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電動汽車續航焦慮再現 看北汽藍谷如何破題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12月23日,北汽藍谷在三裡屯ARCFOX Space體驗中心舉辦了一場「冬季續航到底去哪裡了」的技術溝通活動,深入探討新能源汽車行業動力電池及低溫續航等相關技術發展。

當下正值寒冬時節,低溫下電池性能為什麼會衰減?低溫續航難題如何破解?電池安全如何保障?圍繞冬季續航和冬季用車等用戶關注的問題,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攜三電團隊與行業媒體和專家學者展開交流,給出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

低溫冷啟黑科技電動汽車也抗凍

冬季新能源車電池有衰減,導致續航裡程打折扣,這已為當下大多數新能源車主了解。低溫下電池容量為什麼衰減?系統可用電量為什麼減少?「這與動力電池的工作原理緊密相關」,代康偉解釋道,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動力電池是通過鋰離子在電解液中轉移和正負極中嵌入、脫嵌來實現充放電。低溫狀態下,電池正負極材料活性和內部電解液導電能力下降,內阻增大,工作電流就變小,對外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也是續航裡程打折扣原因之一。

那麼,低溫電池衰減如何改善?行業內普遍的做法就是通過PTC加熱系統(正溫度係數很大的元器件)給電池加熱,讓其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最大發揮電池充放電效率。通俗來講,車端通過PTC加熱系統來對冷卻液進行加熱,加熱後的冷卻液流入電池熱管理流道,就像地暖一樣對電池進行升溫加熱。

然而,「地暖」升溫速度還不夠快。為了提升加熱速率,減少用戶等待時間,北汽除了PTC加熱方式外,還在研究兩項黑科技。

一是超低溫冷啟動。據介紹,這項技術原理是利用低溫下電芯內阻增大的特性,通過高頻大電流脈衝充/放電實現快速加熱效果。與傳統PTC加熱方式比,由於電芯內自發熱,這項技術溫度一致性更好。簡單理解,就是動力電池在低溫狀態下大部分能量被封存,通過北汽藍谷電池速加熱技術,利用少部分能量便可以快速及穩定的提升電池溫度。

二是全氣候電池。該技術通過給電芯間鎳片通電生熱的方式,快速向電芯傳熱使其升溫。今年1月,北汽藍谷在黑龍江成功進行了低溫測試,電池溫度從-18℃到18℃僅用了300秒左右,這一核心關鍵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突破嚴寒禁區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熱泵取暖降能耗 實力提升低溫續航

冬季除了要確保電池的性能穩定,還需要針對冬季行車中的應用場景——暖風加熱耗電大的痛點——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以提升整體的續航裡程。

「低溫裡程的提升方法,濃縮兩個詞就是『開源』『節流』,而通過熱泵技術提高採暖系統的效率,讓1kW電功率能夠達到1.5kW甚至2kW的熱量,這就是開源的方式。」代康偉所說的熱泵空調在家用空調領域已經很成熟了,各大品牌節能的冷暖一體機,大部分都是常見的空氣源熱泵空調。熱泵簡單描述就是高溫製冷空調迴路倒過來用,冬天我們製造環境溫度更冷的冷媒去吸收環境的熱量,然後再把這部分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搬運進乘員艙,這就是熱泵系統,類似可以將低處的水,泵到高處的「水泵」。還是以αT車主的空調功率來計算,熱泵通過搬運環境的熱量,使得採暖系統效率達到1.3-2.0,節省了30%-50%的空調功耗,相當於裡程相比之前多跑5%-10%。

代康偉介紹,常規的熱泵系統有一定環境溫度的局限性,一般只能適應-10℃以上且效率會隨溫度降低而降低。而目前比較前沿的技術是CO2熱泵,它能做到零下30℃依然可以工作,並且採暖效率比現在高30%以上,續駛裡程可以提升15%。目前北汽藍谷正在做這方面的技術儲備,已經開展了實車測試,並取得了成功。同時,北汽藍谷還研發出了一套極寒技術群,包含駐車保溫、遠程充電保溫、電池速加熱、矩陣閃充、低溫行車能量自適應、能量智能回收、超低溫熱泵空調系統等,提高低溫下的整車續航裡程和充放電能力。

創新乾濕分離熱管理技術多重防護守安全

在改善低溫性能的同時,如何保障使用安全?北汽藍谷的做法是優質的電芯+高效的電池包成組效率+乾濕分離熱管理技術。

北汽藍谷採用的是全球最安全的SK三元鋰離子電池,從設計開發、生產製造、集成應用、安全預警等環節都嚴格控制產品安全,實現最大限度保障用戶的用車安全。

代康偉介紹道,「碰撞安全上,我們從整車到電芯做了多重防護設計,電池系統不再是掛在車身上的一個系統,而是車身剛度、強度的一個支撐部分」。另外,通過電池箱體邊框型材形狀優化設計,形成了大量吸能區,可以有效吸收碰撞動能,避免內部零部件變形和相對位移,保障系統安全。

針對電池安全問題,北汽藍谷還創新性的研發出第4代IBTC電池熱管理技術——乾濕分離熱管理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將液冷系統集流管布置在邊框型材腔內,額外增加一層密封。即使發生非常嚴重的碰撞,使液冷系統受損漏液,因為模組和液冷系統分倉設計,又有雙層密封,可以避免冷卻液洩露引發的絕緣失效問題。

不僅如此,北汽藍谷所設計的電池系統還具備防水、防塵、防火等技術優勢。電池包同時滿足IP68和IP69K級別的防塵放水技術標準,可防高壓噴水;電池包設計還滿足國標和歐標雙重標準,內部布置防火結構,充分保障駕乘者的出行安全。

「用戶的使用滿意度一直是我們制定策略的前提條件。」代康偉說,我們會對開發的功能進行多次的總結討論,使得用戶的體驗效果達到最佳。同時,功能開發後必須要搭載實車進行常規道路測試以及高溫、高寒、高原等極端環境測試,數千條的測試項目,經過多輪的測試,所有項目驗證通過後,功能才具備量產車輛搭載的條件。

作為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的整車企業,北汽藍谷一直專注新能源領域核心技術,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動力電池比能量、使用壽命、低溫性能以及三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成本降低等方面,實現突破。與此同時,北汽藍谷還構建了完整的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新一代整車研發體系,持續打造領先行業的高性能產品,為用戶解決問題,推動行業發展貢獻北汽方案。

相關焦點

  • 北汽新能源代康偉聊:冬季續航去哪了?
    原標題:北汽新能源代康偉聊:冬季續航去哪了?   冬天是純電動車主們的噩夢,因為低溫是純電動車續航能力的「天敵」。
  • 銷量下滑嚴重、兩車被工信部點名 北汽藍谷走高端路線能挽救嗎?
    相比之下,北汽藍谷旗下北汽新能源的銷量表現實在有些悽慘。2020年以前,北汽新能源曾連續7年衛冕中國純電新能源銷量冠軍。2017年,其銷量甚至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可以說曾經的北汽新能源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悽慘。
  • 開著電動汽車去郊遊 北汽EX200續航測試
    [愛卡汽車 科技 原創]  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推行,電動汽車在道路上的能見度已經越來越高,電動車以不限行、不限號的優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遺憾的是,市面上電動汽車普遍比較短的續航裡程,讓大部分購買電動車的車主,局限在了市內代步和日常通勤上。
  • 充電難加焦慮 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原標題: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
  • 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焦慮:裡程縮水充電不便,公樁不均私樁難建
    政策利好下的技術提升和充電網建設,或是破解純電動汽車續航焦慮的關鍵路徑。跨入2021年之前的幾天,北京格外寒冷,早晨氣溫只有零下10℃,這樣的天氣下,滔哥每天早上都會駕車沿著東五環緩慢行駛,從通州的家裡,趕往大興機場上班。
  • 曾輝煌一時北汽藍谷銷量斷崖式下跌的原因
    北汽藍谷產銷快報顯示,今年前十月,其銷量同比跌幅達78.39%。 從銷量上來講,北汽藍谷曾輝煌一時。今年(2020年)以前,這家公司連續7年衛冕中國純電新能源銷量冠軍。3年前(2017年),其銷量甚至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時過境遷,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有多熱鬧,北汽藍谷就有多落寞。
  • 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不是在充電 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北京冬季寒潮下的電動汽車車主,上面的話最為貼切。近日,北京經歷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均在-15℃以下,電動汽車也難以「過冬」,《中國經營報》記者用為期一周的時間實地採訪了多個品牌的十幾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冬季續航裡程縮水嚴重,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在戶外停一宿就能縮減30%以上的續航裡程,有些品牌甚至會掉電超50%。
  • 產業發展方向明確 北汽藍谷純電技術儲備搶奪先機
    以北汽集團新能源板塊北汽藍谷為例,該公司近日上市的高端純電動ARCFOX極狐αT,成功實現全球首個商業搭載 5G技術的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該車同時搭載華為新一代MH5000 5G晶片 T-BOX,是真正實現新一代5G技術的智能電動汽車。在智能駕駛方面,ARCFOX極狐αT最高自動駕駛水平處於L2~L3之間,在某些場景可接近L3級自動駕駛水平。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在冬季氣溫-20℃左右的北京電動汽車充電速度要比平日慢一倍。 陳燕南攝影 「我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近期北京冬季寒潮下的電動車車主,上面的話最為貼切。
  • 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其實電動汽車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市場輿論,尤其是相關聯的安全、充電、續航等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身邊就有一位純電動車主,具體品牌就不說了,記得當時提車時間是今年春天,之後便開啟了給我們洗腦式的宣傳,純電動車就是好,每天上下班耗電費用可以媲美公交秒殺地鐵。文末附上他之前寫的文章。
  • 不如選這輛長續航、大空間的電動汽車回家過年
    今天懂哥特別帶來了一款價格不高,卻具有超長續航、超大空間的純電動汽車推薦給大家,它就是補貼後售價10.38萬元起,NEDC綜合續航405km,並擁有560L超大後尾廂空間的比亞迪e3。一、超能高效動力科技:綜合續航405km,再遠路途也無懼色!
  • 純電動汽車如何在寒冷冬季實現最大化續航裡程
    打開APP 純電動汽車如何在寒冷冬季實現最大化續航裡程 智選車 發表於 2020-04-06 09:12:00 (文章來源:智選車) 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電池不太適合極度寒冷的環境,寒冷的冬季和嚴寒天氣會導致純電動車續航裡程大幅縮水。
  • 趣味問題:電動汽車續航裡程達到多少才能「不焦慮」
    電動汽車續航裡程達到多少才不會焦慮?類似的問題有很多,相關的答案基本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結果。比如續航超過1000公裡才能不焦慮,那麼所有汽車中99.999%的選項就都會令他焦慮,因為沒有什麼汽車能夠有這麼高的水平。
  • 北汽EV5狂攬大獎 2019電動物流車銷量排名前三
    不負眾望 斬獲多項大獎隨著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新能源物流車在2019年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不過市場大多數仍為「油改電」車型,北汽EV5是為數不多、全新正向研發的車型之一。北汽EV5是北汽集團在城市新能源物流車戰略下重點打造的多用途電動物流車。
  • 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2018純電動汽車排名
    導讀: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2018純電動汽車排名 2018年純電動汽車排名如何?隨著環境日益惡劣,國家也出臺了越來越嚴厲的汽車排放法規,再加上油價持續上漲,很多消費者都把購車重心傾向了純電動汽車,不過現在有什麼續航高,而且值得購買的純電動汽車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看一看有哪款純電動汽車適合你。
  • 北汽藍谷對公紅利用盡 超50億元存貨何時減值?
    而根據中汽協數據,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1%和104.9%,今年單月產銷第5次刷新歷史記錄。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增速較前10個月已實現由負轉正。行業加速回暖之際,北汽新能源銷量仍在走弱。
  • 純電動汽車排行,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不過現在有什麼續航高,而且值得購買的純電動汽車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看一看有哪款純電動汽車適合你。特斯拉Model 3截止目前,在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中,北汽EC系列拿下了銷量最高的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
  • 內憂外患下,ARCFOX αT能否讓北汽新能源起死回生?
    在網上看到這張圖,車叔差點以為保時捷出電動版Macan了。在得知圖中的車不是保時捷以後,車叔又以為眾泰SR9出新款車了。結果車叔都猜錯了,右圖中的車是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產品。ARCFOX定位於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如果單從上圖這款車的設計來看,確實很接近高端汽車品牌了。
  • 調查|寒潮來了,純電動汽車續航「虛」了?
    每逢寒潮,眾多開純電動汽車的司機率先表示「扛不住」——動輒零下的北方自不必說了,寒冷冬天純電車汽車電池的衰減可達50%以上;即便是在廣州,忍不住打開暖氣的「電車」司機們也直呼——電在狂「掉」!冬季對純電動汽車一直不太友好。每逢天氣寒冷,不少純電動汽車的車主就頗為苦惱:究竟買的是純電動,還是純電「凍」車?
  • 江淮iEV7S對比北汽EX360,誰值得買?
    下面,小編就帶您了解一下兩款具有代表性的小型純電動SUV:江淮IEV7S&北汽EX360,分別從售價、技術、續航、配置等當面來剖析到底誰是你的菜!續航:39度電比48度電的比拼現階段基本上所有的純電動車車主都會有續航焦慮,因為續航直接決定了你能夠走多遠,被撂在半路上是誰都不想發生的事。江淮iEV7S電池組容量39KWH,工況續航301KM,60KM/H等速續航360KM;北汽新能源EX360電池組容量48KWH,工況續航為318KM,60KM/H等速續航39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