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香港城市規劃委員通過了港府提出的建設中環軍用碼頭的方案。此前,香港反對派政治人士多次表示反對這一議案,甚至曾有部分港獨分子以此為藉口闖入解放軍軍營抗議。港府的方案附加說明,駐港部隊同意在碼頭不作軍事用途時向民眾開放,不會影響民眾正常遊覽中環海濱。
規劃建設軍用碼頭的地點現狀
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14日通過「中環海濱改作軍事用地」的決定。城規會同意按照特區政府呈交的方案,將填海後的一部分中環海濱,改劃為軍事用地,供解放軍駐港部隊興建軍用碼頭。決定當中加入說明,解放軍駐港部隊同意,在碼頭不作軍事用途時,可以作為海濱長廊的一部分,開放給公眾使用。
城規會表示,就有關規劃,收到一萬多份意見書、申述書,並用了16天聽取不同人士的口頭陳述,城規會委員意見一致,在不需要投票的情況下,通過決定。
港媒繪製的解放軍軍用碼頭位置示意圖
去年部分「港獨」分子闖入駐港部隊軍營時的藉口就是抗議軍用碼頭建設。部分香港反對派至今仍反對建設中環軍用碼頭,認為這一設施建成後會導致中環海濱出現禁止香港民眾進入的「永久性軍事禁區」。此次城規會的附加說明實際解除了這種擔心。
據港媒報導,中環解放軍碼頭是香港計劃興建的一座軍事碼頭,位於香港島金鐘添馬艦解放軍駐港部隊大廈的正前方,碼頭全長150米、寬20米。碼頭外圍將由兩重3米高的鐵欄包圍,將安裝閉路電視系統。碼頭內部設有一座單層辦公室、一座擁有4間浴室和洗手間的建築物及一座4.5米高的電機房,岸邊設有3個登岸階梯。中環解放軍碼頭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之間將會興建一條軍用車輛通道連接,垂直穿過海濱走廊及龍和道。龍和道分隔行車的石壆需要打開缺口,興建電閘及信號燈,以方便軍事車輛通過。
預定建設解放軍碼頭地點現狀
此間媒體評論認為,這一設施的軍事意義並不大,因為香港並非解放軍海軍的主要基地,這一碼頭的主要作用是方便駐軍營地和駐港部隊大廈之間的交通。
中環軍用碼頭相關事件回顧:
為了配合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於1994年籤署了《1994年中英防衛用地協議》,列明「在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藍圖中,香港政府將於威爾斯親王軍營附近預留150米的最後永久海旁,供1997年後興建軍事碼頭之用」。
1998年,香港政府首次公布填海後的大綱圖,由於受到官司影響,大綱圖經過多次修訂。
2000年,經過諮詢後,確定中環解放軍碼頭的位置。
2002年,香港政府向立法會就中區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申請撥款時表明,有關工程包括興建軍用碼頭供予解放軍使用,獲得立法會審閱及批准。
2005年10月,香港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中環填海土地用途時,以構想圖交代軍用碼頭如何與新海濱融合。然而,由於2006年公眾再就中環海濱規劃掀起爭論,規劃署在同年5月製作中環新海濱的模型及小冊子上,只在平面圖上以文字標示出碼頭的位置。2007年5月,有立法會議員及保育組織批評香港政府隱瞞重要海濱發展資料,表示會在立法會跟進事件。
2008年,《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向公眾諮詢中環解放軍碼頭的位置及設計概念。
2010年,香港政府就中環解放軍碼頭諮詢中西區區議會及海濱事務委員會。
2013年3月21日,因應中環解放軍碼頭的詳細設計及具體位置獲得確定,香港政府就更改土地用途諮詢中西區區議會。
2013年4月,城市規劃委員會修訂中環填海部分的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將該塊土地由原先的「休憩用地」修訂為「其他指定用途」,並且註明「軍事用地」地帶,以明確顯示中環解放軍碼頭的用途及實際範圍。此舉惹來環境保護團體和泛民主派政黨提出質疑,指控中環解放軍碼頭將會截斷臨海的中區海濱長廊,呼籲香港市民趕及於同月16日凌晨諮詢日期截止前,將反對書電郵至城市規定委員會。同日,多個環境保護組織在中區海濱長廊示威,要求香港政府「還港於民」,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就要求香港政府交代解放軍使用碼頭時的交通安排,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他認為軍用碼頭位置應該規劃為公眾碼頭,解放軍與公眾可以同時使用,解放軍不應該有優先權利。保護海港協會前主席徐嘉慎則表示,在海旁興建軍用碼頭會影響香港市民享用海濱的機會,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1][2]。就此,香港政府發言人於同日作出回應及強調,有關香港政府部門早於2000年前清楚標明該範圍為軍用碼頭,過往亦多次公開地解說,包括在立法會。當時碼頭的形式和實際範圍尚未詳細定出,故此以一直線顯示位置,現在碼頭的詳細設計已經確定,現階段只是就分區大綱圖作出「技術性修訂」。他強調,因應香港政府要求,駐港解放軍早於2000年已經承諾碼頭毋須作為軍事用途時開放予公眾,作為海濱長廊的一部分使用,即使軍用碼頭需要關閉作為軍事用途時,公眾仍然可以由碼頭南面的行人道穿越海濱長廊,而近期駐港解放軍已經再次確認此承諾。
2013年4月19日,保護海港協會表示將會發起「保護海旁運動」四部曲,首先收集10萬名公眾籤署,向行政長官請願,及後聯同政黨要求立法會跟進,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投訴,如果行動不見成效,最後一步是提出司法覆核。
因應城市規劃委員會就興建中環解放軍碼頭事宜接獲近兩萬份意見信函,於2013年11月3日起舉行逾10場公聽會。保護海港協會前主席徐嘉慎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國國籤訂的協議中只訂明在中環海濱預留位置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船舶泊岸,並非割地。現時屬於休憩用地的中環海濱長廊倘若被劃撥為軍事用地,公眾進出可能觸犯《駐軍法》。香港政府此舉猶同「割地」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剝奪公共休憩空間。倘若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改變土地用途,或會發動百萬人籤名抗議,甚至與香港政府對簿公堂。
2013年12月26日中午,6名香港激進反對派成員手持港英旗幟,高呼「反對興建中環軍用碼頭,要求解放軍撤出香港」口號,強行闖入中環添馬艦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後被驅離。這是香港回歸以來首例駐港部隊軍營遭到直接衝擊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