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兒曾說,「流行易逝 風格永存」。在汽車圈,每一個知名品牌乃至每一款經典車型都有自己獨立的風格。北京越野正是風格獨特的一個,除了非承載式車身和三把鎖體現其「越野世家」的基因之外,就在連硬朗的造型中還蘊藏著獨具匠心的國潮內涵。而這些國潮文化如今正在為北京越野的品牌賦能。
北京越野匠心獨運
BJ40解構國潮「京」彩
BJ40作為北京越野品牌的首款產品,因其硬派的造型和不俗的越野實力早已獲得越野愛好者的追捧。殊不知在BJ40極具個性的造型設計中,其實暗藏了許多並不被人知曉的國潮內涵。近日在北京越野舉辦的「潮我看 獵人C課實驗室」系列活動中特別邀請到了北汽研究總院造型中心北京品牌外形設計總師邱旭,現場解析BJ40車系如何在玩轉潮流時尚與傳統藝術,全方位揭開BJ40造型「京」味十足的奧秘。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京越野作為地處五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名城更是新中國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中國車企,自然在造型設計中恰到好處的融入了中國文化。比如都知道BJ40整體造型方正輪廓分明,卻不知道這恰恰是BJ40設計師團隊通過隱喻的手法將北京「東西對稱 南北呼應」這種傳統建築風格融入其中的結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講究「天圓地方」的說法,數字「五」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BJ40正是將二者融入造型設計理念中,形成獨特的五孔家族特徵。所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BJ40不僅進氣格柵採用五方孔造型,空調出風口也保留了五圓孔設計,正合「外方內圓,剛柔並濟」的文化內涵。值得一提的是,進氣格柵的五孔造型靈感則是來源於中國文化圖騰長城的垛口,這也是向璀璨的中國文化致敬。同樣,BJ40內飾採用交叉風格暗含了中國古代建築榫卯解構的精髓,斷開式燈帶源自軍用字體,展現其軍工品質的可靠。
北京越野正是從「形似、神似、本似」三個層次出發,通過紋理、顏色、形狀將傳統中國元素運用於產品的外觀;通過意向、姿態、結構充分理解傳統元素內涵,將DNA融入設計;通過自我、自信、自由展現在中國文化背景/生活背景下的獨有品牌理念主張,在好看的同時,更做到了有用和好用,完美實現工業國潮設計。
據了解,BJ40設計師團隊進行了3次頭腦風暴、Workshop,最終將北京的城市格局、建築、人文等要素融進BJ40的造型設計中,形成北京越野的獨有設計風格。足以見得,北京越野在BJ40凹造型這件事上可謂是匠心獨運,用心良苦。
承襲「越野鼻祖」的衣缽
北京越野更顯文化自信
近年來都市SUV大行其道,而北京越野則在堅守硬派產品時更顯執著。如今看來,這種獨樹一幟的「背離」,實際上是越野血脈的傳承,更是品牌自信的體現。眾所周知,1965年,BJ212作為第一臺由我國自主生產的輕型越野車型誕生於北京汽車製造廠。從誕生開始BJ212就成為國家元首檢閱用車以及軍隊裝備用車,在此後在整個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BJ212一直都是明星般的存在,不僅壟斷中國乘用車市場數十年,更是對幾代人完成了汽車啟蒙。
可以說,北京越野當下大興國潮文化之風,其實遠不只是因為它地處北京,更為重要的是北京越野以「越野世家」之名,承襲「越野鼻祖」的衣缽。在BJ212推出之時,汽車工業剛剛起步,那時候汽車設計必須簡單可靠,易於生產製造,而滿足功能指標要求則是設計的首要目標。所以,BJ212作為新中國第一款軍用越野車,身上每一處造型幾乎都在為功能服務,比如使得進氣十分順暢寬大的橫條格柵、更加安全的車身圓角和稜線。
如今,當汽車工業加速踐行「中國製造2025」之時,北京越野自然也有能力重新思考和定義符合當下潮流的中國越野車。在傳承歷史中,北京越野深知只有融合更鮮活的國潮文化才能讓BJ40成為新潮流、新符號。
中國造,正當潮。隨著李寧品牌在紐約時裝周大放異彩,老乾媽走進海外買手快閃店,漢服大熱,百雀羚刷屏……在消費市場年輕化的趨勢下,國潮風逐漸興盛,這既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東方美學的崛起,也是中國品牌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的一種體現。文化賦能品牌,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此時,融合中國文化的BJ40不僅是北京越野由「國粹」向「國潮」轉變的開端,更是北京越野作為有著六十載一脈傳承的品牌向經典致敬的信念。此前,北京越野曾發布的「再創經典計劃」,以創新的C2B造車新模式,在原有基礎上再設計,通過藝術呈現方式,符合現代審美,打造出別具一格且匠心獨運的「京」味國潮。
如北京越野所期待的,「讓越野文化從小眾走向大眾」,這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