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橋往西,方圓一裡路,一年半的時間裡,關閉了兩處時間久遠的菜市和一家大型超市,有人歡喜有人憂。
市場的關停本不是稀罕事兒,但同一地段內連續關停,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他們分別是:
2018年7月—袁橋菜市關停。
2019年5月—沃爾瑪超市關停。
2020年1月30日—剪子股菜市關停。
今天帶大家再來回憶一下這些消失的歷史,權當談資。
袁橋菜市
沃爾瑪超市
剪子股
那麼就從最靠近和平橋的、拆的最早的袁橋市場說起。
袁橋菜市:徐州人的早間市場
消失時間:2018年7月
袁橋菜市消失已經一年半多了。先說結果,很多店家被轉移到距離袁橋市場一河之隔的好來花園菜市,但做生意就是一步金一步銀,好來花園的菜市位置相對蔽塞,來此市民不多。
加之好來花園菜市像一個高檔寫字樓一般乾淨,時代進步了,但還不符合徐州市民的普遍的買菜習慣。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想必這一年半時間裡,很多市民還不習慣袁橋沒有菜市的日子。
袁橋菜市營業時間早
袁橋菜市菜價超便宜
袁橋菜市又稱為「早市兒」,夏天的時候,有時剛到凌晨五點左右,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袁橋菜市最早開始於1996年,這裡有個室內的袁橋市場,但這個袁橋市場體量太小,小商販們自發沿街擺攤,也就形成了這個菜市場。
來袁橋菜市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老人都喜歡早起,遛彎、買菜、鍛鍊變成一體化的工作,那袁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而袁橋菜市多是賣原材料:瓜果梨桃、蔬菜、生肉等等。也符合上了年紀的人買菜回家做飯的生活方式。
這裡還有優點,就是在市區範圍內,袁橋市場「自賣頭」居多,所以袁橋市場的價格也的確便宜很多。
但袁橋市場也有極大的弊端,第一就是噪聲汙染,嚴重擾民。
第二就是造成周邊交通嚴重擁堵。
此外,這裡還是小偷界鍛鍊新人的練兵場。
但很多周邊市民也說,最近一年半,沒有袁橋市場真的很不方便,有人說可以去豐儲街啊,但豐儲街貴啊!
從袁橋菜市再往西一百米左右,沃爾瑪超市也在之後關門了。
沃爾瑪超市結束於2019年5月,長期處於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地步,關門也在情理中。
說他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也是有原因的,要是作為逛街屬性,他地理位置比市中心的超市要差。
而且現在市中心網紅精品超市湧現,沃爾瑪嚴重跟不上時代。
要說這裡接地氣吧,它又沒有搞出西區大型超市那樣,市民齊心協力坐著公交班車來排隊買雞蛋的盛況,除此,沃爾瑪的熟食也很不好吃。
就連沃爾瑪樓上的健身房和電影院都比超市紅火。
但是沃爾瑪超市是附近唯一的大型超市,比路邊的便利店貨品要齊全,消失了將近一年,有沒有很想它?
而沃爾瑪再往西大約百米就是:剪子股菜市。
曾經的剪子股
現在的剪子股
剪子股陪伴了我們33年了,2020年1月30號,它離開了我們的視線。
剪子股菜市的長得和豐儲街菜市、袁橋菜市很類似,都是以街道來形成菜市,其中,袁橋菜市最細長、擁堵,豐儲街道路最寬。
剪子股菜市功能性介乎於豐儲街和袁橋市場之間,袁橋菜市可以說是屬於蔬果的,而豐儲街是屬於熟食的,剪子股折中二者。
如果猜想為何拆了這裡,可能第一點是佔道經營,引起道路擁堵,第二,可能是這裡距離戶部山景區又實在太近了,和風景區的形象反差較大。
第三就是青年路小學就靠近菜市,噪聲汙染,影響小學生學習。
那啥是剪子股呢?
「剪子股」,是地道的徐州土話,它指的是剪子的左右兩部分連接的那裡。
之所以這個地方叫剪子股也不是因為它是賣剪子的地方,而是因為這個地方的街道分叉了,像張開的剪子的樣子,老百姓就叫它剪子股了。
要說想念一個城市主要是想念這個城市的某個人,那懷念一個菜市,應該就是菜市裡的美食,剪子股美食的代表有:
黑米糕
蘇記丸子湯
油條灌雞蛋
鮮香羊肉湯館
在兩大菜市和超市都消失之後,距離此地不遠的豐儲街菜市就顯得尤其珍貴。
圖為上周,疫情期間的豐儲街
可以看出即使在疫情期間,來豐儲街買菜的市民還是很多,因為附近只剩這一個菜市了。
豐儲街也更像是熟食一條街,美食一條街,熟食價格高,蔬果價格也高。但如果豐儲街不拆的話,絕對是最後的大贏家!
而且豐儲街的美食也變得最唾手可得,等疫情結束,大家可以去珍惜一下這處老菜市了,下面一起來看幾家:
黃橋燒餅
這家黃橋燒餅在我心中已完全是甜點般的可愛存在。餅的本身是厚的,但這種厚是由千層的薄層積累起來的,千層的薄面就是千層的心意,每咬下一層薄脆都是甜上心頭的享受。
黃橋酥餅有甜、鹹兩種口味,而我從小就喜歡吃甜食,況且我還一直把這家酥餅店當成甜品鋪子,在有了前面的薄、脆、香,若最後入口的滋味甜上心頭,那對於口腹自然是一種美意。
它與主食類大餅最大的不同就是麵皮非常薄,餅的本身是厚的,但這種厚是由千層的薄層積累起來的,千層的薄面就是千層的心意,每咬下一層薄脆都是甜上心頭的享受。
脆,不是味道,卻是襯託味道的嫁衣,也是食客最敏感的觸覺體驗。咬下一口酥餅,渣子要是能掉的一桌子都是,可別惱,這就是店家手藝的彰顯了。若這些香脆的存在落入口中,那他們就會是舌尖上躍動的精靈。
這香,我想第一點就是這密密麻麻的芝麻,即使單是看著都甚是喜人,記得小時候,在家偷嘗芝麻,捏起一小堆芝麻就往嘴裡送。這一份脆餅上滿滿都是芝麻,如此一口吃下,豈有不香之理。
陳昊豬蹄
不是每一隻豬蹄,都叫開花豬蹄。奎河東邊的陳昊豬蹄在豐儲街菜市開了五年多,靠的就是食材新鮮手藝精湛。從選材開始就嚴格把關,陳哥說食材是最重要的,有時候寧願價格高一點,也要保證肉質足夠新鮮。
經過長時間滷製的豬蹄特別酥爛,,肉質豐厚飽滿,聞起來香味濃鬱。豬蹄吃起來不是那種軟糯的,而是很有勁道、肥美的口感。咬開之後,裡面的筋肉鮮嫩無比,吃起來毫不油膩,滿口實實在在的膠原蛋白,吃起保準停不下來。
如果說豬蹄吃起來是勁道爽滑,皮凍就是入口即化,經過大火燉小火熬三小多時再等待冷卻,肉皮懸空在肉汁凝結的凍當中,色澤看起來就很誘人。捏起一塊吃,肉皮Q彈十足,中間的凍在口腔的熱度下迅速化回汁水,吃起來儘是咀嚼的快感。
建國劉記米線
在徐州的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米線店,無論早餐、中餐還是晚餐,生意好的米線店裡總是坐滿了人,位於豐儲浴池隔壁的建國劉記米線便是其一。
徐州吃貨總結的各大徐州最好吃米線排行榜,這家店必然榜上有名。在不斷湧現的各家新派米線地衝擊下,飯點依然座無虛席,可謂是流水的新店,鐵打的劉記。
這家米線店屹立在豐儲街邊已有十幾年,堅持用牛骨熬湯,食材好,一吃就能吃出來區別。
軟滑的米線,噴香的辣椒麵,濃濃的骨湯,一切都還是兒時的味道,讓人既是滿足,又是感慨。
邳州阿晨菜煎餅
路邊的菜煎餅總能無數次安撫我飢餓的胃,開了沒多久了,但是每次中午去的時候都是爆滿,攤菜煎餅的是個年輕帥哥,別看年輕幹起活來動作挺麻利的。
白菜、韭菜、胡蘿蔔絲、土豆絲、粉絲、豆腐、紫甘藍、豆皮……三排自選的各種菜。
烤的焦黃脆香的煎餅,各種蔬菜夾在中間被熥得軟香可口,勁道的餅皮加上鮮嫩多汁的餡料,簡直百吃不膩。再加上一碗豆漿或是粥就能帶給人無限幸福和滿足。
豐儲街雞柳
豐儲雞柳,在豐儲街是出了名的好吃。
剛出鍋的雞柳刷上辣椒醬,撒上點孜然,用煎餅一包,美美咬上一口,香辣怡人。
食客的年紀從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不等。每到飯點,就會排起長隊。
友名烤肉筋
老闆經常一副西部牛仔的打扮,在菜市裡很是顯眼。
他家的烤肉筋,上烤爐前的牛肉僅經過清洗和切塊這兩道工序,敢於以未經醃製的本來面目示人,想必老闆對於食材新鮮程度足夠自信。
鹽、孜然、辣椒都是後撒上去的,烤的火候很好,大呼的辣椒,吱吱冒油還帶著焦香。
美食雖好,但還是提醒大家不要聚集,一起等待疫情結束,我們再來放縱食慾。
城市一直在做著自己的選擇,一直做著屬於自己的優勝劣汰,只不過淘汰的是我們喜歡的,多少心裡還是要有個習慣的過程。
疫情過後,和平橋西側附近也就只剩豐儲街菜市了,大家也別都蜂擁這裡,因為,怕它菜價又漲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