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

2021-01-10 河北新聞網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

全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劍英)每逢周末,距邯鄲市主城區西部10公裡的復興區沁河生態農業文化旅遊區,吸引了不少市民觀光採摘、品農家美食。都市農業正成為城市居民消費的新選擇。

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推進服務中心主任魏同科介紹,都市農業依託農業園區,通過種養、加工、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經營模式,不僅為城市提供優質綠色農產品,而且為市民提供了農事體驗、觀光休閒場所。

邯鄲是農業大市,現代農業發展初具規模,主城區周邊自然資源條件獨特,發展都市農業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該市已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62個,數量居全省前列。

今年3月,《邯鄲市2019年都市農業建設工作推進方案》提出,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以直接服務城市居民消費為目標,重點發展農業園區觀光型、參與體驗型、休閒度假型、養老養生型、科普教育型等現代農業休閒模式,建設休閒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民俗觀光等各類休閒觀光型農業園區,滿足市民休閒、觀光、體驗、採購鮮活農產品等生活需求。把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生產、「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承租返包、「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股份合作、財政金融資金入股分紅等促進農民增收利益聯結模式,讓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堅持綠色和質量理念,邯鄲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藥和農業生態修復工程,引進發展節能環保、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項目和工藝,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和可追溯體系,打造綠色、安全、低碳、循環發展的都市農業。堅持品牌導向,實施「優質品牌培育計劃」,每個都市農業端點都要確定主導產業,鼓勵經營主體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擴大「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範圍,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塑造高端都市農業品牌。

該市劃定了12個重點打造的都市農業示範區,包括肥鄉區309國道農業風情走廊、經濟技術開發區滏東綠色有機農業採摘觀光驛站、成安縣紅色小鎮鄉村休閒旅遊公園、復興區沁河生態農業文化旅遊區、永年區王邊美麗鄉村智慧農業休閒區和廣府古城溼地農業休閒度假區等。

這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都距環市主城區半小時以內車程,沿中華大街、人民路、309國道等交通要道,通過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特色鮮明、主導項目突出、主體帶動強大、農業功能多樣的都市農業端點,建成一個完整的閉合圈,市民只要有需求,無論東西南北,都能找到心儀的農業休閒場所。

相關焦點

  • 邯鄲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全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劍英)每逢周末,距邯鄲市主城區西部10公裡的復興區沁河生態農業文化旅遊區都市農業正成為城市居民消費的新選擇。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推進服務中心主任魏同科介紹,都市農業依託農業園區,通過種養、加工、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經營模式,不僅為城市提供優質綠色農產品,而且為市民提供了農事體驗、觀光休閒場所。邯鄲是農業大市,現代農業發展初具規模,主城區周邊自然資源條件獨特,發展都市農業市場前景廣闊。
  • 推進都市近郊農業建設 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眉山天府新區搶抓「成眉同城化突破區」重大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開放新高地」戰略定位,堅持「一核、兩軸、兩翼」空間布局,多措並舉,推動都市近郊現代農業建設,推進全域農業特色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綠色發展。
  • 定位都市近郊農業,蹚出鄉村振興「坊子路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劉華強 高亮 張停停11月10日記者獲悉,在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中,山東省有10個鄉村入圍,濰坊市坊子區窪裡村成為濰坊市唯一入選村莊。
  •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中新網廣州12月15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農業農村局15日稱,近年來,廣州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
  • 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綜述:現代農業讓城市更美好
    變化悄然發生在你我身邊:京津冀協同發展讓首都農產品保障能力瞬間升級,搭上「網際網路+」快車,我們訂購的生鮮產品最快2小時即可到家,成都正在打造5個千億級農業產業集群,周末我們在城郊有了更多休閒選擇,並且村裡汙水少了,連廁所都清潔了起來……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下,都市現代農業正在走出一條符合國情農情和時代要求的光明道路。
  • 發展都市農業園區 扮靚省城「後花園」
    一年多來,各級各部門始終把都市農業園區建設作為發展省會「兩型」農業的重點,作為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突破口,圍繞把都市農業園區建成城市的「後花園」,發揮綠化美化生態功能;建成休閒娛樂的新亮點,滿足市民對旅遊養生的新需求;建成現代農業展示的新平臺,成為農民增收、經濟發展新熱點的工作思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科技支撐,重點扶持了50餘個都市農業園區建設,園區總規劃面積達10萬畝,流轉土地5.6萬畝,預計完成投資近
  •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4: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邯鄲市農業農村局推薦出六條旅遊線路
    燕趙大地繁花四海,無論長城內外,還是太行之巔;無論藍色渤海灣,還是冀中南大平原……總有一個花開之地,能讓你與春天撞個滿懷。時至仲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邯鄲市農業農村局推薦了6條「春觀花」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線路,邀您共同探尋美麗鄉村,賞花採摘,樂享華夏春意。
  • 中國都市休閒農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2.1.1 國際都市休閒農業發展現狀分析    2.1.2 國際都市休閒農業主要形式與特點    2.1.3 國際都市休閒農業客源特徵  2.2 發達國家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1 美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2 英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3 法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 加快轉型升級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通過向國內外市場輸送豐富優質農產品,推動廣州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進出口的集散地,實現惠民惠商最大化,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成為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民心工程。與132個地級以上城市合作共建,認定962個生產基地、93家產品加工企業,在全國布局16個配送中心和分中心,樞紐型都市現代農業作用彰顯。
  • 打造都市休閒農業 臺商謝春進的「天一莊園」
    在特色農業和旅遊業不斷融合的今天,都市休閒農業已成為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新亮點。坐擁魅力山水,太平嶺鄉決定在特色農業旅遊上做文章。而此時,一個叫做謝春進的臺灣商人也看好了這裡的山山水水。謝春進認為:「這個地方空氣非常好,而且水源非常好,所以非常適合做休閒農業。」   早在1990年,謝春進就來到山東投資,從事水果進出口貿易。
  • 前三季度廣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331億元 都市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通過向國內外市場輸送豐富優質農產品,推動廣州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進出口的集散地,實現惠民惠商最大化,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成為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民心工程。目前已經與132個地級以上城市合作共建,認定962個生產基地、93家產品加工企業,在全國布局16個配送中心和分中心,樞紐型都市現代農業作用彰顯。
  • 我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我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2020-12-16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休閒農業旅遊基地和現代化農業發展產業高地
    龍田街道打造休閒農業旅遊基地。龍田街道供圖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劉雯琪) 記者近日從龍田街道獲悉,為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該街道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創新高度城市化地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利用模式,致力將龍田打造成全市基本農田管理示範單位、現代化農業發展產業高地、休閒農業旅遊基地,目前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 長春市雙陽區「長寬高」立體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近年來,長春市雙陽區圍繞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戰略目標,積極搶抓鄉村振興有利契機,注重農業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產業園區、省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建設全域農業嘉年華為戰略重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施策,推動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努力打造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區
  • 德陽旌陽區孝感鎮:打造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 助推鄉村振興
    據該鎮負責人介紹,紅光印象中的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兩個主題農業園自2015年9月開園迎客以來,截至目前已接待遊客約30餘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1000萬元,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收入1500餘萬元,紅伏村已成為德陽市民近郊休閒旅遊好去處,「藉助『紅光印象』這張旅遊名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民在增收引擎。」在觀光主軸上,香樟樹迎風招展,淡淡的花香飄蕩在空氣中,讓人神清氣爽。
  • 長春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我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持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千方百計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
  • 中國都市休閒農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國際都市休閒農業客源特徵  2.2 發達國家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1 美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2 英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3 法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2.4 韓國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3 欠發達國家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2.3.1 新興工業化國家都市休閒農業發展分析
  • 發展近郊現代農業 加快城市公園建設
    原標題:發展近郊現代農業 加快城市公園建設   1月7日、8日,市委書記包惠利用周末時間,就現代農業發展,城市公園、綠地建設等進行調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瑜華,副市長陳文勝、杜海洋等參加調研。
  • 銅山:創建徐州市首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
    日前,江蘇省首批12家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創建名單公示,銅山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名列其中,是徐州市唯一一家入選園區。目前集聚了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蘇臺農業合作創業園、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以及維維產業園等7大園區及2個省級、1個市級萬畝菜籃子工程基地,已形成優質糧食、高效蔬菜(果菜、草莓、食用菌)兩大產業格局,優質糧食加工轉化率達100%。2016年園區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為3.94,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1,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