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4: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據了解,作為西部農業大市,重慶市耕地面積超過3300萬畝,但總體而言,農業發展基礎較差,山地丘陵佔95%,中低產田佔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且經營分散,農產品特色難以彰顯,產業鏈難以拉長,效應也不理想。

    為解決農業不賺錢、效益差的問題,重慶決定向特色要效益,通過合理調整糧油和其他種植業的用地布局,瞄準市場種地,有側重地發展柑橘、蔬菜、畜牧、漁業等11項特色產業。

    根據農業功能分區,重慶將立足主城近郊都市功能區和拓展區,重點發展以精品農業、設施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為主體的都市現代農業;在以渝西地區為主體的城市發展新區,主要發展城郊型特色效益農業,重點發展蔬菜、畜禽、生態漁業和優質糧油;在重慶三峽庫區和武陵山區重點發展生態特色效益農業。

    根據農業功能分區,重慶鼓勵各區縣結合自身優勢,重點培育一到兩個有市場、有效益、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支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加快形成「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格局。

責任編輯: 史瑋

相關焦點

  • 萬州特色效益農業 紅桔銷量佔全國3/4
    重慶晚報訊(記者 董億)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萬州區特色效益農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萬州區目前已有10個重慶名牌農產品。而當地的萬縣紅桔,更成中國著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  紅桔遠銷俄羅斯泰國  萬州區副區長張國建介紹,到2017年,萬州區將建成渝東北片區特色效益農業先行區、現代農業示範區。  目前,萬州區全力打造城區近郊休閒觀光農業圈,以及沿江生態農業帶、淺丘高效農業帶、山區特色農業帶,一個市級和一個區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和多個生態特色農業園,形成發展格局。
  • 重慶「一小時經濟圈」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思考
    因而,圍繞「建設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打造以主城區為核心的城市群」和「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兩大主題,在「一小時經濟圈」內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建設都市農業產業體系,加速生產保障型功能單一的城郊型農業向融合生產保障、出口創匯、生態建設、休閒旅遊、體驗觀光、文化教育、示範輻射多功能為一體的都市農業轉型,徹底改變目前農業落後現狀,改變二元經濟結構,對於實現重慶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 邯鄲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
    打造半小時都市近郊休閒農業發展圈全市劃定12個都市農業示範區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劍英)每逢周末,距邯鄲市主城區西部10公裡的復興區沁河生態農業文化旅遊區,吸引了不少市民觀光採摘、品農家美食。都市農業正成為城市居民消費的新選擇。
  • 山重水複終有路——重慶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觀察
    「如果說過去重慶農業更多受制於山地的局限性,那麼今天,我們認為傳統意義上的地形劣勢完全可以轉化為資源優勢,發展出優勢產業。」在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看來,制約農業效益的窮山正在變成高效農業發展的靠山—— 生產條件改善了。
  • 關於印發《關於加快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發展西部地區特色農業提供了有利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當前,要抓住機遇,明確思路,突出重點,制定措施,加快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為此,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 加深對發展西部地區特色農業重要性的認識  (一) 發展特色農業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任務。農業是西部大開發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特色農業是西部農業開發的重點。
  • 日本農業對雲南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啟示
    針對如何進一步推動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日本農業現代化進行專題調研後發現,推動雲南農業走向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日本的諸多經驗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從傳統意義上講,農業的多功能性,除了生產功能外,還有生態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對雲南來講,更值得強調生態功能,因為雲南農業的生態功能具有本源性,是生產功能的重要基礎,是發揮生產功能的重要前提,農業生態功能發揮得好壞,直接決定著生產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方向和質量。實施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戰略以來,雲南農業獲得長足發展,但認識有待深化。我們認為,低緯高原是雲南的顯著地理特徵,但還需要強調內陸性。
  •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江津嘉平:山區小鎮走出特色效益農業之路
    但近年來,該鎮卻將這種劣勢變成了發展優勢,至今已初步形成富硒產業「五萬工程」,成為江津第一富硒產業大鎮。去年,該鎮農業產值達到2.9億元,增速達到11%。  從富硒資源看到發展希望  「從傳統觀念來看,嘉平並不適合發展農業。」
  • 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寧開幕 多地攜手打造功能農業產業集群
    中科院院士趙其國出席並發言,上百名功能農業領域大咖齊聚南京國家農創園,20多個功能農業重點地區主管領導現場籤約南京國家農創園和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攜手打造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共繪功能農業發展藍圖。院士組團論道南京 功能農業未來大有可為功能農業是2008年由中國科學院趙其國院士在全球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新趨勢。
  •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齊河縣使用無人機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  2018年以來,我省把加快培育農業農村領域新動能作為統領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大工程,出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高效農業專項規劃》,以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主攻方向
  • 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本報記者 黃少軍報導 在12月15日召開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雲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都不斷地完善,裝備條件顯著改善,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 定邊縣: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傳統農業大縣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定邊縣委、縣政府按照「穩糧油、優菜薯、興種業」和「立支柱、創品牌、興產業」的發展思路,立足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打破傳統、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方式,大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使全縣農業特色產業呈現出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良好發展勢頭,成為全省特色農業發展資源優勢大縣,先後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農業發展百強縣」、中國馬鈴薯六大生產縣」、「中國馬鈴薯特產之鄉
  • 創新模式 融合發展 河北省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
    按照「產業特色鮮明、生態效益顯著、休閒功能完備、服務能力突出、經營機制完善、示範效應明顯」的總要求,用三年時間,創建100個省級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區。通過規劃引領、功能設計與開發建設,規範經營管理,健全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使之成為現代農業先行區、市民休閒功能區、產業融合示範區、農村改革試驗區,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帶動全省生態休閒農業向縱深發展,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 白城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展現新作為,近年來,白城市農業農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推進產業升級、設施提升、生態建設、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喜人局面。
  • 創藝園分享農業生態旅遊發展的功能與特性
    安徽省蚌埠市塗山風景區禾泉農莊農莊以展示皖北民俗風情、弘揚大禹文化、發展生態農業旅遊為主要特色,倡導和諧自然的農耕文化。農莊擁有皖北地區最大的生態餐廳,農莊的生態黑毛豬養殖示範場、梅花鹿苑、果園養雞場、有機蔬菜基地為遊客品味農家菜提供新鮮自然的原料。
  • 龍川山茶油特色優勢區:綠譽農業,探訪農業生態旅遊發展
    由龍川縣農業農村局與龍川縣油茶產業協會組織開展的「龍川山茶油特色優勢區短視頻+網紅直播活動」在龍川縣各大油茶片區熱烈舉行。2020年10月23日,網紅直播來到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譽農業」),探訪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探索龍川特色現代化農業體系。
  • 天元區: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農業品牌
    探索農業品牌化道路打響農產品特色品牌「有了大品牌才有大市場,有了大市場才有大效益,有了大效益農民才能有真正的大豐收。」11月23日至25日,湖南省農業品牌建設培訓班在株洲市舉行。參加培訓的湖南叄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湖南叄農」)感受深刻。隨著農產品進入品牌消費時代,天元區注重品牌多元化發展,農業品牌化道路正闊步向前。
  • 發展特色農業要從哪方面發力
    各地農業出路在於發展好特色農業,只靠謀求發展人無我有農產品是特色農業發展誤區,那麼發展特色農業要從哪方面發力?農村二,做好循環生態農業。循環生態農業就是把循環經濟理念植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一種優化的特色農業。
  • 重慶劃分功能區確保三峽「兩岸青山、一庫碧水」
    新華社重慶11月19日電(記者 徐旭忠)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和生態環境保護需求,重慶將全市劃分為五大功能區域,特別是將位於三峽庫區腹地的渝東北地區劃為生態涵養發展區,強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劃定環保「紅線」,確保三峽「兩岸青山、一庫碧水」。    建設五大功能區是前不久召開的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委會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重慶推進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可持續發展
    重慶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適宜的氣候,這裡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商品豬肉生產基地、優質水果、榨菜、桐油、烤菸產地。面對如此豐富的物產,重慶是如何通過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進一步推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金秋時節,一起走進山城,一探究竟。
  • 做好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
    現代特色農業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論和實踐內涵 現代農業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體現著未來農業發展的共同特徵和一般方向。而現代特色農業則是立足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提出的概念,包含國家特色和區域特色兩層含義。 首先,現代特色農業是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