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無論哪種形式,都是先有精緻農產品!

2020-12-24 騰訊網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休閒農業,無論哪種形式,都是先有精緻農產品!

聞名中外的臺灣休閒農業,最初是為了因應1969年以後,在工商業發展帶來的城鎮化趨勢、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的衝擊,為了因應當時農業走向衰落和停滯的經營困境,為了實現農業、農村的轉型而發展起來的!

1980年代以來,臺灣推進農業邁向精緻農業轉型,逐步向農業多功能開發和二、三產延伸,不斷湧現出一些新業態,包括健康農業,有機農業、休閒農業......你所不知道的臺灣休閒農業,已經發展了40多年。

一、在臺灣,休閒農業的7種形式

臺灣的休閒農業,按規模大小有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漁園區等三個等級。據《海峽科技與產業》2002年第二期,林秀琴在《臺灣觀光農業的發展與啟示》介紹,有7種形式:

1、觀光農園。就是將已開發成熟的果園、菜園、花園、茶園等,讓遊客入內摘果、拔菜、賞花、採茶,享受田園樂趣,這是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

2、市民農園。是指由農民提供農地,讓市民參與耕作的園地。一般將位於都市或近郊的農地集中規劃為若干小區,分別出租給城市居民,用於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類似於我們現在大陸經常看到的的「開心農場」。)

3、農業公園。是指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閒旅遊場所結合於一體的公園。經營範圍多種多樣,目前看,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葉等專業性的農業公園之外,其他大多數農業公園是綜合性的,園內一般規劃有服務區、景觀區、草原區、森林區、水果區、花卉區及活動區等。

4、 教育農園。是兼顧農業生產與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農園中種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以及配備設施極具教育內涵,如稀有植物、熱帶植物、水耕設施、栽培、傳統農具展示等。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育農園。

5、 休閒農場。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農場內提供的休閒活動內容一般包括田園觀賞、農業體驗、兒童玩耍、自然生態解說、垂釣、野味品嘗等。除了可觀光、採集、採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住宿、度假觀光。目前,在臺灣休閒農場已廣泛被人們所接受,臺灣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很多會議已由市內的賓館、飯店轉移到休閒農場。(在這裡,我們想到了農學谷商學院曾經多次組織學員,遊學考察過的義大利農場、北京三生萬物生態農場,不少的商務會議甚至聚會也都在這裡舉行,看來,趨勢是類似的,呵呵~~)

6、森林旅遊。森林公園和森林旅遊風景區大多具有多變的地形、遼闊的林地、優美的樹林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從而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閒、度假、旅遊、野營、避暑、科研和進行森林浴的理想場所。樹林公園提供的遊憩設施一般有森林浴步道、樹林小木屋、體能訓練場等。

7、農村留學。為培養青少年堅忍、樸實、健康、有正義感的人格,在假期把孩子送到農村親屬家去寄宿,並參與農場作業、農村社區活動等,這就是所謂農村留學。(這個很有實際的教育和人才培養意義。)

二、休閒農業的根基:以農為本,產業延伸,產品增值

我們的農莊主學做農文旅,學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經常出去考察和學習,臺灣、日本和韓國的農場經營模式,但是往往容易忽略了一點:臺灣不少休閒農業項目,都有以往數十年農業運營的實踐和經驗,而且往往農莊或鄉村裡,就有不少農業精品。

1、休閒農業,以農業為本,往往是以農業精品為主

從臺灣來講,農業精品有哪些?主要是指臺灣的茗茶、特色產品、農村美酒、經典好米、竹製精品、金鑽水產、優質畜產,結合農業精品整合營銷機制打造出來的特色品牌。

當地的農場主經過幾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培育和打磨,已經並且一直生產出優質的、市場反饋良好的特色農產品,吸引了消費者的歡迎。然後才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加工、休閒和文旅產業。

他們的農業一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品牌和口碑,提供了良好的現金流和收入,甚至足以支撐大部分農莊的基本運營,文旅只不過是延伸出來的附加值,屬於錦上添花的部分。當然添得久了,就變成錦或牢牢地和錦結合在一起了~~

所以,臺灣休閒農業,是以農為本,這個基礎是牢固的。而且,即使做二產、三產能產生出不小的延伸收入,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農業上的投入,而時持續不斷地改善和打磨,把自己的農業打造成精品農業,而且與時俱進。

臺灣的休閒農莊或農民,不但沒有放棄農業,而且在打磨出精品農產品的基礎上,直接將自己的農產品對接到海外市場,掌握國際市場的動態,而且通過自己的精品農業的附加值,在國際上收穫了好知名度,和長期的訂單。

據了解,臺灣大的休閒農莊,大多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他們對產品的潛在經濟收益和市場銷路掌握得非常清楚。農戶在農會的幫助和指導下,自身也成為一名生產專家,經銷專家和市場分析家。他們注重產品的國際市場銷售行情,善於捕捉國際市場的變化信息,不斷建立和拓展新的國際市場的貿易往來關係,如清波蘭園栽培的蝴蝶蘭花,原種母體從日本進口,藉助農會的技術傳授,採用母體克隆技術和傳統授粉技術,培育繁殖出優良的新種苗,栽培的花苗密切與國際市場緊扣,通過與日本和美國的客商提前兩年訂貨。

2、休閒農業,提升農業銷售和附加值

有精品農產品做基礎,延伸出來開發休閒農業,自然也能搭載銷售特色農產品。在臺灣一些鄉村休閒旅遊景點,許多農會都設立了遊客接待站和購銷服務商店,裡面賣的基本上都是當地農會組織農民自己生產和加工的特產農產品。如在花蓮縣富裡鄉農會供銷部,僅「富裡米」產品就多達80多種,既增加了農會的收入,也增強了農會會員的聚合力。

這種向休閒農業的延伸,能夠賦予企業、品牌和產品不一樣的內涵,不但擴大了營收來源,也大大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例如臺灣具有百年基業的知名企業聯米集團超越了傳統理念,稟承了「與稻香共生、與自然共存」的經營理念,提出超意識概念,成立了亞洲首家由民間企業成立的集生產、加工、展示、觀光於一體的稻米博物館。遊客通過時興隧道、古色古香精品館、道香風雲館、稻香學院等8個主題區,既可以了解企業的發展過程和經歷風雨,也可以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經營理念有大致的了解,展示了企業產業鏈延伸新方式,再通過品牌戰略,最終實現了宣傳企業、展示產品、突出理念、增加收益的目的。

所以大家一再總結說:休閒農業,要有產業支撐。參考臺灣,這個產業支撐,最好定在農上,定在農業精品上。

3、休閒農莊的良性收入結構

所以,按農學谷規劃設計院吳琳院長的觀點,一個好的農莊,一產的收入,起碼應佔到總收入的30-40%以上,這樣,才是一個健康的收入結構。也就是說,精品農業,能夠為農莊的運營打下一個良好的營收基礎,在此基礎上做農文旅園區,才是一個基礎穩固的園區。

還是那句話:培育出了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其他業務的好壞與否,都變成了農莊的附加收入。一產營收做得好,農場和園區的總體經營,進可攻退可守,經營壓力大大減輕。

總結:休閒農業方興未艾,既發展了農業生產,有效解決了傳統農業經營困境、維護生態環境、擴大農業旅遊,又能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達到提高農民收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拓展了臺灣現代農業的新內容,成為臺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臺灣休閒農業的「農+旅」形式有哪些?差異化精緻農業六大特色是什麼?
    臺灣自推出精緻農業策略後,其鄉村發展一直以「農+旅」的形式為主,各種農莊旅遊採取差異化的戰略,紛紛取得一定的市場,可為我國鄉村旅遊發展借鑑
  • 行業觀察|休閒農業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休閒農業是當今我國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休閒農業的市場日漸成熟。面對市場需求,從以下六個表現形式出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味、多層次、全方位的休閒體驗。這樣打造出的休閒農業園,不僅特色鮮明,且農味十足。
  • 2018休閒農業補貼政策大全:可申報的項目、時間、技巧都在這裡
    那對於想在農村創業的人來說,做休閒農業無疑是最優選項,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才回流農村,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了休閒農業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優惠、資金補貼紅利、基礎配套設施、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對於創業的朋友自然是想要拿到更多的補貼,下面就為各位介紹一下做休閒農業有什麼項目可申請補貼以及一些申請補貼的方法。
  • 2020休閒農業補貼政策大全:可申報的項目、時間、技巧都在這裡
    想在農村創業,做休閒農業無疑是最優選項。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才回流農村,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了休閒農業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優惠、資金補貼紅利、基礎配套設施、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對於創業的朋友自然是想要拿到更多的補貼,下面就為各位介紹一下做休閒農業有什麼項目可申請補貼以及一些申請補貼的方法。
  • 轉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緻農業在臺灣:為什麼能做到世界第六(三)
    在臺灣,農產品加工業發達,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農產品加工食品。農產品被加工成多種小食品、衍生品,豐富了花色品種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附加值。臺灣的茶產品,除了包裝各異的茶葉外,還加工成多種式樣的茶飲料、茶糕點、茶保健品等產品。在每個交通幹道服務區,在提供遊客停車歇腳的同時,都配套展銷當地的名優特產品,將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包裝成精緻的禮盒出售,價值翻番。
  • 農產品的春天,文創旅遊助推農業騰飛
    農業曾經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產業,也是人類興盛的依託。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勞動中脫離出來,科技助推了工業的發展,農業也就跟工業無縫對接,各類零食、飲料和酒等,以及從農產品提取的各種化學物質等,成為工業的原始動力。隨著技術的進步,農產品的剩餘越來越多,如何打造品牌,如何找到銷路,農業再次面臨困境。
  • 臺灣農業的精心與精緻
    5月底6月初,應臺灣傑出農民協會的邀請,記者隨2018年度「全國十佳農民」代表赴臺灣,行走桃園、苗慄、臺中、彰化、南投、臺南等地鄉村,走企業、看農場,直觀了解臺灣在精緻農業、品牌創建、休閒農業、社區治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
  • 休閒農業:如何用文創點亮品牌?
    如何挖掘農業旅遊的內涵,做出有特色、受消費者歡迎的旅遊新形式,一種新的農業產業模式逐漸興起。文化創意產業與農業的結合,產生了一批新的農業項目,在臺灣的農業發展中已經驗證了其可靠性。那麼,文創農業到底該怎麼做呢?
  • 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每個產品的都裝著騰制的籃子上,既美觀實用,又體現了農村的風味。在產品上都是草莓的深加工產品,如糕點類、果醬類、蛋卷類、脆餅類、包子類、果凍果糖果蜜類等等,延伸的出幾百個草莓製品。包裝也十分精緻,很多遊客都會採購幾百元人民幣的特色產品。
  • 觀光農業組CP,蘇州觀光休閒農業有看頭
    近幾年來,各行各業紛紛流行起了組CP,只要CP組合得好,就一定有看頭。農業和觀光休閒這對CP的聯合就為農業的發展注入了一種新穎的發展方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觀光休閒農業的發展勢頭日益增進。
  • 精緻農業觀光園市民休閒好去處
    精緻農業觀光園市民休閒好去處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紅豆杉、羅漢松、平安樹……日前,記者走進遷安市福順昌生態農業觀光園,一棵棵名貴樹種映入眼帘,茶花、桂花、榕樹等四季常青的觀賞性花卉、苗木、盆栽、盆景格外醒目。
  • 日本休閒農業好在哪?五個考察案例讓你get到休閒農業的精髓!
    在保留農田生產性功能基礎上,為市民提供農業深度體驗, 增加特色農業與非農休閒活動,組織多樣互動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東京足立區都市農業公園已有34年歷史,共有2000平米田地,稻田1400平,農業公園所在區域之前都是農田,隨著東京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最終保留下來了這麼一個小的區域作為農業公園。
  • 休閒農業的發展模式
    在19世紀初,休閒農業在歐洲萌芽,後來發展成為以觀光為目的的農業活動。20世紀80年代以後,從單純的觀光農業向休閒,度假,體驗,環保,教育農業發展,新興了有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觀光採摘園等。90年代,出現了節慶活動,民俗風情等活動,休閒農業的內涵在逐漸提高,模式也在多樣化。
  • 臺灣精緻休閒農業考察紀實:最自然的牧場!(5.12)
    源味網臺灣精緻休閒農業考察•第三期凌雲&楊澤鋒&趙宇&王志平辛苦奮鬥、找出路的合夥生意,應該是有過不少的爭吵吧。嚮導口中得知,兩位老闆各50%股份,凡事都取得另一方同意才可實施,否則無效。
  • 廣東梅州市召開梅臺農業合作交流會兩岸專家論劍精緻高效農業
    交流會上,專家學者等紛紛結合自身研究、經營方向,以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獨特的見解,在現代農業的種植、管理、銷售、組織等方面提出很有啟發性的新思路,特別是針對梅州農業如何朝精緻、高效的方向發展提出了好的意見建議,譬如梅州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做強做精梅花特色花卉產業、大力發展鮮榨柑橘類果汁等,讓與會人員深受啟發,為深化梅臺農業合作、加快梅州精緻農業發展注入了鮮活理念和強大動力。
  • 休閒鄉村、休閒農業哪家美?寧德市有……
    12月3日,福建省農產品加工推廣總站就2020年福建省美麗休閒鄉村名單、福建省休閒農業示範點名單進行公示,其中,我市5個村被列入福建省美麗休閒鄉村名單、3個點被列入福建省休閒農業示範點名單。根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和福建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市、縣(區)農業農村局推薦和專家評審,擬推介32個點為2020年福建省休閒農業示範點,40個村落為2020年福建省美麗休閒鄉村。
  • 休閒農業如何申報補貼?這些部門每年都能申請!
    於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追捧,不少人都知道休閒農業受重視、有補貼,但是補貼項目多、涉及到的部門也多,申請起來並非易事。那麼,不同的補貼在什麼部門申請?怎樣才能申請到更多補貼?☞農業部門農業部鄉鎮企業局(農產品加工局)都設立了專門的休閒農業處,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農業廳(委)也都有專門的處室分管休閒農業,市、縣農業局也有相應的部門。
  • 民革海南省委:海南農業要做精緻品 減少大路貨
    「海南那麼好的光熱條件,那麼獨特的資源,農業發展卻遠不如臺灣。」省政協委員潘成立直言,近年來,海南農業雖然發展較快,特別是熱帶高效經濟作物、冬季瓜菜種植面積近年大幅增加,但真正有特色的、深加工、標準化、精細化農產品少,農產品附加值低,「海南農業規模化、品牌化之路還很長。」  如何破解海南現代農業發展瓶頸?
  • 三農解讀:農業、休閒農業、旅遊、鄉村旅遊有什麼區別!
    三、是從效益來看,一般農業主要依賴資源、勞動力的投入,效益比較低;休閒農業則通過運用休閒元素,使農業開發更多的價值,即使是普通的農產品價格也大幅提升,效益十分可觀。可見,休閒農業是一般農業的轉型升級,是在體驗經濟時代為滿足人們休閒體驗活動的一種複合型、高效益的農業。
  • 邯鄲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
    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推進服務中心主任魏同科介紹,都市農業依託農業園區,通過種養、加工、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經營模式,不僅為城市提供優質綠色農產品,而且為市民提供了農事體驗、觀光休閒場所。邯鄲是農業大市,現代農業發展初具規模,主城區周邊自然資源條件獨特,發展都市農業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該市已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62個,數量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