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祖凌雲
北醫三院 心血管內科
俗話說:「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冬令進補早已是國人習慣,冷颼颼的天氣裡,圍成一圈吃火鍋,餵飽五臟廟外,更讓人感受到陣陣暖意,但冬天吃火鍋其實蘊藏了龐大的心血管風險,下肚前不妨先充分了解,以免進補不成反傷身。
熱騰騰的火鍋總讓人口水直流,但是火鍋料以及醬汁當中的膽固醇含量高的嚇人!脂肪及膽固醇容易導致血液濃稠,這些濃稠血液會導致血管變窄,造成血管硬化或失去正常彈性,因而容易引發腦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火鍋中的內臟、蛋黃、蟹黃等高膽固醇食材應儘量避免,如果非吃火鍋不可,則選擇多吃天然食材、少喝湯、少用人工調味沾醬。
而且室內外空氣不流通,導致室內氧氣濃度不足。如果使用的是炭爐火鍋,當木炭燃燒不完全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更易致心肌缺氧,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約上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在吃火鍋的時候閒話家常,不知不覺中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由於時間長,加上胃口大開,往往會吃的很多,過度飲食會使得血液集中至胃部,以致心臟、頭部血液量不足缺氧,也會造成橫膈上移,影響肺部攝氧量。更容易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
熱騰騰的火鍋和冰爽的飲料是絕配。大家都知道,氣溫的差異會造成血壓不穩定,其實,食物的溫差與血壓的變動也是息息相關的。
冷飲會造成胃腸中血管收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上升;
熱湯則會造成血管擴張,血壓降低,以致血管在極短時間內一縮一張,使得血壓極度不穩定。
由於天氣寒冷,火鍋店內溫度較高,室內和室外的氣溫相差極大。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遇到冷空氣刺激時,因生理反應使血管驟然收縮,管腔狹窄加之有大量的脂類沉積和硬化斑塊導致血液流通受阻,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病症的發作和復發。
冬季因為吃火鍋等進補飲食增加,運動量卻因為天冷而減少,造成體重上升,若不留意,腹部就容易累積過多脂肪,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可定義為腹部肥胖,高血壓等相關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
火鍋好吃,但要適量。
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注意以上提醒,吃出健康來!