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照片:上世紀的平湖火車站、東門老街、華強北,你認得嗎?

2020-12-17 正一品貴妃

改革開放以前,在原住民的眼裡,「深圳」的範圍僅僅只是今天的東門老街一帶,因為那是最熱鬧、最繁華的墟(集鎮)。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東門,你還認得嗎?照片中兩路交匯的中間三角形處就是現在的老街地鐵站E出口。

圖為1981年的福田區,可以清晰看到深南大道延伸出幾條筆直的小路。路邊的工地正在施工,旁邊堆放著建築物料,工地上還搭建了幾處簡易的工棚。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市民中心和平安大廈等中心區在1996年以前還是「原生態」,從1996年後才開始全面規劃和開發。

圖為1996年的福田區中心地帶,當時只有規劃整齊、四通八達的高架橋,卻看不到一棟建築物,今天的福田區已是高樓林立。為了讓你看一場燈光秀,福田區CBD努力了20多年。

圖為上世紀80年代工業區門口,牆上醒目的大標語激勵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創業者,大家憑藉「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闖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圖為1913年的平湖火車站,這是至今為止發現廣深鐵路沿線最早的火車影像資料。

今天的深圳高樓一棟棟拔地而起,大廈的高度記錄不斷被刷新。圖為1981年的深圳電子大廈,這種20層的小樓放在今天都不能稱為大廈,但在1981年,它卻是深圳第一高樓,圍繞著它逐漸形成後來的「華強北」電子商圈。照片低下的小路就是深南大道。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華僑城,當時還未動工建設,你認得出來嗎?

圖為90年代深圳街頭的行動電話專賣店和使用「大哥大」行動電話的老闆。從圖片也可以看到當時高昂的價格。當時的「大哥大」不僅僅是通信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其地位不是今天的水果牌手機能比擬的。

相關焦點

  • 尋根深圳 圖說東門
    20世紀50年代,寶安縣人民公社成立,遊行的隊伍走到東門老街 時光流轉,位於東門文化廣場旁這一坐標系尚在,只是舊貌換了新顏。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思月書院,最初,是水貝村張姓家族為紀念先人張思月所修建的私塾。如今,經歷了300多年的風風雨雨,成為時代的見證者,並已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與東門老街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無數深圳人記憶深處最滾燙的情感歸處,也是無數個旅人抵達這座因改革而生的城市的打卡聖地。
  • 打卡深圳-藏匿在東門老街的記憶……
    東門老街,確實記錄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歷史。它是現代深圳的歷史舞臺的見證,是深圳歷史文化積澱的組成部分,也是深圳人民的根源。深圳老街被深圳人成為「老東門」,形成於明代中期,也被稱為「深圳老舊墟」。它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東門中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均為框架。
  • 十二條成都老街 你認得到幾條?②
    如今的蜀都大道人民西路,天府隧道的西口。 如今的東門大橋。  歲月變遷,看這些老街老巷,原來,亭臺處處垂楊影,街巷家家小酒旗;現在,故園銀杏落秋風,滿城盡帶黃金甲。翻閱老成都,品味老照片,如今的錦裡中路,因為銀杏的飄落,平添幾分意味。
  • 華強北 東門 科技園
    2月24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東門步行街、華強北電子商業街、南山科技園,人流量與車流量雖無往日裡多,但相較復工前確實有一些「回暖」。早在2月2日,記者曾到訪過行情冷清的東門步行街,24日下午3點,又重返該地發現也是相差無幾。一名市容巡查員告訴記者,「今天已經算是這段時間來人流量比較多的了,有一部分店鋪也陸續開始營業。」
  • 疫情之下的東門老街,再無日進鬥金的神話
    沒有來過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這是一個有著400年歷史的商貿中心也是第一代深漂「下海」的致富起點更承載著深圳90後的童年回憶在疫情的衝擊下,東門還好嗎?這裡就像多啦A夢的口袋,什麼都有,熱愛動漫的你,一定在動漫城裡打過機,對手辦和周邊海報念念不忘。喜歡看電影的你,在深圳戲院,第一次看到有兩層樓的電影院。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總是約在這裡看最新上映的電影。
  • 深圳最值得回憶的地方,東門老街,東門步行街
    記得剛到深圳時,早上擠上了開往東門老街的369路公交車,從布吉到達東門老街用了2個多小時。而今,深圳多條地鐵線路直達東門老街站,布吉到東門老街只要20分鐘,東門老街步行街成為集購物、休閒娛樂一體。東門老街高樓大廈林立、星級酒店、大型商場等遍布街區內。現今的東門老街平均日客流量達40萬人次,街內商業廣場年營業額達50億元。
  • 東門老街是深圳商業的「根」
    羅湖區有關人士認為三大原因使東門老街長盛不衰  東門老街是深圳商業的「根」  羅湖區統計局昨天首次對外發布五一當天東門客流量數據表以及消費者行為調查表,這一統計調查信息共享的做法,有助於眾多商家、消費者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加深對東門市場的認識,也為有關部門完善對東門的發展規劃、商家制定營銷策略以及有針對性地組織貨源提供參考
  • 東門老街,承載了多少深圳記憶
    1992年,當時深圳最繁華的羅湖人民北路。2020年5月,東門老街林立的商業店鋪,熙攘的客流。2020年5月,經歷疫情的東門老街恢復了往日的喧囂繁華。1990年,在東門老街上排隊打金飾的遊客。有著400年歷史的深圳東門商業街,真實地見證了深圳特區40年城市發展與變遷。深圳老街是「全國十大步行街」之一,堪稱為年輕人最愛去的街市,各種小吃在這裡應有盡有。
  • 老照片:上世紀的河南商丘,火車站,電影院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商丘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商丘昔日的樣子。通過這些昔日的老照片,帶大家重溫商丘的舊時光。圖為上世紀的商丘火車站,那時的火車站如今看起來很不起眼。隨著時代的進步,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如今的商丘火車站變了樣。
  • 世紀匯:深圳華強北旗艦式商業地標將面世
    聯商網消息:近年來,深圳整座城市的商業形態正悄然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雄踞深南大道的超級城市綜合體中航城的橋頭堡—世紀匯耀世啟航,在和記黃埔地產集團、中國航空技術深圳公司等品牌名企的精心打造下,華強北商圈不單在未來瞬間有望全面升級,蛻變為國際品牌雲集、時尚薈萃的深圳頂級商圈,甚至將逐漸變身為足以輻射整個珠三角都市群的「超級商圈」!
  • 深圳東門老街有什麼好逛的?
    東門老街是深圳比較早的商業街,舊稱深圳墟。隸屬於深圳羅湖區,地鐵1號線老街站。其次,經過多次修整、隨時代變化,亦成為集購物、休閒、遊玩等多元化的一個步行街。來深遊玩必不可少的去處之一吧,有人說:沒到東門老街,不算來過深圳。在東門首先我會考慮吃的,當然東門也有好多美食可以選擇,但有一條美食街常年都有各種各樣的小吃都能讓你吃到撐,到東門的時候可以考慮走一波這條美食街。
  • 不來這條老街不算到過深圳——承載深圳回憶的東門老街
    老街,似乎是歷史的代名詞,對於我們年輕一輩來說更多是好奇,而當你真正踏上那樣一條獨特的街時,其實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嚮往懷舊的情懷。探索不一樣的情懷後來這種情懷逐漸被商業化,深圳這條街其實就是東門步行街和東門小吃街的合體,統稱「東門老街
  • 深圳羅湖區東門老街大年初一開市敲鐘
    原標題:大年初一開市敲鐘 老東門年味更濃了   2月16日是大年初一,上午10點,一場主題為「金狗納福·福臨東門」的新年敲鐘迎春活動在深圳羅湖區東門老街廣場舉行,使這裡成為深圳最有年味的地方之一。據悉,這是東門老街連續第18年舉行該活動。
  • 東門老街,一個深圳人不可不知的地方
    東門老街-深圳第一步行街,見證現代化深圳階段發展是深圳重要的組成部分,曾有句老話說「沒去過東門老街」就不算到過深圳。老街位於羅湖中心起於明朝中期,又叫「深圳舊墟」,開始賣低檔商品,主要小攤、小販經營為主。
  • 深圳東門逛吃攻略,你都嘗過了嗎?
    聽說每個小夥伴第一次到深圳一定要去一趟東門畢竟這裡是深圳最熱鬧的地方一直引領著深圳的消費潮流和時尚那麼問題來了逛了那麼多次東門這些好吃的你都嘗過了嗎?日之船章魚小丸子東門有很多賣章魚小丸子的攤位店面,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日之船的前面總是圍滿了人。
  • 不同於白日的冷豔,深圳東門老街的夜晚,霓虹閃爍
    東門老街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相當於深圳這座城市的「城市會客廳」,每一個外地人來到深圳都會來東門老街走走,不然就感覺沒有來到深圳。在深圳這座節奏飛快的城市,白天人們都非常忙碌,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放鬆下來,這時候的東門老街就愈發顯得休閒,霓虹閃爍,時尚達人,各類小吃,琳琅滿目的商品,雲集於此。
  • 深圳東門老街的回憶,你可曾見過她最初的模樣?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早前的東門老街叫深圳墟。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深圳東門老街升級國際時尚街區
    文陽洋攝東門步行街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這條老街升級改造將採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項目運作、文旅結合、整體經營、統一管理」模式,通過「內部提升改造+外圍拓展補板」,統籌步行街與周邊資源,打造「一帶兩街三園四組團」的格局,以一帶、兩街拓展空間、打開界面,以三園、四組團豐富業態、促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