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故裡旅遊景區。王軍 攝
人民網廣安9月5日電 (王軍)3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廣安市廣安區。中共廣安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永明在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圍繞該區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取得的成果、積累的經驗,以及下一步推動文旅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作了介紹。
「2019年以來,我們新籤約文旅項目19個,總投資56億元,新開放旅遊景區景點6個。2019年,全區接待遊客1731萬人次,同比增長14.8%;實現旅遊總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14.9%,增幅創近年新高。」劉永明介紹說,一年來,廣安區深入貫徹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座談會精神,高舉紅色旅遊發展大旗,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加快實現從單純紅色景區向綜合旅遊目的地轉變。
廣安古建築、歷史遺蹟道臺院子。王軍 攝
奮力做大做強紅色旅遊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是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的家鄉,擁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等10多項城市桂冠,旅遊資源豐富,有8個A級旅遊景區,其中包括四川省首個國家5A級紅色旅遊景區——鄧小平故裡旅遊景區,自2013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來,該景區已連續4年在四川省4A級以上景區遊客滿意度測評中榮獲第一名。
近年來,廣安區落實打好產業轉型升級、紅色旅遊、鄉村振興三張牌的要求,廣安確立建設「紅色旅遊勝地」戰略,並制定了詳細推進方案,奮力做大做強紅色旅遊。
據了解,為了擦亮「金字招牌」,打造紅色旅遊勝地,廣安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不斷加大投入。該區圍繞構建「快進漫遊」的交通網絡、健全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多條快速通道,形成了連接多個景區的快捷通道;如今,外地遊客還可通過高速直達鄧小平故裡旅遊景區。此外,廣安區還加快內部交通建設,區域內各景點得到有效串聯,環線鄧小平故裡景區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
該區還投資5000餘萬元高標準建設星級旅遊廁所83個,投資2.25億元打造「最美紅色馬拉松賽道」,建成旅遊集散中心2個、A級景區遊客中心8個、高速入口旅遊服務中心3個,鄧小平故裡旅遊景區被納入全省30個智慧旅遊試點景區,旅遊配套設施日益完善。
紅色旅遊是紅色基因傳承的生動課堂,廣安還以鄧小平故裡旅遊景區為核心,拓展豐富其紅色研學、紅色教育內涵,讓紅色基因在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中不斷傳承,走出了一條從旅遊觀光到基地教學拓展的路子。
廣安樂活城景區。王軍 攝
廣安區還通過對外合作來做大做強紅色旅遊資源。2018年,廣安和重慶聯合推出「紅巖魂 川渝情 訪偉人故裡」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一日遊產品,該線路每天從重慶發團,組織遊客深度體驗廣安鄧小平故裡、重慶渣滓洞、白公館等經典川渝紅色旅遊景點,讓遊客在旅遊中傳承革命精神,目前,該線路已全線運行。
「紅」帶「綠」鄉村旅遊全域發展
前些年,因為旅遊產品少、旅遊鏈條短,遊客常常留不下來,也成為了廣安區旅遊發展的弱項和短板。如何補齊這塊短板,將紅色旅遊的引領帶動力充分地釋放出來,帶動本地旅遊發展再上新臺階?廣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田國春告訴記者,在擦亮紅色旅遊「金字招牌」的同時,廣安區注重以「紅」帶「綠」,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帶動其周邊鄉村旅遊的發展,推動紅色旅遊-生態休閒-消費體驗無縫銜接,形成全域旅遊產業鏈。
廣安鄉村旅遊民宿。王軍 攝
該區經過多角度對比、多方論證認為,作為農業大縣,區內鄉村旅遊資源富集,具備鄉村旅遊開發的潛力和優勢;同時,該區緊鄰重慶,借鑑浙江安吉等地鄉村旅遊發展的經驗,可以依託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打造重慶的後花園,承接重慶龐大的休閒旅遊客流市場。此外,內地鄉村旅遊發展起步不久,個性化的休閒度假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但對應的旅遊產品還不夠豐富,廣安可以抓住這個機遇,以小平故裡景區為切入口,打造豐富的鄉村休閒旅遊產品體系,延伸產業鏈條,將到小平故裡遊覽的遊客留下來。
據介紹,為了將潛力與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把鄉村旅遊打造成為廣安區旅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廣安了明確鄉村旅遊發展的重點區域,主要是圍繞紅色旅遊來做,小平故裡景區是核心旅遊資源,所以該區將小平故裡景區周邊區域和環小平故裡景區周邊鄉鎮作為了鄉村旅遊發展的重點區域。
突出本地特色,找準發力點。在鄉村旅遊發展的重點區域,廣安對區域內鄉村旅遊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將龍安柚產業化作為重要突破口,堅持三產聯動,擴大龍安柚的種植規模,引進業主建設龍安柚深加工廠,開發龍安柚文創產品,按照「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發展思路,對照旅遊景區標準,布局園區功能分區,積極開發耕文化、採摘體驗等業態,建成了龍安柚農耕文化體驗區、45個鮮果採摘體驗園,創建了3A級景區大雲山生態旅遊景區,已連續舉辦了6屆龍安柚旅遊文化節。
另一方面依託渠江等沿江山水自然資源,著力打造精品民宿、高品質休閒度假區,目前廣安已建成潯棲江南休閒旅遊度假區和百美村宿等精品項目4個。
同時,廣安集中資源完善區域基礎及服務配套。在明確了發展重點區域後,該區集中整合農業農村、交通、水務等各項目的資源向重點區域傾斜,打通交通制約瓶頸,建設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完善區域基礎配套,支持項目建設發展,為招商引資和落地項目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了基礎。該區還將鄉村旅遊項目招引作為了全區招商引資的重點,統籌力量加大了宣傳和招商引資推介的力度。
龍安柚產業園區。王軍 攝
「123」發展思路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目前,廣安區正在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域旅遊是旅遊發展的大勢所趨,是旅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廣安區委書記文閣表示,該區將按照「123」發展思路來推進全域旅遊發展:「1」是要用好偉人故裡這張名片,發揮小平故裡這一優勢;「2」是要抓住鄉村振興和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兩個重大戰略機遇;「3」是要做大做強紅色旅遊、文化旅遊和鄉村旅遊三個品牌。
紅色旅遊方面。一是提升鄧小平故裡核心區品質。原真性保護提升陳列館、緬懷館等場所展陳水平,藉助3D成像、全息成像等現代科技手段,推進智慧化景區建設。二是拓展紅色旅遊區域。高水平打造鄧小平青少年活動遺蹟系列景點,展現小平同志青少年時代生活場景及成長足跡,形成歷史故事延續。三是做大紅色研學旅行規模。利用小平故裡景區和小平幹部學院,創新紅色教育培訓模式,設計系列主題課程,打造全國黨性教育基地、中國改革開放思想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四是擴大精品線路。深化渝廣旅遊一體化發展,互推「鄧小平故裡—華鎣山—白公館—渣滓洞」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聯手推廣「廣安—重慶—長沙—井岡山—深圳—中山」偉人故裡足跡旅遊線路,打造「小平足跡」精品旅遊線路。
文化旅遊方面。一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加大文物、古建築、古樹名木保護力度,建設白塔歷史文化公園、西溪峽歷史文化旅遊區和文廟綜合體。依託肖溪古鎮建設特色鮮明的川東民俗文化休閒小鎮。二是打造新文化地標。結合官盛湖生態溼地項目,建設集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為一體的文化中心。依託濱江防洪綜合工程,打造濱江路歷史文化長廊。規劃建設高品質主題遊樂公園。三是講好廣安故事。整合協興老街、川東民俗文化博物館、肖溪古鎮等歷史文化資源,推出特色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大力宣傳王平、王德完、何魯等歷史名人事跡,將廣安紅色文化元素與雲童舞、婚嫁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創作一批人文歷史節目,傳播廣安文化。
鄉村旅遊方面。一是建設鄉村旅遊集聚區。以龍安柚為依託,建設農業公園,打造集農業觀光、工業旅遊、休閒康養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旅遊目的地;建成潯棲江南二期、雲朵潯夢親子樂園、南橋溪谷、百美村宿等項目,建設濱江生態休閒農業產業園。二是建設美麗鄉村。新建開花水果、花卉苗木等休閒觀光旅遊基地3個,美化農村庭院,建設農村居民小區,創建3A級旅遊景區2個,將石筍打造成為羊文化特色體驗小鎮,將龍安鄉打造成為龍安柚旅遊文化小鎮,將大龍鎮打造成為旅遊服務特色集鎮。三是旅遊節慶活動。持續辦好龍安柚旅遊文化節,新辦湖羊文化節,打造農旅融合示範區。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