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深山裡的六口之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有戶口

2020-12-05 楊小明百寶新聞

宋朝詩人李商隱在《晚晴》中寫道:「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從詩句中我們可以想像出一個與世隔絕,世外桃源的樣子。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很難見到這樣的地方,外面更多的是屬於一個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數不清的高樓大廈,各種各樣的門鋪店面。

毫無疑問生活在大城市是有趣的,有手機,有網絡,想要出去玩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地方,各個地方的美食也可以隨時去品嘗,生活可以說是很豐富的,歸根結底有很多的便利之處。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那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只會在電視劇中出現,其實與世隔絕的生活是真實存在的,在雲南就有這樣的六口之家,在沒被外界發現之前,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獨居在大山深處

在生活中,走在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是人手一個手機,生活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社會,沒有手機,沒有娛樂方式,很難想像這是種怎樣的生活,但是真的有人在過著這種無法想像的生活。

這是在雲南省昆明市的一座深山之中,一群大學生志願者做活動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在這片森林之中有行走的足跡,順著這種足跡,他們發現了居住在大山深處一戶人家。

這戶六口之家並不是我們第一反應中的一對父母和四個兒女,而是一個母親獨自撫養五個子女。在孩子們小的時候,父親因為意外溺水去世,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潘志仙的身上。

因為地理位置很是偏僻,這裡可以說是一座原始森林,周圍也全部是大山,除了他們這一戶人家之外,沒有其他人居住,他們也是過著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

因為他們家所處的位置過於偏僻,並沒有相關的政府人員對他們有任何的管理措施,他們過著與社會脫節的生活。這群大學生志願者來到他們家中,他們雖然常年不與外界交流,但是還是很熱情的,雖然對一群陌生人很不熟悉,但也有著自然的善意。

他們家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張富紅、二兒子張富學和三兒子張富金,還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梅花和小女兒張曉梅。

因為父親的去世,母親潘志仙可以說是又當爹又當媽,不僅要照顧五個孩子的日常飲食,還要顧及家中的大小事務,所有的一切都要她自己來扛著,時間久了,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歲月在她臉上也留下了痕跡,這個家庭所過著的生活我們無法體會得到。

生活環境十分簡陋


因為潘志仙他們一家獨自居住,人煙稀少的地方交通自然也不便利,他們平時走的都是土路,平日裡雖然不是很平坦,但是正常行走是沒問題的,一旦遇上下雨天,泥濘的土路就會難以行走。

除了交通不便利之外,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很好,房子已經建造了很多年了,就是普通的一層房子,牆面是用石頭和磚瓦堆砌起來的,最上面也不是瓦片,而是木板,夏天的時候會很熱,冬天的時候會很冷。從外表上看,這所房子就很簡陋,而房子裡面更是簡陋。

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用來放東西的都是用木頭拼接成的,很不結實時間久了還會被蟲子所腐蝕。

他們睡覺的地方也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床,是在最下面放磚頭,然後一層一層的用磚頭混合泥土堆砌起來,在上面放上一個木板,就作為他們平日裡睡覺的床。

在丈夫去世之後,潘志仙要支撐這個家庭,為了能讓孩子們吃飽穿暖就很辛苦了,更顧不上孩子們的教育問題。


在志願者發現他們的時候,通過了解知道五個孩子都沒有上過學,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五個孩子連戶口都沒有。

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些簡單的體力勞動,男孩子們就做點力氣活,上山採藥,砍一些木材,女孩子們就放牛放羊,做一些針線活。

平日裡的食物也大多是他們自己種的菜,他們有時候也會找一些周邊的野菜或者蘑菇當做食物,為了孩子能有些零食,潘志仙自己也種了一些水果。

因為山裡就他們一戶人家,他們始終過著沒有電的生活,更不用提有什麼網絡工具了,他們對於外面的世界也沒有了解,在被人發現之前,他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封閉世界中。

外界關注得到幫助



在志願者發現他們這一家六口的深山生活之後,也給予他們一些幫助,隨後他們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很多的媒體講出他們的故事,社會上的各界人士也都伸出援手。

很多人在看到他們平時的穿著之後,捐了很多衣服給五個孩子,尤其是兩個女孩子,從出生以來,就沒有穿過什麼好看的衣服,在女孩子最愛美的年紀,她們沒有機會去穿一些好看的衣服,現在在很多好心人的捐贈下,她們有了好看的衣服,男孩子們也穿上了好心人捐贈的衣服,雖然沒有多麼華麗,卻簡單得體。

雖然沒有與人交往的經驗,但是他們骨子裡的善良淳樸一直都是存在的,為了答謝志願者的幫助,他們儘自己所能,給志願者做了一桌飯菜,雖然不是什麼大魚大肉,但是這是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答謝了。

他們在這種封閉的環境中生活了這麼多年,對於志願者他們是感激的,如果不是志願者們,他們還會一直在深山裡生活,不會被人發現。

他們一家六口的事情被當地政府知道後,政府層面對他們也是給予了幫助,政府出資在他們生活的周邊修建了公路,給他們帶來了交通的便利。

都說要想富先修路,對於他們來說,要想與外界有交流,就要先有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

有了這條路,他們與外界的交流就方便了很多,有機會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感受一下外面的生活氣息,也不會與這個社會脫軌,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拋棄。小女兒張曉梅也在政府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進去學校學習,開始認字,學習知識。

文化知識是很重要的,當今的社會是知識型社會,沒有文化可以說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並不是這個社會對於沒文化的人有什麼歧視,只是大勢所趨,因為國家和社會都是永遠在進步的,有了文化,才有進步的支持力。

小結:

在見慣了大城市的喧囂之後,也許很多人都想要那種與世隔絕的清閒生活,這也是可取的。只是我想,這些想要過與世隔絕清閒生活的人,他們所想像的生活,不會是潘志仙一家六口這樣的生活。

沒有網絡,沒有電,沒有與外界的交流,這種封閉式的生活是與社會脫離的,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歷史的車輪在不斷的碾過,如果有很多像潘志仙他們一家六口這樣與世隔絕的家庭存在,這個社會對他們而言是沒有任何參與性的。

當然這種生活也不是他們可以選擇的,所以外界在知道了他們的事情之後,就給予他們很多幫助,幫助他們去融入這個社會,參與這個社會。

所以在我們知道有潘志仙他們這樣家庭的存在之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伸出援手,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隱居深山的六口之家,與世隔絕20多年,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戶口
    每日裡過著簡單生活,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不過這些人甘之如飴,不覺得自己有多苦。雖然大家很敬佩這種心態,不過沒有幾個人希望過這樣生活。畢竟這個社會當中,誰能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呀。人本身就是群居生活的,若是離開這個社會,生存必將無比艱難。然而就有一家六口,居住深山老林當中,與世隔絕20多年。
  • 女孩在深山尼姑庵中長大 與世隔絕23年無戶口
    開門一看,一嬰兒被人拋棄在隆佛庵的牆腳下,她立即抱回屋裡檢查,發現是個女嬰。隨身還夾了張紙條,上面寫著名叫朱憫悠,1993年8月25日上午出生,心地慈善的李桂芳立即意識到女嬰是被父母遺棄的,她決定把女嬰帶養成人。  因隆佛庵地處耒陽市上架鄉與永興縣香梅鄉的交界處,又是偏僻的山區交通及不方便,李桂芳只能讓朱憫悠跟她一起吃齋念經。
  • 雲南發現神秘天坑村,120米深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
    雲南發現神秘天坑村,120米深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這世界很大,大到很多地方人們都不知道,別說世界了,就連中國都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人們在雲南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天坑村,深達120米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令人難以置信的卻是他們多年生活在天坑當中,不知道大山外是什麼樣子,有點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與世隔絕,進出都難,卻怡然自樂。
  • 雲南發現神秘天坑村,120米深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
    雲南發現神秘天坑村,120米深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這世界很大,大到很多地方人們都不知道,別說世界了,就連中國都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人們在雲南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天坑村,深達120米的大坑中,藏著8戶人家32口人。
  • 沒戶口、沒鄰居、更沒WIFI,如今仍住大山「與世隔絕」的一家人
    但如果讓你生活在沒有WIFI、沒有鄰居、沒有戶口的與世隔絕的大山深處,你會願意棲息於此嗎? 一、一次志願活動牽出隱世家庭 信息化時代,沒有網絡、沒有WIFI似乎是自我封閉的狀態,即使有人願意隱居深山,怕是也要帶著手機進山隱居吧。有這麼一戶人家,他們的隱居生涯真真切切做到了「與世隔絕」。這戶人家在沒有網絡的大山深處如何被世人熟知?他們如何在原始的生活狀態下度過餘生?
  • 新加坡一公廁發現棄嬰,已經告別這個世界
    都說聽到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當父母的心都能融化了~ 可誰能想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躺在冰涼惡臭的公共廁所裡,還來不及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就去了天堂..
  • 荷蘭六口之家隱居地下室9年,孩子不知世上還有他人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孫夢文】一個六口之家近日從荷蘭農舍的隱蔽地窖中獲救。他們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活了9年,等待「時間盡頭」。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16日報導,事情發生在荷蘭勒伊訥沃爾德,當地時間13日晚這個六口之家的長子逃跑至住處附近一家酒吧尋求幫助,之後警方突襲了這座與世隔絕的農舍。據酒吧老闆說,這名男子之所以選擇晚上逃跑,是因為「白天不可能」,他看起來骯髒、凌亂、迷糊。據逃跑男子說,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住在農舍,他「想結束他們的生活方式」。
  • 在雲南,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村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雲南,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村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提起一些農民生活的部落,大家肯定也見過不少,但是見過原始部落就比較少見了,大家知道我們生活到處地方,都被國家進行開發,很多農村的一些村落,都成了高樓。據說在雲南的一個地方卻保留了一個原始的部落,大家肯定也是非常想知道,這個原始部落到底是什麼樣的。
  • 中國深山中發現一原始部落,住的是茅草屋,曾存有殘忍的獵頭習慣
    人們旅行並不是為了到達某個地方,而是為了感受旅行的美,中國深山中發現一原始部落,住的是茅草屋,曾存有殘忍的獵頭習慣!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是位於雲南,到雲南旅行一定不要錯過的,就是這個原生態的村莊。而這個村落還是原始的那種生活方式,村裡面都是茅草屋,遠遠看上去讓人覺得非常的有意思,它就是翁丁,是一個寨子,藏在大山之中,這個村子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它在滄源的大山深處,離縣城六七十公裡,路還可以,也都是油漆路。
  • 雲南山谷裡的世外桃源,長期與世隔絕,出入必須經過山洞
    不知道大家對於小時候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有沒有印象,可能在很多現代人的眼裡,就是希望能夠生活在一個像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不過在我們中國確實有這麼一個地方,它存在於雲南的一個山谷裡,長期與世隔絕,就好像是一格現代社會的世外桃源。
  • 貴州深山裡的一個洞穴,穿越後才發現,原來是個世外桃源!
    貴州深山裡的一個洞穴,穿越後才發現,原來是個世外桃源!隨著現在快節奏生活的到來,很多人在面對生活壓力時,開始都躲避這樣的壓力,更是在這一兩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嚮往並走入大自然,尤其喜歡那些隱在深山裡的世外桃源。
  • 雲南深山的千年古寨:保留著母系氏族習慣,女人可以娶夫和休夫
    住在大山深處的有些少數民族,至今還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比如雲南深山的這個千年古寨,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習慣,古寨裡女尊男卑,女人可以娶夫和休夫。這個古寨就是位於雲南大山深處的糯幹古寨,這裡風景優美,與世隔絕,環境很自然也很古樸。
  • 芒果旅行日記:中國和緬甸交界處,雲南怒江獨龍江見聞錄
    芒果旅行日記:中國和緬甸交界處,雲南怒江獨龍江見聞錄。 寫這篇文章不為點擊量(我知道閱讀量不會高),只為深山裡的那些孩子們。 圖為獨龍江,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下遊與緬甸交界,上遊與西藏交界。獨龍江峽谷是中國最後通車的少數民族地區,曾經有個記錄片《最後的馬幫》記錄了修建公路前獨龍江馬幫人的生活。這裡曾經長期與世隔絕,生活著太古之民獨龍族,他們大多生活在獨龍江峽谷的深山處。
  • 這座藏在大山裡的古村落,幾乎與世隔絕,去過的人誤以為是桃源
    不管白雲生處有沒有人家,山深處有沒有人家,安徽南山區的那些千百年老鄉總是像畫一樣的分擔令人沉醉不已。。很多對黃山腳下的宏村、西遞有所了解的人不知道,曾與黃山一起落荒的原始森林也有一個名為嚴家古村的古村。
  • 《裝臺》官宣大結局:三口之家變一家六口,順子終於活出了尊嚴
    原本準備過「退休生活」的順子準備頹廢下去,結果碰到大雀兒家的事兒,大雀拼死拼活,為的就是能給女兒植皮,但是常年勞累的大雀卻發現自己患上了心臟病,知道時日無多的大雀兒想將妻兒託付給順子。《裝臺》近日官微,毫不吝嗇地提前劇透了大結局, 它說到「從三口之家、到六口之家,生活趕著人往前跑,刁順子家也越來越圓滿」。順子原先的三口之家是:刁大順、刁菊花和韓梅,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女兒的三口之家,結局的時候,刁菊花嫁給了二代、韓梅嫁給了滿存、蔡素芬也回到了刁大順的身邊。
  • 雲南深山裡的一座小村莊:家住小別墅,吃著原生態,都不願去城市
    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許多村莊消失了,每個人都願意住在城市裡,但是,有一個地方,人們不想搬到城裡,只想住在山裡,卻不想搬走,在那裡像神仙一樣生活,在雲南深山裡的一個小村子裡,他們住在小別墅裡,吃著原生態,卻不想去城裡。
  • 這家雲南「戶口」的真正好鮮花餅,真後悔沒有早點去買!
    >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可鮮花餅裡真的有鮮花!到底什麼才是雲南人真正好鮮花餅?來花喵就知道了!圈粉全國各地吃貨的花喵鮮花餅,可是擁有醇正「雲南戶口」的鮮花餅!每一口都出自匠心,每一口都有十分誠意,每一口都是雲南人真正好!真材料,正品質,好味道,花喵將專屬雲南人的真正好鮮花餅做到了極致!專屬雲南人的味覺限定,專注云南人的味蕾喜好!
  • 雲南深山裡的油金子,當地人用來舂辣椒,吃起來酸辣又苦甘
    南深山裡的「油金子」,當地人用來舂辣椒,吃起來酸辣又苦甘在植物資源豐富的雲南,深山裡總有很多植物是人們前所未見的,有些長得奇特,有些味道特別。今天小優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種雲南深山裡的野果,吃起來味道很獨特,又酸又苦,回味還有點甘甜,俗稱「油金子」,你們吃過嗎?
  • 雲南深山裡豪宅,36間房鑲嵌3.6斤黃金,卻僅住一位長壽老人
    說起雲南,相信大家對這裡的旅遊景點已經是非常的熟悉了,有使人豁然開朗的洱海,有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另外在雲南還隱藏著很多貧困山區,近年來通過網絡的傳播,也逐漸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方,所以這裡現在有很多村莊在民風習俗上與我們是不太一樣的,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雲南深山裡的百年豪宅。
  • 雲南深山裡常見的植物,看著很像葫蘆,從地裡挖出來可以直接吃
    雲南深山裡常見的植物,看著很像葫蘆,從地裡挖出來可以直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