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27
死亡是公交車到了終點站,請問你坐公交車到了終點站,你會害怕嗎?不會,你會高高興興地下車,因為你還要辦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去。死亡是這輩子的結束,可卻是下一輩子的開始,是人生的中轉站,以此能達到長壽。只不過是這種長壽,它不在輪迴當中體現,而在極樂世界當中成就。這是修淨土法門或者說練習佛法的人的一個基本的信念,這是基於世俗觀念之上所做出的延伸。
是佛陀告訴我們生命最終的一個去向,這是基本的佛教的人生觀。但佛陀之所以稱為佛陀,他活著,他成佛,並不是為了告訴人們死是人生的中轉站,而是告訴我們人生活著並不是為了追求生命的長度而活著,生命長度並不是活著的意義之所在,人生之意義之所在,是要活得明白。當年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有一個弟子打瞌睡,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說他,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你就是一千年,也是渾渾噩噩在輪迴當中。所以人活著的基本意義並不是要去訴求更長地活著,而是要訴求活得明白,這就是當年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家。因為縈繞在他的心間,一直有一個問題解不開,說人生為什麼這麼苦,我怎麼樣才能解答、解釋,找到這個答案。他在歷經磨難、歷經苦難之後,他說提出問題的角度並不能解決問題,他說人生之所以這麼苦,是因為我們走錯了這條路。
因為我們所有的訴求都是不可能達到的。長壽不可能達到,永遠健康不可能達到,永遠保有財富不可能達到,人生活著的意義,並不能由我們的基本訴求的延長而得到滿足,而人生活著的意義是要在於覺悟,我們所有的訴求都是因為業力所致、因為無明所致、因為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是要覺悟。
覺悟人生的真相,從覺悟當中點亮自己的生命。當我們能點亮自己的時候,我們就能照亮別人,當我們能照亮身邊的人的時候,身邊的人他就能照亮身邊的人,然後熠熠生輝。這就是經文裡面所說的,一燈明能破千年暗室,這就是《梵網經》當中說,每一顆珍珠都熠熠生輝的時候彼此能互相照耀。
所以人活著的意義,並不是追求生命的長度,而是要追求覺悟的程度,而是要追求覺悟。只有覺悟可以點亮自己的心,只有覺悟才能在這個迷茫的、昏暗的、無明的世間,找到一條通往解脫的康莊大道。然而這個覺悟的本質,打個比方來講,就是黑夜當中的光,這才是無量的光,這是光的含義。
也就是說,壽命是世人追求的,光是佛法、佛陀告訴我們的,世人追求生命的長度,而佛陀說,生命活著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度,而在於他能否聽聞佛法,而在於他能否修行覺悟,而在於他能否點亮自己,照亮身邊的人。所以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好,這一講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