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小鵝山菜市正在進行升級改造,目前菜市攤位都集中搬到了附近的過渡市場。過渡市場面積本來就不大,入伏以來熱得像蒸籠,買菜熱賣菜也熱,大家都盼著老市場能儘快完工,好搬回去。近日,有人去查看,老菜市被圍擋起來,卻空無一人。「改造停工,回遷更是遙遙無期了……」他們希望記者幫打探下,這是怎麼回事?
過渡市場:市民搖著扇子買菜
7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革新路南城百貨旁的小鵝山過渡市場。該過渡市場為藍色的彩鋼瓦搭建而成,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個長方體的大盒子。菜市門口,進出的市民絡繹不絕。
沿著大門往裡走,雖然還是上午,但已經有不少市民都拿著一把小扇子,一面砍價買菜,一邊扇扇子。
「熱,真的是太熱了!」市民曾女士說,過渡菜市面積小,攤位之間的空間變得異常擁擠。
現在氣溫一天天增高,人流量一多,本來空氣不太流通的菜市,變得更加悶熱。
「現在還不是最熱的,下午更加,就像個大蒸籠!」賣肉的張女士說,每天剛開攤,他們就要開啟自備的小風扇,一直開到收攤。中午實在太熱,人還可以熬一下,肉卻熬不起。中午人少時,他們只有把肉放進小冰箱。攤位原本就窄,再放個冰箱就變得更擁擠了,但是也沒有辦法。此前,天氣還不是太熱,有的攤主沒有備冰箱,肉都發黑了,損失不小。
此外,還有居住在過渡市場旁邊的居民反映,菜市垃圾太臭,燻得他家都沒法開窗。
改造市場:圍擋起來無人施工
隨後,記者來到紅巖路與龍屯路交會路口的小鵝山老菜市。菜市周邊全部用圍擋圍著,原來的兩處大門處,也都擋起來,並用鐵鏈鎖住。在外面,可見一棟不高的舊樓和一個大棚 。
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看見,原來菜市中的攤位等已經拆除,地面上有很多被敲碎的紅磚和混凝土,空中懸著一些線纜。記者沒有看見任何做工的人,敲門呼喊也沒有人應答。
周女士居住在紅巖三區,每天去過渡市場買菜,來回都會路過老菜市。周稱,菜市是3月底4月初整體搬遷,新菜市太熱,大家都盼著快點改造好,能搬回來。每天路過,她總喜歡偷瞄一眼改造的施工進展。「剛開始,改造轟轟烈烈,現在都停了好久了!」周女士說,原先說是10月份,老菜市改造好可以搬回來,後來又說12月,現在又有人說春節都不一定能搬回來。到底為什麼停工,什麼時候可以搬回來?大家都希望記者能幫忙了解一下。
市場回應:按進度12月底可完工
市場管理方負責人介紹,他們也是根據柳州的相關要求,對小鵝山菜市進行改造。目前,改造進度確實有所放慢,但是沒有停工。17日,他們剛剛開會,討論菜市的改造大方向。待上級部門確定之後,將進行招投標。菜市改造,主要是對原來的老樓和大棚進行大的修整。按照進度,12月底可以完工。改造後,新的菜市明亮乾淨,也將更美觀舒適。
該負責人還提到,過渡市場的建設,他們也是借鑑了柳州其他市場的改造經驗。柳州一些過渡菜市,都是攤販們自己在路邊撐大傘,颳風下雨時,市民買菜都要自己撐傘,還經常淋得一身溼。綜合考慮,小鵝山過渡菜市搭建了一個臨時大棚。他們也知道夏天的大棚肯定會熱,所以在施工時,將原本9米的大棚增加到11米,還增加了排風設備和通風的窗戶。
提到垃圾處理問題,該負責人稱,垃圾是一天清理四次,上午兩次,下午和晚上各一次。可能是清理之前,垃圾堆放有點多,周邊居民聞到了異味。下一步,他們會加強管理。同時,該負責人也希望攤販們打掃好自己攤位的衛生,買菜市民不亂丟垃圾,大家共同維護好菜市的環境。與原來的菜市相比,過渡菜市確實有不足之處,該負責人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
來源 | 南國今報記者廖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