重慶防空總司令部對外宣稱:「慘案死亡461人,重傷291人」。
  • 重慶舉行「重慶大轟炸」紀念活動,數百人慘案隧道遺址前獻花
    重慶舉行「重慶大轟炸」紀念活動,數百人慘案隧道遺址前獻花 黎華玲、周文衝/新華網 2016-06-05 18:52 來源:澎湃新聞
  • 百餘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紀念「六五大隧道慘案」76周年
    百餘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紀念「六五大隧道慘案」76周年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敬獻花圈並默哀。
  • 日軍持續空襲導致的重慶大隧道慘案 屍體堵塞了洞口慘不忍睹
    自從中國政府將重慶定為陪都以後,從1938年開始日軍便對這裡進行了數百次的轟炸。在應對日軍轟炸的同時,中國政府決定在重慶十八梯附近建設防空大隧道,整個隧道全長2.5公裡,位於地下十米的深處。重慶大隧道於1940年部分開放,1941年整體工程才剛剛完工。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同胞
    圖為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專家學者們在「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舉行悼念活動。 周毅 攝中新網重慶6月5日電 (記者 劉相琳)5日上午10時30分,防空警報在重慶市各區縣同時響起。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專家學者律師們在「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舉行活動,紀念「六五大隧道慘案」77周年。抗戰期間,作為國民政府戰時首都所在地,重慶遭受日軍戰略轟炸6年零10個月,史稱「重慶大轟炸」。1941年6月5日,日軍對重慶連續實施5個多小時的大規模轟炸,高溫和嚴重缺氧,致使在重慶較場口防空隧道內躲避的數千民眾窒息死亡,史稱「六五大隧道慘案」。
  •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的紀念:記住歷史 反對戰爭
    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的紀念:記住歷史 反對戰爭 2014-08-15 17:28:278月15日電 題:重慶「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的紀念:記住歷史 反對戰爭  作者 陳植煒 陶宇 劉賢  15日,重慶民眾在「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舉行「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紀念儀式,悼念死難同胞和在抗戰中犧牲的英雄們。
  • 大事記| 大隧道慘案:運埋死者費時5天
    從1938年2月18日開始,在接下來5年內,日本對本對戰時中國陪都重慶進行了戰略轟炸。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破壞,其中最慘烈的莫過於較場口大隧道窒息慘案。
  • 重慶較場口大隧道慘案:日軍的轟炸間接導致數千人死於窒息
    除了直接死於大轟炸的市民外,還有很多因為大轟炸而導致的間接傷亡,比如發生於1941年6月5日的的「較場口大隧道慘案」,多達近萬人死於這場慘案之中。較場口大隧道慘案遺址1941年6月5日下午六點多,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悶熱的天氣得到一定的緩解,重慶市民正準備吃飯納涼,然而此時悽厲的防空警報拉響了,已經經歷了日軍三年多轟炸的重慶市民對此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