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順風車」嗎?車主掛靠多個平臺接單、繞行拉客……糾紛不斷

2020-12-25 騰訊網

搭乘「順風車」中途被加價、繞路怎麼辦?車主不願意送到目的地怎麼辦?外牌車輛能在上海開順風車嗎?近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上海市民服務熱線12345接到不少本市及外省市市民的反映,稱有司機利用平臺的漏洞實現類似於網約車一樣的全職營運,乘客頻繁遭遇「假順風」「加收費」的情況。投訴者呼籲,應對類似借順風車名義行非法營運的做法予以甄別和約束。

車輛不符,被拉黑後還在接單?

6月1日,王先生在某出行平臺為母親和孩子預約了從南京市前往連雲港市的順風車,同方向的一輛雪佛蘭SUV車主接單。當時系統顯示除王先生母親孩子2人外,已有1人預約拼車,全程費用預估為333元。車主劉某的信息頁顯示,其加入順風車400多天以來,接單360餘次,評分為5星。

當天,車主臨到達前打電話給王先生,稱自己的車在年檢,開的是朋友的車。到了跟前,他發現車主開來的是一輛7座的白色車輛。車座增加了,車主順勢在南京市的另一處地點接上了另外2名乘客。駛入高速期間,車主還在服務區停留運送貨物。整個行程從原本的5個小時耽誤至7個小時。抵達家附近時,司機拒絕將車輛開至小區門口,王先生的母親和孩子只好提著沉重的行李步行回家。為此,王先生和車主還在電話裡發生口角。

車主的多種做法令王先生頗為不滿,因此向客服反映車輛不符、中途拉客等情況。客服表示會對車主作「拉黑封號」處理。6月5日,王先生再次打開平臺預約同一線路的順風車,同車牌的車主劉某又出現在候選名單上。「劉某怎麼沒有被拉黑呢?」客服解釋說,平臺對該名車主的懲罰是限制接單15天,不過6月6日當天有個早期的預約單未完成,所以顯示車主仍在接單。「一會兒是拉黑封號,一會兒是限制接單?」王先生懷疑平臺的監管並不徹底,為此向該出行平臺註冊地上海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6月5日,王先生發現其投訴的車主劉某仍顯示可接單的狀態。

記者查詢有關順風車用戶行為管理規則發現,平臺對於接駕車主或車輛與註冊信息不一致的情形,懲處措施是禁止接單15天;封號處理的情形則是車主惡意投訴、發布廣告或商業信息、使用虛假證件註冊平臺。而對於車主在行車過程出現多載客、繞路等方面的分歧並沒有處理規定,通常有賴於乘客與車主之間的「友好協商」。

順風車平臺亂象多,投訴高發

記者注意到,一些順風車平臺推出跨市、跨省距離的拼車業務出現後,長途行駛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也隨之增加,乘客與車主中途面臨訂單變化怎麼辦?發現路線規劃不合理該如何協商?不同地區的管理政策不一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引發了一系列的投訴。

有上海市民發現,為了多接單,有車主同時使用多個順風車平臺接送乘客。5月9日上午,市民宋女士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返程途中,在某個順風車平臺預約界面上,特地選擇了「不拼車」的業務。來車後竟發現,車內已經坐上了兩名乘客。溝通得知,原來這兩人也是選擇順風車「不拼車」業務的乘客,而她們選擇的是另一個出行平臺。一車接多單,為此,宋女士多番投訴,要求平臺重新計費。對於平臺來講,車主跨平臺接單的情況較為隱蔽,只能依賴乘客的主動舉報。

順風車路線規劃不合理,引發的投訴也較為常見。6月1日,彭先生預約了一個順風車拼車業務,從松江區上海林楓職業介紹所出發,趕往浙江海鹽辦事。車主如約接到他時,車上已經坐著其他兩位乘客。令他沒想到的是,順風車沒有按照最快的路線行駛,加之沿路送達兩位乘客耗時較長,險些耽誤了彭先生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彭先生希望,順風車平臺能提供拼車後的路線和耗時,以便提前準備和安排。

△彭先生從上海前往嘉興,左圖為默認的最快路線,右圖為順風車實際拼車中途經的路線。

此外,在司機端,目前各地法規政策有所不同,對於順風車是否非法營運的認定規定了不同的情形,如車牌、服務次數、車型等等。今年4月,車主吳先生在一個出行App上成功註冊了順風車業務,其車牌屬於遼寧省。由於未被提醒外牌司機無法在滬開展順風車業務,吳先生載人後被城管扣下了車輛,還將面臨2千元至5萬元的罰款。

拼車模式不能成為「黑車」的便車

與網約車不同的是,順風車車主不是以乘客的目的地為出行目標,而僅僅是因為合乘雙方出行路線相同,從而分攤部分出行成本。享用順風車的乘客則可以付出比快車更低的費用抵達目的地。2016年,上海市發布的《關於規範本市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的實施意見》中也定義了拼車、順風車的概念:合乘出行作為駕駛員和合乘者各方自願的民事行為,不屬於經營性客運活動,相關責任、義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合乘各方自行承擔。

順風車的基本特徵應為「真順路」和「低定價」已經成為共識。然而,有用戶發現,不少平臺的順風車業務已經淪為「固定路線」的網約車服務。上述王先生的老家位於連雲港市的一個村鎮。據他觀察,南京-連雲港線路幾乎每天都有相同的車主「定點發車」,預約車輛與實際來車不同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車主的理由往往也是車子在年檢或維修,但他考慮到對方態度不錯、能安全送達目的地,就沒有當回事。

順風車平臺一系列亂象的背後,根源正是因為順風車變成「網約拼車」,司機難以壓抑利益的驅動,從而滋生多平臺拉客、繞行等行為。那麼,平臺可以甄別「假順風」嗎?某出行平臺的公關負責人答覆記者時稱,區分順風車還是網約車,平臺會基於對車主行為的分析和抽檢。如車主長期出現取消訂單、行程路線偏離等行為,平臺會基於用戶舉報,查實後作封號處理。

順風車模式從2014年誕生以來就爭議不斷,2018年由於行業惡性案件的發生,使得順風車模式面臨全社會的審慎思考。由於順風車並非是營運行為,導致行政管理難以介入。在這種情況下,介於乘客與車主之間的平臺應該真正發揮作用,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有效管理,打擊「假順風」,維護乘客權益,讓順風車這個產品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嘀嗒順風車上線車主安全知識考核,沒通過將被限制接單
    網約車內參訊(文/康二聰)10月16日,嘀嗒順風車宣布,嘀嗒App已上線順風車安全知識考核,11月起,沒有通過考核的車主將被限制接單。據悉,考試內容涵蓋出行所涉及到的多項安全問題,包含《嘀嗒順風車合乘公約2.0》、出行安全知識、嘀嗒出行安全工具的使用以及《順風車用戶行為管理規則》等內容。順風車車主可在接單前選擇完成「車主安全考核」,考核成績會直接與平臺信用及接單情況掛鈎,11月份起,沒有通過考核的車主將被平臺限制接單。
  • 嘀嗒順風車:未通過知識考核的車主將被限制接單
    (原標題:嘀嗒順風車:未通過知識考核的車主將被限制接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0月16日,嘀嗒順風車方面宣布,自10月12日起,嘀嗒App新增順風車車主端與乘客端的順風車安全知識考核與引導
  • 嘀嗒順風車根本不順 成黑車接單平臺?順風車市場要安全還是賺錢
    短程約車難問題嚴重順風車成黑車接單平臺 私下交易頻繁數日前,嘀嗒出行公布消息稱平臺用戶已突破1.3億、車主突破1500萬、嘀嗒出行的順風車用戶互助行駛的總裡程達到 230 億公裡。記者從鳳亭苑附近到杭州新聞大廈,平臺顯示預計順風車費14.6元,然而從下午14點開始預約,一直到22點,都沒有車主接單,記者又分別預約了5次20元以內的短程順風車,仍舊沒有車主接單。嘀嗒順風車主小陳告訴記者:「低於20元的順風車單既要繞路去接乘客,平臺還要抽成,為了10幾塊錢,即使順路,很多順風車主也不會接單。」
  • 網約「黑車」被監管平臺提醒「謹慎接單」
    7月10日,多位計程車司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近幾天計程車的接單量明顯上升,通過網約車平臺接單量提升大約15%,路邊招手停車的數量也明顯提升。  有平臺提醒不合規車主謹慎接單  對於近期的打車接單延時問題,滴滴出行7月7日表示,「由於供需失衡,北京部分地區高峰期打車成功率下降,等待時間變長,我們深感抱歉」。
  • 嘀嗒順風車:不順路竟然也接單
    你打過網約車平臺上的順風車嗎?知道它和網約車的區別嗎?近日,有網友在交通運輸部官方微信公眾號下留言提問:順風車算不算網約車,要不要辦網約車資格證?打開嘀嗒出行車主界面,在沒有輸入車主行程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到有附近訂單、城際訂單。值得注意的是,系統推薦的附近訂單與車主設置的常用路線距離均在10千米以上。隨後,點擊進入其中一個訂單,點擊順路捎上乘客之後便成功接單了。這明顯違反了交通運輸部對順風車的要求,即「應以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事先發布出行信息。」
  • 嘀嗒順風車推出信用分體系 車主信用分過低將被限制接單
    文/羊城派記者 沈釗 近日,嘀嗒順風車宣布上線信用分體系,通過自有數據建立智能、完善的順風車車主及乘客的信用考評機制,車主如果信用分過低將被限制接單次數。信用分體系提高順風車用戶信用意識據了解,該信用分體系是一套綜合認證、安全、履約、評價等維度作出的用戶行為表現評分體系,包含極佳、優秀、良好、一般、不佳五個評級,順風車車主或乘客可前往主頁查看個人信用分數及評分等級。平臺將根據信用分等級動態調控服務政策。
  • 平臺接單被查非法營運遭罰1萬 車主:平臺也應擔責
    事件順風車平臺接單載客 車主因非法營運被罰1萬車上3名乘客都是在哈囉出行平臺接的單,11月22日下午,唐先生駕車在隆昌川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接到乘客後,前往成渝高鐵隆昌北站。在朋友的介紹下,10月下旬唐先生在哈囉出行平臺註冊,成為順風車車主。「當時提供了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和車輛照片。」唐先生稱記不清註冊時平臺是否有相關協議。並表示,他在註冊時曾諮詢過平臺,平臺稱順風車是合法的。直到10月31日,他才完成了自己在平臺的第一個訂單。「到被查,也就跑了28單。」
  • 嘀嗒順風車上線信用分體系,車主低於300分將被限制接單
    近日,嘀嗒順風車針對車主和乘客推出信用分體系。該體系綜合認證、安全、履約、評價等維度,設置了極佳、優秀、良好、一般、不佳五個評級。據嘀嗒出行介紹,平臺將根據信用分等級動態調控服務政策。若用戶信用評級過低,也會受到平臺懲罰,如車主信用分低於300分,將被限制接單次數;乘客信用分低於300分將需支付2倍取消違約金,以此激勵用戶良好履約取得高信用分,建立和諧友好地合乘關係。同時,嘀嗒平臺還將根據據用戶投訴及反饋,對於存在惡劣行為的車主一律永久封禁。
  • 30秒接單過億次,嘀嗒順風車已經成為用戶出行的最優選擇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順風車可能還是一種低效、無保障、充滿不確定性的出行方式,但是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科學技術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發達,把順風車帶到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現如今,順風車不再是低效、無保障、充滿不確定性的出行方式,今天的順風車,已經從過去那個低效、散亂、無保障的出行方式,逐漸演進成為一種高效
  • 嘀嗒順風車:不順路竟然也接單
    你打過網約車平臺上的順風車嗎?知道它和網約車的區別嗎?近日,有網友在交通運輸部官方微信公眾號下留言提問:順風車算不算網約車,要不要辦網約車資格證?打開嘀嗒出行車主界面,在沒有輸入車主行程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到有附近訂單、城際訂單。值得注意的是,系統推薦的附近訂單與車主設置的常用路線距離均在10千米以上。隨後,點擊進入其中一個訂單,點擊順路捎上乘客之後便成功接單了。這明顯違反了交通運輸部對順風車的要求,即「應以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事先發布出行信息。」
  • 嘀嗒順風車30秒內累計接單超1億次,應答率持續上升
    嘀嗒順風車成立於2014年,迄今為止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在這六年時間裡,憑藉著自身的優勢,由專注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嘀嗒拼車」發展壯大,在此基礎上擴展更多的業務,於2017年10月正式進入計程車市場,在2018年1月品牌升級為「嘀嗒出行」。
  • 滴滴順風車無限期下線!嘀嗒來了,4大致命缺點,讓車主不想接單
    滴滴順風車目前還是持續無期限的下線,但是,哈有一個順風車,那就是嘀嗒順風車,,這款順風車在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後,用戶增長還是蠻快的,順風車應該是大家比較需要的一種出行方式,嘀嗒順風車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出行的問題。既然順風車是共贏的,那麼車主應該也喜歡嘀嗒順風車吧。
  • 「順風車」上線最新考核,司機將被限制接單,網友卻舉雙手贊成!
    據悉,嘀嗒出行目前的用戶已突破1.3億,車主數量也突破了1500萬,另從第三方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據來看,嘀嗒出行已穩居該行業第二位,成為滴滴出行的最大勁敵!眾所周知,滴滴順風車被下線主要是觸碰了安全底線,而對於嘀嗒順風車來說,安全問題也是不可觸碰的紅線,為此嘀嗒出行也非常重視對車主的考核。
  • 滴滴順風車怎麼接單 車主一天限制搶8單的注意事項
    滴滴順風車是最近流行的一種出行方式了,用戶可以搭乘順風車上下班、出行非常簡單方便,滴滴順風車司機也可以賺外快,不過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熟悉滴滴順風車這款軟體,如果我下了訂單但有了其他出行方式選擇,那麼我可以取消訂單嗎,又該怎麼取消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答。
  • 嘀嗒順風車六年實現30秒內累計接單超一億次 3分鐘內接單超2億次
    順風車作為春運的補充來看,可謂是城市「打工人」的一次大型人口遷徙的流動趨勢。從大城市返鄉直抵三線及以下縣城和鄉鎮的訂單數約佔35.9%,嘀嗒出行預計在跨城順風車中,乘客當天下單即出發佔比約佔48%,提前一天下單佔比月29%;車主當天接單即出發佔比約57%,提前1天接單佔比約26%。
  • 順風車APP通過「附近訂單」變相開展網約車業務?有順風車平臺這樣...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多個順風車APP通過向車主提供「附近訂單」功能違規運營。在嘀嗒出行的車主界面,「附近訂單」的功能模組赫然排布在屏幕下端。通往霍營、西三旗等不同城區的合乘需求,被分門別類、整齊明了地排列在順風車主接單界面上。同時,不同目的地旁邊還標有具體訂單量,直觀地顯示了不同目的地、不同路線上乘客的需求總量。
  • 順風車是否真順路?嘀嗒等平臺車主未設置行程就能接到訂單
    順風車是否真順路嘀嗒等平臺車主未設置行程就能接到訂單 近日,交通運輸部回復網友「順風車算不算網約車」,提及「車主應以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事先發布出行信息」。澎湃新聞實測三家順風車平臺,車主均可在未設置行程下接單。
  • 大連「嘀嗒」順風車主接單東港到大連灣,平臺規劃只有11公裡
    從東港到大連灣,大連嘀嗒出行順風車車主劉先生為這個訂單跑了 32 公裡,可最後只收到乘客 16.5 元的車費。因這筆車費與自己心理預期差距較大,劉先生便到嘀嗒出行平臺查詢訂單信息。他發現平臺為其規劃的路線是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只有 11 公裡。"難不成大連灣海底隧道通車啦?"
  • 對順風車車主,稱呼「師傅」合適嗎?
    今天,由中國交通報社,中國公路學會,城市智行研究院和嘀嗒出行聯合主辦的順風車行業標準課題研究集思會上線第五期討論,主題便是: 「你對順風車主的稱呼是「師傅」嗎」這個話題。稱呼雖小,事關重大。如何稱呼,展現了用戶對順風車屬性,以及順風車文化和禮儀的理解。
  • 多家順風車平臺近日被約談 順風車怎樣搭得更順心?
    家住東莞的翟女士近日乘坐順風車出行,體驗卻很不順心。「平臺顯示這單順路程度60%,但對繞路也沒有任何處理。」翟女士遭遇的情況並不鮮見。近期有部分順風車平臺開通了「附近訂單」「附近乘客」等功能,讓原本按既定線路順風搭客的車主可以中途增加線路和訂單。不少乘客在搭載順風車時,發現並不一定順路,還出現了亂收費和議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