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寧開幕 多地攜手打造功能農業產業集群

2020-12-19 網易新聞

2020年12月18日,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由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管理辦公室舉辦,以「將硒資源變硒產業 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功能農業學科建設、硒資源變硒產業、面向「十四五」發展及功能農業推進「鄉村振興」、「質量興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系列話題,共同研討功能農業發展方向,探索功能農業發展新模式和新路徑,助推全國功能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科院院士趙其國出席並發言,上百名功能農業領域大咖齊聚南京國家農創園,20多個功能農業重點地區主管領導現場籤約南京國家農創園和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攜手打造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共繪功能農業發展藍圖。

院士組團論道南京 功能農業未來大有可為

功能農業是2008年由中國科學院趙其國院士在全球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功能農業著重提升農產品的功能性,以解決消費者礦素缺乏而導致的「隱性飢餓」問題。

據了解,2017年,功能農業有關表述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隨後的幾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山西、江西、陝西和湖北視察和全國「兩會」座談會中,多次關心硒產業發展問題;2019年,功能農業寫入國務院鄉村振興文件;2020年,功能農業再次寫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振興規劃文件。

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國際硒研究學會榮譽主席Gary Banuelos教授等中外知名專家視頻致辭。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尹雪斌教授在主旨演講中詳細梳理了功能農業2020年重要進展、「十三五」發展回顧和「十四五」發展展望,並安排了2021年聯盟工作推進重點等內容。在大會科技論壇上,圍繞硒科技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發展智慧功能農業、功能農業種養一體化、富硒留胚米加工技術及廣西功能農業重大專項等內容,特邀嘉賓程水源、陳天恩、吳信、謝健、劉永賢進行了現場分享,精彩的演講讓在座嘉賓受益匪淺。大會開設了硒資源變硒產業和品牌營銷論壇,在硒資源變硒產業論壇上,重點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分享了功能農業發展實踐;在品牌營銷論壇上,主講嘉賓宮曉晨、齊智飛、宋揚分別對農業品牌化戰略與產品功能化創新、價值再定義--讓品牌賦能新農業、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破局點等做了鮮明細緻的闡述,贏得了與會專家和來賓的高度評價。

中國科學院趙其國院士表示,作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功能農業已成為推進「鄉村振興」、「質量興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十三五」是功能農業從奠基到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十四五」是功能農業從1到100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應進一步強化功能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平臺建設,通過發展智慧功能農業成套技術,並在富硒、富鋅等特色土壤區開展集成示範,實現重點地區的功能農業產業發展上有所突破,共同推動國家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的高品質生活。

趙其國院士呼籲,我國需著力推進農業農村部功能農業(學科群)重點實驗室建設,充分利用我國先發優勢,通過政、產、學、研結合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發展聯合體,建設國際一流功能農業科創平臺。

多地攜手共建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 浦口朝世界農業矽谷繼續邁進

據了解,為進一步凝聚產業發展力量,激發更多地區發展功能農業的熱情,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開展了「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和「2020年度功能農業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大會舉行了頒獎儀式。安康、柏鄉、恩施、福綿、藁城、貴港、江津、開陽、石臺、圍場、西鄉塘和宜春獲得首屆「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獎,方正、河曲、洪洞、平利、石嘴山、伊川、於都和中衛獲得首屆提名獎;趙其國院士獲首屆功能農業「終身成就獎」,印遇龍院士獲首屆功能農業「傑出貢獻獎」。依據趙其國院士提議,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計劃籌備功能農業基金。

印遇龍院士獲首屆功能農業「傑出貢獻獎」。

會上,南京農創園、恆寶田功能農業研究院與重點「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政府進行了戰略籤約,攜手共建南京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希望進一步促進千億級智慧化功能農業地標產業打造,進而輻射華東地區,以科技創新帶動全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與會嘉賓還見證了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智慧功能農業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和國家糧食產業(功能稻米)技術創新中心科技示範區授牌儀式,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希望通過更多的平臺建設支撐功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浦口區委副書記、區長曹海連在致辭中表示,南京國家農創園作為部省市共建的國家級農業科創中心,已經逐漸成為全國唯一的集群式農業院士創新基地。園區將積極貫徹落實部省有關要求,逐步把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範園建成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特區,創新要素集聚的世界知名農業矽谷。

「圓桌會+微型展+雲推介」並舉 FAST50辦公室落戶南京國家農創園

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採用「圓桌會+微型展+雲推介」的形式展開,致力於打造我國功能農業最具前瞻性價值交流平臺。

據了解,作為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重要環節,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組織了院士專家、地方政府、十佳地區、示範基地及企業代表等召開了FAST50圓桌會。圓桌會系統梳理了功能農業關鍵科學問題和發展戰略,指導、引導有限的資源聚焦到若干重點、關鍵領域,並加強協同協作,推動我國功能農業產業更快速度、更高質量的發展。參會代表一致同意FAST50辦公室落戶南京國家農創園。

大會同期開展微型展覽+雲直播推介活動,立體展現全國最新功能農產品和聯盟科技成果。據悉,「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的龍頭企業在現場展示功能農產品及應用成果,並與南京國家農創園直播電商孵化基地深度合作,開展產品+產地直播帶貨活動,強化功能農業品牌推介。

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尹雪斌教授表示置身「兩個百年」交匯、「兩個五年」交接的新起點,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將積極引導將全國特色土壤資源轉變為特色農業產業,圍繞功能農業產業鏈,構建「創新鏈+服務鏈」,提升「價值鏈」,闊步奔向生態高值功能農業的新藍海。

附:

功能農業(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2008年由趙其國院士在全球率先提出的農業新概念。它是指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長或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及其他生物技術培育,實現農副產品中一種或多種有益健康成分(如:礦物質、生物化合物)基於人類健康需求做出標準化優化的生產實踐。這些有益健康的成分我們稱其為功能成分或功能物質。

功能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後的第三個發展階段(圖1)。高產農業解決了人們「吃飽」的問題,綠色農業解決了人們「吃得安全」的問題,功能農業主要是希望解決人們「吃得健康」的問題。功能農業就是要獲得具有富含功能營養物質的農產品,其使命是解決人們的「隱性飢餓」 (Hided Hunger)。什麼是「隱性飢餓」呢?這種飢餓通常不容易覺察到,相比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主要營養的缺乏,這類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缺乏更具隱蔽性,也成為「第二種飢餓」(The Second Hunger)。

功能農業從提出到方向的確立經歷了四個標誌性發展階段(圖2)。功能農業是2008年由趙其國院士在《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編制過程中在全球首次提出。它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如:富硒、富鋅及富含植物化合物的功能性農產品)。簡單地說,就是要種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農產品,使命是消除「隱性飢餓」,以「吃」來改善人體健康。根據《路線圖》,功能農業在產業發展實踐中,將優先發展礦物質強化技術,如對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硒、鋅、鈣、鐵、碘等。

趙其國院士在此後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中指出,功能農業是我國「十二五」、「十三五」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農業新領域。在他主編的《生態高值農業》中又進一步明確,在我國構建生態高值農業產業體系的戰略中,功能農業是其支撐性技術。

2016年初,由趙其國院士、尹雪斌博士合著的《功能農業》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專注功能農業方向的首部著作,全面闡釋了功能農業的概念提出歷程、科技創新發展、產業發展歷史、未來發展展望,並提出對政府、科技界、產業界和社會公眾的九點呼籲。

經過10餘年的發展,功能農業已經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當前,正處於功能農業從「1」到「100」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功能農業面臨的重大意義與發展時機。功能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是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的一大亮點。研究發展功能農業,對於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質量興農」與「鄉村振興」戰略,重點解決人們礦物質缺乏帶來的「隱性飢餓」問題,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此外通過大力推進功能農業理念方法、技術規範與產業合作,沿「一帶一路」戰略走向世界,功能農業也是實現我國農業換道超車,不斷夯實國際領先優勢,奠定行業領導地位的技術支撐與有力保障。

近年來功能農業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三部分壯大新產業新業態,第15條明確提出:「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這是功能農業有關表述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9年6月17日,國務院下發國發〔2019〕12號文件《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在第四部分,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第(十五)條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中提出:「推進農業與文化、旅遊、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意農業、功能農業」。此外,功能農業與國家各部委提出的「主食提升行動」與「中國好糧油」等行動計劃緊密相關,這意味著功能農業將獲得加速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戰略起到更多、更大作用!

相關焦點

  • 攜手打造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 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行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訊(記者袁濤)今天,以「將硒資源變硒產業 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首屆全國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行。上百名功能農業領域大咖齊聚南京國家農創園,20多個功能農業重點地區現場籤約南京國家農創園和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攜手打造國家農創園虛擬園區,共繪功能農業發展藍圖。
  • 專家學者齊聚長沙,共話富硒功能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徑
    中國中西部富硒功能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暨中國富硒功能農業產業發展與營銷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開幕10月17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中西部富硒功能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暨中國富硒功能農業產業發展與營銷高峰論壇
  • 章繼剛:拓展農業功能將硒資源變硒產業,創意農業助力高品質生活
    拓展農業功能,將硒資源變硒產業,大力發展創意農業產業,打造富硒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對於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意義重大。陝西省紫陽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分中紫陽屬於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紫陽富硒資源優勢突出,被譽為「中國硒谷·世界硒源」。
  • 第三屆四川農業合作發展大會暨農業博覽會開幕
    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機構、企業參會參展,首設6個國(境)外展區張寶文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魏宏致辭 柯尊平尹力出席本報訊 (記者 胡彥殊 李淼)11月19日,第三屆四川農業合作發展大會暨農業博覽會在成都開幕。
  • 首屆全國素食發展大會在京勝利召開
    ,中國烹飪協會於 7月7日-8日在首都北京舉辦了首屆全國素食發展大會、首屆全國素食大賽,為祖國70華誕獻禮。,功能農業,特色農業相結合打造品牌影響力,為保障人民的健康,增加農民的收入,為扶貧做貢獻,3、要充分發揮烹調廚藝師的聰明才智,將素食變成方便、美味、健康的飲食。
  • 「中國硒鄉」桃源縣富硒功能農業領導小組考察江蘇功能農業
    原標題:湖南桃源縣富硒功能農業領導小組考察江蘇功能農業功能農業,未來已來。11月16—17日,應國際硒學會副主席、中國功能農業產業發展研究組組長、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尹雪斌博士的邀請,湖南桃源縣富硒功能農業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加慶帶領縣科技局局長趙月婭,縣科技局創新規劃股股長袁媛,縣富硒產品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顏送貴,副所長、高級農藝師葉邦興,縣豔陽天肥料廠廠長艾振環等一行赴江蘇考察。
  • 加強濱海旅遊產業合作 集聚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北部灣城市群多領域...
    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將以此為依託,加強北部灣城市群旅遊合作,聯合打造國際旅遊休閒目的地,打造現代農業區域一體化格局,推動北部灣農業現代化發展。  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北部灣濱海度假髮展報告、北部灣濱海度假髮展倡議書和構建北部灣城市群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新高地研究總報告。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員籤署了《北部灣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合作框架協議》《北部灣共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合作協議》等4個協議文件。茂名市政府還與中國旅遊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
  •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鄉村產業「五年發展規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7日訊 7月16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全文如下: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發展鄉村產業
  • 海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空間布局與功能分區
    重點沿線大力拓展農業生態休閒與旅遊功能,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農園、農業公園、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田園綜合體等,打造產業園農旅融合發展軸。加快農業生態建設與修復生態環境基礎上,立足南亞熱帶農業景觀特色,打造具有地方風情的特色農業與生態涵養景觀廊道。同時,沿環線有機串聯農產品加工園、物流園、科技創新園等產業與現代要素集聚平臺,突出沿線的現代要素集聚展示功能。
  • 首屆北京農園節盛大開幕 京津冀休閒農業攜手步入「微」時代
    中新網7月19日電 7月18日,首屆北京農園節在通州區第五季龍水鳳港生態露營農場開幕。本次農園節以「尋夢秀麗鄉村,共享醉美田園」為主題,並首度藉助微站、微信等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各園區、主題即時互動,將京津冀農業休閒產業整合進入「微」時代。
  •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4: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 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休閒農業已從農民自發發展向政府規劃引導轉變,在經營規模上,逐漸從零星分布、分散經營向集群分布、集約經營轉變;在功能定位上,逐漸從單一餐飲功能向休閒、教育、體驗等多產業一體化經營轉變;在空間布局上,逐步從局限於景區周邊和城市郊區向更多的適宜發展區域布局轉變;在經營主體上,逐漸從農戶經營為主向農民合作社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經營發展轉變。   (三)產業類型趨向多樣。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開幕
    南方網訊(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第十九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開幕,這是廣東首次將數字農業與種業博覽會融合舉辦。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大會以數字農業科技為核心、高標準田間展示為平臺,集聚數字農業發展創新要素,賦能現代種業,時尚前沿的數字產業與傳統的農業在這裡激情碰撞,必將激發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能。
  • 「數字農業 智引未來」——在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讀懂世界數字...
    新華網廣州12月12日電(關錦恆 李慶招)在數字經濟背景之下,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如何?未來中國數字農業什麼樣?12月12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新華網等單位主辦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開幕。在主論壇環節,國內外院士、專家、企業嘉賓等齊聚一堂,就數字農業的前沿技術發展與實踐等問題進行討論。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主論壇現場。新華網 李相博 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顧幸偉說,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的舉辦,目的是提供一塊試驗田,讓大家在這個舞臺上展示拳腳。希望大家在廣東實現數字農業的夢想。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事實上,在此之前「功能農業」就已在全國各地萌芽發展起來了。隨著人們對科學膳食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在「綠色」的基礎上更要追求營養與功能。他說:「也正是人們對於這種集營養、功能於一體的膳食材料的追求,催生了現代農業中新興的「功能農業。」
  • 首屆全球鄉村產業生態大會將辦 助力打造振興鄉村「嘉興樣板」
    10月28日,由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全球鄉村產業生態大會」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宣布,首屆全球鄉村產業生態大會將於11月12日至14日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該會由農業農村部指導支持、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牽頭髮起。
  • 熱烈祝賀晉中市第二屆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
    今天,以「特色、功能、優質、高效」為主題的晉中市第二屆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晉中國家農高區隆重開幕。我們向博覽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嘉賓致以誠摯問候和美好祝願!作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晉中市首場線下高規格的大型農業貿易交流活動,作為全市優質農業企業和優勢產品交流合作的盛會,這屆農博會的召開不同尋常,意義非凡。
  • 北部灣城市將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
    李康華 攝        人民網茂名11月22日電(李語)11月22日,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一次成員大會暨城市合作組織第三次大會在茂名舉行。會上,北部灣城市籤署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合作協議等。
  • 章繼剛:創意農業新場景引領都市農業優美化時尚化發展
    在山西省呂梁市,以林業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呂梁山護工」培訓、光伏扶貧、紅棗產業振興、農村改革創新為重點,持續推動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攻堅戰,走出了一條增綠與增收的雙贏之路,林業生態建設步入史上發展最快、投資最多、質量最好、效益最明顯的時期。今年9月20日,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神圪墶鄉村旅遊發展論壇」在呂梁市中陽縣神圪墶村舉行。
  •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 推動休閒觀光農業發展
    浙江在線08月02日訊省政府昨天召開全省休閒觀光農業現場會,要求各地理清思路,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服務城市,以農為本,農旅結合致富農民,弘揚農耕文化,推動休閒觀光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副省長茅臨生講話。  經過10年的發展,我省休閒觀光農業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