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去,化妝品市場的風起雲湧依然讓品觀君難以翻頁,長期霸佔亞洲最賺錢的四大化妝品企業在過去的2017年交出了怎樣的成績了?品觀君來幫你扒一扒。
先看看最賺錢的四家化妝品公司業績及排名情況(均為化妝品板塊數據)。
註:以上數據均按近日匯率折算為人民幣,貨幣單位默認人民幣;下同。
第一名、資生堂
1、業績表現
銷售額:605億元,同比增長18.2%
營業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118.7%
日本化妝品公司資生堂集團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創最佳,穩坐亞洲化妝品企業「頭把交椅」!
2014年,因受國際市場疲軟、本土市場低迷的影響,資生堂業績全面下滑。彼時的中國市場,還是資生堂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資生堂集團全球CEO魚谷雅彥上任後,發布了資生堂向全球進軍的Vision2020計劃,立下「2020年達成1萬億日元銷售額」的目標。
2017年,資生堂不僅提前三年實現銷售額超萬億日元,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堪稱完美逆襲,營利較2016年暴漲2倍至6.8億元。
2、品牌表現:高端品牌銷售額漲漲漲!
咋辦到的?這主要得益於資生堂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和重視,同名品牌資生堂、肌膚之鑰(CPB)和茵芙莎(IPSA)等高端線表現搶眼,均保持強勢的增長態勢。
而在日本連續10年獲得護膚銷售No.1的品牌怡麗絲爾(ELIXIR)也開啟了中國市場全渠道運營的徵程,並結合中國顧客的消費習慣和偏好加強了營銷活動和電商合作,勢要在中國市場開拓出一片天地。
3、渠道表現:電商渠道為品牌發展助力
渠道方面,電商成為資生堂中國利潤增長的一大助力。據悉,2017年天貓618狂歡節,資生堂天貓旗艦店僅用時59分鐘銷售額就超去年全天,茵芙莎更是僅用時4分鐘就實現銷售額超去年全天。
渠道重整後的歐珀萊(AUPRES)在電商渠道也表現強勢,銷售情況得以改善。中國網購軍團的消費能力果然驚人!
2018年,資生堂還將在中國CS渠道亮出兩大新動作。其一:啟動「心連結」計劃,發布門店服務新標準,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同時,還能體驗到極致的「服務」;其二,採用「新零售」項目,建立跨境購物平臺「資生堂官方美妝星品館」,此舉不僅能幫助CS渠道重新挖掘實體店核心價值,還能跟消費者建立深度連結。
不過,因受部分產品召回和Bare Escentuals減值等相關影響,資生堂2017年的淨利潤其實縮減3成左右,約13.7億元。
那麼在2018年,對中國市場顯得誠意十足的資生堂,業績能翻幾番?
第二名、愛茉莉太平洋
1、業績表現:
銷售額:367億元,同比下滑10.0%
營業利潤:42.6億元,同比下滑32.4%
2、渠道表現:免稅渠道、觀光商圈萎靡
2017年2月27號開始,薩德事件進入高潮期,中國赴韓遊客銳減,韓國國內免稅渠道及主要觀光商圈銷售萎靡,愛茉莉太平洋在韓國國內銷售額同比下滑16%。
不過,愛茉莉太平洋在整個亞洲地區銷售額還是高達102億元,同比增長10%。說明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還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
3、品牌表現:悅詩風吟、伊蒂之屋業績大降 雪花秀讓出「頭牌」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悅詩風吟、伊蒂之屋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據品觀網今年1月9號報導,雪花秀在2017年已經拱手讓出了韓國美妝頭牌的位置,為提振銷量,愛茉莉已籤約宋慧喬為雪花秀代言人,宋慧喬也成為雪花秀首位代言人。
還記得愛茉莉太平洋早在2015年就放話表示,要在2020年超越資生堂成為亞洲第一的化妝品公司。
但這世界變化太快,2016年的時候愛茉莉太平洋還以高達65億元(1.1萬億韓元)的淨利潤遠超資生堂的30億元(491億日元),今年二者的差距已經縮小,資生堂勝了愛茉莉太平洋一籌。
2018年愛茉莉太平洋有機會強勢反彈嗎?品觀君覺得前途並不明朗。
第三名、LG生活健康
1、業績表現:
銷售額:193億元,同比增長4.9%
營業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10.0%
雖然,LG生活健康化妝品部的總銷售額和利潤都有所增長,但是相比於2016年的24.6%的總銷售額增長和42.9%的利潤增長,LG生活健康在2017年增長明顯放緩。
2、渠道表現:成功入駐高級百貨店
同樣受制於中韓關係的影響,LG生活健康在韓國本土銷售額出現下滑,但是憑藉著Whoo(後)、SU:M37°(呼吸)等高端品牌大舉入駐亞洲各大城市最高級的百貨店,打造獨特神秘的品牌文化,LG生活健康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海外市場的業績保持了高速增長。
3、品牌表現:Whoo(後)超雪花秀 成「韓妝頭牌」
其中,Whoo(後)的銷售數據表現亮眼,連續兩年銷售額突破60億元,2017年業績更是達到82億元,超越雪花秀成為韓妝頭牌。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對於LG集團的重要性,若不是中國市場的高速增長,LG生活健康也難逃業績下滑的噩運。
第四名、花王
1、業績表現:
化妝品銷售額:352.7億元,同比增長2.1%
營業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1.2%
說起花王,大伙兒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紙尿褲。這家「賣紙尿褲的公司」的一不小心,全年就賣了個890億元,同比增長2.2%,營業利潤達123.2億元,同比增長10.4%。
值得一提的是,花王集團營業利潤連續5年創下新高。
雖然紙尿褲賣的火爆,但單論化妝品業務,花王集團的成績單就沒有這麼亮眼了。
2017年,花王化妝品業務營業利潤為34.7億元,同比下滑2.6%,撇除匯率影響,實際同比增長2.1%,這個成績僅排在亞洲最強四家化妝品企業的末位。
2、品牌表現:中高端護膚品牌銷售額大增
其實,2017年花王集團日本本土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整體呈現出疲軟下跌態勢,好在亞洲市場的業績增長迅猛,旗下中高端護膚品牌索菲娜(SOFINA)、佳麗寶(KANEBO)等表現搶眼。
3、渠道表現:跨境電商成績喜人
這其中,中國市場直接成為推動銷售增長的主力軍,不僅高價護膚品等銷售強勁增長,跨境電商也表現不俗。
接下來,花王集團將進一步加大旗下化妝品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投產和推廣力度。2017年12月,花王已在中國臺灣擴建了美妝工廠,其產品將供應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
因受中韓關係影響,韓妝整體低迷的情況短期內很難緩解。花王集團能否把握住這次機會,在中國市場殺出一條新路,縮小與資生堂之間的差距?我們拭目以待!
在解讀了2017年度亞洲最賺錢的4家化妝品公司的銷售、利潤情況之後,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於4大巨頭的重要性。各公司的銷售業績在本土都出現明顯下滑,而在中國市場卻大幅增長,成為業績增長的主引擎。
這4家上榜公司在2018年均加強了中國市場的布局,以求業績繼續攀升。但隨著中國本土化妝品企業的崛起,品觀君相信,2018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肯定是群雄廝殺,諸強爭霸的慘烈畫面。
讓我們期待2018年的榜單,也希望中國本土化妝品公司能夠儘早在這個榜單中亮相。
(來源:品觀網 蔡燦 周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