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農場綠水青山吸引家鄉客

2020-12-16 黑龍江政府網

首頁 >> 專題專欄 >> 現代農業 >> 圖片新聞

泰來農場綠水青山吸引家鄉客

時間: 2017-08-08 09:27:12 來源: 泰來農場

  在靜謐湖邊、綠柳裡吸吮清新空氣,放眼綠色,感受青翠欲滴,是當下泰來人的一種休閒享受。然而,老一輩人對如今泰來的變化卻是感慨萬千。

  家鄉變美麗了,遠在外地的家鄉客也想回到故鄉看一看。8月2日,現居住在南京的趙麗霞回到了泰來農場,她已經離開家鄉三十年了,這幾天他們這些家鄉客約好了一起回到故鄉看一看。提起當年家鄉周邊的景象別有一番滋味,「以前我們出趟門回來,一頭的沙,現在就感覺不到,我們坐在那,全是林蔭樹,農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變得太美了,綠化的實在是太好了。」看到如今的綠柳成蔭趙麗霞不禁的感嘆道。

  當年的漫天黃沙,曾是這裡最明顯的「景觀」。泰來農場地處風沙乾旱鹽鹼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年平均降雨量為368.4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769.4毫米。春旱多風、夏澇多雨、生態環境極其脆弱,使泰來農場成為黑龍江墾區25個貧困農場之一。嚴酷的現實使全場幹部深刻認識到,農場脫貧致富的希望在於植樹造林,出路也在植樹造林。面對風沙乾旱鹽鹼等諸多因素,農場幹部職工迎難而上,以「綠滿泰來」為目標,打響了一場綠化造林的人民戰爭。

  在農場兩棵苗圃,林業科科長黃偉告訴我們:「這幾天,農場本著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多栽植一些適宜本地生長的鄉土樹,建設一個林苗基地,為全場綠化用苗做後盾,利地條件較差的地塊,進行客土栽植,加強對全場綠化樹木的撫育管理,通過以上措施,農場已由原來的造林綠化轉變成園林化。」

  三年來,全場累計投入造林資金450萬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000畝,佔耕地面積5%,城鎮綠化覆蓋率提高8個百分點,達到46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泰來農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榮譽稱號。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這個農場生態經濟正在逐漸發展壯大。江邊鵝、溜達雞、林下養殖等,效益十分可觀,樟子松嫁接紅松,成為農場林業經濟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這個農場良好的生態環境更是吸引了北大荒米業與農場籤訂了1萬畝有機水稻種植合同。林子長起來了,生態環境好了,百姓的腰包也慢慢鼓起來了。綠水青山正在成為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塞北江南、花園之城」的泰來,將變得更加富饒美麗多彩。

(責任編輯: 所雙雨 )

相關焦點

  •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縣:家庭農場經營新模式成果豐碩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高偉)齊齊哈爾市泰來縣江橋鎮齊心村11個家庭農場承包經營水稻有機化種植園區,2020年,在原來的基礎上,經營模式更健全、產業融合更全面、技術集成更成熟,今年生產形勢良好,豐收在望。
  • 泰來農場科學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近日,泰來農場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分組討論等形式,確定了2014年發展思路及重點工作,提前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這個農場堅持夯農壯牧上標準、「強工」引資上項目、「興城」提檔上水平、產業升級上高端的「四上」方針,實施「3228」工程,即突出水稻、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發展奶牛和特色養殖兩大養殖項目,扶強扶壯稻米、花生兩大龍頭,抓好場區綠化、淨化水廠、汙水處理廠、泥草房拆遷、南湖公園、住宅開發、小區改造、水泥曬場八大城鎮工程。
  • 「慶兩會 促改革 謀發展」泰來農場: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企業化改革讓泰來農場內生動力強起來今年是農墾改革的收官之年,為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泰來農場圍繞做強優質稻米產業,探索成立股份制公司,同時啟動「財務管理年泰來農場充分利用無汙染嫩江水灌溉和第一積溫帶的獨特地緣優勢,種植符合市場需要的中長粒優質水稻品種,優質品種播種面積達水稻總面積的90%以上。依託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生產全過程實施監管,實現5萬畝水稻質量可追溯,全力打造綠色優質稻米產業和綠色安全放心食品基地,為「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貢獻力量。
  • 泰來綠豆:引進深加工企業 打造三產融合
    黑龍江省組織1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30家企業來渝參展,其中「泰來綠豆」於2011年獲批,多次亮相「綠博會」、「農交會」等展會,泰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柴玉石表示,「目前,泰來綠豆在全省小有名氣,但在全國除了打造品牌外,還需要擴大銷售圈,藉助展會的平臺引進綠豆深加工企業,打造一二三產業鏈融合,成為真正的『中國綠豆之鄉』。」
  • 泰來速度:參加一次營銷行動 收穫一個直營店
    泰來雲橋米業地推活動現場。東北網記者 劉嘉 攝據介紹,董清柏是泰來人,大學畢業後在深圳成家定居10年,一直吃泰來縣雲橋米業公司郵寄的大米。出於對企業的感激之情,董清柏主動幫忙協調寶安區和南山區兩處地推活動。結果,南山區桃源村小區裡的地推現場銷售十分火爆,僅僅兩天時間就銷售了4500斤大米。大米製作而成的美食。
  • 泰來「魚經濟」躍出「死海」
    1998年一場大洪水,使昔日在齊齊哈爾市處於領跑位置的泰來漁業一夜間倒退二十年。2003年,泰來提出「科教興漁」戰略,引活水、修池塘,建設新漁村。至2006年,全縣養魚總面積恢復到16.89萬畝,漁業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500萬元泰來  金秋時節,一條條魚兒躍出泰來縣的江河,一隻只河蟹爬向外埠。
  • 十二師三坪農場草莓節吸引八方「採摘客」
    兵團日報訊(記者史進報導)5月18日,十二師三坪農場第五屆草莓採摘節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在採摘觀光的同時收穫與大自然親近的快樂。  「我們種植的草莓綠色天然無公害,口感非常純正,歡迎大家前來品嘗。」開幕式結束後,遊客陸續進入大棚採摘,草莓種植戶們紛紛向遊客介紹自家的草莓。
  • 客如歸臺灣民宿考察第二站:清境農場民宿之旅
    提示:點擊上方"客如歸"↑,進入客棧營銷秘密通道小半天的車程,客如歸臺灣民宿考察隊伍從臺北出發抵達大山深處的南投縣清境農場。
  • 《青戀》收官 全民心向「綠水青山」
    昨日,浙江衛視持續熱播的青春創業勵志大劇《青戀》完美收官,該劇通過講述林深(郭京飛飾)與沈聆(車曉飾)在雲舍村創業奮鬥的整個過程,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不少觀眾也通過微博和朋友圈表達了對《青戀》的喜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為家鄉人出一份力,留住我們的綠水青山」。    開民宿去旅行,《青戀》引發「綠色生活」熱潮    《青戀》雖已完美收官,卻熱度不減,電視劇的熱播在現實生活中掀起了一股追趕「綠色生活」的潮流。主角車曉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能開一個民宿和有機農場」。
  • 美麗鄉村打造「田園超市」 生態農場助推鄉村旅遊
    當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板橋鎮舉辦了一場以「生態農場、採摘天堂」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大會。當地依託綠水青山的優勢生態資源,將雲彩土雞、靈溪草莓、花橋香榧、花戲小香薯、蔥坑白楊梅、板橋甲魚等各類特色農產品打包推介;提出「全域採摘旅遊」的概念,推出鄉村採摘遊產品,將板橋鎮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田園超市」,吸引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旅遊採摘,實現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的目的。
  • 投資千萬 創辦「開心農場」回報家鄉(圖)
    (原標題:投資千萬 創辦「開心農場」回報家鄉(圖))   韋小梅
  • 靜美的山河農場——我可愛的家鄉
    北國風光,藍莓之鄉;平頂火山,田野之上;五穀豐登,萬物共生;百裡沃野,黑土飄香——我可愛的家鄉山河農場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做宣傳讓大家來旅遊,只是為了讓人們能知道這座我國北方的小城鎮,希望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人能知道家鄉的變化
  • 農旅融合下的家庭農場成了遠近聞名的 休閒觀光農業園
    近年來,龍泉市不斷推進現代農業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農旅一體化」建設,著力構建「基地+景點+產業」農旅融合新模式,把綠水青山更多更好地變成金山銀山。 每到火龍果、葡萄等上市季節,便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採摘,月遊客量超過萬人;稻穀金黃時節更會吸引一批批家長和學生前來勞動進行農事體驗。
  • 泰來水遊城店出新菜啦...
    001泰式菠蘿鮮蝦沙拉--22.00元059鱸魚蜜汁焗--108.00元 天津泰來餐飲有限公司,創立於2014年,公司致力於餐飲行業的發展,目前已經在天津打造了兩家「泰來時尚泰國餐廳」品牌旗艦店,主要經營泰國菜、東南亞菜為主的融合菜。
  • 大陸客赴臺人數頻破紀錄 臺擬開放休閒農場接待
    為迎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首發團,臺東少數民族在一年一度的豐年祭活動中,推出民族特色濃鬱的手工藝品,吸引大陸客。為迎接大陸觀光客來臺,紀念館方面破例允許大陸觀光客可以近身和館內衛兵合影。 中新社發 徐長安 攝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客人數頻頻打破紀錄,臺當局「觀光局」已和「移民署」協調實施餘額挪用機制,但大陸客人數已嚴重考驗島內旅行社、住宿和遊覽車接待能力。
  • 「浙」裡問道 |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顯示出持久的生命力、強大的引領力。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家庭農場」,剛上任的新班子有了打造家庭農場聚集區的規劃,面對魯家村無文化資源、無產業支撐、無山水風光的實際情況,村兩委決定改變村容,發展家庭農場。
  • 大陸投資客美國買農場編織移民夢 存風險有人慘賠
    中新網8月23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位於克恩縣的貝克斯菲周邊有不少農場,最近逐漸吸引華人投資客的目光。有華人農場主為增加高蔬菜產量,計劃投資興建大型溫室,並以土地抵押作為保證吸引大陸投資者。但投資總難避免有風險,也有華人投資者選錯地,顆粒無收。
  • 泰來農場「文化之冬」豐富職工群眾生活
    為了不斷拓展文體活動形式,滿足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農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引導職工群眾參與文化建設,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建設1.6萬平方米的「兩棵」廣場,建設2個總面積880平方米的塑膠籃球場,安裝室內健身器材30套。投資110萬元安裝室外電子大屏幕,搭建群眾文化演出舞臺。
  • 中國投資客瞄準美國農場:因回報安全成投資新寵
    不少中國客,瞄準投資收購美國農用地,圖為伊州一處正進行評估的農場。業者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多名中國投資客積極進場考察美國農地,尤其在大型農場隨處可見的美國中西部,近10年來,每英畝農地價格已增長一倍,加上還有出租給當地農民的收益,使得收購農地儼然成為中國投資客進軍美國的「安全回報」投資新趨勢。
  • 齊齊哈爾泰來縣激發內生動力振興縣域經濟
    泰來大米,天地「糧」心。泰來縣水資源豐富,境內有一江五河,全國兩大無汙染河流之一的嫩江流經境內。特殊的水資源環境,使泰來大米營養豐富,重金屬含量低,各項指標均好於毗鄰縣(市),超過綠色食品標準。同時,泰來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前沿,有130萬畝水稻種植面積,且大米米質好,精米率高,比之五常大米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