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深山的六口之家,與世隔絕20多年,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戶口

2020-12-13 梔沫說歷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不知道讓多少人嚮往,因為裡面的人們過簡單生活,男人耕田女人織布,日子悠然自得,不受外界打擾。

現如今,信息技術十分發達,除非像百慕達三角,羅布泊等,否則哪裡有什麼世外之地。就算是極寒之地的北極,都被周邊國家「虎視眈眈」,想要分一杯羹。

殘酷的現實,讓大家都在懷疑,究竟還有那種高人嗎?事實上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他們很長時間不跟外界聯繫,如今他們生活的怎麼樣呢?

隱居山林20多年,一次偶機會被發現

中國有很多人,因為厭倦塵世上那種「爾虞我詐」生活。有的選擇出家,捨棄家人,不問世俗生活。還有的索性選擇當隱士,尤其是終南山下的隱士們,知名度比較高。每日裡過著簡單生活,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不過這些人甘之如飴,不覺得自己有多苦。

雖然大家很敬佩這種心態,不過沒有幾個人希望過這樣生活。畢竟這個社會當中,誰能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呀。人本身就是群居生活的,若是離開這個社會,生存必將無比艱難。

然而就有一家六口,居住深山老林當中,與世隔絕20多年。等到被外界發現時,迅速成為熱點人物,備受外界關注。

這個地方位於雲南昆明安寧和玉溪交界一個原始森林當中,一家人蝸居在幾間土屋當中。雖然沒有達到「以天為床,以地為被」的境地,不過他們的生活真的很原始。

眾所周知,雲南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物產很富饒。憑藉著這個「先天優勢」,哪怕不出去買東西,依然能夠過得下去。

說起來這一家被發現,多虧了一場意外,否則很難被世人知曉。當時有一群大學生,因為做公益活動,來到這片深山老林當中。

走著走著,發現地上有腳印,他們都很奇怪,是這難道是野人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沿著足跡一路尋找,最終發現了這個秘密。

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發現是幾間破爛的小屋子,還有生活的痕跡,由此基本上可以判斷該地是有人居住的。

從外面來看,這家經濟條件肯定不好,因為牆體為土砌築,看上去十分破敗。採用最原始的建築方式,屋頂脫落的十分厲害,只有簡單幾個門窗。屋子依山而建,外面還有一些用木頭建成的圍欄,養著一些雞鴨,屋子外面還掛著糧食。

經了解,房子的主人叫譚志仙,是一個40多歲女性,身邊母親還有5位孩子。有3個兒子,2個未成年的女兒,可能女兒出生以後,都沒有見識過外面世界。

他們獨自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基本上不與外面的人打交道,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雖然日子不富裕,也沒有見識過外面的花花世界,不過卻過得很充實。

一家人辛苦勞動,日子清貧而知足

因為生活很是艱難,譚家人的穿著有些破破爛爛,都是些舊衣服。女主人顯得十分蒼老,猶如六十多歲老婦一般。屋裡沒有什麼家電,就連桌子都是用木頭拼接起來,床也不結實。

雖然日子過得不怎麼樣,不過譚志仙家卻很知足,不怎麼羨慕外面的生活。依然保持著山裡人特有的淳樸,沒有被外面的世界所「汙染」。

當時這群大學生的突然出現,令一家人感到很意外,不過他們並沒有敵意。哪怕自己日子過得不富裕,依然拿出自己好吃的東西,熱情的招待他們。

關於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他們並沒有過多透露,似乎不願意多講。並且對於現在的生活,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雖然家中沒有什麼錢,不過日子倒是過得去,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兒子們平時負責上山砍柴,如果想要改善生活的話,會去打一點野味,閒暇時就修修房屋。

至於家中的女兒們,則負責做家務,媽媽種莊稼,也會養些山雞。這樣的話,可以改善家中所有人生活,也可以補充一下營養。

對於這種枯燥的生活,他們早已經習慣了,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好。孩子的父親,很早就已經離開人世,養家的重擔就壓在了譚志仙身上。

而她的主要目標,就是想要將孩子好好撫養長大成人,其他問題似乎沒有想過。哪怕日子過得清貧,也從來沒有想過離開這裡,到外面生活。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譚志仙一直生活在深山當中,根本不熟悉外面的世界,如果出去也不知道該如何生存。換句話來講,已經和社會脫節了。

這些客觀因素,也逐漸打消了他們想要走出去的想法。

譚家人覺得這沒有什麼,畢竟他們吃穿不愁。不過現實的情況卻有些嚴峻,有很多問題也需要馬上解決,否則到時候就麻煩了。

第一,就是房子已經十分破舊,依山而建,這並不安全。如果碰見山洪,山體滑坡或地震等自然災害,他們的房子有可能會被淹沒在泥土中。

第二,就是一家人未來問題,因為長時間不與外面人打交道,孩子們長大以後,那又該怎麼辦呢?

《倚天屠龍記》當中,殷素素為了兒子張無忌,哪怕知道外面環境有多惡劣。依然捨棄安定生活,跟隨丈夫返回中原。同樣的問題,就擺在眼前,若是不回歸社會,到時候譚家孩子該如何適應這個社會?

政府和愛心人士幫助,讓一家人看到未來

這群大學生看到他們生活狀況,感覺心裡十分不好受。於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出一份力,改善一下這家人生活。

於是他們把這家人的事跡上傳到了網上,這件事瞬間引起了社會熱議。很多愛心人士紛紛組織募捐活動,為其捐贈生活用品,希望能夠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因為有了愛心人士的捐贈,譚家人穿上了保暖的衣服,臉上也有了幸福的笑容。甚至吃上了一些以前從來沒有吃過食物,這也讓他們大開眼界。雖然日子好過了,不過身上那種獨有的淳樸,並沒有多大改變。

最讓一家人高興的事情,女兒們走出了深山老林,進入學校,獲得了上學的機會。至於男孩子們,則開始出去學習技術,以便將來能擁有謀生的能力。有朝一日走出大山,也能養活自己。

這些改變真的很明顯,對於孩子們來說,猶如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孩子們這才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豐富多彩。

當地政府知道情況後,出於安全考慮,也給他們安排了新的住址,希望他們能早日搬出來,不過因為譚家人,習慣這種隱居生活,並不願意搬出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為開發森林,有關部門開始在森林外面修建公路,直通外面世界。孩子們也被安排上了戶口,成為了真正有身份的人。對於譚家人來講,新生活即將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結語

過去譚家人一直隱居在這裡,過著那種與世無爭生活,日子過得簡單。沒有想到因為外人突然到訪,改變這種生活。眼下孩子們正在努力學習知識,獲得謀求生存的技能,雖然眼下沒有走出森林,不過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不管是與世隔絕,還是積極入世,都是大家的選擇。但為了子孫後代的發展,大多人還是會選擇積極入世,又有幾人能置身事外呢?眼下社會在蓬勃發展,順應潮流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呀!

參考文獻:《飲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居住深山的六口之家,與世隔絕20多年,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戶口
    他們一家與世隔絕20多年,是居住在深山的六口之家,被外界發現時甚至還沒戶口。 與世隔絕的人家 這個家庭生活在雲南昆明安寧和玉溪交界的一片原始森林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樣的原始森林中還能有人居住甚是令人震驚,而他們被發現卻源於一場意外。
  • 隱居深山的六口之家,與世隔絕20多年,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戶口
    現如今,信息技術十分發達,除非像百慕達三角,羅布泊等,否則哪裡有什麼世外之地。就算是極寒之地的北極,都被周邊國家「虎視眈眈」,想要分一杯羹。殘酷的現實,讓大家都在懷疑,究竟還有那種高人嗎?事實上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他們很長時間不跟外界聯繫,如今他們生活的怎麼樣呢?
  • 一家六口隱居深山,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有戶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那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只會在電視劇中出現,其實與世隔絕的生活是真實存在的,在雲南就有這樣的六口之家,在沒被外界發現之前,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是在雲南省昆明市的一座深山之中,一群大學生志願者做活動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在這片森林之中有行走的足跡,順著這種足跡,他們發現了居住在大山深處一戶人家。這戶六口之家並不是我們第一反應中的一對父母和四個兒女,而是一個母親獨自撫養五個子女。
  • 深山之中的6口之家,生活與世隔絕,被人發現的時候還沒戶口
    比如陶淵明就曾棄官歸隱,還寫下了《歸去來兮辭》這樣的名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腳步可以說是踏遍世界上所有的角落。這也就導致,即使有人有心想要遠離塵世隱居,也很難找到一處安靜沒有人的地方。有這樣一家人確實做到了與世隔絕。深山之中的6口之家,生活與世隔絕,被人發現的時候還沒戶口 。
  • 深山裡的6口之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被發現時仍然沒有戶口
    即使是現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也會有許多人嚮往著成為隱居山林的隱士,雲南大山深處的一家人如今便過著依山傍水房樹間的「歸隱」生活,長期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致在他們在剛被發現時,六口人還沒有登記戶口。大山深處的「隱居者」在雲南省安寧市與玉溪市的交界處的一片原始森林中,生活著潘至仙一家六口。不同於那些為尋求內心安寧而遠涉深山修行的隱士,他們一家是無奈不得不生活在大山之中。
  • 雲南深山裡的六口之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有戶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那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只會在電視劇中出現,其實與世隔絕的生活是真實存在的,在雲南就有這樣的六口之家,在沒被外界發現之前,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戶六口之家並不是我們第一反應中的一對父母和四個兒女,而是一個母親獨自撫養五個子女。
  • 深山裡真正「與世隔絕」的人:過著原始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戶口
    有一戶六口之家,他們就在深山裡面生活,基本上是與世隔絕,被發現的時候甚至還沒有戶口。,似乎在昭示著深山老林之處還有人家。雖然與世隔絕,但沒有了生活的壓力,日子也還算過得不錯。後來他們先後生下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擁有了一家7口。
  • 深山裡的六口之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現狀怎麼樣了?
    陶淵明用簡短幾個字,就概括出了桃花源裡的悠然的「與世隔絕」生活。許多人對於桃花源裡的世界都十分嚮往,但「桃花源」在哪裡,直到現在,後人還沒有研究出來。其實,真正的桃花源也許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深圳有一家六口人,因為生活被迫留在山裡,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他們選擇隱居深山是有苦衷的,他們生活在很多人都看不見的窮苦世界。一、六口之家隱居山林世界上的群體總會生活著兩類極端的人,一類是富有的人,他們選擇隱居,過著悠閒的日子。
  • 大山深處的6口之家,生活與世隔絕,被發現的時候還沒有戶口
    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這樣一戶人家,處於大山深處的6口之家,生活與世隔絕,被發現的時候還沒有戶口。而這樣一戶人家竟然在一個與外界完全隔離的深山中生活了幾十年,這才最終被一群志願者們發現,最終他們迎來了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現代生活」。
  • 與世隔絕的大山裡,一位母親帶5個孩子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有戶口
    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裡,依然有人過著窮苦的日子,甚至有的人連電都還沒用上。與世隔絕的大山裡,一位母親帶5個孩子生活在雲南昆明安寧市,就有一位母親帶5個孩子,住深山「與世隔絕」,除了出去賣藥材換錢,基本不與外界有聯繫和接觸。因為家住森林裡,交通極其不便,知道這戶人家存在的人少之又少。
  • 沒戶口、沒鄰居、更沒WIFI,如今仍住大山「與世隔絕」的一家人
    一、一次志願活動牽出隱世家庭 信息化時代,沒有網絡、沒有WIFI似乎是自我封閉的狀態,即使有人願意隱居深山,怕是也要帶著手機進山隱居吧。有這麼一戶人家,他們的隱居生涯真真切切做到了「與世隔絕」。這戶人家在沒有網絡的大山深處如何被世人熟知?他們如何在原始的生活狀態下度過餘生?
  • 荷蘭六口之家隱居地下室9年,孩子不知世上還有他人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孫夢文】一個六口之家近日從荷蘭農舍的隱蔽地窖中獲救。他們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活了9年,等待「時間盡頭」。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16日報導,事情發生在荷蘭勒伊訥沃爾德,當地時間13日晚這個六口之家的長子逃跑至住處附近一家酒吧尋求幫助,之後警方突襲了這座與世隔絕的農舍。據酒吧老闆說,這名男子之所以選擇晚上逃跑,是因為「白天不可能」,他看起來骯髒、凌亂、迷糊。據逃跑男子說,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住在農舍,他「想結束他們的生活方式」。
  • 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詢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當中曾經描繪過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在彎曲的小路上,有小雞和小狗在互相打鬧。事實上現實的歷史當中,確實有過這麼一個人,與世隔絕,隱居深山,改革開放多年出來後第一句話竟然是「日本人打到哪了」。
  • 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詢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當中曾經描繪過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在彎曲的小路上,有小雞和小狗在互相打鬧。在莊稼地裡有很多穿著樸素的男女,在辛勤的勞作,從衣服的樣式來看,他們好像不是這個朝代的人,但是這些人看起來個個都面帶笑容,非常開心滿足的樣子」這些村民在這個地方世代耕作,與外界當時的社會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人的祖先都是來躲避戰亂的,於是找到了這一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他們問來的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甚至是「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世界上最著名的遺世部落:與世隔絕6萬年,接觸外界時都離奇死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歡迎大家進入知否青史,這裡有歷史中各種有趣有用的故事,關注知否青史,更多優質好文等著您。不知大家是否學過一篇文章《桃花源記》,其中記載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世隔絕,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世外桃源」,只不過與書中的記載不同而已。
  • 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在零下50度的西伯利亞山區,隱居深山76年
    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她也被人們稱為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
  • 本是武當山中與世隔絕的隱居之地,卻即將成為眾人的網紅打卡點!
    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地位聞名於世。武當武功,以其玄妙飄靈、松沉自然的風格在武林中獨樹一幟,自古便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當然,發現也要手快,山靈們並不會和你客氣。有朋自遠方來,共坐撫琴,談經論道。封刀隱沒在尋常人家,東籬下,閒雲野鶴古剎。
  • 一家人7代隱居深山走紅 歸隱為啥成年輕人的「夢想」?
    據劉延靈介紹,他們家世代在這座大山上居住,至今已經7代了。  近年來,不少人選擇「歸隱」的消息頻繁見諸於報端,在網絡上發酵,在那些自詡「空巢青年」的年輕人眼中,「隱居」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那麼,「歸隱」為啥成了那些年輕人的「夢想」呢?
  • 80後小夥隱居深山 為什麼年輕人選擇深山隱居
    28歲的王一空(化名)是豫東人,他20歲時來到嵩山峻極隱居修行,至今已有8年。在山上,他不與外界聯繫,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功、打坐、讀書等,過著清苦貧乏、與世隔絕的生活。嵩山峻極峰海拔1491餘米,有臺階4000多個。走蜿蜒的山路、登高低不同的石階,經老母洞、中嶽行宮等景點,才能抵達峰頂。
  • 俄羅斯一家人逃到深山避仇,80多年後只剩下一個女人
    導讀:在常年冰天雪地的俄羅斯西伯利亞一片荒無人煙的針葉林裡隱居這一家人,80多年來躲避在深山中從未出過遠門。1978年,被外界發現後,只剩下一個女人。阿加菲婭一家人曾經在這裡生活了80多年,不過她的家人都相繼去世了,如今只剩下她一個人。她的父親卡普.雷科夫於1936年帶著全家開始了隱居生活,他們一家族都是虔誠的東正教舊禮儀派教徒,因不願意遭受迫害而隱居山林。20世紀30年代,一支巡邏隊射殺了卡普.雷科夫的哥哥,處於恐懼中的卡普帶著一家人逃到了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