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宣:「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

2021-01-20 中國科學院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

  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日前,記者專訪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從長江「無魚」,到長江「無漁」

  未來10年長江「無漁」的背後,是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如何理解「無魚」呢?

  曹文宣說:「通俗的理解,就是漁民按照傳統捕撈的方式、工具,已經捕不到魚了。我們再不保護長江,資源以後就很難恢復了。」

  曹文宣指出,長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多種,特有魚類180餘種。但是目前長江每年的天然魚類捕撈量已經不足10萬噸,而我國每年淡水魚品的產量是3000多萬噸。這表明,一方面長江裡的魚兒數量岌岌可危,另一方面長江「十年禁漁」不會對老百姓的餐桌產生大的影響。

  「禁漁不僅是保護魚類的舉措,而且是關於修復長江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的問題,這將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曹文宣說。把保護和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壓倒性位置,長江「十年禁漁」將是重要舉措之一。

  禁漁為何要10年之久?

  長江禁漁為什麼需要10年的時間呢?曹文宣表示,長江裡最常見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鱅等魚類通常需要生長4年才能繁殖,連續禁漁10年,它們將有2至3個世代的繁衍,種群數量才能顯著增加。野生魚類種群的恢復將有利於長江整體生態環境的修復,並為養殖魚類提供優質的種質資源。

  其實從2003年開始,長江幹流和一些重要支流就實行了每年3個月的春季禁漁,後來又延長至4個月。但是曹文宣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每當休漁結束,無節制的捕撈立刻出現,「迷魂陣」「絕戶網」撈起了剛剛生長几個月的幼魚。這些小魚以每斤5毛錢左右的價格出售,成為養殖飼料。長江漁業資源並沒有得到有效恢復。

  從2006年開始,曹文宣首先提出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他通過學術報告會、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建言獻策。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出臺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明確了長江「十年禁漁」制度。

  安置好漁民,10年後要可持續捕撈

  「我國作出長江『十年禁漁』的決定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曹文宣坦言,曾經還有漁民給他寫過聯名信,直言「十年禁漁」將斷了他們的生路。

  曹文宣說:「我了解漁民的生活十分困難,但是竭澤而漁對他們來說也並非好事。中央和地方政府花了很大力氣,做好退捕漁民的安置工作,希望上岸後他們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作為和魚類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科學家,曹文宣見證了長江幾十年來的變化。他告訴記者:「20世紀60年代,我在江西湖口調研,經常能看到上百斤的青魚,現在都看不到了。2000年以後,白鱀豚、白鱘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繼功能性滅絕,讓人心痛。」

  長江的魚類休養生息10年後,還可以恢復捕撈嗎?曹文宣表示,10年後,長江應該可以實行可持續捕撈,簡單理解就是「捕大的、留小的」,捕撈的方式、地點、數量等都要有嚴格的規定。

  「禁漁的目的不是說不吃魚,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更好的魚、更長久地吃魚。」曹文宣說。

相關焦點

  • 李雪琴x劉國梁x曹文宣,正式出任長江水生生物公益宣傳大使!
    根據既定部署,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2個大型通江湖泊、7條重要支流(即「一江兩湖七河」)實行暫定10年的常年禁捕(即長江「十年禁漁」制度),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將開啟新的歷史篇章。拍攝長江禁捕公益廣告,聘請公益宣傳大使,就是為了加強對長江禁捕和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凝聚更多社會力量來共同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
  • 曹文宣院士:十年休漁修復生態 會讓長江魚多水美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江休漁是修復水環境和長江生態的重要措施,要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我們子孫後代謀福利。 強國論壇:我們知道,您一直致力於長江魚類資源和珍稀、特有魚類物種保護的研究,也一直呼籲長江十年休漁。為什麼您這麼關注休漁政策,而且提出十年休漁?
  • 「巢湖全域十年禁漁」四問:漁民上岸如何安置
    禁漁期間,「湖中無漁網,岸邊無漁船,市場無湖魚」。同時在巢湖水域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禁止一切漁具捕撈採集水生動植物生產活動,禁止收購、銷售非法捕撈的漁獲物。如此大規模、大跨度的禁漁,在巢湖歷史上尚屬首次,在長江流域重點湖泊中也是首例。這意味著巢湖進入全面生態修復期,水天一色的畫面還將是常態,但「漁舟唱晚」的場景在未來10年內將不再出現。
  • 淺談長江十年禁漁
    2000多年後,我們卻被迫用十年禁捕的形式來保護長江的漁業資源: 「正是因為意識到長江都快沒魚了的殘酷事實,國家多個部門已經出臺了保護長江漁業資源的措施,提了很久的設立十年禁漁期的政策也終於落地。
  • 「巢湖十年禁漁」四問:為何要禁?怎樣真禁?漁民如何安置?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巢湖開始實施全域十年禁漁。禁漁區為巢湖主體水域、灘涂及各通湖河流水域。禁漁期間,「湖中無漁網,岸邊無漁船,市場無湖魚」。同時在巢湖水域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禁止一切漁具捕撈採集水生動植物生產活動,禁止收購、銷售非法捕撈的漁獲物。如此大規模、大跨度的禁漁,在巢湖歷史上尚屬首次,在長江流域重點湖泊中也是首例。
  • 中國科學報:長江禁漁會為我們留住下一個「白鱘」嗎?
    幾乎與此同時,《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了論文《白鱘滅絕給長江生物保護留下了什麼教訓》(以下簡稱《白鱘滅絕》),該論文稱,中國長江特有珍稀物種長江白鱘推測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長江曾是我國淡水魚類資源最豐富的流域,如今,白鱘、白鱀豚、長江鰣魚等長江特有魚類已宣告「功能性滅絕」,越來越多長江魚類正瀕臨滅絕境地。
  • 赤水河 全面禁漁這三年(人民眼·長江十年禁漁)
    同年底,原農業部發布《關於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漁的通告》,明確從2017年1月1日零時起至2026年12月31日24時止,在赤水河流域實施全面禁漁,禁止一切捕撈行為——這是長江流域首條實施全面「十年禁漁」的一級支流。
  • 保護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只是第一步
    11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於長江宜昌江段發現1尾䲘。這是科研人員繼2017年6月在洪湖江段發現1尾䲘後,再次發現䲘。 長江十年禁漁:「及時雨」與「持久戰」 2003年大年初一,四川有漁民在長江中誤捕了一尾白鱘。
  • 長江為什麼要十年禁漁?這裡以什麼氣候類型為主?
    這個源區面積約10.27萬平方公裡,大致相當於長江入海口所在的江蘇省加上海市的面積總和。圖片來源:網絡在這片廣闊的區域裡,究竟以什麼氣候類型為主呢?-亞熱帶季風氣候 -季風是一個古老而又有新意的氣候學概念,在古代它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信風、黃雀風、落梅風、舶風等。
  • 長江無魚之困絕不是杞人憂天:「基因庫」告急,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長江江豚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鯨類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被稱為長江生態「活化石」。1040這個數字令研究者們震驚,這意味著保護江豚的速度似乎趕不上種群下降的速度。2006年,國際聯合考察隊考察到的江豚數量還有1800頭左右。食物匱乏,是影響江豚生存的主要原因,以魚為食的長江頂層生物鏈,最先感知長江無魚之困。
  • 宿松縣水產局推深做實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宿松縣水產局推深做實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2020-08-27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紀念長江「十年禁漁」,退捕漁船被作為「文物」收藏
    文化武漢【為紀念長江「十年禁漁」,退捕漁船被作為「文物」收藏】12月17日,為紀念長江「十年禁漁」,同時留住人們對長江「漁獵文化」的記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館在武漢市禁漁辦和江夏區禁漁辦的支持和協調下,收藏了一艘退捕漁船。 該漁船為一艘典型的長江傳統捕魚的木質漁船,長約10米。
  • 長江南通段率先實施十年禁漁 告別江鮮,舌尖美味如何「保鮮」
    交匯點訊 陽春三月,南通刀魚、河豚、鰣魚特色「長江三鮮」,曾是吸引長三角乃至全國各地食客的最鮮「滋味」。不過,今年1月1日起,長江南通段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進入十年全面禁漁期。禁漁令下,「長江三鮮」「四大家魚」等所有野生江鮮,都將告別舌尖。叫響全國、讓各地食客聞香疾步的「南通江鮮」特色美味能否賡續?普通市民如何選擇、餐飲市場如何應變?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 專家解釋史上最長禁漁期原因
    今(31)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承辦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重慶分會場)在江北嘴執法船舶碼頭舉行,這標誌著重慶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歷時十年的全面禁捕正式啟動。
  • 見證長江大保護,這條漁船被水生生物博物館收藏
    博物館館長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自從十二月中旬漁船被運來博物館,已經進行了數次修復,爭取在近期對外展出。在水生生物博物館院子裡刷油的漁船。 記者潘璐 攝2020年7月1日零時起,武漢市正式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捕」,漁船被拆解,漁民上岸再就業。截至2020年11月中旬,620艘漁船已經拆解583艘、集中封存20艘、另作他用17艘。
  • 巢湖十年禁漁,「老」漁民的新生活
    2020年,巢湖全域實施禁漁,有著近60年「漁齡」的他正式從湖裡「退休」。巢湖作為長江中下遊的重要水系,也是長江水域的重要生態屏障,巢湖生態問題關係著長江水系生態安全。為保護長江水域生態環境,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巢湖率先實施全域十年禁捕,在長江流域重點湖泊中尚屬首例。一年多以來,像李業炳這樣的「老」漁民業也陸續轉換了新身份。
  • 湖南開展長江「十年禁漁」承諾和倡議: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
    紅網時刻1月11日訊(記者 劉璇)根據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啟動活動要求,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湖南省境內長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幹流等水域,已全面實行「十年禁漁」。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決定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長江「十年禁漁」「三承諾一倡議」活動。
  • 達州中院發布5件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典型案例
    長江保護法草案2019年12月2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為緩解長江當下的生物資源壓力,為野生物類繁衍提供足夠的時間,維護生物多樣性,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從2020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 宿松持續推進「十年禁漁」專項行動
    宿松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皖西南、孚玉市監所開展「十年禁漁」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加強行業自律,鞏固「十年禁漁」專項整治行動成果。  該縣認真落實「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的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